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會員
品牌介紹
關於我們
企業徵才
客服中心
會員專區
與我連絡
申訴信箱
FAQ
電子報
書目下載
圖書總覽
服務推薦
教學網
考用網站
首頁
書目下載
會員專區
與我連絡
飛躍六十 迎向百年
法律/政治
法律
政治、公共事務
財經/商管/觀光
財經、商管、統計
觀光、餐旅、休閒
文/史/哲/期刊
辭書、總類
語言、文學
歷史、哲學、宗教
藝術、設計、文創
學術期刊
理工/醫護
理工
醫護暨生命科學
農林漁牧
教育/心理/傳播
教育
心理、諮商與輔導
社會、傳播(影視)
小五南/中等教育
小五南
電機與電子群
餐旅群
家政群
商業與管理群
英文
藝術群
農業群
食品群
分享
圖解系列
心理、諮商與輔導
-
諮商運用
-
治療方法
圖解諮商助人技術
作 者:
邱珍琬
出版社別:
五南
書 系:
圖解系列
出版日期:2025/01/01(1版1刷)
ISBN:978-626-393-943-1
E I S B N:9786263939370
書 號:1B3V
頁 數:192
開 數:20K
定 價:400元
優惠價格:316元
超值組合
圖解諮商助人技術
定價:400元
+
超圖解領導經營學:33堂領導力修
定價:400元
=
1月新書書訊(單書79折,雙書75折)<點此進入
2024/12/19~2025/01/31
原價:800元
組合價:600元
身為助人專業的諮商師對人有興趣,希望可以協助當事人重新得力、脫離困厄情境,過更適意自在的生活。除了理解專業的諮商理論與世界觀,將其與自身生活作結合之外,最重要的就是諮商技能與處置策略的養成。諮商師將諮商技術視為輔佐之用,其目的就是希望可以讓技術成為有效助人的工具,許多人會聽人抱怨、卻不一定能夠有效協助,此時諮商技術就有其擅場發揮之地。到底該何時使用?如何使用?就是本書希望可以達成的目標。
邱珍琬 現職: 屏東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教授 學歷: 德州理工大學諮商師教育博士 經歷: 筆名仞岡,已出版《圖解家族治療》〈五南〉、《圖解助人歷程與技巧》(五南)、《圖解自我探索與成長》〈五南〉、《生命教育》〈五南〉、《圖解輔導原理與實務》〈五南〉、《讓家自由,讓自己愛-35個家庭諮商的故事》、《爸爸,我不會忘記你-心輔系教授記錄失智父親的生活點滴》〈新銳文創〉、《圖解諮商理論與技術》〈五南〉、《圖解團體輔導與諮商》〈五南〉、《圖解兒童及青少年輔導與諮商》〈五南〉、《青少年輔導與諮商》〈五南〉、《狗狗心事誰人知-心輔系教授的觀察筆記》〈新銳文創〉、《從逆境走來 滿心正能量》(達觀)等五十餘本,其他學術著作見專業期刊。
目錄
序言
第一章 基本功
第二章 諮商過程技巧
第三章 特殊技巧
第四章 諮商過程中需要處理的議題
第五章 團體諮商技巧
第六章 教科書上沒有說明的做法
1-1 諮商師的準備 諮商師是諮商技術的使用者,當然需要先準備好。諮商師該如何準備好、才可以進一步有效協助當事人?諮商師也是人類社會的一份子,如同當事人一般,會遭遇生命中的許多重大與瑣碎事務。然而,身為助人者,也最容易在與當事人互動過程中,勾起自身可能未處理或整理的事務,陷入過往情緒泥淖,無法有效協助當事人處理面臨的情境,甚至可能會因為自我議題的介入或混淆而傷害了當事人! 自我議題的適當處理 諮商師不是神,而是有七情六慾的凡人,無法客觀看待當事人的處境,因此諮商師受到當事人議題或情緒的影響是必然的,畢竟諮商是互動與互惠的歷程,只是諮商師身為專業助人者,需要維持適當的立場與客觀性,因此懸置(暫時放在一旁)自己的情緒與批判,讓出舞台給當事人,進入當事人的主觀世界內,同頻當事人步調、同理當事人的處境,慢慢梳理出當事人的脈絡與理解,然後才可能進一步對問題做有效處置的思考。 諮商師處理的是一般人都會遭遇的情況,因此極有可能會碰到自己有過或正在經歷的事件,倘若這些事件造成的創傷或影響未被承認或處理,那些殘留還在,可能就會影響到諮商過程與效能!邱珍琬(2023)的研究發現諮商師覺察到的自我議題有:針對重要他人或自身經驗的情緒投射(反移情)、價值信念、需要被認可、關係界限、親密關係、從當事人的情況聯想及自己的情況而有不同領會或處理、權威或權力、溝通、信仰、替代或補償、生死與原生家庭議題等。可見諮商師也如一般人一樣,會被勾起或提醒曾有過的個人經驗或傷痛,甚至是牴觸自己的信仰與價值觀,這些也都可能影響諮商效能或當事人福祉,不可不慎! 自我議題通常需要諮商師自己敏銳與刻意的覺察,可以做自我整理或是個別治療,進一步有修正或是彌補動作或行動,而自我議題不是一次就可以做適當解決,許多時候是要定期做覺察動作、請督導協助或是自己去做諮商。諮商師既然從事助人工作,表示相信諮商是有效的,若自己還排斥諮商,或擔心諮商圈子太小、求助或洩密,可能就無法進行個別治療,甚至無法適當處理自我議題。其實在作者接受諮商師訓練的課程時,系所先要求我們去做個別治療,其用意在於:只有學習做當事人之後,才能夠明白當事人的處境、情緒與思維,了解諮商過程中可能出現的擔心、憂慮、困難、阻礙,以及被接納尊重以後的放心與解脫、看見療效,然後思考到諮商師的用心與作為,會更堅定或轉換自己的生涯選擇。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