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會員
品牌介紹
關於我們
企業徵才
客服中心
會員專區
與我連絡
申訴信箱
FAQ
電子報
書目下載
圖書總覽
服務推薦
教學網
考用網站
首頁
書目下載
會員專區
與我連絡
飛躍六十 迎向百年
法律/政治
法律
政治、公共事務
財經/商管/觀光
財經、商管、統計
觀光、餐旅、休閒
文/史/哲/期刊
辭書、總類
語言、文學
歷史、哲學、宗教
藝術、設計、文創
學術期刊
理工/醫護
理工
醫護暨生命科學
農林漁牧
教育/心理/傳播
教育
心理、諮商與輔導
社會、傳播(影視)
小五南/中等教育
小五南
電機與電子群
餐旅群
家政群
商業與管理群
英文
藝術群
農業群
食品群
【春節延後出貨公告】 「適逢春節假期,五南官網均可正常下單購買,惟1/21(二)17:00後的網站訂單,預估將延至2/3(一)下午後出貨,造成不便敬請見諒。」
分享
圖解系列
語言、文學
-
語言
-
臺語
圖解閩南語概論
作 者:
陳筱琪
出版社別:
五南
書 系:
圖解系列
出版日期:2023/03/06(2版2刷)
ISBN:978-626-317-889-2
E I S B N:9786263179219
書 號:1XDK
頁 數:232
開 數:20K
剩餘庫存:8本
剩餘庫存量非即時庫存量,若仍有購買需求請洽詢客服或業務分機824、889。
定 價:360元
優惠價格:288元
滿額優惠折扣
2/17~3/31五南開學祭~開啟學習新篇章!全站滿550再95折
楊秀芳教授 推荐
三大特色: ◎一讀就懂的語言學入門知識 ◎簡明文字搭配清晰圖表,觀念、方法完整 ◎分別從歷時與共時兩面向,詳述閩南語的特點 本書分為「閩南語研究的觀念與方法」、「閩南語的語言特點」、「閩南語的比較」三大篇章,以閩南語為標的物,從語言學的入門知識開展,分別從閩南語的形成過程,閩南語的共時音系,閩南語的歷史層次特徵,以及閩南語、國語的橫向比較等不同的語言學角度,剖析閩南語的結構與研究成果。亦從漢語史的發展脈絡,詳述閩南語與古漢語的關係與語言分化的關鍵,以及閩南語在潮汕、瓊雷、臺灣、南洋等處的流播,並分析各處閩南腔調的特徵與異同。 作者以簡明易懂的文字,搭配精確清晰的圖表,論述「音韻學」、「歷史語言學」、「比較語言學」等語言學門的相關概念,可作為「閩南語」、「漢語方言學」、「音韻學概論」等課程之入門讀本或指定教材。
陳筱琪 學經歷: 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 中央研究院語言所博士後研究員 現職: 東海大學中文系副教授 研究專長: 閩南語、漢語方言學、聲韻學、漢語史、歷史語言學
第一篇 閩南語研究的觀念與方法
第一章 閩南語研究的背景知識
1-1 語言和方言
1-2 漢語和漢語方言
1-3 漢語方言的分區一
1-4 漢語方言的分區二
1-5 漢語方言的分化模式
1-6 漢語方言的形成:上古
1-7 漢語方言的形成:中古
1-8 漢語方言的形成:近代
第二章 閩南語的形成
2-1 閩南語的性質
2-2 閩南語的形成:先秦兩漢
2-3 閩南語的形成:六朝
2-4 閩南語的形成:唐五代
2-5 閩南語的形成:宋元明
2-6 閩南語的流播:潮汕
2-7 閩南語的流播:雷瓊
2-8 閩南語的流播:臺灣
2-9 閩南語的流播:南洋
2-10 閩南語的流播:飛地
第三章 研究閩南語的方法
3-1 田野調查法
3-2 進行田野調查:事前準備
3-3 進行田野調查:注意事項
3-4 閩南語田野調查工作坊
3-5 閩南語韻書
3-6 閩南語辭典一
3-7 閩南語辭典二
3-8 閩南語文獻:《荔鏡記》
3-9 閩南語數位典藏計畫
第四章 閩南語的語言學知識
4-1 語音的產生方式
4-2 輔音的發音
4-3 元音的發音
4-4 聲調的發音
4-5 音「類」
4-6 分音
4-7 辨認音位的方法
4-8 音位化的處理原則一
4-9 音位化的處理原則二
4-10 音位操作的彈性空間
4-11 結構
4-12 音韻系統
第二篇 閩南語的語言特點
第五章 閩南語的共時音系
5-1 閩南語的聲母
5-2 聲母分析一
5-3 聲母分析二
5-4 聲母分析三
5-5 閩南語的韻母
5-6 韻母分析一
5-7 韻母分析二
5-8 韻母分析三
5-9 韻母分析四
5-10 韻母分析五
5-11 韻母分析六
5-12 韻母分析七
5-13 韻母分析八
5-14 閩南語的聲調
5-15 聲調分析一
5-16 聲調分析二
第六章 閩南語的連讀變調
6-1 一般性前字變調
6-2 陰平調的連讀規則分析
6-3 陽平調的連讀規則分析
6-4 陰上調的連讀規則分析
6-5 陰去調的連讀規則分析
6-6 陽去調的連讀規則分析
6-7 陰入調的連讀規則分析
6-8 陽入調的連讀規則分析
6-9 小稱詞尾前字變調
第七章 閩南語的語言層次
7-1 文讀與白讀
7-2 聲母的層次對應
7-3 韻母的層次對應一
7-4 韻母的層次對應二
7-5 韻母的層次對應三
7-6 聲調的層次對應
第三篇 閩南語的比較
第八章 閩南語與國語的對應
8-1 閩南音系與國語音系的聲母比較
8-2 閩南音系與國語音系的韻母比較
8-3 閩南音系與國語音系的聲調比較
8-4 聲母的對應一
8-5 聲母的對應二
8-6 聲母的對應三
8-7 聲母的對應四
8-8 韻母的對應一
8-9 韻母的對應二
8-10 韻母的對應三
8-11 韻母的對應四
8-12 韻母的對應五
8-13 韻母的對應六
8-14 韻母的對應七
8-15 韻母的對應八
8-16 韻母的對應九
8-17 韻母的對應十
8-18 聲調的對應一
8-19 聲調的對應二
第九章 閩南語的腔調
9-1 閩南語的腔調種類
9-2 泉州閩南話
9-3 漳州閩南話
9-4 廈門閩南話
9-5 潮汕閩南話
9-6 雷州閩南話
9-7 海南閩南話
9-8 新加坡閩南話
9-9 臺灣普通腔
9-10 臺灣特色地方腔一
9-11 臺灣特色地方腔二
第一篇 閩南語研究的觀念與方法 第1章 閩南語研究的背景知識 1-1 語言和方言 (一)語言的概念 「語言」是人類社會約定俗成後形成的穩定溝通符號系統,是人類最重要的思維系統與交際工具,也是文化載體的重要組成部分。 簡單來說,語言的概念可以從「語音」、「詞彙」、「語法」三個面向切入。討論語言問題可分別由這三個小類著手,並依照系統特徵分析個別的語言問題。 (二)方言是語言的變體 「方言」是某種特定語言的「地區性變體」。若某個語言的通行範圍廣泛,久而久之,不同的社群將形成自身特有的區域特徵,這些區域特徵若擴大到一定的程度,就會發展為語言底下的一個地區方言。 也就是說,「方言」隸屬於「語言」之下,與該語言共享大致相同的語言法則,但卻具備了在地社群的地域文化甚至族群認同標誌。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