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會員
品牌介紹
關於我們
企業徵才
客服中心
會員專區
與我連絡
申訴信箱
FAQ
電子報
書目下載
圖書總覽
服務推薦
教學網
考用網站
首頁
書目下載
會員專區
與我連絡
飛躍六十 迎向百年
法律/政治
法律
政治、公共事務
財經/商管/觀光
財經、商管、統計
觀光、餐旅、休閒
文/史/哲/期刊
辭書、總類
語言、文學
歷史、哲學、宗教
藝術、設計、文創
學術期刊
理工/醫護
理工
醫護暨生命科學
農林漁牧
教育/心理/傳播
教育
心理、諮商與輔導
社會、傳播(影視)
小五南/中等教育
小五南
電機與電子群
餐旅群
家政群
商業與管理群
英文
藝術群
農業群
食品群
【年度盤點延後出貨公告】 「適逢本公司年度盤點,五南官網均可正常下單購買,惟11/26(二)中午後的網站訂單,預估將延至12/3(二)下午後出貨,造成不便敬請見諒。」
分享
教育
-
課程與教學
-
教材教法
視覺藝術領域教材教法
原文作者:
%E6%BA%AB%E6%83%A0%E7%8F%8D
、
%E7%8E%8B%E9%BA%97%E6%83%A0
、
%E6%9B%BE%E4%BB%B0%E8%B3%A2
、
%E6%B2%88%E7%BF%A0%E8%93%AE
、
%E7%8E%8B%E6%9B%89%E8%8F%81
作 者:
楊思偉
、
黃嘉勝
出版社別:
五南
出版日期:2010/10/20(1版1刷)
ISBN:978-957-11-6102-0
書 號:1IUS
頁 數:232
開 數:20K
定 價:330元
優惠價格:261元
滿額優惠折扣
11/11-1/10 五南全書系書展!全站滿599再95折
本書特色在於以實務性經驗,提供小學老師教授視覺藝術領域課程的要領與技巧。第一部分內容包括兒童美術教育相關理論,以及國小「藝術與人文領域」教學之基本理念與實施要點,作為教材教法執行時整體之依循內容;第二個部分為教學與實作之示例,分別是彩畫、童玩、版畫、鑑賞、立體造形五個篇章,最後是課程規劃與教學活動設計之要點與實例的分享。 透過本書的閱讀,可以有效協助小學老師編寫視覺藝術領域相關教材及學習單內容。從本書撰寫老師們的經驗傳承中,可以有效提供設計與編寫教材的能力。
【依寫作篇章排序】 溫惠珍 台中縣追分國小教師兼主任 國立嘉義大學視覺藝術研究所碩士 王麗惠 彰化縣民生國小教師 國立新竹教育大學美勞教學研究所碩士 曾仰賢 台中縣大元國小教師兼主任 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博士班 沈翠蓮 台中縣五福國小教師 國立新竹教育大學美勞教育研究所碩士 王曉菁 台中市西苑國中教師 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博士班
黃嘉勝 台中教育大學美術學系教授
第一章、兒童美術教育相關理論探討
第二章、「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教學基本理念
第三章、彩畫教學與實作
第四章、童玩教學與實作
第五章、版畫教學與實作
第六章、藝術鑑賞教學與實作
第七章、立體造形教學與實作
第八章、課程規劃與教學活動設計之要點與實例分享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是台灣的師資培育重鎮 臺中教育大學自1899年創校以來,一直培育著建設臺灣的菁英師資,在當前師資培育多元化的環境中,不僅穩定地培育師資亦積極地提升教師素質,這是一份對師資培育歷史的負責,亦是本校對臺灣教育發展的使命,承繼這份師資培育的光榮使命,臺中教育大學正積極發展為重點教育大學。 教育大學在高等教育的發展過程中有其獨特性,係因教育大學非僅教育學術的追求,更重視如何培育出優質教師,所以特重教學專業與地方教育輔導,如果僅做好教育研究工作,而沒有培育出優質教師的教育大學,就不是成功的師資培育機構。培育一位優質教師,需要普通課程、任教學科的專門課程、教育專業課程、實習課程等顯著課程,還需要培育師資所需的環境教育、相關制度所構成潛在課程。潛在課程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涵養一位優質教師的言行,做到韓愈所謂的「以一身立教,而為師於百千萬年間,其身亡而教存」的師表風範;此外普通課程協助培育通博涵養,專門課程建立施教課程之專業,教育專業課程則是孕育相關教育知能。 一位優質教師不僅要有教育專業,暸解整體教育情境與學生需要,也要有任教科目的專門知能,對學生授業與解惑。不過任教學科的專門知能,不僅要有任教「學科的內容知識」,還要有「『教』學科內容的知能」,所以數學教師,不是只要有「數學」專門知識即可,還需要有「教數學」的專門知識。因此,一位優質教師,要具有學科內容教學知識(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 PCK),融合學科內容和教法的知識,依據學生性向、能力與興趣,將學科內容知識(Content Knowledge, CK)傳授給學生。基此,本校自97年起依據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學習領域之規劃,國語文教學、閩南語教學、英語教學、數學教學、社會教學、自然與生活科技教學、綜合活動學習、藝術與人文學習教學(分成美術與音樂兩組)、健康與體育教學等10個教學研究團隊,深入研討各學科之學科內容教學知識,而教育專業研究、幼稚教育專業研究、特殊教育專業研究等3個團隊則是積極研討國小師資、幼教師資與特教師資所需的專業知能。 本校各學習領域的教學研究團隊與教育專業知能研究團隊,針對國小師資培育所需的教材教法課程,進行一年的全盤性研討,將陸續出版英語教材教法、本土語文教材教法、數學教材教法、自然與生活科技教材教法、社會領域教材教法、健康與體育教材教法、綜合活動教材教法、音樂教材教法、視覺藝術教材教法、寫字教材教法、幼稚園教材教法、身心障礙教材教法、藝術概論、全球華語教材等,這是本校第一期的師資培育課程系列叢書,未來各研究小組將更加深入各學習領域之相關知能,提供師資培育教學所需,發揮本校對於師資培育之中堅穩力、典範傳承的光榮使命與特色。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校長 楊思偉
第一章 兒童美術教育相關理論探討 藝術,無論古今中外,都被視為有效的教育手段,用以陶冶學生品德、充實知識和發展能力,例如孔子六藝中的音樂,西方人文教育七個自由科中的藝術學科,都是普通教育的內容。當然,藝術自古即為人類生活的方式之一,但較有系統的美術教育制度和美術教育相關理論的研究,還是晚近的事。本文試著從兒童美術教育相關理論的探討,如藝術教育的功能、兒童造形與繪畫發展理論、當代藝術教育思潮等,了解整個兒童美術教育的理論基礎,以作為藝術與人文領域發展課程、編選教材、設計教學活動與實施評量的依據。 本文所稱的兒童,係指國小階段,約六至十二歲兒童。「藝術」、「美術」、「視覺藝術」、或「美勞」等名詞,意義上雖有不同,本文不強調其差異性,以傳統習慣或上下文連貫需要,適時採用適當名稱。 第一節 藝術教育的功能 藝術教育的價值和目的為何?眾說紛紜,各有不同觀點。我國傳統上比較偏向教化的功能,在西方,大體上主要有兩派論點:工具論與本質論。不同的思想依據、目標取向,必定影響了藝術教育的課程內容與教育方法,我們有必要將這兩種不同觀點加以了解。 一、工具論 此派學者強調透過美術創作促進兒童個性發展,主張教學與評量都必須順應兒童自然的發展,因此十分重視兒童的成長特徵。赫伯特.里德(Herbert Read,1893–1968)及羅恩菲爾(Viktor Lowenfeld,1880–1960)是此派理論的主要代表人物。里德主張透過各種藝術形態促進兒童人格的成長,並強調兒童具有「藝術潛能」,教師應指導兒童表現的技巧。羅恩菲爾以兒童的創作為導向,強調透過藝術的教育,達到兒童個性及創造性的發展。此派理論對美術教育影響深遠,主要原因依據我國學者黃壬來的看法(黃壬來,1998),主要是: (一)強調兒童是獨立自主的個體,具有自我表現的傾向。兒童經由自我表現,將促進創造性的成長,此理念與40、50年代盛行的兒童中心教育運動契合。 (二)重視兒童造形發展的階段性差異,美術教師只要依據兒童發展階段適當引導,即可勝任教學;美術教學不再是艱難的,容易為一般教師所接受。 (三)提倡以創作為導向的美術教育內容,與一般對於美術教育內容的了解頗為一致,其理論易為美術教學所用。 (四)當時較有體系的兒童美術教育的理論,尚未盛行。 前三點是此派美術教育理論的優點,但它亦有其限制及缺點,如: (一)以兒童為主體,以創作為導向,則美術教育中所包含的知能相當受限制,尤其對於兒童審美能力的培養將難以落實。 (二)視美術教育為培養兒童創造能力的工具,提倡者是泰勒(Jack Taylor,1975)。創造類型中最低層次,為表現的創造,對於較高層次的創造,如:生產的創造、發明的創造、革新的創造、嶄新的創造等,則付諸闕如。 二、本質論 本質論以艾斯納(Elliot W.Eisner,1933-)及古力(W.Dwaine Greer)的理論為代表,他們認為藝術最重要的貢獻就在於唯有它才能達成的功能。藝術活動若只是達成其他目的的手段,會偏離藝術的本質,使藝術經驗淡化。此派學者強調透過嚴謹的美術課程,指導兒童獲得美術的各種知能,以實現美術學科本身的特有功能。因此美術教育的內容擴及美學、美術批評、美術史及美術創作,即所謂DBAE(Discipline-Based Art Education)的美術教育理念。 艾斯納的基本哲學不外以下幾點(黃壬來,1998): (一)美術教育的主要價值,在於它對個人經驗的獨特貢獻。 (二)美術能力並非自然成長的結果,而是學習的結果。 (三)對個人有益的美術學習領域為:創作、批評與歷史。 (四)優良的美術教育有賴於良好的課程設計,此課程設計應包括目標、內容、學習活動及材料之擬定。 (五)美術學習可以透過正式或非正式的方式加以評量,評量將有助於師生了解他們的學習進展。 艾斯納的美術教育理論優點有: (一)將美術教育課程擴及美學、美術批評、美術史及美術創作,而不是只侷限於美術創作。 (二)將美術視為一門學科,重視課程之設計,以嚴謹的課程設計將美術創作、美學、美術批評及美術史等領域涉及的範圍,作具有連續性與層次性的安排。 艾斯納的美術教育理論缺點是: (一)並未對各領域之間的聯繫做規劃,兒童在美術課程獲得各領域之知能,沒有橫向的應用及轉化。 (二)美學、美術批評、美術史及美術創作的美術教育內容過於理性、僵化,忽略藝術教育情感、情操等感性的部份。 第二節 兒童造形與繪畫發展理論 兒童美術教育的實施,應考量兒童生理年齡、心智年齡與繪畫能力的發展。對於兒童繪畫發展,近年來多位學者,如:羅恩菲爾(Viktor Lowenfeld)、艾斯納(Eisner)、里德(H. Read)、巴特(Burt)、海格.恩(Helga. Eng)等人都提出不同的看法。以下介紹最常被應用的兒童繪畫發展階段論。 ㄧ、皮亞傑的認知發展論 皮亞傑(Piaget,1896-1980)是瑞士的教育心理學家,他的認知發展理論(cognitive development) 是近代認知心理學中最重要的理論之一。皮亞傑根據他長期對於兒童的觀察與研究,認為兒童的認知發展係依照感覺動作期(Sensory-Motor Period)、運思前期(Preoperational Period)、具體運思期(Concrete Operational Period) 和形式操作期(Formal Operation Period) 循序發展而來的。任何人的成長都需經歷此四個階段,其成長的快慢可能因為個人或文化背景不同而有差異,但因每一階段的發展都是後一階段發展的基礎,所以四個時期的發展順序是不會改變的。 (一)感覺動作期(Sensory-Motor Period),0-2歲 1.憑感覺與動作發揮其基模功能。 2.由本能性的反射動作到目的性的活動。 3.對物體認識具有物體恆存性概念。 (二)運思前期(Preoperational Period),2-7歲 1.能使用語言表達概念,但有自我中心傾向。 2.能使用符號代表實物。 3.能思維但不合邏輯,不能見到事物的全面。 (三)具體運思期(Concrete Operational Period),7-11歲 1.能根據具體經驗去推理以解決問題。 2.能作可逆性思考。 3.能認知事物變化中的恆常性。 (四)形式運思期(Formal Operations Period),11歲以後 1.能作抽象思考。 2.能按假設驗證的科學法則解決問題。 3.能按形式邏輯的法則去思維問題。 雖然皮亞傑的階段等級在當代曾遭受不少批評,但仍可應用於藝術教育,探究人類學習藝術領域的內容和方法。 二、羅恩菲爾的創造與心智成長理論 羅恩菲爾(Viktor Lowenfeld)在《創造與心智的成長》(Creative and Mental Growth)一書中,深入探討兒童創作與心智發展的關係。依據羅恩菲爾的研究發現,兒童的繪畫造形受其情緒、智能、生理、知覺、社會性、審美與創造影響,呈現階段性發展。羅恩菲爾的兒童繪畫發展階段: (一)塗鴉期(Scribbling Stage),2-4歲 此乃自我表現的開始時期。幼兒在兩歲左右,開始發展出一些手眼協調能力,可以拿筆在紙上作無規則、無秩序的塗鴉。手、眼、腦逐漸產生協調,塗鴉也從無法控制發展為能夠控制的狀況,對於塗鴉的「線」或「形」會加以命名。 1.隨意塗鴉(2歲):簡單、機械化、無秩序地在紙上隨意揮動,是一種無法控制的肢體動作所留下的痕跡,這時幼兒享受塗鴉的滿足和快感。 2.控制塗鴉(2.5歲):此時幼兒的手、眼、腦逐漸產生協調,開始意識到畫在紙上的線條與肢體動作的關聯。此時會重複相似或相同的線條,逐漸從大圓圈線條到出現單一小圓圈。 3.命名塗鴉(3歲):出現封閉線條,發展出「圖」與「地」關係的概念,會告訴他人所畫的物件名稱,但主題無恆定性。此時是從單純的肌肉運動轉變到圖畫心象思考。 (二)前圖式期(Preschematic Stage),4-7歲 此時期幼兒對週遭環境的探索興趣濃厚,他們在繪畫時表達並記錄他的心象思考。人像是這個時期最先出現的圖畫象徵(graphic symbols),但只以一個圓形代表頭,延伸的線條代表手和腳,即所謂的蝌蚪人。接著會出現房子、樹或其他東西,呈現多樣式的面貌,但缺乏空間前後、物體大小概念。物件的大小由自我內心的感覺決定,用色主觀,以自己的興趣選擇色彩,而非依據物體的固有色。 (三)圖式期(Schematic Stage),7-9歲 此期乃是形式觀念達成的階段。兒童在7歲左右,不論是對於人或物,逐漸發展出自己的圖畫概念或認知基模(schema),並成為他滿意的固定符號象徵。這些特定的個人象徵符號,會反覆出現,稱為「圖式」或「樣式」。此時期的繪畫表達有幾個特徵: 1.反覆出現個人化的符號,例如對於人、房子、樹或花有固定模式的表現圖形。 2.出現基底線與天空線:基底線代表大地,並沿著基底線依序排列事物,有時以紙邊做為基底線。天空常常是以一條長線或一片色彩放在畫面的上端來象徵。 3.空間表現呈多樣的面貌,如展開法、平面垂直混合法、X光透視法、鳥瞰法、時間空間混合法。 4.誇大或省略的表現法:兒童會依自身的經驗或此經驗對他的重要性,在原本發展出來的圖式上,作誇大、強調或省略的表現。 5.色彩的使用:發展出物體固有色的概念,例如畫草用綠色,畫天空用藍色。 (四)寫實萌芽期(Dawning Realism Stage),9-11歲 此期正逢黨群期(The Gang Age),兒童發現他們是所處的環境的一份子,開始重視團體生活與活動,喜歡與同性同伴結群,並了解合作的重要。寫實觀念的萌芽,開始嘗試將現實表現為視覺概念,繪畫的主要特徵有: 1.有細部的描繪,但畫面較僵硬,缺乏彈性。 2.注意到空間關係,出現重疊的技巧,層次較豐富,物體不再只是單獨的排列在基底線上,會用心去組織畫面物件之間的關聯性。 3.對顏色的運用較豐富,且能辨識及表現色彩的變化,不再只是採用固有色。 4.觀察力強,開始強調性別特徵。 羅恩菲爾發現約有47%的兒童偏重使用視覺感官探索環境,即所謂的視覺型;23%偏重使用觸覺探索,是為觸覺型,其餘介於兩者之間(Delphi Fans,2007)。 視覺型的特點: 1.透視的表現,強調三度空間。 2.遠處物體明顯縮小。 3.注重氣氛與光影變化。 觸覺型的特點: 1.強調內在情感的表現。 2.不重視固有色。 (五)擬似寫實期(Pseudo-Naturalistic Stage),12-14歲 此時期乃是推理年齡階段。這時期是很尷尬的年紀,游走在小孩和大人之間。不再以內心所想的世界來描繪物體,而是以自然界觀察到的現象來描繪,並也漸漸覺察到自己美術作品的優劣,開始轉為重視完成的美術作品,以及作品能否被同儕、成人和創造者本人所接受的情形(侯禎塘,2002)。此期兒童在繪畫表現上的特質是: 1.描述細節的人像畫,人像的動作較靈活生動,不似寫實萌芽期時僵硬呆板。 2.空間的表現愈趨複雜化,表現單點透視的畫面和具有遠近感的畫面,有時也會強調裝飾效果,喜歡幻想的主題。 3.誇大男女性別特徵的差異,此現象反映此階段兒童已關心自己的身體變化。 (六)決定時期(Decision Stage),14-17歲 青春期繪畫(Adolescent Art)表現與擬似寫實期類似。 1. 關心作品的細節、光線和陰影,強調事物的主觀性。 2. 空間表現喜歡遠近法、透視法的描繪方式。 3. 人像畫嘗試寫實的表現,包括描繪人像比例和觀察到的細節動作。 羅恩菲爾的兒童創作階段發展理論的主要論點在於:透過美術教育提供兒童自我探索和成長改變的途徑,讓學生有面對自我、表現自我的機會,並經由自由表現,促進兒童個性與創造性的發展。另外,羅恩菲爾也強調兒童繪畫發展的階段性差異,繪畫發展與兒童情緒、智能、生理、知覺、社會性、審美與創造的發展密切相關,為這些發展的反映。因此,他主張美術教育必須依據兒童繪畫發展階段,提供適切的題材及材料,營造自由、無干擾的環境,讓兒童自由自在地發揮內在潛藏的創造力。 三、艾斯納的兒童繪畫發展階段 艾斯納(Eisner)是藝術教育研究與藝術課程理論的學者,他以本身的藝術經驗和藝術素養形成獨樹一格的藝術教育思想體系。他將兒童繪畫表現的階段,區分如下(劉豐榮,民80;郭榮瑞,民82): (一)機能快感階段(Function-Pleasure Stage) 兒童最早的興趣並不在於他所想的意象或理念,而是視覺與運動的刺激。這些刺激來自於材料的使用,兒童所獲得的滿足,是一種操作材料時所產生的刺激與滿足。 (二)圖畫記述階段(Pictographs Stage) 大約在三、四歲時,兒童開始創造象徵世界的符號,其活動具有說故事的特徵,透過所謂的「圖畫記述」以簡化的、平面的方式來呈現物體。 (三)再現的階段(Representational Stage) 此時的兒童漸漸對圖畫記述的樣式不滿,想要以更廣泛、更適當的技巧,創造更具說服力的圖畫。「看起來正確」,在此時期是繪畫的重點。 (四)美感表現階段(Aesthetic-Expressive Stage) 此階段開始於青春期,並且是兒童藝術表現的核心。兒童於此時相當注重作品美感和表現的層面。然而,只有少數的兒童達到實現美感與表現的技巧。 在兒童各個階段的創作中,關注美感的表現是存在的,只是程度不同罷了。艾斯納認為兒童在機能快感時期,美感的滿足來自親身的參與;圖畫記述階段,美感滿足來自視覺的故事敘述;再現階段的美感滿足,則在於漸趨成熟的感覺。最後美感表現階段則是關注在形式的美感與表現。 第三節 兒童審美心理發展理論 審美的心理歷程十分複雜,涉及知覺、推想、判斷與感情等心理活動。對於審美心理的研究,大體上有實徵調查與哲學思辯兩種方法。在實徵調查研究中,又以美感知覺與美感判斷為多(陳朝平、黃壬來,1995)。茲舉美國心理學家高德納(H. Gardner)與帕森斯(M. J. Parsons)兩人的審美發展研究如下: 一、高德納的審美發展研究 高德納於1970年主導哈佛大學的一項稱為「零計畫」(Project Zero)的研究,這項計畫研究兒童及青少年的藝術製作、對藝術的反應、符號的使用等發展,而美感的發展為該計畫重要的一環。該研究最後歸納出五個美感發展階段(陳朝平、黃壬來,1995): (一)嬰兒知覺階段(0-2歲) 此階段相當於皮亞傑認知發展論中的「感覺動作期」,其認知發展依靠感覺器官和運動神經的協調。此時期兒童逐漸對人和客觀環境有所認識,對於人類表情與態度的意義有所了解。尤其到後期能夠分辨顏色、大小、質感等特性,對其日後美感知覺的發展影響很大。 (二)符號認知階段(2-7歲) 此階段相當於皮亞傑認知發展論中的「運思前期」。此時期兒童對外界的認知僅憑主觀直覺,是「自我中心」的。兒童會運用心象與圖像來代表實際的事物,這些都成為美感知覺的要素。 (三)寫實主義的高峰階段(7-9歲) 此階段相當於皮亞傑認知發展論中的「具體運思」的前半期。此階段的兒童開始脫離自我中心的思考方式,思考較合理,能根據實際存在的事物,選擇適當的用語來描述其觀察。此期兒童的認知結構是「服膺規則導向」,認為繪畫是真實世界的模仿,判斷作品的好壞是以寫實與否為規準。 (四)打破寫實主義與美感的萌生階段(9-13歲) 此時期兒童不再強調作品與真實世界之間的關係,能注意圖畫、文學、音樂作品中的「風格因素」與獨特的藝術特徵。他能擺脫極端寫實主義束縛,欣賞不同風格的作品,對藝術媒材有較深入的認識,並且能出現自己的特殊品味。 (五)美感投入的轉機階段(13-20歲) 此階段的青少年發展出較成熟的美感判斷,其特徵如下: 1.具有批判性的選擇能力。 2.要求深入的瞭解藝術。 3.建立形式的分析能力。 4.建立相對的判斷規準。 以上高德納所提出的審美發展階段,基本上是以美感判斷為主要分析內容所獲致之結果。不同階段所顯現的特徵,指出了從出生到成年的審美發展。這項研究的的工具雖遭受批評,但其審美發展特徵,在日後審美教育上有其意義和價值。 二、帕森斯的審美發展研究 帕森斯採認知心理學的觀點,探究美感經驗與藝術鑑賞的認知過程。他運用晤談的方式測試觀者對八幅名畫複製品的意見研究。所得的結果經過分析,建立「四向五階的美術鑑賞能力發展理論模式」。「四向」指研究的四個主題,題材、媒材、形式風格、判斷,「五階」是將藝術鑑賞能力的發展分為五個階段,不同階段的兒童進行藝術鑑賞時有以下幾個不同特徵: (一)主觀偏好階段 1.對所有繪畫皆為直覺性的喜愛。 2.會被色彩強烈的吸引。 3.對作品的評斷皆是個人喜好,無客觀標準。 (二)美與寫實階段 1.開始能區分「與繪畫有關的美感經驗」及「與繪畫無關的經驗」,故以客觀觀察代替主觀偏好。 2.認為繪畫的目的是將某些事物在現出來。 3.對作品的評斷標準是寫實和技巧。 (三)表現性階段 1.認為作品的表現性重於題材的美。 2.認同深刻表達感情和內涵才是重要的,寫實和技巧本身並非目的。 3.創造性、獨特性和感情的強度,才是判斷作品優劣的主要依據。 (四)形式和風格階段 1.減低主觀的情感成分,重視作品本身的媒材、形式和風格。 2.透過歷史傳統瞭解作品的社會、文化層面,分析風格之間的關係。 (五)自律階段 1.以自己的價值觀來做判斷,此價值觀經過傳統的薰陶但並未受制約。 2.同時具備個人和社會的判斷能力,最後仍以個人的自我經驗為依歸。 3.評斷作品是一種理性論證的能力,同時也依賴個人的意見。 以上可知,觀賞者的美感反應,將隨著年齡的增長與對特定概念的成熟而變化。此外,社會環境與教育養成都將比年齡更具影響力,因此良好的環境和教育,將有助於鑑賞能力的發展。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