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會員
品牌介紹
關於我們
企業徵才
客服中心
會員專區
與我連絡
申訴信箱
FAQ
電子報
書目下載
圖書總覽
服務推薦
教學網
考用網站
首頁
書目下載
會員專區
與我連絡
飛躍六十 迎向百年
法律/政治
法律
政治、公共事務
財經/商管/觀光
財經、商管、統計
觀光、餐旅、休閒
文/史/哲/期刊
辭書、總類
語言、文學
歷史、哲學、宗教
藝術、設計、文創
學術期刊
理工/醫護
理工
醫護暨生命科學
農林漁牧
教育/心理/傳播
教育
心理、諮商與輔導
社會、傳播(影視)
小五南/中等教育
小五南
電機與電子群
餐旅群
家政群
商業與管理群
英文
藝術群
農業群
食品群
【春節延後出貨公告】 「適逢春節假期,五南官網均可正常下單購買,惟1/21(二)17:00後的網站訂單,預估將延至2/3(一)下午後出貨,造成不便敬請見諒。」
庫存量不足。
可訂購時通知我
分享
五南文庫
標準與尺度
作 者:
朱自清
出版社別:
五南
書 系:
五南文庫
出版日期:2012/04/01(1版1刷)
ISBN:978-957-11-6601-8
書 號:1D43
頁 數:176
開 數:32K
剩餘庫存:3本
剩餘庫存量非即時庫存量,若仍有購買需求請洽詢客服或業務分機824、889。
定 價:250元
優惠價格:99元
主題書展
2/17~3/31 2025五南開學祭~開啟學習新篇章!字辭典/國家考試/半導體/材料/環境/數化物理/農林漁牧/醫護/教科書8折起、即將絕版區99元起、全館滿550再95折
滿額優惠折扣
2/17~3/31五南開學祭~開啟學習新篇章!全站滿550再95折
何謂「標準」與「尺度」? 文壇大師朱自清在新舊交替時代 對文學和教學「舊標準」與「新尺度」的獨到見解 標準通常有兩個意思。一是不自覺的,一是自覺的。不自覺是指我們接受了傳統的標準,應用在衡量人事物上,但是我們本身並不懷疑,並不衡量,只是照單全收;自覺的則是修正傳統標準,以及採用外來的部分。朱自清將不自覺的種種標準稱為「標準」,而種種自覺的標準稱為「尺度」。而這些分別不只用在道德部分,在文學方面也是如此。 中國文學自古以來不斷地有著新的變革,朱自清所處的年代正值五四運動,大家擁戴著德先生和賽先生,努力實踐打倒禮教,反封建的工作。文學上越來越多人採取新的標準和尺度,加深生活的深度和廣度。正因為如此,朱自清談論著文學和教學的意義,帶給當時的知識分子一個重新思考的通路,對現代人而言,也有著提醒和反思的作用。
朱自清,原名自華,號實秋,後改名為自清,字佩弦。幼年受傳統的古典教育,大學時代即開始創作新詩,一九二三年發表長詩〈毀滅〉,在當時的詩壇上發生了很大的影響。一九二五年,任清華大學教授,創作轉向散文,同時開始古典文學的研究。抗戰爆發後,曾與葉聖陶合著《國文教學》。享年五十一歲。 民初散文家郁達夫曾說:「朱自清雖是一個詩人,可是他的散文仍能夠貯滿著那一種詩意,文學研究會的散文作家中,除冰心外,文章之美,要算他了。」葉聖陶則說:「現代大學裡,如果開現代本國文學的課程,或者有人編現代本國文學史,論到文體的完美,文字的全寫口語,朱先生該是首先被提及的。」可見朱自清在當代受到推崇的程度。 作品尚有詩集《蹤跡》、散文集《背影》、《歐遊雜記》、《你我》等,有著作二十餘種,約二百萬字。
自序
動亂時代
中國學術界的大損失—悼聞一多先生
回來雜記
文學的標準與尺度
論嚴肅
論通俗化
論標語口號
論氣節
論吃飯
什麼是文學?
什麼是文學的「生路」?
低級趣味
語文學常談
魯迅先生的中國語文觀
誦讀教學
誦讀教學與「文學的國語」
論誦讀
諭國語教育
古文學的欣賞
現在人眼中的古代─介紹郭沫若著《十批判書》
什麼是中國文學史學主潮?─林庚著「中國文學史」序
日常生活的詩─蕭望卿「陶淵明批評」序
動亂時代 這是一個動亂時代。一切都在搖盪不定之中,一切都在隨時變化之中。人們很難計算他們的將來,即使是最短的將來。這使一般人苦悶;這種苦悶或深或淺的籠罩著全中國,也或厚或薄的瀰漫著全世界。在這一回世界大戰結束的前兩年,就有人指出一般人所表示的幻滅感。這種幻滅感到了大戰結束後這一年,更顯著了;在我們中國尤其如此。 中國經過八年艱苦的抗戰,一般人都掙扎的生活著。勝利到來的當時,我們喘一口氣,情不自禁的在心頭描畫著三五年後可能實現的一個小康時代。我們也明白太平時代還遙遠,所以先只希望一個小康時代。但是勝利的歡呼閃電似的過去了,接著是一陣陣悶雷響著。這個變化太快了,幻滅得太快了,一般人失望之餘,不由得感到眼前的動亂的局勢好像比抗戰期中還要動亂些。再說 這動亂是世界性的,像我們中國這樣一個國家,大概沒有足夠的力量來控制這動亂;我們不能計算,甚至也難以估計,這動亂將到何時安定,何時纔會出現一個小康時代。因此一般人更深沉的幻滅了。 中國向來有一治一亂相循環的歷史哲學。機械的循環論,現代大概很少人相信了,然而廣義的看來,相對的看來,治亂的起伏似乎可以說是史實,所謂廣義的,是說不限於政治,如經濟恐慌,也正是一種動亂的局勢。所謂相對的,是說有大治大亂,有小治小亂;各個國家,各個社會的情形不同,卻都有它們的治亂的起伏。這裡說治亂的起伏,表示人類是在走著曲折的路;雖然走著曲折的路,但是總在向著目標走上前去。我相信人類有目標,因此也有進步。每一回治亂的起伏,清算起來,這裡那裡多多少少總有些進展的。 但是人們一般都望治而不好亂。動亂時代望小康時代,小康時代望太平時代─真正的「太」平時代,其實只是一種理想。人類向著這個理想曲折的走著,其實只是一種理想。人類向著這個理想曲折的走著;所以曲折,便因為現實與理想的衝突。現實與理想都是人類的創造,在創造的過程中,不免試驗與錯誤,也就不免衝突。現實與現實衝突,現實與理想衝突,理想與理想衝突,樣樣有。從一方面看,人生充滿了矛盾;從另一方面看,矛盾中卻也有一致的地方。人類在種種衝突中進展。 動亂時代中衝突更多,人們感覺不安、徬徨、失望,於是乎幻滅。幻滅雖然幻滅,可還得活下去。雖然活下去,可是厭倦著,詛咒著。於是搖頭,皺眉毛,「沒辦法!沒辦法!」的說著,一天天混過去。可是,這如果是一個常態的中年人,他還有相當的精力,他不會甘心老是這樣混過去;他要活得有意思些。他於是頹廢─菸、賭、酒、女人,盡情的享樂自己。一面獻身於投機事業,不顧一切原則,只要於自己有利就幹。反正一切原則都有動搖,誰還怕誰?只要抓住現在,抓住自己,管什麼社會國家!古詩道:「我躬不閱,遑恤我後!」可以用來形容這些人。 有些人也在幻滅之餘活下去,可是憎惡著、憤怒著。他們不怕幻滅,卻在幻滅的遺跡上建立起一個新的理想。他們要改造這個國家,要改造這個世界。這些人大概是青年多,青年人精力足,顧慮少,他們討厭傳統,討厭原則;而現在這些傳統、這些原則在動搖之中,他們簡直想一腳踢開去。他們要創造新傳統、新原則、新中國、新世界。他們也是不顧一切,卻不是只為自己。他們自然也免不了試驗與錯誤。試驗與錯誤的結果,將延續動亂的局勢?還是將結束動亂局勢?這就要看社會上矯正的力量和安定的力量,也就是說看他們到底抓得住現實還是抓不住。 還有些人也在幻滅之餘活下去,可以對現實認識著、適應著。他們漸漸能夠認識這個動亂時代,並接受這個動亂時代。他們大概是些中年人,他們的精力和膽量只夠守住自己的崗位,進行自己的工作。這些人不甘頹廢,可也不能擔負改造的任務,只是大時代一些小人物。但是他們謹慎的調整著種種傳統和原則,忠誠的保持著那些。那些傳統和原則,雖然有些人要踢開去,然而其中 主要的部分自有它們存在的理由。因為社會是聯貫的,歷史是聯貫的。一個新社會不能憑空從天上掉下,它得從歷來的土壤裡長出。社會的安定力固然在基層的衣食住,在中國尤其是農民的衣食住;可是這些小人物對於社會上層機構的安定,也多少有點貢獻。他們也許抵不住時代潮流的衝擊而終於失掉自己的崗位,甚至生命,但是他們所抱持的一些東西還是會存在的。 以上三類人,只是就筆者自己常見到的並且相當知道的說,自然不能包羅一切。但這三類人似乎都是這動亂時代的主要分子。筆者希望由於描寫這三類人可以多少說明了這時代的局勢。他們或多或少的認識了現實,也或多或少的抓住了現實;那後兩類人一方面又都有著或近或遠或小或大的理想。有用的是這兩類人。那頹廢者只是消耗,只是浪費,對於自己,對於社會都如此。那投 機者擾害了社會的秩序,而終於也歸到消耗和浪費一路上。到處搖頭苦臉說著「沒辦法!」的人不過無益,這些人簡直是有害了。改造者自然是時代的領導人,但希望他們不至於操之過切,欲速則不達。調整者原來可以與改造者相輔為用,但希望他們不至於保守太過,抱殘守闕。這樣維持著活的平衡,我們可以希望比較快的走入一個小康時代。 (南京中央日報‧三十五年)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