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會員
品牌介紹
關於我們
企業徵才
客服中心
會員專區
與我連絡
申訴信箱
FAQ
電子報
書目下載
圖書總覽
服務推薦
教學網
考用網站
首頁
書目下載
會員專區
與我連絡
飛躍六十 迎向百年
法律/政治
法律
政治、公共事務
財經/商管/觀光
財經、商管、統計
觀光、餐旅、休閒
文/史/哲/期刊
辭書、總類
語言、文學
歷史、哲學、宗教
藝術、設計、文創
學術期刊
理工/醫護
理工
醫護暨生命科學
農林漁牧
教育/心理/傳播
教育
心理、諮商與輔導
社會、傳播(影視)
小五南/中等教育
小五南
電機與電子群
餐旅群
家政群
商業與管理群
英文
藝術群
農業群
食品群
【春節延後出貨公告】 「適逢春節假期,五南官網均可正常下單購買,惟1/21(二)17:00後的網站訂單,預估將延至2/3(一)下午後出貨,造成不便敬請見諒。」
分享
財經、商管、統計
-
管理
-
科技管理
資訊管理:知識和智慧數位化(含個案探討及習題)
作 者:
陳瑞陽
出版社別:
五南
出版日期:2021/01/14(1版1刷)
ISBN:978-986-522-417-2
書 號:1FSK
頁 數:576
開 數:16K
定 價:680元
優惠價格:476元
主題書展
1/15~2/14 2025五南線上國際書展/單書79折、二本以上75折、高單/套書區7折、挖寶區99/149元、 全館滿499再9折
滿額優惠好康
1/15─2/14下單即贈《消費心理好好玩》(數量有限,送完為止)
滿額優惠折扣
1/15─2/14五南線上國際書展全館滿499再9折
投影片(請電洽,僅供老師索取)
結合資訊與管理、整合企業需求,成為跨領域人才! ※專業知識與實務並進,除了學術理論,也介紹各式各樣的企業個案分析! ※有條理的章節架構,帶你穩紮穩打建立系統性思考邏輯! ※每個章節皆附有問題討論與習題,重新反芻、消化知識的最佳良伴! 這是一本融合學術理論、業界實務、個案分析、整合趨勢、認證題庫、考試參考、訓練教材、學生專題等全方位資訊管理的書籍。 學習資訊管理的最佳方法:透過系統化架構的知識說明。 本書重點:不做純軟體技術內容介紹,著重企業如何應用資訊管理達到作業需求功能和加速作業效率。 本書以資訊管理主題性來發展企業知識之資訊化管理,現今人工智慧、物聯網創新科技衝擊下,將知識資訊化管理蛻變成智慧數位化的資訊化管理,是未來企業經營結合資訊化的王道。本書主題特別規劃為基礎環境篇、系統發展方法篇、知識數位化資訊系統篇、資訊管理應用篇、智慧數位化整合趨勢篇等。以利讀者對新時代的資訊管理與其趨勢有更深入的了解。
陳瑞陽 ♦學歷 清華大學工業工程與管理研究所博士、政治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EMBA碩士、元智大學工業工程研究所碩士 ♦現任 真理大學教授 AIoT企業應用資訊系統輔導顧問 職能導向課程發展與認證輔導顧問 數位行銷和轉型輔導顧問 ♦專長 企業經營、資訊化 ♦經歷 台灣金融研訓院、新北市產經大學和工研院-物聯網應用課程講師 TTQS評核委員 新北市中小企業服務團—文創服務分團顧問 銀髮人力資源中心銀髮顧問 資訊軟體協會企業電子化等顧問講師 青創總會創業顧問 知識管理顧問師 經濟部中小企業處輔導專家認證 企業經營管理顧問協會第五期高級經營管理顧問師結業 雲端應用服務輔導計畫顧問 EJOR和IEEE TPDS 期刊(SCI)審稿人 ♦著作 《物聯網金融商機》、《網路行銷》、《ERP》、《MIS》,並於國際知名期刊food control、EJOR、FGCS、EIAR、C&OR (SCI/SSCI) 發表區塊鏈、物聯網、人工智慧等文章。
序言
導讀
Chapter 1 管理資訊系統概論
1-1 管理資訊系統歷程
1-2 管理資訊系統的概念
1-3 管理資訊系統結構
1-4 管理資訊系統效益
1-5 知識智慧數位化的資訊管理
Chapter 2 管理資訊系統環境
2-1 資訊環境
2-2 企業組織活動環境
2-3 企業應用資訊環境
2-4 資訊策略和企業策略整合
Chapter 3 管理資訊系統的發展
3-1 管理資訊系統在企業的發展
3-2 管理資訊系統對企業經營的影響
3-3 管理資訊系統在企業的功能
3-4 資訊系統在商務應用上所扮演的角色
3-5 資訊科技的商業價值
Chapter 4 管理資訊系統的規劃
4-1 資訊科技的策略規劃
4-2 系統分析與設計 131
4-3 管理資訊系統開發模式 137
4-4 軟體專案管理 143
Chapter 5 資訊管理的軟硬體環境
5-1 軟體工程
5-2 程式設計
5-3 資料庫規劃
5-4 通訊網路
Chapter 6 Web 和IoT 平台的管理資訊系統
6-1 Web 和IoT 平台的概論
6-2 Web 和IoT 平台的資訊系統
6-3 行動商務的資訊系統
6-4 普及化商務的資訊系統
Chapter 7 資訊系統的企業應用
7-1 企業流程再造
7-2 組織結構
7-3 資訊化企業
Chapter 8 知識數位化流程
8-1 知識衡量與回饋
8-2 知識生命週期
8-3 知識化流程
8-4 知識數位化
Chapter 9 企業資源規劃系統
9-1 企業資源規劃系統簡介
9-2 企業資源規劃系統模組功能
9-3 ERP 系統循環作業流程
9-4 ERP 系統和企業流程再造
9-5 ERP 系統產品
Chapter 10 供應鏈管理
10-1 供應鏈簡介和SCOR
10-2 供應鏈的多國性作業
10-3 電子化的採購
10-4 供應鏈的需求模式
10-5 供應鏈的企業營運模式
Chapter 11 知識管理系統
11-1 知識管理簡介
11-2 知識管理發展
11-3 知識管理流程
11-4 知識管理價值
11-5 知識管理系統
Chapter 12 電子商務和電子化企業
12-1 電子商務概論和範疇
12-2 電子商務的經營
12-3 企業資訊系統的整合架構
12-4 知識型的網路行銷系統導入
Chapter 13 資訊安全與資訊倫理
13-1 資訊安全簡介
13-2 資訊應用的安全
13-3 網路病毒
13-4 資訊安全技術
13-5 資訊倫理
Chapter 14 MIS部門的建構
14-1 管理資訊系統部門的定義和範圍
14-2 管理資訊系統部門和其他部門的關聯
14-3 管理資訊系統部門制度
14-4 管理資訊系統部門對內部稽核的實務影響
14-5 MIS系統導入實務
Chapter 15 智慧數位化營運
15-1 智慧資本概論
15-2 智慧資本和知識的整合
15-3 智慧數位化
Chapter 16 智慧資訊系統的整合趨勢
16-1 整合型的管理資訊系統概論
16-2 協同商務
16-3 雲端運算大數據
16-4 智慧化生態資訊系統
1-1 管理資訊系統歷程 資訊化應用於企業經營管理主要在於資訊和流程等構面,故其管理資訊系統歷程須從這二構面探討。 1. 在資訊構面上,若以嚴謹和廣泛角度看,可分成資料、資訊、知識、智慧等四個階段性形成發展,茲分別說明如下。 (1) 資料 資料是指企業在營運過程中所產生的第一次和原始的數據或內容,例如:入庫資料,它通常是以單據和交易所觸發的,故一旦觸發產生後就不容無理由變更,也就是不可沒有依據就篡改或偽造,這牽涉到資料的真實性、來源性、證明性,這對於在法律和會計上是具有企業經營成效和稽核的呈現價值。從上述說明可知,資料是企業營運的直接結果,也是一種無形資產,故如何保存和運用這些資料,在企業經營運作是非常重要的。 茲以整理ERP 企業營運資料為例,說明如下。 在ERP 資訊系統內,其企業每日運作所產生的資料,對企業本身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故就軟體資訊而言,是以資料庫的形式儲存和使用,這些資料會運用到資料庫關聯的效用,以達到快速、正確、整合的效益。而以企業主體重點來看,其有關產品相關資料是最重要的,產品項目一般是指任何購入或自製的原材料、半成品、完成品、在製品及間接物料。而產品有關的基本資料,包括材料主檔和材料表,所謂材料主檔包括每個料件項目的屬性,材料表則記錄構成某項目的下一階材料和使用多少用量。 (2) 資訊 當資料產生後,若企業置之不理或只以資料階段方式運用的話,那就無法發揮管理分析的作用,故此刻須將資料轉換成資訊。所謂資訊是指將資料經過統計彙整等運算後,成為加值後的一種數據和內容,它具有目標性和意義性,也就是在經營管理上認為有用的資訊,才會將資料轉換成資訊,並在設定某目的下來運作此資訊,例如:將進貨單、入庫單、銷貨單等資料轉換成庫存資訊,此資訊是在管理降低呆滯存貨目的下,來了解分析此資訊,並從中發展存貨作業的改善,例如:超過1 個月都沒移轉存貨就提出警示,並控管不再採購此存貨物品。 茲整理企業營運資訊如下表1-1: 交易主檔是指在ERP 系統開始運作後,就有可能產生記錄性資料,且其資料內容會經常變動,以及資料量會一直隨著時間而增加,它是屬於企業交易型的資料,例如:訂單交易主檔、工單交易主檔等。如圖1-1 說明以交易主檔在企業作業的特性和影響,及在資訊系統中交易性資料管理等二個議題。 (3) 知識 有了資訊後,對於企業經營管理有其在管理分析上的績效,但在競爭白熱化下是不夠的,必須有知識來提升企業生產力,所謂知識是指在資訊累積下,分析出其相對應目標資訊所需解決方案,不是只有了解分析,而是要解決問題。故知識是為了在資訊分析發現問題後,針對此問題去思考如何運用技能創造出解決問題的知識,故依此思維,它也延伸出如同專利、方案、祕方等都是一種知識。 知識本身具有一種無形特性,也因為無形特性,故可成就很大的創造能力。茲將它的特性分類整理如下:知識「不具實體性」,因此它需要具有流動性有機體,才能呈現和溝通,故人就成為知識最根本與首要的載具;知識的「累積性」,知識可循前人及自己的成就而加以創造;知識的「無限利用性」(Indefinitely Expansible),使得知識的原創者或擁有者只要生產一次,便可以無限次地加以利用;知識的「組織性」,在組織中,知識不僅存在文件與儲存系統中,也蘊涵在日常例行工作、過程、執行與規範當中,和個人與組織的知識基礎(Knowledge Base);知識的「內隱性」,Polanyi(1967)首先提出知識的內隱性(Tacit),將知識分為內隱與外顯知識兩類,內隱性知識是屬於個人的,與特別情境有關,且難以形式化與溝通;外顯知識則是指可形式化、可制度化、言語傳達的知識;知識的「移動性」,Badaeacco(1991)將知識依可移動性,分為移動性知識及嵌入組織的知識。移動性知識又可以分為三大類:存在設計之中的知識、存在機器的知識以及存在腦海中的知識。嵌入組織的知識是指將知識透過內隱性的技巧,建立團隊或組織的常規,或以較廣的專業性知識聯合網路來發展組織的知識,如表1-2 。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