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會員
品牌介紹
關於我們
企業徵才
客服中心
會員專區
與我連絡
申訴信箱
FAQ
電子報
書目下載
圖書總覽
服務推薦
教學網
考用網站
首頁
書目下載
會員專區
與我連絡
飛躍六十 迎向百年
法律/政治
法律
政治、公共事務
財經/商管/觀光
財經、商管、統計
觀光、餐旅、休閒
文/史/哲/期刊
辭書、總類
語言、文學
歷史、哲學、宗教
藝術、設計、文創
學術期刊
理工/醫護
理工
醫護暨生命科學
農林漁牧
教育/心理/傳播
教育
心理、諮商與輔導
社會、傳播(影視)
小五南/中等教育
小五南
電機與電子群
餐旅群
家政群
商業與管理群
英文
藝術群
農業群
食品群
【春節延後出貨公告】 「適逢春節假期,五南官網均可正常下單購買,惟1/21(二)17:00後的網站訂單,預估將延至2/3(一)下午後出貨,造成不便敬請見諒。」
分享
語言、文學
-
應用文
-
寫作
尋常寫作─思考、邏輯與書寫的博雅訓練
作 者:
楊曉菁
出版社別:
五南
出版日期:2024/06/30(1版1刷)
ISBN:978-626-393-507-5
E I S B N:9786263935716
書 號:4X40
頁 數:264
開 數:25K
定 價:380元
優惠價格:342元
書寫是讓看不見的被看見。 書寫的重要心法:思維邏輯、語言風格的「完整」及「充分」。 在「閱讀」中觀察「如何書寫」;在「書寫」中體現「閱讀質量」。 書寫是一種自我存在的呈現,是多年後,驀然回首之際,得以回憶的清明的美麗。告訴你事實與證據,你會學習;告訴你真理與價值,你會相信。但,我知道,如果告訴你故事,它能一輩子住進你的心裡。寫下你的、我的、他的故事,我們不僅在別人的故事裡留下自己的眼淚,也讓自己在自我的書寫中,留下記憶的景深與畫面。 寫作不是天才論,而是有方法可論,有步驟可學,透過觀看他者以照見自我的書寫,逐步從覺知、辨析、認識、建構而後內化,這是書寫的歷程,也是認知的歷程;滌清多元發散的思維,才具聚焦與收束成為可視的文字。
楊曉菁 現職: 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系 研究專長: 古典散文、文心雕龍、閱讀與寫作教學、華語文教學與研究 著作: 一、學術專著: 《華文閱讀教學策略研究》 《閱讀理解與修辭批評》 《中文閱讀策略研究:以《文心雕龍》「文術論」為理論視域》 《國語文非選擇題怎麼寫》 二、一般著作: 《打開古人的內心小劇場》 《階梯寫作──微書寫時代的邏輯、思辨與寫作力》 《閱讀不偏食──30篇文字的美味關係》 《古文今讀》
前言
第一章 反思與回望:直面寫作問題的種種現象
第一節:溫情式的理盲與多讀就會寫?
第二節:語言癌存在嗎?語言癌是冗詞贅字嗎?
第三節:口頭語與書面語是互斥?還是交融?
第四節:語言與文字共構的表達能力
第二章 覺知與辨析:為自己開立寫作處方簽
第一節:意識個體寫作的問題點
第二節:認知「寫得出」及「寫不出」的癥結
第三節:釐淸文學與非文學、分別知性與感性
第四節:嘗試身手,調整病句
第三章 認識與內化:文章的內部與外延
第一節:寫作的基本目的──說詮釋、溝通表達
第二節:解剖文章的組成要素:字、詞、句與段落
第三節:協調於文字之外──標點符號的樣貌與姿態
第四節:文章寫作的基本元素──語法、修辭及邏輯
第四章 分析與對照:中西方寫作相對論
第一節:認識「事」、「描寫」、「說明」、「議論」之手法
第二節:寫作手法的交融與活用
第三節:中英文寫作手法的對比與借鑑
第五章 建構與延展:構詞、造句、組段與謀篇
第一節:文字上開出花來──詞彙的樣態
第二節:如何寫出好句子──句子的樣態
第三節:如何架設充分的邏輯──段落的鋪排
第六章 起身與跨步:文章寫作的類型
第一節:長話短說與化繁為簡
第二節:資料判讀、文獻述評
第三節:評論寫作與觀點闡述
第七章 跨域與越界:當代文字力的能量
第一節:多型態文字轉譯
第二節:廣吿文案起手式
第三節:數位時代微書寫
第八章 結語
一、寫作後的反饋機制
二、小結
第一章 反思與回望:直面寫作問題的種種現象 第一節:溫情式的理盲與多讀就會寫? 書寫是閱讀的反饋?讀得越多,寫得越好嗎?會寫作的人都是天生的文靑?(寫作表達力是先天論?後天論?)只要多練習,寫作品質就會進步嗎?(量變必然造成質變?)教師努力批改作文,學生就能接收到更多的回饋及修正的訊息,然後進步嗎?以上都是値得思考的命題。多數的時候,我們認為寫作貧弱的原因來自於閱讀的「量」體不足,因此,常常鼓勵有意提升寫作能力者,可以多多閱讀,有益書寫。但是,從部分相關研究來看,如果閱讀要有益於寫作,那麼,閱讀定義便不能狹隘地侷限在以眼、以心所閱讀的內容,而是從閱讀中習得寫作的技巧與方法,也就是透過「有意識」、「有策略」的閱讀以豐富寫作能力。 關於讀與寫之間的關係,衛曉嵐(2000)依據丁有寬的見解,提出七條讀寫對應的規律(引自林秀雲,2010),擧例如下: 1.從閱讀中學習解題──以寫作練習審題和擬題 2.從閱讀中學習概括旨趣──以寫作練習怎樣表達旨趣 3.從閱讀中學習分段概括段意──以寫作練習寫作題綱 4.從閱讀中學習區分文章主次──以寫作練習如何安排詳略 5.從閱讀中學習捕捉重點段落──以寫作練習如何突顯中心 6.從閱讀中學習品評詞句──以作文練習如何遣詞造句 7.從閱讀中學習作者怎樣觀察事物──以作文練習觀察方法 寫作除了具備「外在動機」──也就是對應外在職場的、作業的、考試需求的動機之外,它應該也有「內在動機」,所謂「內在動機」是指個人內心或大腦裡,有主動想說的話、想表達的觀點,不吐不快;又或者是,想藉由書寫留下記憶或是紀念,這樣的文字紀念方式與拍照的圖像紀念殊途同歸,只是形式略有不同。因此,「為自己而寫」是很重要的內在動機。 寫作訓練是思維的訓練,我們如果希望閱讀可以有助於寫作,自然就必須以思維訓練的角度來設計讀寫的內容。而思維訓練的內涵到底是什麼?簡單來說,就是遇到事情先擱置情緒,而以理性進行分析。我們集體社會氛圍對於深度的、理性的思辨較為缺乏,所以,無論是口說或是文字表達,除了有興趣者或是研究者之外,多數人不擅長「說理」、「議論」及「評價」。對於部分的議題與現象慣以「直觀的」、「印象的」直接反射,缺乏「客觀的」、「證據的」就事論事之理性,這便是人們時常提及「溫情式的理盲」、「不合理的濫情」等說法。而一般書寫時,我們也容易以「概括式語言」來呈現,此處的概括式是指不深入的、浮光掠影的表述方式,欠缺深層細緻的觀察、充分的聯想及深刻的思考,而用「一言以敝之」的方式含糊交代。雖然,學術上也有「概括式語言」的用法,但,它是指將濃厚豐富的思想或意義以簡明扼要的方式來表現,淸代劉熙載於《藝概》中說:「凡作一篇文,其用意俱要可以一言蔽之。擴之則為千言,約之則為一言,所謂主腦者是也。」 此語係指在全文關鍵處用一句或幾句話點明題旨,成為全文中精煉扼要而含義深刻的警句,劉熙載所言的「主腦」便是作者所知、所感、所思、所見的高度濃縮與概括。 所以,閱讀及寫作時聚焦於文章語句的連貫性、證據效度、因果邏輯、基本預設謬誤、結構合理性等面向,避免被閱讀材料所牽引,而完全順從作者的觀點和說法,以致欠缺個人的思想與意志。這是訓練邏輯思辨重要的方式之一。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