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會員
品牌介紹
關於我們
企業徵才
客服中心
會員專區
與我連絡
申訴信箱
FAQ
電子報
書目下載
圖書總覽
服務推薦
教學網
考用網站
首頁
書目下載
會員專區
與我連絡
飛躍六十 迎向百年
法律/政治
法律
政治、公共事務
財經/商管/觀光
財經、商管、統計
觀光、餐旅、休閒
文/史/哲/期刊
辭書、總類
語言、文學
歷史、哲學、宗教
藝術、設計、文創
學術期刊
理工/醫護
理工
醫護暨生命科學
農林漁牧
教育/心理/傳播
教育
心理、諮商與輔導
社會、傳播(影視)
小五南/中等教育
小五南
電機與電子群
餐旅群
家政群
商業與管理群
英文
藝術群
農業群
食品群
【春節延後出貨公告】 「適逢春節假期,五南官網均可正常下單購買,惟1/21(二)17:00後的網站訂單,預估將延至2/3(一)下午後出貨,造成不便敬請見諒。」
分享
語言、文學
-
學術專著
《老子》異文與黃老要論
作 者:
陳麗桂
出版社別:
五南
出版日期:2024/03/01(1版2刷)
ISBN:978-986-522-103-4
書 號:1XGY
頁 數:416
開 數:20K
定 價:520元
優惠價格:468元
本書一方面經由對中國近年出土戰國與漢代簡帛本《老子》,和重要傳世《老子》文本之對比中,觀測《老子》版本的流傳與異文狀況,及其所產生的不同向度之思想詮釋,以理解老子哲學生命開闊深遠之影響力; 另一方面,也藉由對黃老道家思想理論深入的解析中,了解《老子》哲學在後世是如何地廣納百川,吸取各家思想精髓,轉化開拓出閎闊的外王氣象與格局。
陳麗桂 臺北市人,一九四九年生,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博士,曾任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主任、實習輔導處長、文學院院長等職,現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教授。多年來從事於黃老之學、漢代學術思想,與近四十年出土簡帛文獻之研究,著有《王充自然思想研究》、《淮南鴻烈思想研究》、《戰國時期的黃老思想》、《秦漢時期的黃老思想》、《中國歷代思想家──王充》、《中國歷代思想家──葉適》、《新編諸子──淮南子》、《漢代道家思想》、《近四十年出土簡帛文獻思想研究》、《老子異文與黃老要論》、《漢代思想與思想家》等書,並發表相關於上述三領域之研究論文數十篇,又曾受國家圖書館漢學中心之委託,主編《兩漢諸子研究論著目錄1912~1996》、《兩漢諸子研究論著目錄1997~2001》、《兩漢諸子研究論著目錄2002~2009》等書。
第一篇 《老子》異文與詮解
壹、范應元《老子道德經古本集註》的異文價值──以范氏注文所及《韓非子》、王弼本、河上公本、指歸本、傅奕本為討論核心
一、范應元與《老子道德經古本集註》
二、今本《韓非子‧解老》、〈喻老〉非全文
三、可校補今本《指歸》所殘佚的部分「道經」經文
四、古、今河上公本差異不大,與范氏古本差異卻甚大
五、古王弼本多合范氏古本,今傳王弼本多合河上公本
六、傅奕本保留南宋以前古本最多
貳、從北大本與范氏古本規律用字看各《老子》抄本的異文情況
一、北大本、范本規律性用字與各出土、傳世本之比對分析
二、從規律性用字之使用狀況看各抄本之異同與演變
三、各本規律性用字的異同所顯示的可能訊息
參、《老子》異文與傳世本定型期商榷──從范應元《老子道德經古本集註》、《老子指歸》注文與《淮南子‧道應》引證考察
一、「上德無為而無不為,下德為之而無以為」
二、《淮南子‧道應》的《老子》異文商榷
肆、《老子》應用哲學的兩大綱領──虛無與對反
一、弔詭的否定表述
二、虛無與定靜
三、對反與逆作
四、柔後與無為
五、虛無、對反以自然真樸為基礎
伍、《老子》詮釋向度與空間的歧出──以〈解老〉、〈喻老〉與〈道應〉為探討核心
一、〈解老〉、〈喻老〉與〈道應〉解《老》模式之異同
二、〈解老〉、〈喻老〉與〈道應〉之《老子》詮釋
三、〈解老〉、〈喻老〉與〈道應〉解《老》向度與空間的異同
陸、「道」的異稱及其義涵衍化──「一」與「亙」
一、《老子》的「道」與「一」、「氣」、「術」、「恆」
二、「一」對「道」的因承與衍化
三、常、亙與道
柒、由《老子》的「常」、「復」到〈亙先〉的「恒」、「復」
一、《老子》的「常」、「明」、「復」──由回歸本源到對反相生
二、〈亙先〉的「復」與「恒」
三、由《老子》的「常」、「復」到〈亙先〉的「恒」、「復」
第二篇 黃老要論
壹、黃老思想要義
一、田齊政治環境與稷下黃老思潮
二、黃老之學的性質與議題
三、「道」的「術」化:由天道到政道
四、「道」的「氣」化:氣化宇宙與精氣養生
五、餘論:黃帝標幟的轉化與提升
貳、 齊文化與黃老思想的核心精神──因循、時變、宜適
一、因循
二、時變
三、宜、適
參、黃帝事蹟與黃老法論──以〈五帝本紀〉與馬王堆黃老帛書為討論核心
一、古黃帝傳說與歷史形象
二、〈五帝本紀〉中的黃帝形象與事蹟
三、黃老帛書中的黃帝形象與事蹟
四、以刑名為核心的黃老法論
肆、《莊子》外、雜篇中的黃老理論
一、黃老思想的核心議題
二、《莊子》外、雜篇中的黃老論述
伍、黃老與陰陽
一、〈論六家要旨〉與《漢書‧藝文志》的「道家」與「陰陽家」
二、陰陽家的源起
三、黃老陰陽術
四、〈漢志〉「道家」不「兼」陰陽說
陸、從循環、代勝到主從、尊卑──戰國、秦、漢陰陽五行說的源起與演變
一、陰陽五行的來歷與分流
二、陰陽、五行的合流與天人配屬
三、陰陽五行的轉變──五行生勝、重德輕刑、陽尊陰卑
徵引書目
徵引文目
第一篇 《老子》異文與詮解 壹、范應元《老子道德經古本集註》的異文價值──以范氏注文所及《韓非子》、王弼本、河上公本、指歸本、傅奕本為討論核心 前 言 本章要在從范氏《老子道德經古本集註》經、注文中所呈現的異文現象,檢示學者所不大注意的一些重要學術訊息,而不在探討《老子》的定本或原貌。 南宋道教學者范應元的《老子道德經古本集註》,參采了先秦韓非以下三十幾家之版本與見解,為彌足珍貴之《老子》古本。將其所依據的「古本」《老子》,與其注文中所提及的《韓非子‧解老》、〈喻老〉及《老子指歸》、《老子河上公章句》、《老子王弼注》、傅奕本等諸種老子版本相對照,可以明顯看出先秦以下各《老子》異文在流傳過程中的某些轉變狀況。 其較明顯者: 1.范應元古本集註所引韓非之說多有今本〈解老〉、〈喻老〉所無者,顯見今傳《韓非子‧解老》、〈喻老〉非全文,亦有改字。 2.古、今河上公本與范氏「古本」差異皆甚大,古王弼本則多與范氏古本相合,傅奕本與范氏「古本」相合最多,或因同為道教傳本之故。 3.今傳王弼本則多與范氏「古本」及古王弼本不同,其歧異之處極可能因據河上公本一系改易之故。 4.依范應元古本集註注文,可以校補今本《指歸》「道經」之某些佚文。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