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會員
品牌介紹
關於我們
企業徵才
客服中心
會員專區
與我連絡
申訴信箱
FAQ
電子報
書目下載
圖書總覽
服務推薦
教學網
考用網站
首頁
書目下載
會員專區
與我連絡
飛躍六十 迎向百年
法律/政治
法律
政治、公共事務
財經/商管/觀光
財經、商管、統計
觀光、餐旅、休閒
文/史/哲/期刊
辭書、總類
語言、文學
歷史、哲學、宗教
藝術、設計、文創
學術期刊
理工/醫護
理工
醫護暨生命科學
農林漁牧
教育/心理/傳播
教育
心理、諮商與輔導
社會、傳播(影視)
小五南/中等教育
小五南
電機與電子群
餐旅群
家政群
商業與管理群
英文
藝術群
農業群
食品群
【春節延後出貨公告】 「適逢春節假期,五南官網均可正常下單購買,惟1/21(二)17:00後的網站訂單,預估將延至2/3(一)下午後出貨,造成不便敬請見諒。」
分享
語言、文學
-
語言
-
華語
華語文教學導論
作 者:
邱凡芸
、
李崗
出版社別:
五南
出版日期:2014/09/12(1版1刷)
ISBN:978-957-11-7787-8
書 號:1XDD
頁 數:240
開 數:20K
定 價:350元
優惠價格:315元
全書分成五個章節: 第一章,華語文教學之內涵與現況,主要說明華語文教育的定義、目標、課程、教材、測驗,以及目前師資培育的情形。 第二章,華語文教學之理論基礎,主要從教育哲學和教育心理學的角度,探討華語文教學所涉及的基本問題。 第三章,華語文教學之課程原理,簡介課程的基本概念,並說明華語文課程設計的原理原則。 第四章,華語文教學之教學原理,簡介教學的基本概念,並說明各種教學方法在華語文領域的應用。 第五章,華語文教學之評量原理,簡介評量的基本概念,並舉例說明聽、讀、說、寫各類試題應如何設計。
李 崗 現職:國立東華大學課程設計與潛能開發學系副教授 學歷: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 專長:中西教育哲學、課程與教學 研究:情意教育、美感教育、道德教育、生命教育 信箱:leekang@mail.ndhu.edu.tw 邱凡芸 現職:國立金門大學華語文學系助理教授 學歷:國立東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系博士、國立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碩士 專長:華語文教學、華語文課程與教材設計、兒童文學、民間文學 研究:華語文教育、兒童文學融入華語文教學、民間文學融入華語文教學、數位繪本理論與創作、璞石藝術文化創意產業 信箱:smilegrace2000@gmail.com
第一章 華語文教學之內涵與現況
第一節 華語文教育之定義與目標
一、定義
二、目標
第二節 華語文教學之課程與教材
一、課程
二、教材
第三節 華語文教學之測驗
一、臺灣華語文能力測驗
二、中國大陸對外漢語考試
三、美國華語文學科考試
第四節 華語文教學之師資與機構
一、師資培育
二、專業學會
第二章 華語文教學之理論基礎
第一節 教育哲學
一、教育哲學之定義
二、教育哲學之內涵
第二節 教育心理學
一、教育心理學之定義
二、教育心理學之內涵
第三章 華語文教學之課程原理
第一節 課程之基本觀念
一、課程之定義
二、課程之要素
第二節 課程理論
一、目標模式
二、多元智能
第三節 課程設計
一、課程之基本概念
二、課程之五大層次
三、課程設計之基本原則
四、課程內容之選擇規準
五、課程決定之相關因素
第四章 華語文教學之教學原理
第一節 教學之基本觀念
一、教學之定義
二、教學之隱喻
第二節 教學理論
一、行為學派
二、人本學派
三、認知學派
第三節 教學方法
一、認知領域
二、情意領域
三、技能領域
第五章 華語文教學之評量原理
第一節 評量之基本觀念
第二節 評量理論
一、成就測驗
二、實作評量
三、檔案評量
第三節 試題設計
一、聽
二、讀
三、說
四、寫
參考文獻
名詞索引
圖目錄
表目錄
隨著中國的政治地位、經濟實力在全球的崛起,華語文教學為近十多年來新興的熱門議題,亦引起中國文學、語言學、教育學、數位科技等等各領域學者的熱烈探索,紛紛發表有關的期刊論文與專書。中國文學背景出身的學者,多數致力於中國文學、華人社會與文化或是文字學、聲韻學、訓詁學的研究;語言學背景出身的學者,多數致力於語音變化或語言學習的研究;教育學背景出身的學者,多數致力於教育理論或國內中小學教育的實務研究,較少關注華語文領域之議題;數位科技背景出身的學者,多數致力於華語文數位教材的設計與研發。學者們的心力有限,通常僅能專注於某一學門,深入研究,而華語文領域尚在建構的過程中,非常需要結合各專業領域,繼續朝未來發展。這部著作即是結合教育專業理論與華語文教學實務兩者之結晶,旨於提供對華語文教學領域有興趣之人士,對華語文教學的理論與實務,有概略的認識。全書總計五章。第一章,華語文教學之內涵與現況。探索華語文教育的定義與目標、課程與教材。簡介目前主要的華語文測驗,以及師資與研究現況。第二章,華語文教學之理論與基礎。從教育哲學和教育心理學之主要理論,探索華語文教學各項議題。第三章華語文教學之課程原理,簡介課程的定義與主要理論,並探索華語文課程設計各項議題。第四章華語文教學之教學原理,簡介教學之概念與理論,並探索各式教學法於華語文教學之應用。第五章華語文教學之評量原理,介紹評量的基本概念與理論,舉華語文之成就測驗、實作評量、檔案評量為例,並分類探討華語文聽、讀、說、寫之試題設計實例。看到這本書的誕生,感到非常的欣慰。期待這部著作,在未來成為許多人踏入華語文學界的橋樑。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語文與創作學系教授 孫劍秋
第四章 華語文教學之教學原理 第一節 教學之基本觀念 一、教學之定義 在中文方面,「教學」一詞由「教」與「學」兩字組成。本書第一章第一節已探討過「教」字本義,為手持棍杖教導孩童某事物。本書第二章第一節已探討過「學」字本義,為自省而覺悟,或教人使其覺悟。而「教學」兩字合用,則可見於《禮記‧學記》:「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國君民,教學為先。」;《南史‧崔祖思傳》也提到:「自古開物成務,必以教學為先。」可知教學有教育之意義。而《孔子家語‧七十二弟子解》:「顏由,顏回父,字季路。孔子始教學於闕里而受學,少孔子六歲。」;《東觀漢記‧鄧禹傳》:「(鄧禹)篤於經書,教學子孫。」(漢典,2014b)可知教學亦有教導學習之意義。 在英文方面,「教學」一詞為teaching。有學者認為,因為中古時期的英語lernen指learn或teach,而lernen源自盎格魯撒克遜語的Lernian,字根為lar,即lore的字根,原義為learning或teaching,可知最初learn和teach指同一件事。(黃光雄,2004b:365) 黃光雄(2004b:366-368)認為教學之概念,約略可歸為以下幾類:1.教學即成功(teaching as success):認為教學為一項教學者與學習者交互影響之活動,學習包含在教學裡面,學習者學習了教學者所教的內容。2.教學即有意活動(teaching as intentional activity):認為教學是一種有意的行為,目的在引導學習,此概念將教學與學習區分開來,教師未必會成功,然而可以期望其教學成功。3.教學即規範行為(teaching as normative behavior):此概念要求教學的活動要符合某些倫理條件。 歐陽教(2004:13-15)認為教學之規準,可從目的性(purposiveness)、釋明性(indicativeness)與覺知性(perceptiveness)三方面探討。1.目的性:教學活動必須符合真理認知意義或各種價值性,不可背離真善美之目的,例如教人做假藥騙財,雖看似為某種目的明確之教學活動,卻非正常的教與學。2.釋明性:為達成有效教學,教材教法須有清晰之傳道、授業、解惑功能,透過明確的實驗、觀察、分析、解釋、批判、證明、演示或綜合……等方法,引導學生學習,例如在臺上表演拳術的人員,以及在學校上課講解動作與原理的拳術教練,前者僅為表演,後者才是教學。3.覺知性:教師須顧及學生的認知能力與學習意願,若教師不因學生情況調整自己的教材與教法,這位老師僅僅在教書,而非教學生。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