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會員
品牌介紹
關於我們
企業徵才
客服中心
會員專區
與我連絡
申訴信箱
FAQ
電子報
書目下載
圖書總覽
服務推薦
教學網
考用網站
首頁
書目下載
會員專區
與我連絡
飛躍六十 迎向百年
法律/政治
法律
政治、公共事務
財經/商管/觀光
財經、商管、統計
觀光、餐旅、休閒
文/史/哲/期刊
辭書、總類
語言、文學
歷史、哲學、宗教
藝術、設計、文創
學術期刊
理工/醫護
理工
醫護暨生命科學
農林漁牧
教育/心理/傳播
教育
心理、諮商與輔導
社會、傳播(影視)
小五南/中等教育
小五南
電機與電子群
餐旅群
家政群
商業與管理群
英文
藝術群
農業群
食品群
【春節延後出貨公告】 「適逢春節假期,五南官網均可正常下單購買,惟1/21(二)17:00後的網站訂單,預估將延至2/3(一)下午後出貨,造成不便敬請見諒。」
庫存量不足。
可訂購時通知我
分享
五南文庫
語言、文學
-
中國文學
-
文學史
樂府文學史
作 者:
羅根澤
出版社別:
五南
書 系:
五南文庫
出版日期:2014/05/01(1版1刷)
ISBN:978-957-11-7580-5
書 號:1D78
頁 數:272
開 數:25K
剩餘庫存:0本
剩餘庫存量非即時庫存量,若仍有購買需求請洽詢客服或業務分機824、889。
定 價:320元
優惠價格:256元
滿額優惠折扣
2/17~3/31五南開學祭~開啟學習新篇章!全站滿550再95折
本書是研究樂府文學的專書,原為羅根澤先生編著的《中國文學史類編》第二編,後發行單本。全書一開頭先對樂府做出明確的定義及分類,再依時代分章敘述,完整介紹了樂府的發展及盛衰,對研究者極具參考價值。
羅根澤(1800~1960) 字雨亭,河北深州人,曾任教河南大學、河北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師範大學、西北聯合大學、中央大學、南京大學等校,在學術觀點和研究方法上,受導師梁啟超的影響很大,郭紹虞稱讚說:「雨亭之書,以材料豐富著稱。」其著作甚多,包括《中國文學批評史》、《諸子考索》等。
自 序
第一章 緒 論
一、樂府之義界
二、樂府之類別
第二章 兩漢之樂府
一、三大樂府
二、樂府古辭及其他
三、漢代樂府源流變遷表
第三章 魏晉樂府
一、魏──附吳蜀
二、晉
三、魏晉樂府源流變遷表
第四章 南北朝樂府
一、南朝
二、北朝
三、南北樂府之異同及其在文學史上之地位
第五章 隋唐樂府
一、隋
二、唐
第六章 結 論
第一章 緒 論 一、樂府之義界 樂之起源蓋甚早。荀子〈樂論〉曰:「夫樂者樂也,人情之所必不免也。故人不能無樂,樂則必發於聲音,形於動靜。而人之道,聲音動靜性術之變盡是矣。」發於聲音則為樂,形於動靜則為舞,知樂舞乃人性之自然表現,先民之初,蓋已與生俱來矣。 但「樂府」之名,則發生甚晚。《漢書·禮樂志》(以下省稱〈漢志〉):「至武帝定郊祀之禮,……乃立樂府,采詩夜誦。有越、代、秦、楚之謳。以李延年為協律都尉,多舉司馬相如等數十人,造為詩賦,略論律呂,以合八音之調,作十九章之歌。」顏師古注:「樂府之名,蓋始於此。哀帝時罷之。」〈藝文志〉亦曰:「自武帝立樂府而采歌謠,於是有趙代之謳,秦楚之風。」〈李延年傳〉亦云:「延年善歌,為新變聲。是時上方興天地諸祀,欲造樂,令司馬相如等作詩頌,延年輒承意弦歌所造詩,為之新聲曲。」 觀此,知「樂府」始於漢武,本為官署之名,其職在采詩歌,被以管弦以入樂,故後世遂以樂府官署所采獲保存之詩歌為樂府。然〈禮樂志〉又載:「孝惠二年,使樂府令夏侯寬……」云云,似「樂府」之署,設置已久。其實不然。〈志〉曰:「初高祖既定天下,過沛,與故人父老相樂,醉酒歡哀,作〈風起〉之詩,令沛中童兒百二十人,習而歌之。至孝惠時,以沛宮為原廟,皆令歌兒習吹以相和,常以百二十人為員。至文景之間,禮官肄業而已。」然則武帝之前,有樂府令,而無樂府官署之設;孝惠以沛宮為原廟,文景不過禮官肄業。故雖有樂府令,無可述之價值;故論「樂府文學」者,宜以武帝立樂府署為第一頁也。 據〈漢志〉,樂府文學之成分,約有兩種:一、民間歌謠;二、文人詩賦。但兩種未必皆能合樂,故又使通音樂者,增刪潤色,以協律呂。如〈相和歌·清調曲〉之〈苦寒行〉,其本辭為: 北上太行山,艱哉何巍巍。羊腸坂詰屈,車輪為之摧。樹木何蕭瑟,北風聲正悲。熊羆對我蹲,虎豹夾路啼。谿谷少人民,雪落何霏霏。延頸長歎息,遠行多所懷。我心何怫鬱,思欲一東歸。水深橋梁絕,中路正徘徊。迷惑失故路,薄暮無宿棲。行行日已遠,人馬同時從飢。擔囊行取薪,斧冰持作糜。悲彼〈東山詩〉,悠悠令我哀。 晉樂所奏者,則改為: 北上太行山,艱哉何巍巍。太行山,艱哉何巍巍。羊腸坂詰屈,車輪為之摧。(一解) 樹木何蕭瑟,北風聲正悲。何蕭瑟,北風聲正悲。熊羆對我蹲,虎豹夾路啼。(二解) 谿谷少人民,雪落何霏霏。少人民,雪落何霏霏。延頸長歎息,遠行多所懷。(三解) 我心何怫鬱,思欲一東歸。何怫鬱,思欲一東歸。水深橋梁絕,中道正徘徊。(四解) 迷惑失徑路,瞑無所宿棲。失徑路,瞑無所宿棲。行行日以遠,人馬同時飢。(五解) 擔囊行取薪,斧冰持作糜。行取薪,斧冰持作糜。悲彼〈東山詩〉,悠悠使我哀。(六解) ──魏武帝作,見《樂府詩集》卷三十三。 再如〈塘上行〉,其變動之處更多。本辭為: 蒲生我池中,其葉何離離。傍能行仁義,莫若妾自知。眾口鑠黃金,使君生別離。念君去我時,獨愁常苦思。想見君顏色,感結傷心脾。念君常苦悲,夜夜不能寐。莫以豪賢故,棄捐素所愛。莫以魚肉賤,棄捐蔥與薤。莫以麻枲賤,棄捐菅與蒯。出亦復苦愁,入亦復苦愁。邊地多悲風,樹木何修修。從君致獨樂,延年壽千秋。 晉樂所奏,則改為: 蒲生我池中,蒲生我池中,其葉何離離。傍能行人儀,莫能縷自知。眾口鑠黃金,使君生離別。(一解。按「離別」應校乙。) 念君去我時,念君去我時,獨愁常苦悲。想見君顏色,感結傷心脾,夜夜愁不寐。(二解) 莫用豪賢故,莫用豪賢故,棄捐素所愛。莫用魚肉貴,棄捐蔥與薤。莫用麻枲賤,棄捐菅與蒯。(三解) 倍思者苦枯,倍思者苦枯,蹶船常苦沒。教君安息定,慎莫致倉卒。念與君一共離別,亦當何時共坐復相對。(四解) 出亦復苦愁,出亦復苦愁,入亦復苦愁。邊地多悲風,樹木何蕭蕭。今日樂復樂,延年壽千秋。(五解) 《樂府詩集》(卷三十五)引《鄴都故事》,此歌最初為魏文帝甄皇后所作。言:后為郭皇后所讒,文帝賜死後宮,臨終為詩曰: 蒲生我池中,綠葉何離離。豈無蒹葭艾,與君生別離。莫以賢豪故,棄捐素所愛。莫以麻枲賤,棄捐菅與蒯。莫以魚肉賤,棄捐蔥與薤。 此說是否可信,此歌是否甄后作,第弗深考。要之,此為所舉「本辭」之本辭,則無疑也。觀此,知無論歌,詩,賦,入樂時每多增刪修改,不盡存本來面目。職是,遂產生此種非歌謠,非詩賦之「樂府文學」。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