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會員
品牌介紹
關於我們
企業徵才
客服中心
會員專區
與我連絡
申訴信箱
FAQ
電子報
書目下載
圖書總覽
服務推薦
教學網
考用網站
首頁
書目下載
會員專區
與我連絡
飛躍六十 迎向百年
法律/政治
法律
政治、公共事務
財經/商管/觀光
財經、商管、統計
觀光、餐旅、休閒
文/史/哲/期刊
辭書、總類
語言、文學
歷史、哲學、宗教
藝術、設計、文創
學術期刊
理工/醫護
理工
醫護暨生命科學
農林漁牧
教育/心理/傳播
教育
心理、諮商與輔導
社會、傳播(影視)
小五南/中等教育
小五南
電機與電子群
餐旅群
家政群
商業與管理群
英文
藝術群
農業群
食品群
【春節延後出貨公告】 「適逢春節假期,五南官網均可正常下單購買,惟1/21(二)17:00後的網站訂單,預估將延至2/3(一)下午後出貨,造成不便敬請見諒。」
分享
理工
-
環境與土木
-
環境工程
理工
-
海洋科技
-
海洋資源與環境
河溪再生與自然解方
作 者:
李麗雪
、
陳賜賢
、
郭一羽
出版社別:
五南
出版日期:2025/10/20(1版1刷)
ISBN:978-626-393-149-7
E I S B N:9786264239240
書 號:5N84
頁 數:360
開 數:16K
定 價:680元
優惠價格:612元
滿額優惠折扣
9/1-10/31大開!大補!大優惠~2025五南開學祭!!全館滿550打95折
河溪是陸域與水域交會之處,具備生態棲地、水文調節與景觀美化等多重價值。然而,長期以來受限於治水與開發需求,臺灣許多河川面臨自然形態干擾、生態破壞等問題。 本書以自然解方為核心,系統介紹河溪的地形水文、生態特性與整治歷程,進而探討河岸植栽、生態評估、景觀營造與近自然工法等策略,強調從自然水岸的角度思考,建立防洪與生態兼容的再生模式。 本書適用於水利工程、生態工程、景觀及空間規劃等相關領域師生與實務工作者,提供河溪再生與營造的全面視野與設計策略,期能喚起更多關注與實踐,推動以自然為本的河溪治理與環境修復。
李麗雪 國立臺灣大學園藝學系造園組博士。現為東海大學景觀學系教授兼創意設計暨藝術學院副院長。 陳賜賢 國立交通大學土木工程研究所碩士。現為瑞晟技術顧問股份有限公司總工程師兼負責人。 郭一羽 日本國立九州大學博士。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土木工程學系退休教授。
第一章 走進河溪
1.1 河溪的地理環境
1.2 河溪的生態環境
1.3 深淵與淺瀨
1.4 河溪健康的判斷
第二章 河溪特性
2.1 河川地形與河道特性
2.2 河溪水文特性
2.3 河床形態與沙洲
2.4 河床質與生態
第三章 河溪生態
3.1 河溪生態系
3.2 河溪生物生活史
3.3 河溪棲地
3.4 洪水後的河溪生態
3.5 河溪生態調查與分析
第四章 河川整治
4.1 傳統基礎工程設施
4.2 非工程措施
4.3 河川環境營造
第五章 河溪自然解方
5.1 氣候變遷的衝擊
5.2 自然解方
5.3 生態防災
第六章 河溪植栽
6.1 河溪植栽基本概念
6.2 河溪地景空間與植栽
6.3 河溪植栽帶寬度與功能
6.4 河溪植被經營管理
6.5 河溪植栽復育操作流程
第七章 生態檢核與生態評估
7.1 生態檢核
7.2 生態價值評估
7.3 生態指標
第八章 河溪景觀
8.1 認識河溪景觀
8.2 河溪景觀之涵構
8.3 河溪景觀的認知體驗
8.4 河溪景觀環境營造
第九章 河溪再生
9.1 河溪再生
9.2 河溪再生原則與對策
9.3 河溪再生執行步驟
9.4 河溪再生
第十章 河川近自然工法
10.1 河川近自然工法的理念
10.2 近自然工法實施策略
10.3 河溪近自然工法實施原則
10.4 河溪整治護岸技術的具體措施
第十一章 河溪親水與休閒遊憩
11.1 河溪遊憩價值
11.2 河溪遊憩環境
11.3 河溪遊憩活動分類
11.4 親水遊憩環境營造
第十二章 展望
12.1 河溪再生議題
12.2 河溪生態保育的展望
12.3 河溪再生之推動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