登入會員
品牌介紹
關於我們
企業徵才
客服中心
會員專區
與我連絡
申訴信箱
FAQ
電子報
書目下載
圖書總覽
服務推薦
教學網
考用網站
首頁
書目下載
會員專區
與我連絡
飛躍六十 迎向百年
法律/政治
法律
政治、公共事務
財經/商管/觀光
財經、商管、統計
觀光、餐旅、休閒
文/史/哲/期刊
辭書、總類
語言、文學
歷史、哲學、宗教
藝術、設計、文創
學術期刊
理工/醫護
理工
醫護暨生命科學
農林漁牧
教育/心理/傳播
教育
心理、諮商與輔導
社會、傳播(影視)
小五南/中等教育
小五南
電機與電子群
餐旅群
家政群
商業與管理群
英文
藝術群
農業群
食品群
【春節延後出貨公告】 「適逢春節假期,五南官網均可正常下單購買,惟1/21(二)17:00後的網站訂單,預估將延至2/3(一)下午後出貨,造成不便敬請見諒。」
分享
圖解系列
醫護暨生命科學
-
醫學
-
傳統醫學
圖解難經
作 者:
李家雄
出版社別:
五南
書 系:
圖解系列
出版日期:2024/07/31(2版2刷)
ISBN:978-626-343-805-7
E I S B N:9786263438002
書 號:5L0B
頁 數:192
開 數:20K
定 價:350元
優惠價格:280元
主題書展
2/17~3/31 2025五南開學祭~開啟學習新篇章!字辭典/國家考試/半導體/材料/環境/數化物理/農林漁牧/醫護/教科書8折起、即將絕版區99元起、全館滿550再95折
滿額優惠折扣
2/17~3/31五南開學祭~開啟學習新篇章!全站滿550再95折
․《圖解難經》是學習中醫的入門經典之一,透過圖示與表列,闡述《黃帝.內經》素問與靈樞之理論與實證,整合八十一難內容,初學者,用以自修習讀可建立中醫理論與診治之基礎。 ․作者累積多年臨床實踐經驗,八十一難每難提挈標題,專業從業醫生臨證可循此提示,探求診治方針,實具臨床指導價值。 《圖解難經》遵循中國古代醫典《難經》之醫理內容,從第一難「獨取寸口,決五藏六府死生吉凶」,到第八十一難「是病,非謂寸口脈也,謂病自有虛實」,醫者臨證時藉由六經辨證,探其原,繹其緒,深得《內經》診疾與治病之堂奧,對證施治,有效提高醫療品質。 《圖解難經》具有理論價值及臨床實用性,亦適合自修習讀,臨床參考,確也可因應中醫研究所及中醫師國家考試之用。
李家雄醫師 1951年生,1980年中醫特考及格,現為李家雄中醫診所所長及負責人、臺北市體會總會鐵人三項協會名譽理事長、全國金華易筋經養生協會理事長。 經歷: 中國醫藥學院中醫內科醫師、中醫研所針灸推拿指導老師、各大報章雜誌養生專欄執筆、廣播節目主講、日本、新加坡各地巡迴演講中醫、養生操、從臉看病等健康主題。 著作: 《幸福素女經》、《妙用經穴養生DIY》、《從氣色看病》、《經絡診治》、《關節診治》、《十二種要你命的病》、《從臉看男人女人》、《圖解內經》、《圖解傷寒論》、《圖解金匱要略》《圖解溫病學》、《圖解中醫診斷學》等超過一百本著作,目前仍每日持續不斷寫作中。
序
前言
導讀
第一 章 脈學
1-1 一難:寸口決死生(源自《內經‧五十營》)
1-2 二難:脈有尺寸
1-3 三難:脈太過不及,陰陽相乘,覆溢關格
1-4 四難:脈有陰陽之法(參考二十難)
1-5 五難:脈有輕重
1-6 六難:脈有陰盛陽虛,陽盛陰虛
1-7 七難:王脈
1-8 八難:寸口脈平而死
1-9 九難:別知藏府之病
1-10 十難:一脈十變
1-11 十一難:一藏無氣者,腎氣先盡
1-12 十二難:實實虛虛,損不足益有餘(參考八十一難)
1-13 十三難:色脈相勝與相生
1-14 十四難:脈有損至(參考二十一難)
1-15 十五難:四時脈弦鉤毛石
1-16 十六難:五藏脈之內外證與病證
1-17 十七難:切脈知死生存亡
1-18 十八難:三部九候與積聚痼疾
1-19 十九難:男脈與女脈
1-20 二十難:脈有伏匿(參考四難、五十九難)
1-21 二十一難:形病與脈病(參考十四難)
1-22 二十二難:是動與所生病
第 二 章 經絡
2-1 二十三難:十二經脈長短度數及流注
2-2 二十四難:手足三陰三陽氣絕之候
2-3 二十五難:十二經脈之數
2-4 二十六難:十五絡脈之數
2-5二十七難:奇經八脈
2-6二十八難:奇經八脈何起何繼
2-7二十九難:奇經八脈之為病
第 三 章 臟腑
3-1 三十難:榮衛相隨
3-2 三十一難:三焦之部位與作用
3-3 三十二難:心肺獨在鬲上
3-4 三十三難:肝肺色象浮沉之理
3-5 三十四難:五藏之聲色臭味液與七神
3-6 三十五難:諸府功能與五藏相配
3-7 三十六難:腎與命門
3-8 三十七難:五藏上關九竅與藏府不和
3-9 三十八難:論府何獨有六
3-10 三十九難:論府五藏六
3-11 四十難:鼻者肺候知香臭,耳者腎候能聞聲
3-12 四十一難:肝獨有兩葉
3-13 四十二難:人腸胃長短,受水穀多少
3-14 四十三難:人不食飲,七日而死者
3-15 四十四難:七衝門
3-16 四十五難:八會者
3-17 四十六難:老人臥不寐少壯寐不寤
3-18 四十七難:人面獨能耐寒
第 四 章 疾病
4-1 四十八難:人有三虛三實
4-2 四十九難:正經自病與五邪所傷
4-3 五十難:五邪之別
4-4 五十一難:藏府病證之別
4-5 五十二難:藏府發病根本不等
4-6 五十三難:七傳者死與間藏者生
4-7 五十四難:藏病難治與府病易治
4-8 五十五難:積聚之別
4-9 五十六難:五藏之積
4-10 五十七難:五泄
4-11 五十八難:傷寒有五
4-12 五十九難:狂癲之別(參考二十難)
4-13 六十難:頭心病之厥痛與真痛
4-14 六十一難:望聞問切與神聖工巧
第 五 章 俞穴
5-1 六十二難:藏井滎有五府獨有六
5-2 六十三難:藏府滎合,皆以井為始
5-3 六十四難:井滎俞經合之陰陽五行屬性
5-4 六十五難:所出為井與所入為合
5-5 六十六難:十二經之原
5-6 六十七難:募在陰而俞在陽
5-7 六十八難:井滎俞經合所主病(參考七十三難)
第 六 章 針療法
6-1 六十九難:補母瀉子之治
6-2 七十難:四時針刺之法(參考六十五難)
6-3 七十一難:針刺榮衛之淺深
6-4 七十二難:迎隨調氣之方(參考七十九難)
6-5 七十三難:刺井瀉滎之法(參考六十八難)
6-6 七十四難:四時針刺之異
6-7 七十五難:肝實肺虛瀉火補水之道(參考七十九難、八十一難)
6-8 七十六難:補瀉之法與步驟
6-9 七十七難:上工中工之治病
6-10 七十八難:針刺壓按與補瀉之道(參考八十難)
6-11 七十九難:迎隨補瀉之法(參考七十五難)
6-12 八十難:入針出針之法(參考七十八難)
6-13 八十一難:實實虛虛之害(參考一難、十二難、四十八難、七十五難、七十七難)
難、七十七難)
後記
導讀 第一難牽繫著第八十一難,反覆閱讀經文,體悟異同處,融會貫通,通徹領會。 第一難(獨取到認識自己)連繫著第八十一難(掌握虛實到堅守醫者崗位),「獨取」是「特別的」生理狀態,讓學習者記憶《難經》的來龍去脈,臨床上靈活運用《難經》各難。《金匱要略》即延續十二難與八十一難之「實實虛虛」,用於臨床:「上工(良醫)治未病,見肝病,知肝傳脾,當先實脾,脾不受邪,即勿補之;肝病『補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藥調之,如此實脾』則肝自愈。此治肝補脾之要妙也。肝虛則用此法,肝實則不在用之。虛虛實實,補不足,損有餘,正是實實虛虛之本義也。」 《難經》有重複兩次的經文,筆者反覆閱讀,確有柳暗花明又一村,讓人驚嘆連連之境。第七十八難:「不得氣,乃與男外女內;不得氣,是為十死不治。」重複「不得氣」兩次,前者是與男外之於衛氣,女內之於榮氣,是「得不得到生氣」的濃縮語;後者是細辨男女陰陽表裏後,「不得氣」者則為十死不治,是「不得不放棄」,可說是請病人另覓他醫之隱語。 第八十難:「所謂『有見如入』是左手見氣來至乃內針;針入見氣盡乃出針,是『有見如入,有見如出』。」第一次「有見如入」是左手見氣來至,右手乃內針。第二次「有見如入」放於「有見如出」之前,強調的是「針入」見氣盡乃「出針」。換言之,「有見如入」是「針入」,「有見如出」是「出針」,具體呈現是「見入針入」與「見出出針」,更容易理解臨床實用之道。韓愈(西元768~824年)《師說》之「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聞道從而師之,道之所存,師之所存。」《難經》之難與易不也明矣。 第七十三難:「當刺『井』者,以『滎』瀉之,補者不可以為瀉,瀉者不可以為補。」補瀉當刺井只瀉其滎,若當補井必補其合。第七十九難:「瀉手心主『俞』,是迎而奪之;補手心主『井』,是隨而濟之。」心病,虛者補手心主井,實者,瀉手心主俞。理論上,兩難看似矛盾,臨床上是互有關連的,彼此佐證醫理論點,互相輝映臨床效果,是權宜之計,是變通有道。 八十一難關鍵字句,作心象記憶,仔細閱讀經文,比較差異處,融會貫通,大益實力。背誦歌訣如下: 一難:一呼三定六,日夜萬三五,五十百刻,陽陰二五,五十手太,寸口五六。 二難:關尺內陰,關魚寸內。 三難:魚溢外關內格,尺覆內關外格。 四難:滑長浮陽,濇沉短陰。 五難:三肺六心九脾,十二肝骨腎。 六難:大小輕重,言行尺寸收放。 七難:少陽陽明太陽,太陰少陰厥陰;少陽太太少厥,三陽陰王。 八難:經脈生原,根本腎動。 九難:數府熱諸陽,遲藏寒諸陰。 十難:五邪剛柔一脈十。心急肝心微膽小。心大心心微小小。心緩脾心緩胃小。心澀肺心微大小。心沉腎心微膀小。 十一難:吸陰入,呼陽出,腎肝還。 十二難:腎肝絕內補心肺,心肺絕外補腎肝,實實虛虛醫殺之。 十三難:青弦急赤浮大散;黃緩大白浮澀短;黑沉濡滑,數急緩澀滑。 十四難:(1)至再平,三離四奪,五死六絕。損一離再奪,三死四絕。(2)一損皮二脈,三肌四筋五骨,上下骨死下上毛。(3)損肺氣心榮。脾調適。肝緩腎益。(4)一呼三病,前大頭目,前小胸短。四甚,洪大煩沉細腹,滑熱澀霧。五困,沉細夜浮大晝,不大小可;大小難。六死沉細夜浮大晝。一呼一損著床再呼一行屍。(5)上有下無吐不死。上無下有困無害,有尺根元。 十五難:春弦夏鉤,秋毛冬石。厭聶榆平。益實竿病。急勁弓死。纍環琅平。益數雞病。曲居鉤死。藹蓋大平。不上下羽病。蕭索風毛死。上大兌雀喙平。啄連微曲病。解索彈死。脾平不見,雀啄水漏脾衰。 十六難:(1)肝潔青怒。臍左牢痛。肢滿閉、癃溲便難筋。(2)心赤乾笑(喜笑~忘我)臍上牢痛。煩心痛,掌中熱而口宛(微笑~苦笑)。(3)脾黃噫思味。臍牢痛。腹脹食不,體重節,怠惰嗜,肢不收。(4)肺白嚏悲愁哭。臍右牢痛。喘咳灑寒熱。(5)腎黑恐欠。臍下牢痛。逆氣少急,洩下重,脛寒逆。 十七難:(1)閉肝強急長,反肺浮短澀死。(2)目渴心下牢,脈緊實數反沉濡微死。(3)吐血鼽衄脈沉細,反浮大牢死。(4)譫妄熱脈洪大,反厥逆沉細微死。(5)大腹洩脈微細澀,反緊大滑死。 十八難:三部四經(1)手太明金,足少太水,金水下。(2)足厥少木,手太少火,木火上。(3)手主少火,足太明土,火生土。(4)三寸關尺,九浮中沉。(5)上胸頭,中人膈臍,下地臍足。(6)沉滯久積聚,右脅積肺結,結積甚微。右脅積氣肺不見,右手脈沉伏。(7)外痼疾,結脈時一止無常。伏脈行筋下。浮脈肉上行。(8)脈結伏內無積聚,脈浮結外無痼疾;積聚脈不結伏,痼疾脈不浮結,脈不應病,病不應脈死病。 十九難:男寅木陽,女申金陰。男關上女下,男尺弱女盛。男女不足內,女男過四,病脈左左右右。 二十難:伏匿陰陽乘伏。居陰見陽乘陰,沉澀短陽伏陰。居陽見陰乘陽,浮滑長陰伏陽。重陽狂陰癲;脫陽鬼陰盲。 二十一難:形病脈不生反者死。形病脈不息不脈。 二十二難:一脈二,是動氣所生血。邪氣動血所生。氣呴血濡。氣留不行先,血壅不濡後。 二十三難:手三陽頭五三零。陰胸三點五二一。足三頭八四八。三陰胸六點五三九。足蹻目七點五一五。督任四點五一六二。 二十四難:足少骨齒枯髮戊,足太脈唇肉滿甲,足厥筋縮卵舌庚,手太皮毛津液丙,手少脈血面黧壬。三陰目眩暝志,六陽陰陽汗氣。 二十五難:十二五六一,經心主別;焦表裡有名無。 二十六難:十二十五三,絡陽陰蹻脾。 二十七難:奇八陽陰維蹻,衝督任帶,絡脈滿經不拘。 二十八難:督下脊風腦,任中毛腹關咽,衝氣明臍胸,帶季迴身,陽蹻跟外池,陰蹻內咽衝,陽維會陰維交。八不環十二不拘,邪腫熱砭。 二十九難:陽維寒熱陰心。陰蹻陽緩急,陽蹻陰緩急。衝逆氣裡急。督脊強厥。任內苦結男七女瘕。帶腹滿腰溶水。 三十難:榖胃五六,清榮濁衛,榮中衛外,營五十隨。 三十一難:三水穀道氣始,上心下鬲胃上,內不出膻中,中胃中不上下,腐熟穀臍傍,下膀上清濁,出不內導臍下,焦氣街。 三十二難:心血肺氣,血榮氣衛;營周外心肺上。 三十三難:肝非純木。乙角庚柔,陰陽夫婦,釋陽吸陰。樂金行陰,肝得水沉。肺非純金。辛商丙柔,釋陰婚火。樂火行陽。肺得水浮。肺熟沉辛庚,肝熟浮乙甲。 三十四難:肝青燥酸呼泣,心赤焦苦言汗,脾黃香甘歌涎,肺白腥辛哭涕,腎黑腐鹹呻唾,五七肝魂肺魄心神,脾意智腎精志。 三十五難:心榮肺衛上;大小腸陰下。腑陽清淨。大小胃膀不淨,小受盛,大傳道,膽淨胃穀膀津。小心大肺,膽肝胃脾膀腎。小赤大白,膽青胃黃,膀黑下治。 三十六難:臟一腎兩,左腎右命,命神精舍原繫;男藏女繫胞。 三十七難:五九肝目黑白。心舌五味脾口穀味。肺鼻香臭。腎耳五音。五不九不;六不留癰。邪六陽不邪五陰。陰太陽格,陽太陰關,陰陽盛關格死。氣獨五不營六,陰五陽六,內藏府外腠理。 三十八難:臟五腑六三,原別諸氣,名無形少。 三十九難:六臟腎兩左腎右命。命舍男藏女繫;命腎通六。五臟一腑三,不五腑五。 四十難:肝色心臭,脾味肺聲腎液。鼻肺香臭,耳腎聞聲。肺西金巳,巳南火舌心臭,鼻香臭。腎北水申,西金肺聲,耳聞聲。 四十一難:肝東木春,生幼無親,太陰近太陽不遠,猶兩心兩葉木葉。 四十二難:胃大一五逕五長二六,水穀三五,二鬥水一五。小大二點半,逕點八少半,長三二零,受二四,水六點三合大半。迴大四逕一點半,長二一零,一鬥水七點半。廣大八逕二點半,長二八,受九點四二五。腸胃五八點四,受水穀八七點七二五。肝四四,左三右四七魂。心十二,七孔三毛汁點三神。脾重二三,廣三長五,膏半零血五意。肺三三,六兩八魄。腎兩重一一志。膽肝短葉間,三點三汁點三。胃二二,長二六,大一五,逕五,二鬥水一五升。小二十四,長三二,廣二點半,逕點八少半,左回疊十六曲,盛二四,水六點三合大半。大二十二,長二一,廣四,逕一,右十六,一鬥水七點半。膀九點二,縱九,溺九點九。口二點半,唇齒點九,齒厭三點半,大點五。舌十,長七廣二點半。咽十,廣二點半,長一六。喉十二,廣二,長一二九節。肛十二,大八,逕二點大半,長二八,受九三點四二五(點是寸、兩、合)。 四十三難:胃二鬥,水一五,日再圊,一行二零半日五,七三五盡七日死。 四十四難:七衝唇飛齒戶會厭吸,胃賁太倉下口幽,大小腸闌下極魄。 四十五難:腑太臟季,筋泉髓絕,血鬲骨杼,脈淵氣乳。熱內八會。 四十六難:少血肌氣榮衛,晝精夜不寤。老衰不滑澀,晝不精夜不寐。 四十七難:頭諸陽會。諸陰至頸胸還,諸陽上頭面耐寒。 四十八難:三虛實脈病診1.脈濡虛牢實。2.病出虛入實,言虛不實,緩虛急實。3.診濡虛牢實,癢虛痛實;外痛快外實虛,內痛快內實虛。 四十九難:1.五正(1)憂心,(2)寒肺,(3)怒肝,(4)倦脾,(5)濕腎。2.五邪(1)風,(2)暑,(3)倦,(4)寒,(5)濕。3.心病(1)心風赤,肝色青心赤脾黃,肺白腎黑,肝心邪赤,身熱脅滿痛,浮大而弦。(2)心暑惡臭,心臭焦,脾香肝臊,腎腐肺腥,心病暑惡臭,身熱煩心痛,浮大而散。(3)心食倦,脾味甘,虛不食實欲食。肝酸肺辛,腎鹹心苦,脾邪心喜苦,身熱體重臥,肢不收,浮大而緩。(4)心寒譫妄,肺聲哭,肝呼心言,脾歌腎呻,肺心譫妄,身熱灑灑惡寒喘咳,浮大而澀。(5)心濕喜汗出,腎液自唾,肝泣心汗,脾涎肺涕,腎邪心汗不止,身熱小腹痛,脛寒逆,沉濡大。 五十難:病五邪虛實賊微正1.五邪(1)後虛,(2)前實,(3)不勝賊,(4)所勝微,(5)自正。2.心病(1)風虛,(2)暑正,(3)食倦實,(4)寒微,(5)濕賊。 五十一難:病寒人府陽。溫不人藏陰,閉戶處,惡人聲。 五十二難:臟止不移不離處。腑上下行居無常。 五十三難:七傳勝。間臟子。心傳肺肝脾腎心,一臟不再七傳死。間臟生,心傳脾肺腎肝心,子母傳竟復始生。 五十四難:臟難傳勝。腑易傳子。七傳間臟同。 五十五難:積陰氣沉伏,氣積積五臟,始常處痛不離,上下終始左右窮。聚陽氣浮動,氣聚聚六腑,始無根痛無常無止。 五十六難:1.肝肥左脅覆頭足。久咳逆瘧不已,肺肝脾季肝肺,肺不留積,肥季戊己。2.心伏臍上臂心下。久煩心,腎心肺秋王,腎不留積,伏秋庚辛。3.脾痞胃覆大如盤。久肢不收,發疸食不肌膚,肝脾腎冬脾肝,肝不留積,痞冬壬癸。4.肺息右脅覆大杯。久灑淅寒熱喘咳發肺壅,心肺肝春肺心,心不留積,息春甲乙5.腎賁少腹心下豚。久喘逆骨痿少氣,脾腎心夏腎脾,脾不留積,賁夏丙丁。 五十七難:泄五1.胃飲黃。2.脾脹注嘔。3.大食大腸。4.小溲少。5.大裡數莖。 五十八難:1.傷寒有五(1)中風陽浮滑陰濡弱。(2)濕溫陽浮弱陰小急。(3)傷寒陰陽盛緊澀。(4)溫熱陰陽浮,浮滑沉散澀。(5)溫病脈隨經。2.傷寒汗(1)陽虛陰盛汗癒下死。(2)陽盛陰虛,汗死下癒。3.寒熱病(1)皮不近席毛焦,鼻槁不汗。(2)肌皮痛唇舌槁無汗。(3)骨無所安,汗不休齒本槁痛。 五十九難:狂少臥不饑,自高辨倨,妄笑好歌行不休。癲意不樂,僵僕直視脈三盛。 六十難:手三陽風寒伏厥頭痛,腦真頭痛。五臟幹厥心痛甚心,手足青真心痛。真心痛旦夕夕旦死。 六十一難:望知神,聞知聖,問知工,切知巧。望五色病。聞五音病。問欲味病所起在。脈寸囗虛實病臟腑。外知聖內知神。 六十二難:藏井滎五府六,府陽焦行諸陽置俞原,府六三焦共氣。 六十三難:十變五藏六府滎合,井始東方春,物始生蚑行喘,蜎飛蠕,生物春生,歲數始春,日數始甲,井為始。 六十四難:十變陰井木陽金;陰滎火陽水;陰俞土陽木;陰經金陽火;陰合水陽土。陰陽剛柔。陰井乙木,陽井庚金,陽井庚,庚乙剛,陰井乙,乙庚柔,乙木陰井木,庚金陽井金,餘倣此。 六十五難:出井東春萬物始生,入合北冬陽氣入藏。 六十六難:十原肺淵心陵,肝衝脾白,腎谿少陰兌,膽丘胃衝,三陽膀京,大合小腕。十二俞原五俞三行止。三俞原臍下腎動,十二根原。三原別,通三(宗營衛)歷五六,原三止輒原,五六病原。 六十七難:陰行陽募陰,陽行陰俞陽。 六十八難:五六井滎俞經合(1)出井心下。(2)流滎身熱。(3)注俞體節。(4)行經喘熱。(5)入合逆泄。 六十九難:虛補母實瀉子,先補後瀉。不虛實經取,正經自病不中邪「母子取經」。 七十難:春夏陽上,氣上淺取;秋冬陽下,氣下深取。春夏溫一陰,初針沉腎肝,得引持之陰;秋冬寒一陽,初針淺浮心肺部,得推內之陽。 七十一難:針陽臥針刺;刺陰左攝針俞處,氣散(右)內針,刺榮無衛,刺衛無榮。 七十二難:隨逆順取迎隨。內外表裏隨陰陽,調氣陰陽。 七十三難:井肌薄氣少,井木滎火火木子,刺井滎瀉,補不瀉瀉不補。 七十四難:春井肝夏滎心,季夏俞脾,秋經肺冬合腎。肝心脾肺腎繫春夏秋冬,五藏病輒五色,肝病色青臊臭,喜酸呼泣。病眾多針妙秋毫。 七十五難:東實西虛,瀉南補北。金木水火土。東木西金,木實金平;火實水準;土實木平;金實火平;水實土平。東肝肝實,西肺肺虛,瀉南方火,補北方水。南火木子;北水木母。水勝火,子母實,母子虛,瀉火補水,金不平木。不治虛何問餘。 七十六難:補衛取氣;瀉榮置氣。陽不足陰餘,補陽瀉陰;陰不足陽餘,補陰瀉陽。 七十七難:上工治未,肝病傳脾先實脾。中工肝病治肝治已病。 七十八難:補瀉非必呼吸出內針。知針信左,不知針信右,刺時左壓針俞處,彈努爪下,氣來動脈狀,順針刺得氣推內補;動伸瀉。不得氣男外(衛)女內(榮);不得氣十死不治。 七十九難:迎奪瀉子,隨濟補母。心病瀉心主俞迎奪;補心主井隨濟。氣來實牢得,濡虛為失,若得若失。 八十難:有見如入,左見氣來內針;針入見氣盡出針,有見如入,有見如出。 八十一難:是病非寸口,病有虛實。肝實肺虛,肝木肺金,金木更相平,金平木。肺實肝虛,微少氣,針不補肝重實肺,實實虛虛,損不足益餘,中工害。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