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會員
品牌介紹
關於我們
企業徵才
客服中心
會員專區
與我連絡
申訴信箱
FAQ
電子報
書目下載
圖書總覽
服務推薦
教學網
考用網站
首頁
書目下載
會員專區
與我連絡
飛躍六十 迎向百年
法律/政治
法律
政治、公共事務
財經/商管/觀光
財經、商管、統計
觀光、餐旅、休閒
文/史/哲/期刊
辭書、總類
語言、文學
歷史、哲學、宗教
藝術、設計、文創
學術期刊
理工/醫護
理工
醫護暨生命科學
農林漁牧
教育/心理/傳播
教育
心理、諮商與輔導
社會、傳播(影視)
小五南/中等教育
小五南
電機與電子群
餐旅群
家政群
商業與管理群
英文
藝術群
農業群
食品群
【春節延後出貨公告】 「適逢春節假期,五南官網均可正常下單購買,惟1/21(二)17:00後的網站訂單,預估將延至2/3(一)下午後出貨,造成不便敬請見諒。」
庫存量不足。
可訂購時通知我
分享
語言、文學
-
中國文學
-
國文
青春悅讀─文學與生命的對話
作 者: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自我.人我.物我──文學與生命的對話」教師專業社群
出版社別:
五南
書 系:
國文系列
出版日期:2024/09/01(1版2刷)
ISBN:978-626-366-371-8
E I S B N:9786263663671 ( PDF )
書 號:1X11
頁 數:224
開 數:20K
定 價:350元
優惠價格:298元
滿額優惠好康
1/15─2/14下單即贈《消費心理好好玩》(數量有限,送完為止)
滿額優惠折扣
1/15─2/14五南線上國際書展全館滿499再9折
投影片(請電洽,僅供老師索取)
投影片(請電洽,僅供老師索取)
投影片(請電洽,僅供老師索取)
投影片(請電洽,僅供老師索取)
投影片(請電洽,僅供老師索取)
投影片(請電洽,僅供老師索取)
投影片(請電洽,僅供老師索取)
投影片(請電洽,僅供老師索取)
文學作品是作者生命靈魂的展現,大學國文課程不僅在介紹文本的結構、修辭、技巧,就中還有更多的生命情意、生命抉擇、價值思辨、社會關懷、自我探索與自我對話需要深掘。《舊唐書.魏徵傳》:「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而文學,承載這一切,融鑄無數的智慧。文學作品中不只可見興替、得失,更可見天人物我關係,生命之韻、生命之趣、生命之協、生命之美。 本書以「青春悅讀──文學與生命的對話」為名,乃在發揚青春正好、閱(悅)讀當時的人文精神。選文二十四篇,包括詩歌、散文、及小說,融會古今,關懷在地文化。內容分為「自我追尋」、「人間情事」、「人情世態」、「跨界探索」、「半線行旅」五個單元,從「人」出發,期望透過文學的閱讀,讓青年學子有充份的能量面對「新鮮人」生命歷程的轉換。
甘秉慧 丘慧瑩 李皇穎 呂光華 吳伯曜 吳明德 詹千慧 盧世達 陳彥君 楊 菁 楊曉菁 葉連鵬 簡承禾 湯家岳 趙詠寬 劉威廷 書法題字 / 施隆民
目次
凡例
序
單元一 自我追尋
自題寫真/〔唐〕白居易
超級販賣機/顏艾琳
垓下之戰/《史記.項羽本紀》(節選)
抱負/楊牧
題孔子像於芝佛院/〔明〕李贄
顏回偷食/〔戰國〕《呂氏春秋.審分覽》(節選)
單元二 人間情事
古典愛情詩選/《詩經》
李 逵大鬧重陽宴/《水滸傳》第七十一回(節選)〔明〕施耐庵
阿難/豐子愷
原鄉人/鍾理和
鐘擺/〔美〕歐亨利 王聖棻、魏婉琪譯
單元三 人情世態
我也是女生樣的女生/李屏瑤
日常生活的恐怖/郝譽翔
親愛的瑪麗亞/張經宏
童仔仙/李筱涵
前進/賴和
單元四 跨界探索
彰化溫泉詩二首/施梅樵
大魟魚/夏曼.藍波安
蜂羣/〔英〕赫胥黎 〔清〕嚴復 譯
向機器人科幻大師艾西莫夫致敬的《機械公敵》/楊谷洋
單元五 半線行旅
駐校作家詩選/路寒袖、康原
肉圓、貓鼠麵、大箍意麵/楊錦郁
端午走上八卦山/蘇紹連
大佛背影/鄭如晴
單元一 自我追尋 寫在前面 我們經常對「我是誰」這個問題,抱持著懷疑與好奇,進入大學後,更是自我探索與自我了解的重要時期,我們必須在不斷的叩問與思索中,進行自我了解與自我追尋。 文學作品就像一面鏡子,幫我們反照出鏡中不曾看見的自己,或未曾理解過的自己。在文學的閱讀中,從他人的人生故事、多元歧異的觀看視域裡,幫助我們開拓視野,了解人的多元與複雜性,也藉此反觀自己、檢視自己,在自我追尋的人生之路中,與更真實、更美好的自己相遇。 本單元收了五篇文章。〈自題寫真〉一文是白居易的自我寫真詩,以詩作的方式寫出自我形象,這是白居易的「自我看見」,在書寫中回顧與展望自己的人生。〈超級販賣機〉一文,是顏艾琳以女性視角的自我審視,同時叩問現代女性的生存現況,顛覆和批判傳統的性別和情慾觀。〈垓下之戰〉一文,司馬遷以史書筆法,書寫項羽在垓下之戰時面臨的人生困逆境與苦難,以及他如何在自我衝突中做自我調整。〈抱負〉一文,楊牧以談詩的創作為題,表述作詩應該秉持的理想與抱負,這是人生的信念與理想堅持的思索。 〈題孔子像於芝佛院〉,李贄藉著聖人與異端兩個概念,嘲諷俗儒和假道學的虛偽無知,以及一般人「從眾」的心態。〈顏回偷食〉以孔子誤會顏回偷食的經過,說明人們經常憑藉「眼睛所見」的表象行為,對他人進行主觀的臆測,不僅因此發生誤解,甚至無法真正了解他人。 以上五篇文章,內容包含自我認識、自我角色的重新審視、面臨困頓時的自我突圍、人生信念與理想的堅持,以及獨立思考的重要。當我們陷於自我迷惑時,文學作品就像一道亮光,幫助我們在迷途中找到方向。在遨遊於文學作品的世界中,我們將看見自己、了解自己、型塑自己,並且壯大自己。讓文學的自我追尋之路,幫助我們淬煉出智慧的眼睛、清明的心靈,穿透人生百態的表象,洞悉真理的方向。 楊菁老師 撰 自題寫真 〔唐〕白居易 我貌不自識,李放1寫我真。 靜觀神與骨,合是山中人。 蒲柳2質易朽,麋鹿3心難馴。 何事赤墀4上,五年為侍臣5。 況多剛狷6性,難與世同塵。 不惟非貴相,但恐生禍因。 宜當早罷去7,收取雲泉8身。 導讀 白居易(772∼846),字樂天,祖籍太原(今屬山西省),後遷居下邽(今陝西渭南縣)。唐德宗貞元十六年(800)中進士,授秘書省校書郎,歷任翰林學士、左拾遺、太子左贊善大夫等職。憲宗元和十年(815),因上書越職言事得罪權貴,貶為江州司馬。後轉任杭州、蘇州刺史。開成2年(837)任太子少傅。武宗會昌二年(842),以刑部尚書致仕,晚年居洛陽自稱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白居易文章精切,尤工詩,作品平易近人,老嫗能解,是新樂府運動的倡導者,著有《白氏長慶集》七十一卷。 本文選自《白氏長慶集》卷六,詩題下自注「時為翰林學士」。白居易在《香山居士寫真詩并序》說明此詩作於元和五年(810)。此詩作後五年,白居易把自己的詩歌分為諷喻詩、感傷詩、閒適詩和雜律詩四類,並將此詩歸類為閒適詩,本詩題材屬於五言古詩,押真韻。詩文的內容主要在說明作者想了解他人眼中的自己,因此請名畫家為自己畫像,他仔細審察著畫像上自己的神情與骨氣,不禁連連感慨:為何畫中之人不是自己所熟悉的人物?他藉由詩句書寫「看見自我形象」的視覺經驗及其反思自己的個性與生活。 白居易分別在不同階段書寫個人的寫真詩,他將寫真詩與他個人的人生經歷互相結合,每次觀看題寫自己的肖像畫,猶如回顧與展望自己的人生!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