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會員
品牌介紹
關於我們
企業徵才
客服中心
會員專區
與我連絡
申訴信箱
FAQ
電子報
書目下載
圖書總覽
服務推薦
教學網
考用網站
首頁
書目下載
會員專區
與我連絡
飛躍六十 迎向百年
法律/政治
法律
政治、公共事務
財經/商管/觀光
財經、商管、統計
觀光、餐旅、休閒
文/史/哲/期刊
辭書、總類
語言、文學
歷史、哲學、宗教
藝術、設計、文創
學術期刊
理工/醫護
理工
醫護暨生命科學
農林漁牧
教育/心理/傳播
教育
心理、諮商與輔導
社會、傳播(影視)
小五南/中等教育
小五南
電機與電子群
餐旅群
家政群
商業與管理群
英文
藝術群
農業群
食品群
【春節延後出貨公告】 「適逢春節假期,五南官網均可正常下單購買,惟1/21(二)17:00後的網站訂單,預估將延至2/3(一)下午後出貨,造成不便敬請見諒。」
分享
語言、文學
-
中國文學
-
經典文學
張高評解析經史一:左傳導讀
【修訂重版】
作 者:
張高評
出版社別:
五南
出版日期:2019/11/01(1版1刷)
ISBN:978-957-763-709-3
書 號:1X5Z
頁 數:376
開 數:20K
定 價:500元
優惠價格:395元
滿額優惠好康
1/15─2/14下單即贈《消費心理好好玩》(數量有限,送完為止)
滿額優惠折扣
1/15─2/14五南線上國際書展全館滿499再9折
《左傳》長於古文、駢儷,工於敘事、詞令。議論、描寫亦自具特色。 本書內容,涉及《左傳》之性質、作者與時代、《左傳》與《國語》之關係、《左氏》不傳《春秋》、《左傳》解釋《春秋》、《左傳》經學、史學、諸子學、文學之價值等課題。漢唐以來《春秋》《左傳》學之研究史、主題學,無論已發或未發,皆略備於是。研讀《左傳》,本書可作入門之階梯、探索之津梁。
張高評 ◎學經歷 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國家文學博士(1981) 香港中文大學中文系訪問教授(2009) 成功大學中文系教授兼文學院院長(2004~2007) 成功大學中文系教授兼系所主任(2000~2003) 成功大學名譽教授(2015~) 香港樹仁大學中文系教授(2015~2018) 浙江越秀外國語學院一級教授(2018~) ◎學術專長 研治《春秋》、《左傳》、《史記》、唐宋詩、詩話學、敘事學、修辭學、古文義法。提倡實用中文,致力創意研發。 ◎著作 《春秋》《左傳》研究,專著有《左傳導讀》、《左傳之文學價值》、《左傳文章義法撢微》、《春秋書法與左傳學史》、《左傳史筆與春秋書法》、《比事屬辭與古文義法》、《屬辭比事與春秋詮釋學》等十種。唐宋詩研究,專著有《宋詩之傳承與開拓》、《宋詩之新變與代雄》、《會通化成與宋代詩學》、《自成一家與宋詩宗風》、《王昭君形象之流變與唐宋詩風之異同》、《創意造語與宋詩特色》、《印刷傳媒與宋詩特色》、《唐宋題畫詩及其流韻》、《宋詩特色之發想與建構》等十二種。詩話學,有《苕溪漁隱叢話與宋代詩學典範》、《《詩人玉屑》與宋代詩學》、《清代詩話與宋詩宋調》等三種專著。研究方法,有《論文選題與研究創新》、《研究綜述與論文選題》、《論文寫作法門》專著三種。
推薦序
自序
修訂重版自序
例言
第一章 《春秋》經傳概論
第二章 《三傳》之得失與會通
第一節 《三傳》得失議
一、論《三傳》先後
二、論《三傳》得失
(一) 有以體制論《三傳》者
(二) 有專取優長論《三傳》者
(三) 有單就短絀論《三傳》者
(四) 有依憑黨同論《三傳》者
(五) 有別從文章論《三傳》者
(六) 有獨斷《左傳》之得失者
第二節 《三傳》會通議
第三章 論《左傳》之作者及其與《國語》之關係
第一節 論《左傳》之作者
一、駁「左氏非丘明」
(一) 劉歆作《左傳》說
(二) 吳起作《左傳》說
(三) 子夏作《左傳》說
(四) 張蒼作《左傳》說
(五) 其它(左史倚相、子貢)
二、論左氏為丘明
第二節 論《左傳》與《國語》之關係
一、論《左》《國》非一人所作
二、論《左》《國》非一書之化分
(一) 宗旨異趣
(二) 體裁殊類
(三) 文風迥別
(四) 記載乖違
(五) 文法不一
(六) 語彙差異
(七) 歷正異數
(八) 名稱不同
(九) 卜筮存闕
(十) 《史記》據依
第四章 《左傳》成書之時代及其背景擬議
第一節 《左傳》成於戰國時說
第二節 論《左傳》成於春秋時
一、《左傳》表現之時風
(一) 文章豐潤
(二) 賦詩見志
(三) 禮制壞替
(四) 蠻夷猾夏
(五) 陪臣竊命
(六) 尊王重霸
(七) 寢兵息民
(八) 道義相持
(九) 天人交替
(十) 其它
二、《左傳》成書之時代
第五章 論《左傳》之解經與緣飾增續
第一節 論《春秋》經之性質
第二節 駁《左氏》不傳《春秋》說
一、名稱不符
二、傳體不同
三、經闕傳存
四、經有傳無
五、說乖諸家
六、緣飾增續
(一) 緣飾
(二) 附益
(三) 改竄
(四) 論贊
(五) 續經
七、詳近略遠
八、史記不敘
九、結語
第三節 論《左氏》解傳《春秋》經
一、書法義例
二、據事直書
三、屬辭比事
四、顯微闡幽
五、文緩旨遠
六、勸善懲惡
七、界嚴華夷
八、正名辨實
九、表裏《論語》
十、歸本於禮
第六章 《左傳》之學術價值
第一節 《左傳》之經學價值
一、《左傳》徵引群經
二、《左傳》徵引《尚書》
三、《左傳》徵引《周易》
四、《左傳》徵引周禮
第二節 《左傳》之史學價值
一、編年
二、紀傳
三、紀事本末
四、詔令奏議
五、傳記
六、地理
七、職官
八、政書
九、史評
第三節 《左傳》之諸子學價值
一、濫觴
(一) 兵家
(二) 儒家
(三) 墨家
(四) 名家
(五) 法家
(六) 縱橫家
(七) 陰陽家
(八) 讖緯家
(九) 刑法學
二、流韻
(一) 善述
(二) 發明
(三) 考異
參考書目
第一章 《春秋》經傳概論 「春秋」者,本史書之通名,初不為《魯史記》之專稱。蓋古者邦國諸侯皆有史官,亦各有其國史。就載記所見,有所謂《夏殷春秋》、《晉春秋》、《魯春秋》、《周春秋》、《燕春秋》、《宋春秋》、《齊春秋》與《百國春秋》之目,《魯春秋》特其中之一耳。 周道既衰,諸侯縱,大夫專,陪臣竊命,四夷交侵,人道悖于下,天運錯乎上,災異薦臻,民生不遂。孔子生於其間,閔然有憂世之心,栖栖皇皇,思濟天下之溺。然干七十餘君,莫之能用。孔子知言終不用,道終不行也,故與左丘明西觀周室,論史記舊聞,得百二十國寶書;以魯周公之國,禮文備物,史官有法,故託於魯而次《春秋》。假筆削以行權,藉史事以明義,上明三王之道,下辨人事之紀;正名分,定褒貶,誅亂臣,討賊子,重兵權,惡世卿,禁外交,嚴閨閫;防微慎始,斷疑誅意,尊王攘夷,繼絕存亡;遏人欲之橫流,存天理于將滅;欲以撥亂世而反之正。其事則齊桓、晉文,其文則史,孔子曰:「其義則丘竊取之矣」。其事其文易知,其義竊取難瞭;蓋有所褒諱貶損,微言大義,不可以書見也。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