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會員
品牌介紹
關於我們
企業徵才
客服中心
會員專區
與我連絡
申訴信箱
FAQ
電子報
書目下載
圖書總覽
服務推薦
教學網
考用網站
首頁
書目下載
會員專區
與我連絡
飛躍六十 迎向百年
法律/政治
法律
政治、公共事務
財經/商管/觀光
財經、商管、統計
觀光、餐旅、休閒
文/史/哲/期刊
辭書、總類
語言、文學
歷史、哲學、宗教
藝術、設計、文創
學術期刊
理工/醫護
理工
醫護暨生命科學
農林漁牧
教育/心理/傳播
教育
心理、諮商與輔導
社會、傳播(影視)
小五南/中等教育
小五南
電機與電子群
餐旅群
家政群
商業與管理群
英文
藝術群
農業群
食品群
【春節延後出貨公告】 親愛的五南會員:您好,適逢春節假期,五南官網均可正常下單購買, 惟2/5(一)中午12:00之後的網站訂單,物流停止送貨,將延至2/15(四)開工後正常出貨, 造成不便敬請見諒,五南祝您新年快樂!
分享
圖解系列
歷史、哲學、宗教
-
中國哲學
-
先秦哲學
圖解中國哲學史要略
作 者:
張勻翔
出版社別:
五南
書 系:
圖解系列
出版日期:2017/12/01(2版1刷)
ISBN:978-957-11-9485-1
書 號:1BAG
頁 數:312
開 數:20K
定 價:350元
優惠價格:280元
主題書展
9/2-10/31 2024五南開學祭!論文/法律政治/教育/社會心理/電機理工/數學物理/化學程式/醫護/農林漁牧/教科書8折起,特價書99元起,全站滿550打95折
主題書展
9/2-10/31 2024五南開學祭!教科書選品攻略/教科書8折起,特價書99元起,全站滿550打95折
滿額優惠折扣
9/2-10/31 五南開學祭!全站滿550再95折
中國哲學的核心為生命的實踐,歷來各時期的哲學發展皆圍繞於此;其中,儒道二家為中國哲學發展史中的主流。用簡潔的說明方式,幫助讀者輕易理解中國哲學的相關思想,並且能快速的記憶重點。此外書中更透過圖表方式來加深印象。 本書旨在介紹中國哲學的發生與流變。攤開歷史,中國各家哲學林立,相互對照,各有殊勝。此般現象反映出思想家留意問題的洞察力、解決問題的膽識力以及創新思想不滯於傳統的創造力。有別於西洋哲學著重知識的思辨,中國哲學特以生命作為智慧尋求活動的核心。為此,本書篇章架構除針對各時代別具特色的思潮進行敘述外,將注意哲學史發展脈絡的分析,使讀者理解思想家們心中的問題意識。此外,思想的主張倘若僅於意見的表述,縱然辭藻華麗打動千千萬萬顆心靈,亦無足成就嚴格意義底下的系統。《論語》有云:「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哲學思想固有其哲學預設,然撇開各家哲學預設不談,同一哲學陣營中的思想人物,其彼此在義理建構上亦有所別,分辨其中的異同、檢示系統各環節的關係,無論對於再修正或中國哲學的當代發展而言,皆是必要的工作。
張勻翔 學歷: 輔仁大學哲學博士 現職: 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兼任助理教授 輔仁大學進修哲學系兼任助理教授
第一篇:中國哲學概論
1-1哲學
1-2歷史決定與思維主體
1-3哲學的價值
1-4哲學史的理解與詮釋
1-5中國哲學的精神
1-6中國哲學內容分類
1-7中國哲學的時代分期
1-8天
1-9道
1-10理
1-11性
1-12德
1-13心
1-14中國哲學的主要思想
第二篇:先秦哲學
2-1先秦哲學發生的因素
2-2周文疲弊
2-3孔子大略
2-4仁論
2-5義命對揚
2-6克己復禮
2-7正名
2-8孟子大略
2-9與告子論性
2-10大體與小體
2-11義利之辨
2-12王與霸
2-13荀子大略
2-14性惡
2-15禮論
2-16解蔽
2-17天論
2-18〈大學〉
2-19〈中庸〉
2-20《易經》與《易傳》
2-21老子大略
2-22道
2-23人與自然
2-24無為
2-25莊子大略
2-26逍遙
2-27齊物論
2-28坐忘與心齋
2-29墨子大略
2-30三表法
2-31知識
2-32論辯
2-33說理七法
2-34名家
2-35惠施
2-36公孫龍
2-37法家
2-38法
2-39術
2-40勢
2-41陰陽家
2-42鄒衍
第三篇:兩漢哲學
3-1兩漢哲學
3-2陸賈
3-3賈誼
3-4《呂氏春秋》
3-5《淮南子》
3-6道與氣
3-7養生論
3-8嚴遵
3-9董仲舒
3-10天與人
3-11倫理思想
3-12揚雄
3-13王充
3-14疾虛妄
第四篇:魏晉玄學
4-1魏晉玄學
4-2名理與玄論
4-3劉劭
4-4何晏
4-5王弼
4-6言意之辨
4-7裴頠
4-8阮籍
4-9稽康
4-10郭象
4-11獨化
4-12神仙之學
4-13魏伯陽
4-14葛洪
4-15格義
第五篇:隋唐佛教
5-1隋唐佛教
5-2緣起思想
5-3三法印說
5-4四聖諦論
5-5八正道
5-6中道思想
5-7大乘佛教與小乘佛教
5-8三論宗
5-9天台宗
5-10五時八教
5-11法相宗
5-12末那識與阿賴耶識
5-13華嚴宗
5-14五教十宗
5-15律宗
5-16密教
5-17禪宗
5-18慧態
5-19淨土宗
5-20儒家的覺醒
第六篇:宋明理學
6-1宋明理學
6-2三系說
6-3周濂溪
6-4張橫渠
6-5程明道
6-6程伊川
6-7胡五峰
6-8朱熹
6-9性與心
6-10陸九淵
6-11鵝湖之會
6-12陳亮
6-13王陽明
6-14格物
6-15天泉證道
6-16王龍溪
6-17聶豹
6-18王艮與王襞
6-19羅汝芳
6-20東林學派
6-21劉蕺山
第七篇:清代哲學
7-1清代哲學
7-2孫奇迎
7-3黃宗羲
7-4顧炎武
7-5王夫之
7-6李二曲
7-7顏元
7-8乾嘉之學
7-9載震
7-10章學誠
7-11清末哲學的轉機與危機
7-12中國哲學的展望
1-1哲學 就絕大多數人的印象來說,「哲學」一詞多令人感到晦澀與費解。雖然我們也沒有真正投入時間去鑽研建築、法律、造船與行銷等領域,努力使自己具有該領域的專業;但是,當旁人正在進行有關這些領域的交談時,我們卻能夠相對有自信地加入談話活動。這項差異無疑是明顯的,直覺上會以為它們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長時間或有意或無意的接觸,使得我們對它們不會感到完全陌生;從而,藉由推想可以明白它們的大概、了解它們是研究、處理什麼樣的問題,而哲學探討卻與生活不相關。 其實這是錯誤的認識,事實上哲學一直與人類生活在一起,比起其它領域更早與人類發生關係,之所以哲學讓人有距離感,或可說正是因為它如影隨形存在在生活中,反使得人類忽略了它的臨在;又或可說是人類將它視為理所當然,因而逐漸遺忘它本有的批判精神,將它視為當然。 (一)哲學的定義與精神 哲學的探討範圍可說是包羅萬象,以空間來看,同時期而地域不同的哲學關懷彼此間有其差異性;以時間來看,同地域而時期不同的哲學焦點也隨著需要而有改變。宏觀的來看,空間與時間不僅僅是左右哲學所探討對象的變因,它們同時也扮演著牽動哲學內涵轉化的角色,任何企圖找出一項讓能夠讓所有人都認同的哲學定義,將只是徒勞無功的空忙。 在定義上所呈現的差異有時候不僅只是單純反映它們在側重上的不同;事實上,定義本身宣示著在處理對象以及方法上的不同,等於在宣告它們的鴻溝。例如,將哲學視為「語言的邏輯分析以及所使用之字義與概念的辨識」與「不滯於名相的有限而直探世界的實在」有著強烈的差異。 如果不堅持某種對於哲學的定義,採以較廣義的看法,將可發現哲學的對象其實包羅萬象。舉凡道德、宗教、歷史、科學、社會、自然等領域皆有哲學的蹤跡。當然,哲學的對象隨著學科的專業化分而逐漸從某些問題的探討活動中退離開,但是它一直以來對於人類文化進行反省的精神卻始終不變,批判是哲學的核心。 (二)合理性、普遍性與客觀性 人類是理性的動物,哲學的批判工作彰顯著人類與生俱有的理性言說的能力,藉由批判尋找出具合理性、普遍性與客觀性的答案,是哲學家們共同的期求。蘇格拉底認為:「一個未經檢視的生命,是不值得活的。」任何意見若要眾人所認同,而不只個人的信念,則必須得經過檢視的過程,逐一省察意見產生的過程是否具有足夠的理由或證據來證論這項意見。 一個理性的人並不會接受由非理性、成見、未經思索或只是因習慣而有的看法,哲學相信凡能夠通過理性的檢視為人所接受的意見,對任何人來說皆是普遍的,普遍性意味不會受時空的影響,而一項意見若能夠具有合理性與普遍性,那它揭示的內容便具有客觀性,這意見不雜有任何的主觀成分,是對全人類皆有效的真理。 1-2歷史決定與思維主體 這是一個存在以久的哲學問題:究竟是人類思想支配著歷史發展,抑或是歷史決定了人類思想。如果創造代表的是一種關於人類在面對「前歷史」或「當前歷史環境」的自由抉擇;那麼,那些無法用自由抉擇來解讀的歷史在記載人類足跡的同時,無疑正做著人類被決定的陳述。 (一)思維是被決定的嗎? 自古以來,哲學自許自身的探索活動為智慧的追求,且以思想為智慧的載體,因而哲學史的對象應為時間中的智慧結晶,若哲學僅是受因於事件的因果性而有的產物,那麼它所以值得讓後人傳頌,大概就是在事實與事實彼此間的複雜關係中有著可貴的教訓。然而,哲學是被決定的嗎?答案如果是肯定的,是否表示哲學如同自然科學所宣稱的一樣,自然世界中的一切皆籠罩於因果原則的支配,人類對於自然法則進行的科學認識活動的目的,也正是哲學史的認識目的。這項問題的答案並非「完全是」或「完全不是」。人類的思維形式固然有其慣性,且其思維內容受因於地域環境及時代不同而有差異;但是,就算是身處在相同時空條件底下的人類,也一樣存在具有不同思維的現象。 (二)自然科學與人文活動 什麼樣的方法能夠有效地揭示對象?任何學科研究活動的進行,都必須涉及方法的取捨,方法的擇用則必須考量研究對象的特徵。近代以降學科研究亦趨朝向專門化發展,專業分工現象細膩。各專業學科在開拓自身領域深度的同時,如百花齊放般紛紛標舉其研究方法的合理與必要,如是雨後春筍的現象自然引人反思。 依對象來看,今日學科發展大抵劃分為人文與自然兩大領域。哲學當屬人文,有別自然界中存在有因果序列的發生關係,針對哲學史發展的探討並不適合以自然科學的研究方式來進行。自然科學為人類對於所處世界展開的認識活動,透過因果關係的解釋去嘗試將既有存在卻不為人知的自然法則揭露出來;人類雖然亦屬於世界中的一份子,理當有可以自然科學作為研究途徑的合法空間,不過當自然科學在世人展示其成果效力的同時,也必須承認人類的思想發展無法像研究氣候那樣可以進行預測。 (三)思維主體具自由 人類思想的形成與發展雖有受於氣候、地理等自然條件限制的事實,卻也有其自由的幅度。同樣地,歷史雖可提供思維主體問題焦點的功能,然而採取何種徑路來處理卻決定於每一位思想家的自由心靈,「前歷史」或「當前歷史環境」無法獨自為每一位思想家提供必然思考的方向與答案。 思想家思考問題時,動機與他關注的問題之間雖然存在某種形態的因果性,然而思維主體參與的自由,使得它不同於自然科學所揭示出的機械的因果性。因於自由,思想家在面對歷史往往有不同解讀與關注;是以,對於人文活動的研究,當是以理解取代解釋,哲學史的研究也是一樣。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