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會員
品牌介紹
關於我們
企業徵才
客服中心
會員專區
與我連絡
申訴信箱
FAQ
電子報
書目下載
圖書總覽
服務推薦
教學網
考用網站
首頁
書目下載
會員專區
與我連絡
飛躍六十 迎向百年
法律/政治
法律
政治、公共事務
財經/商管/觀光
財經、商管、統計
觀光、餐旅、休閒
文/史/哲/期刊
辭書、總類
語言、文學
歷史、哲學、宗教
藝術、設計、文創
學術期刊
理工/醫護
理工
醫護暨生命科學
農林漁牧
教育/心理/傳播
教育
心理、諮商與輔導
社會、傳播(影視)
小五南/中等教育
小五南
電機與電子群
餐旅群
家政群
商業與管理群
英文
藝術群
農業群
食品群
【春節延後出貨公告】 「適逢春節假期,五南官網均可正常下單購買,惟1/21(二)17:00後的網站訂單,預估將延至2/3(一)下午後出貨,造成不便敬請見諒。」
分享
教育
-
幼兒教育
幼兒園課程與教學設計
作 者:
蔡瑾靜
出版社別:
五南
出版日期:2020/06/19(1版3刷)
ISBN:978-957-11-9249-9
書 號:1I63
頁 數:320
開 數:20K
剩餘庫存:16本
剩餘庫存量非即時庫存量,若仍有購買需求請洽詢客服或業務分機824、889。
定 價:380元
優惠價格:342元
國立臺南大學教育系林進材教授、國立臺南大學附設實驗小學溫美玉老師 推薦
本書的特色在於將幼兒園階段的課程與教學,透過能力指標內涵的分析與課程教學轉化的方式,提供幼兒園教師在教學設計與實施上的參考。 本書的內容,包括幼兒園課程與教學設計基本模式與原理、課程與教學設計基本理念、課程與教學設計模式、課程與教學設計內容舉例等,並且依據上述理論與實務,提供五個主題方面的課程與教學活動設計,包括「寶貝上學趣」、「超級寶貝」、「超級麻吉—有你真好」、「就是愛地球」、「歡樂節慶趣」。希望本書的出版,提供從事幼兒工作的教師更多專業方面的思考,在課程與教學設計上更豐富的視野。
蔡瑾靜 學歷: 國立台東大學幼兒教育學系 現職: 嘉義縣朴子市雙溪國小附設幼兒園教師 經歷: 幼兒園教師教學經驗31年 嘉義縣教保輔導團輔導員20年 2011年榮獲嘉義縣師鐸獎 2013年榮獲教育部閱讀磐石推手老師 2014年榮獲教育大愛菁師獎 2016 年榮獲台東大學傑出校友 專長: 創意教學、創意教具製作、閱讀教學策略、創意閱讀、親子共讀 演講: 優質創意教學、創意閱讀、班級經營、學習區創意教具等約計70場次
第一篇 幼兒園課程與教學設計基本模式與原理
第二篇 幼兒園階段課程與教學設計實務(一)
第三篇 幼兒園階段課程與教學設計實務(二)
第四篇 幼兒園階段課程與教學設計實務(三)
第五篇 幼兒園階段課程與教學設計實務(四)
第六篇 幼兒園階段課程與教學設計實務(五)
專業來自經驗的積累與焠練 ----千呼萬喚始出來---- 這本「幼兒園課程與教學設計」專書的出版,有一段很長的故事和機緣。由於個人參與移民署的「火炬計畫」,認識了在嘉義縣雙溪國小幼兒園服務的瑾靜老師,一位有個性、有想法、有創意、有概念的專業教師。從幾次的分享與對話中,不難窺出瑾靜老師在幼兒教育上專業的理念,以及在幼兒課程與教學方面的努力。在幼兒園擔任教學工作,累積了20年以上的經驗,每一學年開始前,總是要為未來一年的教學,費盡心思的構思課程與教學方面的內容,希望可以為幼兒的教育,提供不一樣的活動、不一樣的教學、不一樣的課程。其實,這些內容的構思與創新,正符合以「教師為主體」的課程設計理念,也符合「由下而上」的學校本位課程理想的落實。 透過幾次的課程與教學設計經驗分享與對話,個人私下希望瑾靜老師可以將自己在幼兒園服務多年的專業經驗與寶貴的想法,透過文字的洗鍊與專書的出版,提供幼兒園教師專業上的參考,沒有想到一開始就遭到「閉門羹」式的婉拒,理由是她沒有博士學位、不是教授、不夠專業、怕被批評、怕被嘲笑、怕被指責等等。因此,這本書的出版,耗費了一段好長的時間,才讓瑾靜老師無奈地點頭同意。在瑾靜老師同意將自己的經驗,透過專書出版和幼教老師分享之後,誰知道真正的苦難才開始,除了要隨時當她的字典、顧問、吐苦水的對象,還要經常鼓勵她快完成了,最後一里路了,寫得很好,內容很優,貢獻很大(雖然這些都是真的),但是要常常反覆地鼓勵她,繼續寫下去別放棄。 如今,這本專書終於要面世了,我的壓力可以解脫了,終於可以鬆一口氣了。雖然,在瑾靜老師寫書的歷程中,要扮演催搞的角色、課程與教學的顧問、亦師亦友的身份。但看了本書的初稿,覺得內容相當的優,對於幼兒園教師的教學,有正面積極的意義,期盼本書的出版,能提供幼兒園教師,一個專業的思維,課程與教學模式的參考,進而提升課程與教學的品質。 瑾靜老師的課程與教學設計,始終圍繞在創新、體驗、成長、精緻的理念之上,並且以括1.覺知辨識;2.表達溝通;3.關懷合作; 4.賞析推理;5.想像創作;6.自主管理等六個範疇為主要的焦點,進行具有樂趣化、創新性、趣味化的教學活動設計實施。是一本值得幼兒園教師典藏,並且加以細細閱讀的專書,從本書的內容閱讀能啟發更多課程與教學實施的思維,也能激發更多幼兒教學的能量。我個人很榮幸,能在本書出版前夕,閱讀第一手資料,並且提筆為本書的出版寫幾句話,雖然本書的出版,是在「千呼萬喚始出來」情境下,個人仍為瑾靜老師的專業經驗與專業分享的精神,感到相當的榮幸與值得鼓勵的情懷。 台南大學教育學系 林進材謹誌
I.幼兒園課程與教學設計基本模式與原理 一、課程與教學設計基本理念 本書命名為「幼兒園課程與教學設計」的主要目的,希望透過幼兒教育理論,結合能力指標的內涵與準則,透過課程與教學設計及課程與教學活動實施,落實幼兒教育的理念,引領幼兒教師提升教育專業能力,並且激發課程與教學設計的潛能,提供幼兒專業的活動實施,培養幼兒六大能力指標的內涵素養。 有關幼兒課程與教學設計理念,請參考下列理念模式圖。下圖的主要範圍囊括學校教育、家庭教育與社區教育三的主軸。在教育內涵方面,包括1.覺知辨識;2.表達溝通;3.關懷合作;4.賞析推理;5.想像創作;6.自主管理等六個範疇。希望幼兒教育的推動與落實,可以學校教育、家庭教育與社區教育一起努力,提升幼兒教育的品質,激發幼兒的情潛在能力,讓幼兒從快樂中學習,學習中有快樂,贏造一個值得回憶的童年。 二、課程與教學設計模式(流程圖) 賡續幼兒課程與教學設計基本理念,本書的各項活動設計,係奠基於下列基本流程圖。茲將幼兒課程與教學設計的流程,簡要說明如下: (一)幼兒園教育 本書的課程與教學設計,主要以「幼兒園教育」為理論依據,透過理論依據結合課程與教學活動設計,引導幼兒園教師熟悉幼兒教育相關理論,將相關理論的內涵、精神、特色、準則、流程、基本理念等,結合幼兒學習能力指標內涵與規準,提供幼兒從活動中學習、從學習中活動的機會,透過學習能力的開展,提升各項基本能力。 (二)幼兒教育理論 許多國家的幼兒教育強調發展幼兒的體力和智 力,註意實際操作。在幼兒教育理論方面,通常包括生活衛生習慣、 體育活動、思想品德、語言、常識、算術、音樂和美術。在幼兒全面發展的教育內容方面,要包括遊戲、體育活動 、上課、觀察、勞動、娛樂 等整個生活和活動之中。 (三)幼兒園階段學習能力指標內涵與規準 本書的幼兒園階段學習能力指標內涵與規準,除了依據幼兒教育理想與理論之外,更重要的是依據教育部公佈的「幼兒園階段學習能力指標內涵與規準」,將幼兒所需要學習的能力指標,透過「對應與轉化」設計幼兒的學習活動,讓有幼兒園的學生可以在活動中學習,透過各項活動的學習,培養應該具備的能力指標,進而提升各項能力素養。 (四)六項基本能力 本書的能力指標內涵與規準,依據現行的辦法,包括「覺知辨識」、「表達溝通」、「關懷活動」、「推理賞析」、「想像創作」、「自主管理」等六大基本能力。 (五)能力指標與課程教學的對應與轉化 在以六項基本能力為課程與教學活動設計之後,接下來就是課程與教學的對應與轉化。幼兒園教師在熟悉六大基本能力之後,應該透過課程與教學設計的歷程,將各種基本能力融入課程目標,作為課程與教學設計的依據,進而選擇生活經驗,透過課程的對應與轉化,成為幼兒的學習活動。 (六)幼兒園課程教學實施與活動實施 幼兒園課程教學實施與活動實施的設計,主要來自於能力指標與課程教學的對應與轉化,課程轉化與實施指的是幼兒園教師的教學活動,以及園所內所做的各項活動。教師在進行活動設計時,要依據能力指標的內涵與要求,才能規劃出具有專業水準的課程教學。 (七)幼兒園課程與教學實施成效評估 課程與教學的實施成效評估,是幼兒園活動最為重要的一環,成效評估的用意在於確定課程與教學目標的達成情形,瞭解幼兒在學習方面的成長變化情形,進而作為是否「修正」或「補救」的依據。 (八)修正課程與教學設計內涵與應用 修正課程與教學設計,是課程設計與實施最後的一環,幼兒園教師在進行課程與教學設計,實施之後應該要有成效評估的理念,透過成效評估有助於瞭解是否將課程與教學設計內涵進行修正或調整。 三、 幼兒園教師課程與教學設計模式 一般而言,課程設計的模式是課程設計的實際運作狀況的縮影,或是理想運作狀況的呈現,希望藉以介紹、溝通或示範課程設計的藍圖,使未來的課程設計行動獲得指引(黃政傑,2015)。有關幼兒園教師課程與教學設計模式,最常使用者為:1.目標模式(objectives model)的課程設計;2.歷程(過程)(process model)模式的課程設計;3.情境模式(situation model)的課程設計。茲簡要說明如下: (一) 目標模式(或稱泰勒模式) 目標課程設計的重要問題包括四個重要階段: 1.學校應達成哪些教育目標? 2.要提供哪些學習經驗才能達成目標? 3.如何有效地組織學習經驗? 4.如何確定這些教育目標已經達成? (二) 歷程(process model)模式的課程設計 歷程模式的課程設計,強調教育的方式與教學過程,而不是教育內容,且 重視學習者的主動學習與教師的專業思考。此外,並未預先確定具體的教育目標,且未硬性規定學生學習的行為結果。 歷程模式的設計原則,包括: 1.允許學習者作明智的選擇 2.給予學生主動的角色 3.能使學生接觸具體的事物 4.課堂中,學生應處理具爭議性的問題 5.教師不應運用其權威 6.以討論作為探究的方式 7.尊重參與者意見的分歧 8.教師是引導者而不是教導者 (三) 情境模式(situation model)的課程設計 史克北(Skilbeck)提出情境分析模式課程設計的理念,其主要的想法包括 :課程設計與發展置於社會文化架構中,學校教師藉由提供學生瞭解社會文化價值、詮釋架構和符號系統的機會,改良及轉變其經驗。 情境模式課程設計的主要構成要素如下: 1.分析情境 2.擬定目標 3.設計教與學的課程方案 4.詮釋及實施課程方案 5.評估及評鑑。 四、幼兒課程與教學設計內容 幼兒課程與教學設計的模式,一般需要依循下列的內容,作為課程與教學設計的參考和依據。 (一)學習能力指標 幼兒的學習能力指標,一般和素養、行為能力指標、基本能力有關,幼兒教師在進行課程與教學活動設計時,應該要先瞭解學習能力指標的內涵和要素,瞭解在每一個階段中的幼兒,必須具備哪些基本的能力,將這些基本的學習能力融入課程與教學設計中,轉化成為課程與教學目標,在依據這些課程目標,選擇生活中的各種經驗,進而組織篩選各種生活經驗,在轉化成為學習活動的內容。 (二)主題概念網 主題概念網的內容,主要是在學生的學習能力指標,依據能力指標的內容,進行課程與教學設計(請參見各主題活動的內容),主題概念是屬於大範圍的學習目標,教師宜針對學習目標,進行主題事後網的設計(或構思)。 (三)主題事後網 主題事後網的構思來自於主題概念網,透過主題概念網的核心能力和主要內涵,教師依據實際的教學活動時間,以及各個園所的特性,進行細項方面的構思和設計。主題事後網的內涵,是課程與教學設計的目標,同時也是教師想要進行的教學設計。 (四)實際教學歷程 在實際教學歷程中,教師可以參考主題事後網中的各種要素,轉化設計成為實際的教學活動。在實際教學活動設計中,教師應該要考慮學習資源的院用,學習活動過程與活動後回饋等方面的規劃。 1.學習資源 學習資源的選擇與應用,要參考教學(或學習)目標,為達成教學目標,可以透過哪些學習資源的應用,提供幼兒在學習方面的資源(例如器材、教材、教學設備等)。 2.活動過程 教師在教學活動進行時,要考慮幼兒的安全性、樂趣性、教育性等方面的教育需求,讓幼兒可以在安全、舒適、樂趣的環境中進行學習。 3.活動後回饋 活動後回饋,主要是透過各種方式的評量,瞭解教學目標達成的情形,以及幼兒在學習方面的改變情形,作為是否調整課程與教學的依據和參考。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