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會員
品牌介紹
關於我們
企業徵才
客服中心
會員專區
與我連絡
申訴信箱
FAQ
電子報
書目下載
圖書總覽
服務推薦
教學網
考用網站
首頁
書目下載
會員專區
與我連絡
飛躍六十 迎向百年
法律/政治
法律
政治、公共事務
財經/商管/觀光
財經、商管、統計
觀光、餐旅、休閒
文/史/哲/期刊
辭書、總類
語言、文學
歷史、哲學、宗教
藝術、設計、文創
學術期刊
理工/醫護
理工
醫護暨生命科學
農林漁牧
教育/心理/傳播
教育
心理、諮商與輔導
社會、傳播(影視)
小五南/中等教育
小五南
電機與電子群
餐旅群
家政群
商業與管理群
英文
藝術群
農業群
食品群
【春節延後出貨公告】 「適逢春節假期,五南官網均可正常下單購買,惟1/21(二)17:00後的網站訂單,預估將延至2/3(一)下午後出貨,造成不便敬請見諒。」
分享
語言、文學
-
語言文字學
-
文字
文字學
作 者:
陳新雄
、
曾榮汾
出版社別:
五南
書 系:
語言文字學
出版日期:2010/09/14(1版1刷)
ISBN:978-957-11-5978-2
書 號:1X1P
頁 數:376
開 數:20K
定 價:420元
優惠價格:378元
主題書展
5/5-6/30 2025五南官網週年慶—你的知識補給站,年度最強優惠開跑/全館75折起,滿699再9折,滿399即贈一本《什麼?這才是真的北韓人》(贈完為止)
文字學在研究中國文字的起源、書體演變、六書結構、形義關係、文獻用字等問題時,必須涉及古文字,甚至以古文字作為研究資料和研究對象。總之,不論是古文字學還是現代中國文字學,都不能離開中國文字學的基礎理論,這是不言而喻的。 本書特色: 一、為說明中國文字學之基本學理及範疇而編,全書分為六章,前三章屬文字學基本理念與《說文》之認識,後三章為《說文》研究法與文字學其他領域之認識。 二、編寫以《說文》為核心,《說文》既為先秦古漢語形音義之彙編,亦為後世隸楷演變所本,若據此書研治中國文字,可古可今,不離其道。 三、第一章為「《說文》敘論」,主要論述文字之起源、意義、構造及變遷,「六書」亦詳列。 四、第二章為《說文》條例,分列十二節,為解讀《說文》之詳盡體例。 五、第三章為段玉裁注《說文》條例。 六、第四章為闡明黃侃研治文字之條例。季剛先生治文字學主據《說文》。本章先據黃焯整理之《文字聲韻訓詁筆記》理其條例,復據著者(陳新雄)整理之林景伊先生筆記,闡釋其中理念,文末歸結於陸宗達先生轉述季剛先生評點《說文》之法。 七、第五章為字樣學概說。字樣學為探討正字整理之歷史與學理。此領域為唐蘭首倡,近年學界重視日增,故特置入此章,以求文字學體系之完備。 八、第六章為古文字學概要,研治文字學,為求宏觀,對早於《說文》之史料理當重視。 九、引用資料必據原典。
現職: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名譽教授 文藻外語學院應用華語文系客座教授 華梵大學中文研究所兼任教授 中華聲韻學會名譽會員 中國訓詁學會名譽會員 中國文字學會名譽會員 中國詩經學會顧問 中國語文雜誌編委 學歷: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 中華民國國家文學博士 經歷:中國文化大學中文系教授兼主任 淡江大學中文系兼任教授 政治大學中文系兼任教授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兼任教授 美國喬治城(Georgetown)大學中日文系客座教授 香港浸會學院中文系首席講師 香港珠海大學文史研究所兼任教授 香港新亞研究所兼任教授 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訪問學人 中山大學中文研究所兼任教授 北京清華大學中文系客座教授 中國聲韻學會理事長 中國訓詁學會理事長 中國經學研究會理事長 著作:《春秋異文考》、《古音學發微》、《音略證補》、《六十年來之聲韻學》 《等韻述要》、《中原音韻概要》、《鍥不舍齋論學集》、《聲類新編》 《旅美泥爪》、《香江煙雨集》、《放眼天下》、《詩詞吟唱及賞析》 《文字聲韻論叢》、《訓詁學》、《古音研究》、《伯元倚聲.和蘇樂府》 《古虔文集》、《伯元吟草》、《東坡詞選析》、《新編中原音韻概要》 《東坡詩選析》、《家國情懷》
目次
著者於安陽訪古照片
著者於教育部審訂標準字照片
〈虞美人.贈榮汾弟〉詞一闋(插頁)
第一章 《說文》敘論
第二章 《說文解字》本書之條例
第三章 段玉裁注說文之條例
第四章 黃季剛先生之研治文字條例
第五章 字樣學概說
第六章 古文字學概要
附錄:
一、參考書目
二、附圖
1.《殷墟書契菁華.一》
2.《三代吉金文存》散氏盤銘拓本書影
3.《三代吉金文存》毛公鼎銘拓本書影
4.《石鼓文先鋒本》甲鼓拓本書影
第一章《說文》敘論 第一節 文字之起源 許慎《說文解字‧敘》云: 古者庖犧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視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易八卦, 垂憲象。及神農氏結繩為治而統其事,庶業其 ,飾偽 生。黃帝之史倉頡,見鳥獸蹏迒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別異也,初造書契,百工 乂,萬品 察。蓋取諸夬,夬揚于王庭,言文者宣教 化於王者朝廷,君子所 施祿及下,居德則忌也。 此許慎說文字緣起之明文也。不過,關於文字之起源,歷來傳說亦不一,茲歸納之如下: 一、 結繩說: 《易‧繫辭下》云:「上古結繩而治,後世聖人易之以書契。百官以治,萬民以察。」疏:「結繩者,鄭康成注云:『事大,大結其繩;事小,小結其繩。』義或然也。」 《九家易》云:「古者无文字,其有約誓之事,事大,大其繩;事小,小其繩。結之多少,隨物眾寡。」 此二說皆以結繩起於上古。《說文‧敘》云:「神農氏結繩為治而統其事。」段玉裁注云:「謂自庖犧以前,及庖犧,及神農皆結繩為治而統其事也。」 段說是也。其實結繩遠在神農之前,不過神農之世,仍沿用之耳。蓋伏羲之前,漢族尚營漁獵生活,其所需者惟記所弋禽獸數量之符號耳。劉師培曰:「雖結繩之字,不可復考,然觀一二三諸字,古文則作弌、弍、弎……是為結繩時代之字。」 此雖不得謂結繩即文字,然不可謂其無文字之意。故結繩時代實為文字之胚胎期。 二、 畫卦說: 《易‧繫辭下》云:「古者包犧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是知八卦之作,非僅為事物之符號,且兼為一切制作之原也。故曰:「易者象也,伏犧畫卦,以垂憲象。」《易緯乾坤鑿度.卷上.乾鑿度.古文八卦》且謂八卦即古文本字。即: 古文天字 古文地字 古文風字 古文山字 古文坎字 古文火字 古文雷字 古文澤字 由此可知,八卦雖為八種事物之符號,然實有文字之價值,蓋古人與自然界接觸既久,不能不各畫一符號以區別之,見天之現象平衡而無邊際,即畫「─」以表天,見地之現象平坦而有缺陷,即畫「- -」以表地,再重疊錯綜之為八卦,以為天、地、山、澤、水、火、風、雷之符號,更推廣之,為一切思想事物之符號。茲將《易‧說卦》所云之八卦涵義,錄之於下: 乾為天、為圜、為君、為父、為玉、為金、為寒、為冰、為大赤、為 良馬、為老馬、為瘠馬、為駁馬、為木果。 坤為地、為母、為布、為釜、為吝嗇、為均、為子母牛、為大輿、為文、為眾、為柄。其於地也,為黑。 震為雷、為龍、為玄黃、為旉、為大塗、為長子、為決躁、為蒼筤竹、為萑葦。其於馬也,為善鳴、為馵足,為作足、為的顙。其於稼也,為反生,其究為健、為蕃鮮。 巽為木、為風、為長女、為繩直、為工、為白、為長、為高、為進退、為不果、為臭。其於人也,為寡髮、為廣顙、為多白眼、為近利市三倍,其究為躁卦。 坎為水、為溝瀆、為隱伏、為矯輮、為弓輪。其於人也,為加憂,為心病,為耳痛,為血卦、為赤。其於馬也,為美脊、為亟心、為下首、為薄蹄、為曳。其於輿也,為多眚、為通、為月、為盜。其於木也,為堅多心。 離為火、為日、為電、為中女、為甲冑、為戈兵。其於人也,為大腹,為乾卦、為鱉、為蟹、為蠃、為蚌、為龜。其於木也,為科上槁。 艮為山、為徑路、為小石、為門闕、為果蓏、為閽寺、為指、為狗、為鼠、為黔喙之屬。其於木也,為堅多節。 兌為澤、為少女、為巫、為口舌、為毀折、為附決。其於地也,為剛鹵、為妾、為羊。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