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會員
品牌介紹
關於我們
企業徵才
客服中心
會員專區
與我連絡
申訴信箱
FAQ
電子報
書目下載
圖書總覽
服務推薦
教學網
考用網站
首頁
書目下載
會員專區
與我連絡
飛躍六十 迎向百年
法律/政治
法律
政治、公共事務
財經/商管/觀光
財經、商管、統計
觀光、餐旅、休閒
文/史/哲/期刊
辭書、總類
語言、文學
歷史、哲學、宗教
藝術、設計、文創
學術期刊
理工/醫護
理工
醫護暨生命科學
農林漁牧
教育/心理/傳播
教育
心理、諮商與輔導
社會、傳播(影視)
小五南/中等教育
小五南
電機與電子群
餐旅群
家政群
商業與管理群
英文
藝術群
農業群
食品群
【春節延後出貨公告】 親愛的五南會員:您好,適逢春節假期,五南官網均可正常下單購買, 惟2/5(一)中午12:00之後的網站訂單,物流停止送貨,將延至2/15(四)開工後正常出貨, 造成不便敬請見諒,五南祝您新年快樂!
分享
財經、商管、統計
-
管理
-
風險與危機管理
風險心理學:人本風險管理
作 者:
宋明哲
出版社別:
五南
出版日期:2018/10/01(1版1刷)
ISBN:978-957-11-9940-5
書 號:1FAB
頁 數:392
開 數:20K
定 價:600元
優惠價格:480元
滿額優惠折扣
9/2-10/31 五南開學祭!全站滿550再95折
所有在風險社會中奮鬥的人們,必須知道的十二個風險管理心法! 作者為台灣首位取得美國風險管理師專業證照者,長年投入風險管理的研究,為兩岸最重要的風險管理大師之一。本書致力於釐清風險管理的諸多觀念,以近幾年關於行為經濟學和風險感知領域的重要研究成果為輔助,強調用「人本」的角度切入,從其心理與決策行為層面,來了解人們如何看待風險,如何透過行為的改變達到管理風險的目的,比起傳統技術性的風險理論更能透徹了解風險管理的本質。本書首先奠定風險的心理與建構理論基礎,跳脫風險理論的傳統框架,揭開風險管理新思維的序幕。接下來則分別介紹風險感知的概念與心理學的研究成果,包括影響風險感知的因素、風險態度與行為、人為疏失、情緒與決策和風險的文化建構理論等等。後半段則偏向實務,說明風險溝通、組織團體風險管理、社會網路中的風險訊息與危機情境下的風險行為。
宋明哲 學歷: 英國格拉斯哥蘇格蘭大學風險管理博士 資歷: 台灣德明商專前校長 台灣銘傳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前系主任/所長 台灣風險管理學會創會理事長 台灣國寶壽險公司董事 台灣聯亞風險管理顧問公司總經理 台灣佳世達科技公司風險管理教育顧問 台灣財政部保險單審查委員 台灣考選部典試委員 中國武漢大學等客座教授 證照: 美國風險管理師(ARM) 台灣考試院會計審計人員及格 現任: 湖北省楚天學者 湖北經濟學院特聘教授 瀋陽嘉騰煜企管公司(台商)首席顧問 著作: 《風險管理新論:全方位與整合》 《保險學》 《人壽保險學》 《保險實務》 《公共風險管理》 《新風險管理精要》 《法律風險管理》 《圖解保險學》 e-mail: zmtns123@ms15.hinet.net(台灣) zmtns123@163.com(中國)
序
楔子
第一章緒論
1.管理風險不能漠視軟實力
2.複雜的風險決策行為網路
3.人本風險管理副標題的意義
4.試圖解釋的風險心理與人文現象
5.內容簡介
第二章風險的心理與建構理論
1.現代風險理論的三大流派
2.風險的心理理論
3.風險的建構理論
4.兩種看法的調合:風險冰山原理
5.風險本質與風險理論的對應
6.風險三大理論對比
第三章風險感知
1.風險感知研究簡史
2.風險感知的意義與特性
3.風險判斷與風險特徵
4.風險感知在個人間的差異
5.風險感知在團體間的差異
6.感知風險與感知效益
7.風險感知與風險的文化建構
8.影響風險感知因素彙總
第四章風險態度與行為
1.風險與動機
2.直覺思考與推理
3.期望與風險
4.態度與風險
5.個人決策與風險:效用理論
6.個人決策與風險:前景理論與滿意法則
7.個人風險決策的另類理論:RHT與GBM
8.預防疾病行為理論
9.心理帳戶與框架
10.團體決策與風險:賽局理論與社會選擇理論
11.團體決策與風險:社會心理理論
12.風險可接受度的決策
13.社會影響的角色
第五章人為疏失與風險
1.人因與可靠度
2.人為疏失與作業風險應對
3.壓力與風險
第六章情緒與風險
1.情緒的性質與理論
2.各種情緒與風險
3.情感捷思
4.偏好逆轉
第七章文化與風險
1.文化的概念
2.風險的文化建構理論
3.群格分析模式與文化類型
4.風險管理文化與組織團體文化
5.驚奇理論與文化的改變
6.文化建構理論的應用
7.文化、心理與健康風險
第八章風險溝通
1.風險溝通概論
2.風險溝通宣導手冊的制定
3.媒體與風險溝通
4.害怕與風險溝通
5.不確定性與風險溝通
6.事先防範原則與風險溝通
7.少數壓力團體與風險溝通
8.風險溝通中的公眾參與
9.社會信任與風險溝通
10.食品風險溝通與工作要點
第九章風險與組織團體機構
1.組織團體風險管理
2.組織管理人員風險行為的認知層面
3.組織管理人員風險決策失誤的心理層面
4.社會信任與組織團體風險管理聲譽
5.風險管理成熟度指標與模型
6.微軟風險管理簡介
第十章風險的社會擴散與稀釋
1.風險的社會擴散架構
2.社會表徵與認同過程理論
3.風險的社會心理對政府政策制定的意涵
第十一章危機、風險與心理
1.危機的四種心理與心理準備
2.危機管理
3.認知模式與危機
4.危機緊張心理下如何做決定
第十二章改變應對風險的方式
1.人本與風險心理
2.風險應對方式的改變
名詞索引
2.3 直覺判斷的偏見 人必然犯錯,即使透過理性思考,做出決定。直覺判斷做出決策,更是在所難免。直覺判斷對解決問題, 有時相當有效, 有時失誤極大, 會產生失誤, 是因人們直覺上會存在眾多偏見(Bias)、錯覺或稱幻覺(Illusion),這些都是人很難去除的認知蛀蟲 ( Kahneman and Tversky, 1993 )。 ◆代表性捷思原則的偏見 代表性捷思原則會產生錯覺與偏見的原因主要來自: ( 1 ) 人們缺乏對先驗機率或基本機率的敏感度。 例如, 前所提的 “ 琳達” 測驗, 當人們判斷“ 琳達” 從事何種工作時, 會將對其所描述的情況, 直接連結到最俱相似性的職業上, 不會想到所描述的情況與工作間相關的客觀機率有多高, 這也常違反貝氏定理 ( Bayes’ Theorem ); ( 2 ) 人們缺乏對樣本大小的敏感度,且強烈相信小樣本就是大母體,此即小數法則( Law of Small Numbers)信念。 例如, 10位男性樣本的平均身高為165公分, 人們如依代表性捷思作判斷時, 也會判斷母體男性的平均身高亦為165公分, 經常疏忽考慮樣本大小所代表的不同意義。直覺的系統一偏好肯定,不喜歡懷疑,如加上月暈效應,更會誇大自信,快速下有因果關係的結論,以為所看到的小樣本結果,就是全部,其實都是機率與取樣問題,這也是 WYSIATI現象; ( 3 ) 人們常對機會概念, 患上錯誤的認知。 例如, 著名的 “ 賭徒謬誤” ( Gambler’s Fallacy ) 測驗, 該測驗以丟銅板施測, 當連續多次丟銅板, 都出現正面時, 人們依代表性捷思作判斷, 也容易猜測下一次銅板丟的結果也是出現正面, 即使銅板出現正反兩面的機會均是各半; ( 4 ) 人們常忽略信息的可靠性。 例如, 人們要判斷某公司未來可能獲利情況, 將會以對公司未來的描述是否有利, 當作表徵。 因此, 依代表性捷思作公司未來可能獲利判斷時, 如果對公司未來的描述是有利的話, 那麼人們會判斷公司未來有高利潤, 反之, 則低。 此時, 人們會常忽略描述的可靠性; ( 5 ) 人們常患效度幻覺。 例如, “琳達” 測驗, 這項測驗是由施測者描述琳達小姐的年齡、人格特質、學歷與嗜好, 再由受測者猜她是從事何種工作並加以排序。 當人們依代表性捷思作判斷時, 會依所描述的內容與哪項工作最適合作出判斷, 其實所描述的內容與工作間的適合度, 只是一種效度幻覺 ( Illusion of Validity ); ( 6 ) 人們常對迴歸概念, 患有錯誤的認知。 ◆可得性捷思原則的偏見 可得性捷思原則會產生失誤的原因主要來自: ( 1 ) 人們常患重新檢索的偏見。 人們對腦中常容易浮現的事物, 依可得性捷思原則作判斷時, 容易高估, 反之, 容易低估, 例如車禍與地震對比; ( 2 ) 人們常患尋找效能的偏見。 例如, 猜測英文字典裡, 英文字倒數字母是 “ N” 的字與英文字字尾是 “ ING” 的字, 哪個比較多? 一般會認為英文字字尾是 “ ING” 的字比較多; ( 3 ) 人們常患想像力的偏見; ( 4 ) 人們常患相關性幻覺,總認為有因果關係。 定錨調整捷思原則的偏見 直覺的定錨效應會發生在促發作用與聯結連貫性的自動歷程上,理性的系統二也會產生定錨效應,錨點形式發生在判斷的特意調整過程中(Kahneman, 2011)。定錨效應容易使我們的判斷失誤,主要是因人們作判斷時, 常會調整不足,也常 患聯合與獨立事件評估的偏差以及常受主觀機率分配評估的牽制。 2.4過份樂觀、過度自信與馬後炮偏見 上述各種錯覺與偏見,再外加其他因素 (例如,制控信念),容易造成人們決策時過分樂觀、太過自信,以及導致後知後覺的馬後炮現象。 ◆過份樂觀 樂觀與自信本是好事,但過度或過分樂觀與自信,反而可能不好,有云 “過猶不及”,正是此意,尤其人們在面對風險情境時,例如,常出車禍路段,小心開車,但有些人總心想這路段,常開,自己不會這麼倒楣的。一般人總認為自己都會比別人幸運些,總認為自己開車技術很好,學生們總認為自己成績會超過平均成績,這些心理都是過分樂觀(Over Optimism)現象(Weinstein, 1980),在風險情境哩,或稱主觀免疫(Subjective Immunity)現象或稱免傷害感知(Perceived Invulnerability)現象(Klein and Helweg-Larsen, 2002)。這種現象主要來自人們都會有控制幻覺(Illusion of Control),總是自我感覺良好,一切在掌控中,以及外控信念的自我歸因作祟,也就是會倒楣,是運氣不好。 其次,針對風險的情境,許多研究文獻顯示,人們也都會有樂觀的偏見(Optimistic Bias)。例如,米德頓(Middleton, W.)等發現,高空彈跳玩家總認為自己比別的彈跳者面臨的風險低(Middleton et al, 1996)。再如,車禍、過胖、自殺、懷孕、與抽煙相關疾病、食物中毒、皮膚癌、酗酒等風險,人們都會有樂觀偏見(Boney-McCoy et al.,1992; Burger and Burns, 1988; Dejoy,1989; Eiser and Arnold, 1999; Fontaine and Snyder, 1995; Frewer et al., 1994; Lek and Bishop, 1995; Raats et al., 1999; van der Velde et al.,1992; Weinstein,1980,1982,1984,1987a, 1987b; Whalen et al., 1994; White et al., 2004; Redmond and Griffith, 2004)。須留意的是,不是每個人針對每項風險都會存在樂觀偏見,而且樂觀偏見也不見得與健康預防行為決策間,有很清楚的關聯( Abrams et al.,1990; Weistein et al., 1991)。例如,年輕人做愛不喜歡帶保險套,並不盡然是,年輕人感覺自己得愛滋病的機率比別人低的緣故。最後,降低過分樂觀的方法,除了提供充分風險信息外,就是強調樂極生悲的後果。 ◆過度自信 人們不只會過分樂觀,也容易過度自信(Overconfidence),也就是對自己的信念過分有信心,通常這也來自前提及的以偏概全(WYSIATI)。對許多專業人士言,更容易有過度自信現象,因為他們容易產生技術與效度錯覺。技術與效度錯覺屬於認知錯覺(Cognitive Illusion),這種錯覺比視覺錯覺(例如,橫豎錯覺 )更頑固,不容易改變,影響所及行為上也不容易改變。過度自信也會來自專業文化的原因,只要有一群人相信你,那你會有更強的過度自信,例如,股票分析師。 其次,個人投資股票時,人們常會發生過度自信現象,男人又比女人更會有過分樂觀與過度自信現象。平均來說,投資者賣掉股票後第一年的報酬率,比當時買進股票的報酬率高約3.2%,也就是說,人們如因過度自信,進行很多次股票交易,導致股票周轉率高,其結果就是財富縮水(Odean, 1998a),尤其男人如這樣做,其財富縮水比女人嚴重(Barber and Odean, 2001)。 ◆馬後炮偏見 馬後炮偏見(Hindsight Bias)就是我們常聽周遭人說 “這事情我早知道”, 事實上,可能他並不知道,尤其在很多災難事件的預測上。黑天鵝效應(The Black Swan)一書中,提到敘述的謬論(Narrative Fallacy)來解釋人們很容易利用眼前手邊微薄的證據(也就是容易以偏概全-WYSIATI),解釋過去發生的事並信以為真(Taleb, 2010),簡單說,就是自圓其說,其實就是人們喜歡自以為是,自以為甚麼都知道,編一些合理的因果故事,解釋過去的事情,這就是 “了解的錯覺” 造成的馬後炮現象(Kahneman, 2011)。 其次,在風險情境裡,也會有馬後炮現象。針對美國911恐怖攻擊後一年,美國人對恐攻風險的認知與情緒反應之研究發現,很多美國人改變了他們早期風險的判斷與記憶,編一套說辭自認為早知道會發生恐攻( Fischhoff et al., 2005),這就是馬後炮偏見。同樣,在千禧年電腦病毒(Y2Y)上,研究也顯示,人們也有馬後炮偏見(Pease et al., 2003)。人們會有馬後炮現象主要來自動機的 “後自我迷惑” (Meta-Self-Delusion)(Dekker, 2004)與 “追朔式悲觀” (Retroactive Pessimism)的自我防衛(Tykocinski et al.,2002)。另一馬後炮來源屬於認知上的偏見重塑 (Biased Reconstruction)(Stalhberg and Maass, 1998)。最後,馬後炮偏見不是個簡單的過程( Holzl and Kirchler, 2005),它隨著時間也會改變(Bryant and Guilbault, 2002),而且它也會因文化的差異而有不同(Pohl et al.,2002)。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