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會員
品牌介紹
關於我們
企業徵才
客服中心
會員專區
與我連絡
申訴信箱
FAQ
電子報
書目下載
圖書總覽
服務推薦
教學網
考用網站
首頁
書目下載
會員專區
與我連絡
飛躍六十 迎向百年
法律/政治
法律
政治、公共事務
財經/商管/觀光
財經、商管、統計
觀光、餐旅、休閒
文/史/哲/期刊
辭書、總類
語言、文學
歷史、哲學、宗教
藝術、設計、文創
學術期刊
理工/醫護
理工
醫護暨生命科學
農林漁牧
教育/心理/傳播
教育
心理、諮商與輔導
社會、傳播(影視)
小五南/中等教育
小五南
電機與電子群
餐旅群
家政群
商業與管理群
英文
藝術群
農業群
食品群
【年度盤點延後出貨公告】 「適逢本公司年度盤點,五南官網均可正常下單購買,惟11/26(二)中午後的網站訂單,預估將延至12/3(二)下午後出貨,造成不便敬請見諒。」
庫存量不足。
可訂購時通知我
分享
藝術、設計、文創
-
表演藝術
-
音樂、舞蹈
詞曲之外─奧山貞吉與日治時期臺灣流行歌編曲
作 者: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
陳婉菱
出版社別:
五南
出版日期:2018/12/31(1版1刷)
ISBN:978-986-05-8256-7
書 號:4Y08
頁 數:352
開 數:20K
剩餘庫存:2本
剩餘庫存量非即時庫存量,若仍有購買需求請洽詢客服或業務分機824、889。
定 價:420元
優惠價格:357元
滿額優惠折扣
11/11-1/10 五南全書系書展!全站滿599再95折
關於日治時期的臺語流行歌曲,除了有詞曲的超絕魅力之外,尚有編曲的絕妙風華。前者已被滔滔長論反覆剖析無數,但後者卻從來無人聞悉。本書將以活躍於日本流行樂界的編曲家奧山貞吉之臺灣編曲作品為主軸,探索流行歌編曲工作的奧祕,重新聽見1930年代臺灣流行歌曲的新奇自由與摩登想像。
陳婉菱,目前為臺灣大學音樂學研究所博士班研究生。對音樂的本質懷抱奇想,熱衷於思考音樂對世界萬象的著力與價值。主要研究領域為日治時期臺語流行歌曲,期望能為歷史發聲,也為真相發聲,並探索音樂中所能述說的更多故事。
推薦序 編曲-這個奇妙、玄妙、而微妙的媒介
推薦序 當聽歌變成一種苦工-參透編曲工作的奧祕
當在前面
第一章 日治時期台語流行歌曲編曲研究的開端故事
第一節 不同年代的〈月夜愁〉
第二節 難以碰觸卻非碰觸不可的編曲領域
第三節 奧山貞吉的29首台語流行歌編曲作品
第四節 研究方法
第五節 唱片圓標上的謎樣人物-奧山貞吉
第二章 奧山貞吉之編曲手法分析-樂段篇
第一節 編曲樂段的編排結構設計
第二節 各編曲樂段旋律內容的編創手法
第三節 各旋律內容編創手法的橫向組合與運用
第四節 編曲樂段的編排限制與裁量
第三章 奧山貞吉之編曲手法分析-和聲篇、節奏篇、樂器篇
第一節 和聲的編排設計分析
第二節 節奏的編排設計分析
第三節 樂器的編排設計分析
第四章 結 語
寫在後面
附 錄
參考文獻
推薦序 編曲--這個奇妙、玄妙、而微妙的媒介/山內文登 聽歌時,很少人特別注意到編曲這個存在。一般認為正在聽著的只有曲調、歌詞、歌聲等被視為基本的要素。編曲不會主張或突出,不要令人察覺到其存在,而是只要讓主角發聲,這時便完美地完成自己的奇妙使命了。它可以說是一種「將失去的媒介」(vanishing mediator),或是「文化無臭性」(cultural odorlessness)的好例子。 同時,編曲具有很玄妙的主體性。它會深刻地影響到聆聽者對歌曲的印象,甚至能夠操作其內涵。時而賦予歌曲一種「酷」性,時而為它演出鄉土性,「調味」一樣的素材而產生出多元風味,或改裝一樣的內容而創造出新的商品價值。編曲的作用會如此深遠。 所以,編曲並不是叫喊著的主體也不是被沉默的客體,更像是一種「中立」(也就是在其中間站著)的介體。 如此的編曲是個音樂現代性的產物。編曲中立性的必要條件是其從曲調和歌詞的獨立性,但是它同時為現代音樂分工的部件。換句話說,編曲從歌曲獨立出去即被納入音樂分工的位階秩序裡,是在一個龐大的現代音樂生產網絡裡的無數媒介之一。探索編曲便是探索關於現代性構造裡的音樂「體制」--也就是由多種主體/介體/客體所纏繞而成的建制--之反思行為。 曾經身為一位專業編曲家,作者陳婉菱具有和一般人不一樣的聆聽習慣和能力。她的耳朵敏銳地聽出通常沉默寡言的編曲之低聲。經過了幾年期間,她聽了又聽日治時期臺灣的唱片,從事編曲分析這一事。結果是--在東亞地區第一本以音樂分析的視角而詳細切入的編曲研究專書。作者提供了其他地方錄音藝術研究者一套較為完整的編曲分析方法,其貢獻實在是不小的。 作者透過編曲研究而發現的事實,可以說是殖民地臺灣所面臨的現代性之微妙層面。編臺灣的歌曲,很多部分是由日本職業音樂家負責,其中數量最多者,即是本書的主要對象--奧山貞吉。而且,他們的角色大致上為「以西方調性音樂工具而處理臺灣音樂素材」。所以筆者的編曲研究揭露了臺灣音樂史,甚至跨東亞音樂史上的殖民現代性之一個面向。在這個巨大的歷史場域裡,西方調性音樂已經成為一種文化上「無臭」的—-更正確的說是「無聲」的—-遍在(omnipresence)。加上,殖民本國的音樂家扮演這種西方音樂普遍化的媒介角色,而進行一個讓「臺灣本土」音樂發聲之再現=代言政治。 但是,殖民現代性的場域作用並不是單向的。儘管在不平等關係的框架裡,它仍是雙向的。作者的專業耳朵又抓到了編曲的另一面向,即:臺灣的音樂素材和日本音樂家之間進行的跨文化對話與互為主體性過程之紀錄。那麼那位日本音樂家如何面向臺灣之聲而讓它發聲,並在這個過程中,認真地聽進而理解臺灣之聲,或有意無意地把某種「臭味」強加於它呢? 有關這些問題,作者有意克制提出太過「主觀」的詮釋,這有點像編曲家的態度一樣。儘管如此,她還是暗示臺灣之聲影響到那位日本音樂家,而且有些歌曲還讓他愛上了它們,因此為了它們特別用心地編曲。就像這樣,本書的實踐涵義可以說是一種讓臺灣發聲的「編史」工作。現在其身分從編曲家轉身到一位「編史家」的作者,將自己的主觀性=主體性(subjectivity)放在編曲般的沉默寡言裡。那麼大家來看她的第一本編史作品,而傾聽這般奇妙、玄妙、而微妙的媒介之低聲吧!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