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會員
品牌介紹
關於我們
企業徵才
客服中心
會員專區
與我連絡
申訴信箱
FAQ
電子報
書目下載
圖書總覽
服務推薦
教學網
考用網站
首頁
書目下載
會員專區
與我連絡
飛躍六十 迎向百年
法律/政治
法律
政治、公共事務
財經/商管/觀光
財經、商管、統計
觀光、餐旅、休閒
文/史/哲/期刊
辭書、總類
語言、文學
歷史、哲學、宗教
藝術、設計、文創
學術期刊
理工/醫護
理工
醫護暨生命科學
農林漁牧
教育/心理/傳播
教育
心理、諮商與輔導
社會、傳播(影視)
小五南/中等教育
小五南
電機與電子群
餐旅群
家政群
商業與管理群
英文
藝術群
農業群
食品群
【春節延後出貨公告】 「適逢春節假期,五南官網均可正常下單購買,惟1/21(二)17:00後的網站訂單,預估將延至2/3(一)下午後出貨,造成不便敬請見諒。」
分享
語言、文學
-
中國文學
-
國文
大學國文I:探索・跨域
作 者:
蘇子敬
、
康世昌
、
陳靜琪
、
周西波
、
馮曉庭
、
陳政彥
、
楊徵祥
、
郭娟玉
、
曾金承
、
林宏達
、
周盈秀
、
許尤娜
、
鄭月梅
主 編:
蔡忠道
出版社別:
五南
書 系:
國文系列
出版日期:2024/10/01(5版2刷)
ISBN:978-626-393-464-1
E I S B N:9786263936782
書 號:1X5M
頁 數:216
開 數:20K
定 價:350元
優惠價格:298元
滿額優惠好康
1/15─2/14下單即贈《消費心理好好玩》(數量有限,送完為止)
滿額優惠折扣
1/15─2/14五南線上國際書展全館滿499再9折
大學國文,承載許多使命與期待,卻模糊了焦點課程,因而受到許多非議;然而,批評者常以學生語文不佳究罪國文教學,可見其肯定閱讀、寫作的重要性,期能透過生命書寫、閱讀、對話;在教學現場傳達關懷,落實深入文意、體貼情感,翻轉教學現場。 現今,因應教育趨勢與學生需求,我們對教材做了較大幅度修訂,包括新增單元、順序調整、選文抽換。並以上、下學期各一冊的方式呈現。 本書為上冊,包括四大篇,共18篇文章,每篇下附引論。即 一、大學探索 二、閱讀之美 三、認識自己 四、跨域視野 每篇文章,都包括文本、作者與賞析、問題與討論、延伸閱讀。 期待更貼近學生的生命與經驗,讓學生更深、更廣,學習中文的閱讀與寫作。
蔡忠道 主編 現職:國立嘉義大學中文系教授 學歷: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士、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博士 經歷:輔英技術學院、嘉義師院、國立嘉義大學中文系系主任 著作:《陸賈思想研究》 《魏晉儒道互補之研究》 《魏晉處世思想之研究》 〈史記命論析探〉等論文二十餘篇 蘇子敬 (教授) 學歷:中國文化大學哲學博士 康世昌 (副教授) 學歷:文化大學中國文學博士 陳靜琪 (副教授) 學歷: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博士 周西波 (副教授) 學歷: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博士 馮曉庭 (副教授) 學歷:東吳大學中國文學博士 陳政彥 (副教授) 學歷: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博士 楊徵祥 (副教授) 學歷: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博士 郭娟玉 (退休副教授) 學歷: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博士 曾金承 (副教授兼主任暨所長) 學歷:淡江大學中國文學博士 林宏達 (副教授) 學歷: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博士 周盈秀 (助理教授) 學歷: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博士 許尤娜 (助理教授) 學歷: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博士 鄭月梅 (退休講師) 學歷: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博士
蔡忠道 主編 現職:國立嘉義大學中文系教授 學歷: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士、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博士 經歷:輔英技術學院、嘉義師院、國立嘉義大學中文系系主任 著作:《陸賈思想研究》 《魏晉儒道互補之研究》 《魏晉處世思想之研究》 〈史記命論析探〉等論文二十餘篇
序
一、大學探索
引論/許尤娜
學記/《禮記》
哈佛大學的一年/張忠謀
「牛華」與香港/馬家輝
生命是長期而持續的累積/彭明輝
二、閱讀之美
引論/陳政彥
讀《山海經》/陶淵明
黃州寒食詩帖(節選)/蘇軾
《聊齋誌異》〈羅剎海市〉/蒲松齡
第三封信:空/蔣勳
三、認識自己
引論/周西波
伯夷列傳/司馬遷
形影神三首并序/陶淵明
蟬/虞世南
人間詞話一則/王國維
成為珠峰的一部分/劉克襄
四、跨域視野
引論/林宏達
《夢溪筆談》選/沈括
《天工開物》選/宋應星
追 求現代、走入世界—我看灌園先生的《環球遊記》/許雪姬
運動文學選/詹偉雄
賽跑,在網中/顏擇雅
引論 許尤娜 青春正起飛的大學新鮮人,你是否載欣載奔踏上﹁大學﹂之道?是否蓄勢待發寄身精神的貴族、匯入現代知識份子法流? 一天只有二十一小時,剩下三小時,是用來沈思的。—─傅斯年 作為大學生,探索即莊嚴。漢娜‧鄂蘭《平庸之惡》:獨立思考乃人類基本尊嚴。 那麼,沈思什麼? 「大學探索」精選四文。《禮記‧學記》揭櫫了「善學者,師逸而功倍,又從而庸之。」我們將沈思「進學之道」的真實內涵;學習的價值、方法及次第;乃至如何對自己的學習全然負責。藉由張忠謀〈哈佛大學的一年〉十八歲的探索,我們沈思:如何在興奮、刺激中仰望典範沈穩跨域;如何在節制、紀律中孵育夢想悠遊學術;如何以人文藝術豐盈智慧和心靈;如何為自己料理一款終身受用不盡「可帶走的盛宴」(A Moveable Feast)。 接著,讀〈「牛華」與香港〉探尋另一款人格典範。跟隨多元文化身分作家馬家輝,觀察一個公眾人物的精神品格,如何有力注解「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劉華」,「牛華」也,農牛、耕田、毅力、勤勉,構鏤出集體「香港良心」,亦復召喚每一求知若渴‧虛心若愚的璀璨靈魂。 於是,我們終於回過頭來,一如「向死而生」,沈思「生命果真是長期而持續的累積」嗎?如若成立,那麼,我們能夠付出多少時日、願意投入幾多工夫?更重要的是,何時?我們啟程?我們,有真正「活著」嗎? 此皆進學之道也。—─《禮記‧學記》 那麼,讓我們執持「貢獻這所大學于宇宙的精神。」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時時,思索自己行進何等「大學」之道;常常,願景一己立身何處「宇宙」方位。因為,凡祈求的,就得著;尋找的,就尋見;叩門的,就給他開門。—《聖經‧馬太福音》衷心祝願諸位嘉賓:善學、進學、博學、飽學。得著;尋見;行深生命學問。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