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會員
品牌介紹
關於我們
企業徵才
客服中心
會員專區
與我連絡
申訴信箱
FAQ
電子報
書目下載
圖書總覽
服務推薦
教學網
考用網站
首頁
書目下載
會員專區
與我連絡
飛躍六十 迎向百年
法律/政治
法律
政治、公共事務
財經/商管/觀光
財經、商管、統計
觀光、餐旅、休閒
文/史/哲/期刊
辭書、總類
語言、文學
歷史、哲學、宗教
藝術、設計、文創
學術期刊
理工/醫護
理工
醫護暨生命科學
農林漁牧
教育/心理/傳播
教育
心理、諮商與輔導
社會、傳播(影視)
小五南/中等教育
小五南
電機與電子群
餐旅群
家政群
商業與管理群
英文
藝術群
農業群
食品群
【春節延後出貨公告】 「適逢春節假期,五南官網均可正常下單購買,惟1/21(二)17:00後的網站訂單,預估將延至2/3(一)下午後出貨,造成不便敬請見諒。」
庫存量不足。
可訂購時通知我
分享
語言、文學
-
中國文學
-
概論
歷史、哲學、宗教
-
中國哲學
王道干城:認識陽明學來探險你的人生
作 者:
陳復
出版社別:
五南
出版日期:2025/10/10(1版1刷)
ISBN:978-626-423-882-3
E I S B N:9786264238816
書 號:1XQC
頁 數:336
開 數:20K
剩餘庫存:0本
剩餘庫存量非即時庫存量,若仍有購買需求請洽詢客服或業務分機824、889。
定 價:460元
優惠價格:414元
主題書展
9/1-10/31大開!大補!大優惠~2025五南開學祭!新學期新氣象 教科書全面優惠中!/教科書8折起 即將絕版區99元起 全館滿550打95折
滿額優惠折扣
9/1-10/31大開!大補!大優惠~2025五南開學祭!!全館滿550打95折
◎東亞陽明學曾經是各國社會革新的思想引擎,我們能否汲取其內容繼續創新,召喚天下大同? 文明衝突日益激烈,世界格局正面臨重整的關鍵時刻,人不能只是追逐流行時尚,心中卻沒有羅盤與南針,這本書旨在告訴世人:置身亂世,陽明學不啻是治人心疾的一帖良藥,認識其間的觀念與做法,有益於你來探險自己的人生。 陽明學首先是圍繞王陽明先生的思想而發展出的學問,由於各國不同時期的國情不同,每個人觀看陽明學的角度不同,得出的思想自然不同,海峽兩岸都應該意識到心體本真,攜手復活儒學,纔能共創中華民族與中華文化的偉大復興。 當前臺灣社會瀰漫著思想的亂流,充滿著萎靡不振的氣息。這本書率先在臺灣出版,由衷希望我們生活在臺灣的同胞能領會孫中山先生所說,莫做西方霸道的鷹犬,而做東方王道的干城,再度實踐出洋溢盎然生機的陽明學。
陳復 陳復教授係開展華人本土社會科學的學者,出生於臺北,祖籍福建省南平市。新舊體都素喜書寫的詩人,現職中華本土社會科學會副理事長,當選會士,國立宜蘭大學博雅學部教授並合聘佛光大學歷史系講座教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中心博士後研究,國立清華大學歷史學博士。 陳復曾創立海峽兩岸心理諮詢協會,擔任創會理事長與榮譽理事長,曾任國立東華大學洄瀾學院首屆院長兼縱谷跨域書院學士學位學程首屆主任、共同教育委員會主委兼大一不分系主任、通識教育中心主任與漢學研究中心主任,國立宜蘭大學博雅教育中心主任兼生命教育研究室召集人。 專業研究在先秦齊學、通識教育與生命教育、陽明學與中國現代化、本土心理學、修養心理學暨本土心理諮詢的研究與實踐。著有《聖人的丹爐:中華思想史與本土心理學》、《精靈的田野:中華文化史與本土心理學》、《轉道成知:華人本土社會科學的突圍》、《王子精靈法則:陽明心學智慧記》與《心學風雲記:王陽明帶你打土匪》等著作二十種。
自 序/陳復
前 言:效法聖賢來大膽探險你的人生
第一章 反思王陽明的生平
第一節 王陽明的不羈青春
第二節 不畏艱險探索智慧
第三節 活出你的傳奇人生
第二章 探索王陽明的思想
第一節 面對朱子這座大山
第二節 徹底掙脫理學桎梏
第三節 在生活中實踐心學
第四節 朱王會通的新里程
第三章 王陽明對中國的影響
第一節 王陽明對家人的影響
第二節 王陽明對弟子的影響
第三節 自我意識的心學末流
第四節 清末民初的心學思潮
第四章 王陽明對日本的影響
第一節 日本陽明學的興衰
第二節 維新前期的陽明學
第三節 維新後期的陽明學
第四節 二戰結束的陽明學
第五章 王陽明對朝鮮的影響
第一節 王朝中期的陽明學
第二節 陽明學與北學思潮
第三節 王朝後期的陽明學
參考文獻
前言:效法聖賢來大膽探險你的人生 生活在日常社會中,我們每個人成長的過程,無不終其一生都在面對學涯發展、事業發展、親子關係、情感關係與生死無常這五大議題,這些議題倒底要何去何從,如何相安於彼此,往往要做出很艱難的抉擇,甚至要在各種無解的困境裡曲折蹣跚前行,最終希望能柳暗花明又一村,但任誰都無法不望而興嘆:這是何等不容易的事情啊!然而,臺灣現行體制內的教育,只有高中教育有生命教育課,但大學教育很難有課程引領青年學子去思考人生,我們有各種五花八門深具知識性的專業課程,但都只是在追逐知識,而不是對知識本身展開反思,甚至從而將其拔高成智慧,因為現在的教育完全不關注哲學(尤其是實踐哲學),這就會如同莊子(西元前三六五.—西元前二九○.)所講:「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莊子‧養生主》)知識是無窮無盡,用有限的生命去追逐無限的知識,最終會陷入困境,甚至人會變得麻木,反而對學習知識產生倦怠,這不就是當前大學生普遍面對求學生涯的寫照?吸收知識本身並不是問題,但吸收知識的過程,重點要跟自己的生命做對話與整合,使得知識能夠回應自己的生命,最後蛻變成智慧,這纔是高等教育核心要關注的議題,但可惜這種聲音已不容易被聽見,大學教育正質變成技職教育,面臨人文精神的普遍失落。 本書是學術著作,不過重點在使用較通俗的觀念與用語來跟大學同學與社會人士談「陽明學」,但因我們始終要對讀者負責,重要觀點還是會使用註釋,裨益讀者按圖索驥自行查考。開宗明義來說,陽明學就是心學,這首先是指心學宗師王陽明先生(一四七二—一五二九)本人的思想,後來則可進而指稱陽明先生弟子而降繼續在中國詮釋的學問,但當這門學問開始往日本與韓國拓展,則可再進而指稱這兩個國家的學者如何繼續展開對這門學問的詮釋,這三個範疇都是我們在本書會指稱的「陽明學」。《明史‧王守仁傳》卷一九六記載:「守仁天資異敏。年十七,謁上饒婁諒,與論朱子格物大旨。游九華歸,築室陽明洞中,數年無所得。謫龍場,窮荒無書,日繹舊聞。忽悟格物致知,當自求諸心,不當求諸事物,喟然曰:『道在是矣。』學者翕然從之,世遂有『陽明學』云。」可見「陽明學」這三字實屬中國文獻本來就有,並不需要晚至日本陽明學的興起。陽明學能在社會獲得廣佈,不只影響明朝中葉後的中國社會(明朝結束後,曾在清朝全盛時期中斷,卻於晚清至民初獲得振興),甚至影響到日本與韓國的社會,這與其思想能直指人心,簡單俐落提供生命的指引,從此改變人「面對生命的態度」與「觀看生命的思維」,有著極重要關係。陽明先生的講學(這包括講學的型態與講學的內容),如果使用現在的語言來說,其本質就是在從事於生命教育的工作,而且這種生命教育充滿著反思性與開創性,而不是道德教條的訓誡,因為他常會使用辯證法,從正反兩面來引發思考。因此,認識陽明先生的生命和思想,對於認識我們的人生具有極高的現實意義。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