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會員
品牌介紹
關於我們
企業徵才
客服中心
會員專區
與我連絡
申訴信箱
FAQ
電子報
書目下載
圖書總覽
服務推薦
教學網
考用網站
首頁
書目下載
會員專區
與我連絡
飛躍六十 迎向百年
法律/政治
法律
政治、公共事務
財經/商管/觀光
財經、商管、統計
觀光、餐旅、休閒
文/史/哲/期刊
辭書、總類
語言、文學
歷史、哲學、宗教
藝術、設計、文創
學術期刊
理工/醫護
理工
醫護暨生命科學
農林漁牧
教育/心理/傳播
教育
心理、諮商與輔導
社會、傳播(影視)
小五南/中等教育
小五南
電機與電子群
餐旅群
家政群
商業與管理群
英文
藝術群
農業群
食品群
【年度盤點延後出貨公告】 「適逢本公司年度盤點,五南官網均可正常下單購買,惟11/26(二)中午後的網站訂單,預估將延至12/3(二)下午後出貨,造成不便敬請見諒。」
庫存量不足。
可訂購時通知我
分享
教育
-
課程與教學
-
教學
易道研幾─窮究易經精微啟發敎學典範
作 者:
孫劍秋
、
劉大鈞
出版社別:
五南
出版日期:2012/03/01(1版1刷)
ISBN:978-957-11-6565-3
書 號:1IWD
頁 數:632
開 數:20K
剩餘庫存:0本
剩餘庫存量非即時庫存量,若仍有購買需求請洽詢客服或業務分機824、889。
定 價:500元
優惠價格:395元
滿額優惠折扣
11/11-1/10 五南全書系書展!全站滿599再95折
透析《易》,讓自己的人生更美麗 人生有喜亦有悲,有一帆風順,滿面春風處;也有崎嶇顛簸,俯首垢面時。無論是哪種際遇,都需保持平常心,用智慧來面對。《易》,為文化遺珍,智慧的寶庫,熟讀玩味下,當可鑒古知今,人生的障礙、疑惑自可迎刃而解。 本書集四十多位海內外專家學者精闢獨到的見解,深入淺出,讀者當可因了解《易》、體悟《易》,進而彩繪自己美麗的人生。
中華民國易經學會、正先書院 籌 辦 國立臺北敎育大學華語文中心 執行策畫 孫劍秋 劉大鈞 等著
易道研幾
【目次】
主編序-----孫劍秋
易經的研究方法-----孫劍秋 I
出土文獻研究
20世紀《易》學的回顧與省思
——兼論出土《易》學文獻研究的重要意義-----劉大鈞 1
伏羲「觀物取象」與天水「卦臺山」-----安志宏 9
《左傳》、《國語》《易》筮言「八」解-----廖名春 21
馬王堆漢墓《易傳》類帛書劄記六則-----丁四新 33
象數研究
六壬推類邏輯系統探析-----吳克峰 41
中國古代演算法系統與《周易》影響-----李似珍 59
《易緯.乾鑿度》釋《易》舉略-----呂 凱 67
義理研究
關於《易》學思維體系——一種學術倡議-----蘇永利 77
從《周易》的「時空哲學」看「命」與「德」-----鄔昆如 81
《周易》與中華民族精神-----歐陽康、孟筱康 93
《周易》與中國管理精神的塑造-----施炎平 99
《易經》中逆境求生,逢凶化吉之哲學-----曾春海 109
生生之德:《易》學的形上智慧及永續性-----高柏園 121
從《易》學原理論人與自然的關係-----魏元珪 129
乾坤關係研究——以「理想」、「異化」與「重構」為核心的思考-----康自強 145
《周易》陰陽之美探析——兼論西方崇高優美之美感經驗-----張于忻 157
〈井〉卦辨義-----井海明 173
論〈繫辭傳〉裡的變化-----﹝德﹞施維禮 181
通志成務——《易經.彖傳》研究-----劉君祖 199
《周易》、《老子》軍事思想研究比較-----王智榮 213
易學史研究
老子思想與《易》相通論-----李鴻儒 235
孔子對《周易》的詮釋方法-----林義正 251
從「神道設教」觀點論董仲舒哲學中的《易》學思維-----劉振維 273
兩漢《易》學與音樂學-----黃黎星 299
虞翻《易》學的動之正與成〈既濟〉定說-----王新春 313
《易》學家荀爽的哲學思想管窺-----崔 波 323
鄭玄《禮記注》中《易》學思想探賾-----謝淑熙 333
阮籍〈通易論〉析探-----蔡忠道 351
邵雍《易》學思想中的儒道融通-----孫劍秋 365
笑看棋局比羲皇——邵雍「先天《易》」歷史數理推演之模式-----郭世清 373
可能有多少張邵雍的《伏羲易》方圖?-----魯慶中 403
《周易》的兩個詮釋角度——以朱熹《易》學「陰陽」觀為例-----趙中偉 411
朱熹的「保合太和」與陰陽流行說-----向世陵 437
張浚《易》學的中道觀-----陳伯适 445
胡一桂「四聖易象說」探研-----李秋麗 469
清儒《易》學平議-----楊效雷 479
從船山《周易內傳•乾卦》之詮釋見其取材於《正蒙注》之精神-----蔡家和 487
臺灣國家圖書館藏抄本《翁山易外》考辨-----何淑蘋 503
清儒吳騫《子夏易傳釋存》稿本初探-----賴貴三 517
《易》學史研究與符號遮蔽——從惠棟研究誤區出發-----鄭朝暉 549
《天方正學》中的《易》學與回教本色化-----問永寧 557
胡自逢先生《易》學論著述評-----李威侃 565
試論劉大鈞先生的《周易》古經文字考辨-----劉 彬 581
附錄一
〈第六屆海峽兩岸周易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序〉-----胡志強
附錄二
第六屆海峽兩岸周易學術研討會開幕致辭-----劉大鈞
附錄三
三十而立的感恩——繼往開來-----邵崇齡
附錄四
第六屆海峽兩岸周易學術研討會回顧與展望-----倪淑娟
附錄五
〈第六屆海峽兩岸周易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序〉-----張善文
易經的研究方法 孫劍秋 前言(摘錄) 讀書要了解次第與方法。有了次第,才能循序漸進,按部就班的遍覽群籍々懂得方法,才能觸類旁通,左右逢源的成書立說。 清儒張之洞曾提出讀經的方法〆「讀經宜讀全本,解經宜先識字。讀經宜正音讀、宜講漢學、宜讀國朝人經學書、宜專治一經。治經宜有次第,治經貴通大意。」《輶軒語〃語學篇》 引文中,「專治一經」應和「讀全本」合看。一本經書從頭到尾詳閱一遍,才不會有瞎子摸象、斷章取義的毛病。而「識字、正音讀、講漢學、讀國朝人經學書」則是說明文字、聲韻、訓詁,甚至與文獻相關的目錄、版本、輯佚、校勘、辨偽等學科也要通熟,作學問時才有決去取、斷是非的能力。至於「有次第、通大義」兩句,也正是本文開頭說的,要循序漸進,才能觸類旁通了。 民國以來,許多學者都談到讀書的方法。如章炳麟講、曹聚仁記的〈治國學的方法〉、陳鐘凡〈治讀書的方法〉、胡適之〈研究國故的方法〉、高仲華〈國學的研究〉々以及杜松柏《國學治學方法》、劉兆祐《治學方法》等,都提供許多入學的門徑,讀者可以自行參看。以下本文便整理各前輩學者主張,益以多年授易心得,條列易學的研究方法於後。 一、 明源流體系 易經源於卜筮,是眾所周知的事實。不過此處的卜筮,並不等同於後代所謂術士之流。它是古代帝王消災祈福的工具,更是徵詢天神旨意的媒介,在商周之際,它是神聖不可褻瀆,有神道設教的意義在其中。如宋人程迥之言〆「易以道義配禍福,故為聖賢之書々陰陽家獨言禍福,而不配以道義,故為技術。」正說出了面對原始易學應有的觀念與態度。所以研究易學的形成,應著力於它對政治、軍事及社會人心的影響。由於卜筮是重要祭儀,故當時史官便將占筮後的筮詞整理出來,以供參考,也就是今天看到的卦畫及卦爻辭。 由於卦爻辭文句簡樸,後人不易了解,於是戰國中晚期以後,便陸續有解經的〈十翼〉出現,以幫助對經文的認識。〈十翼〉只有七篇,其中〈彖辭〉、〈象辭〉、〈繫辭〉各分上下兩篇,加上〈文言〉、〈說卦〉、〈序卦〉、〈雜卦〉四篇,故有〈十翼〉之名。這七篇文章是研讀易經最重要的參考材料。 其後,研究者日多,而範圍也逐漸擴大。〈四庫全書總目提要易類序〉歸納歷代易學流變,有兩派六宗之說。所謂兩派是指象數派和義理派。所謂六宗則分別指〆《左傳》占筮、漢儒言象數々京房、焦贛入禨祥々陳摶、卲雍窮造化々以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語文與創作學系教授兼華語文中心主任。 II 老莊說易的王弼々闡明儒理的胡瑗、程頤々參證史事的李光、楊萬里。知道各宗派的內容後,接著便是深入某一派的領域中而發掘它。如研究漢儒象數,要知授受傳承、要了解師法、家法,要懂得歸納易例々如研究王弼,要知道「得意在忘象、得象在忘言」之旨,要熟悉《周易略例》等等,如此才能優游易海,無入而不自得。至於今人新作的經傳文本,可參考台大哲學系陳鼓應教授的《周易注譯與研究》、高雄師範大學經學所黃忠天教授新注標點的《程頤易傳》。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