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會員
品牌介紹
關於我們
企業徵才
客服中心
會員專區
與我連絡
申訴信箱
FAQ
電子報
書目下載
圖書總覽
服務推薦
教學網
考用網站
首頁
書目下載
會員專區
與我連絡
飛躍六十 迎向百年
法律/政治
法律
政治、公共事務
財經/商管/觀光
財經、商管、統計
觀光、餐旅、休閒
文/史/哲/期刊
辭書、總類
語言、文學
歷史、哲學、宗教
藝術、設計、文創
學術期刊
理工/醫護
理工
醫護暨生命科學
農林漁牧
教育/心理/傳播
教育
心理、諮商與輔導
社會、傳播(影視)
小五南/中等教育
小五南
電機與電子群
餐旅群
家政群
商業與管理群
英文
藝術群
農業群
食品群
【春節延後出貨公告】 「適逢春節假期,五南官網均可正常下單購買,惟1/21(二)17:00後的網站訂單,預估將延至2/3(一)下午後出貨,造成不便敬請見諒。」
分享
語言、文學
-
語言
-
客語
客家生趣話1000則─先人的智慧.俚諺語說話趣(隨書附聽力QR Code)
作 者:
傅新明
出版社別:
五南
書 系:
客語教學叢書
出版日期:2024/09/19(3版1刷)
ISBN:978-626-393-750-5
E I S B N:9786263937406
書 號:1XF4
頁 數:296
開 數:20K
定 價:450元
優惠價格:405元
國立中央大學 周景揚校長
俚諺語是先人的智慧,記錄了先人最純真的聲音、生活經驗和智慧的結晶,將先人的智慧及母語傳承下去。 客家人日常生活中經常會聽到長輩們隨口說出的「俚諺語」,是極富人生哲理,或令人會心一笑的,也因此增添不少常民的生活樂趣。這些俚諺語可說是先人的智慧,記錄了先人最純真的聲音、生活經驗和智慧的結晶,實應善加保存與傳承。 本書特色: 1.本書擷取前人的智慧,加上部分作者創作彙編而成,共計1,000則。 2.四縣腔為主:以淺顯易懂,不著重押韻及客家山歌平仄模式,語調採用融合了臺灣南、北部的「四縣腔」。由於客語本是有音無字,因此本書主要依照教育部所頒定《臺灣客家語常用辭典》之詞彙來編寫,但仍有許多用字無法自該辭典查出,故也參考不少著作並採擷其較為通俗的用字。 3.四大主題:包括倫理與家庭、修身與養性、內省與勵志、詼諧與逗趣等主題。每則生趣話均以羅馬拼音來記音,另有「注」來解釋客話漢字,以及「釋」說明每例生趣話的寓意、用法等,期使讀者對客家生趣話能輕易的讀誦與了解。 一如書名《客家生趣話1000則》之「生趣」意為「生動又有趣」。旨在透過此方式編寫,希冀將先人的智慧及母語傳承下去,無論是客家子弟或對客家文化有興趣的朋友,藉此可欣賞客家文化,一代接一代,讓這份情永續不歇。
傅新明 自幼出生及成長在純樸的高雄美濃客家小鎮,家中世代務農。高中畢業聯考失利,在家協助農耕一年,嗣經親友的鼓勵下投考軍校,軍旅生涯29年,以上校軍階榮退。 退休後因緣際會又到國立大學擔任行政工作,在學風鼎盛的校區,遂勾起了往日已深植內心對客家先民智慧的興趣,逐步開始蒐整前人智慧,加上部分個人創作,並經客語老師不辭辛勞指導修正九次,終於完成了《客家生趣話1,000則》第一冊的編著工作,期能對傳承客家文化略盡綿薄之力。
自 序
編者的話
第 一 篇 倫理與家庭
第 二 篇 修身與養性
第 三 篇 內省與勵志
第 四 篇 詼諧與逗趣
校長序 客家人原屬中原漢族的一支,西元四世紀東晉時期「五胡亂華」,中原漢族不願受異族統治,開始了第一次的大遷徒。嗣經唐朝「黃巢之亂」及明末「清兵入關」等變亂,客家先民逐步南遷定居閩、粵、贛山區,直至清朝康熙中業,原居粵地之客籍人士才開始大量渡海來台僻居山區。早年來台生活不易,須與自然搏鬥,遂養成了客家人刻苦不服輸的「硬頸精神」。 本書作者傅新明服務於本校多年,為一奉公守法的公務員,傅先生自幼生長在純樸的高雄美濃客家地區,兒時對長輩們口耳相傳充滿智慧的「俚諺語」充滿了濃厚的興趣。及長,出外謀生更深刻體會到外界的一般語言溝通,除了自我族群外,幾已被國、台語所淹沒。因此,遂興起了蒐集整理先民智慧,作為日後保留和傳承客家文化的念頭。 近年來鑒於客家母語流失的速度著實驚人,尤以一年三節返鄉祭祖時,要想聽聞晚輩們純正的客家母語,已成了奢望;同時又深刻體驗到由於客家語言的逐漸流失,對先民傳承下來的思想、風俗習慣等珍貴文化資產未能適度保留,心生隱憂。因此,公餘之暇開始蒐集整理先民智慧的諺語或趣話,加上個人創作,逐步完成了《客家生趣話1000則》一書,其盡心盡力以傳承客家文化為己任的精神,實值得感佩,故特為之序。 國立中央大學 周景揚校長
第 一 篇 倫理與家庭 01. 睡目愛睡涼樹下,愛報親恩在屋下,阿姆三餐顧灶下,冷飯冷菜餵自家。 註:屋下:家裡;阿姆:母親 釋:在大樹底下睡覺會感覺陰涼,圖報親恩要在家裡;母親每天在廚房打理三餐,待家人吃飽才用餐,菜飯都已冷了。 02. 耕田養子真辛苦,顧得頭來尾又醜,後生食苦當食補,日後成功知反哺。 註:後生:年輕人 釋:父母耕田養子真辛苦,兩者難以兼顧。年輕晚輩要把吃苦當吃補,日後成功要知 道反哺親恩。 03. 兄弟共屋愛和好,家有一老像一寶,孝順子弟天時好,事業發展天顧到。 釋:兄弟要和睦相處,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孝順子弟會先得到天時之利,事業發展上老天也會特別給予關愛和照顧。 04. 三兄四弟一條心,門前泥土變黃金,子嫂和合無二心,家和一定萬事興。 註:子嫂:妯娌 釋:兄弟一條心,門前泥土變黃金,妯娌間同心協力和睦相處,家和一定萬事興。 05. 孝順還生孝順子,不孝心臼從子起,爺哀恩情無記起,日後報應正知死。 註:心臼:媳婦;爺哀:父母;正:才 釋:孝會感動天,孝順的人也會生出孝順的孩子,不孝媳婦都是由兒子過分驕寵引起,即所謂子不孝,媳從之。如將父母恩情拋一邊,他日生出忤逆兒孫就會後悔莫及了。 06. 阿爸耕田姆持家,莫為小事來冤家,孝順長上無花假,這个正 係 客家。 註:姆:母親;冤家:吵架;正係:才是; :我們 釋:父親耕田母親操持家務,兄弟妯娌不要為小事爭吵,要使家庭一團和氣。孝順父母不虛假,這才是我們真正的客家精神。 07. 有命毋怕病,有理毋怕劍,做人爺哀忒會念,心臼仔會走淨。 註:劍:比喻不合理的挑釁;爺哀:父母;忒:太;心臼:媳婦;子:兒子;走淨:跑光光 釋:身體好,小病痛不影響生命安全;有理也不用不擔心無理的挑釁。為人父母如果太過嘮叨,兒子媳婦受不了會跑光光。 08. 細人從細愛教好,成人長大少煩惱,蒔禾就愛知挲草,禾穀正會收成好。 註:細人:小孩;蒔禾:插秧;挲草:以跪姿在稻田用雙手滑行除草 釋:小孩從小要教育好,長大後就能減少父母的煩惱。插完秧苗要勤除雜草,稻穀才會有好收成。 09. 現代社會變化大,後生壓力跈等大,做人爺哀心愛在,莫管恁多較自在。 註:跈等:跟著;恁:那麼 釋:現代社會變遷快速,年輕一輩壓力也跟著大,為人父母要以平和的心情,體諒子女為前途事業拚博的艱辛,別太費心去煩惱,心情才能輕鬆自在。 10. 子弟毋讀書,可比無目珠,毋驚貧來親也疏,就驚後生會驚輸。 註:目珠:眼睛 釋:孩子不讀書,如同有眼無目珠,就不能明辯是非。不怕貧來親也疏,就擔心小孩怕輸不肯上進,終將一事無成。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