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躍六十 迎向百年


    目 錄
    自序
    PART 1 基礎篇
    CHAPTER 1 緒 言
    1.1 工程地質學的定義
    1.2 工程地質師的任務
    1.3 工程地質學的內容
    1.4 工學與理學的融合
    1.5 本書的內容與使用法
    CHAPTER 2 礦物與工程
    2.1 礦物的概念
    2.2 礦物的生成方式
    2.3 礦物的形態
    2.4 礦物的光學性質
    2.5 礦物的力學性質
    2.6 礦物的風化特性
    2.7 礦物的其他物理性質
    2.8 主要造岩礦物
    CHAPTER 3 火成岩與工程
    3.1 前言
    3.2 火成岩的化學成分
    3.3 火成岩的礦物成分
    3.4 火成岩的結構
    3.5 火成岩的構造
    3.6 火成岩的分類
    3.7 火成岩的肉眼鑑定及命名
    3.8 火成岩的工程地質性質
    CHAPTER 4 沉積岩與工程
    4.1 前言
    4.2 成岩作用
    4.3 沉積岩中的礦物
    4.4 沉積岩的顏色
    4.5 沉積岩的結構
    4.6 沉積岩的構造
    4.7 沉積岩的分類
    4.8 沉積岩的肉眼鑑定及命名
    4.9 沉積岩的工程地質性質
    CHAPTER 5 變質岩與工程
    5.1 前言
    5.2 變質作用的控制因素
    5.3 變質作用的機制
    5.4 變質作用的類型
    5.5 變質岩的礦物成分
    5.6 變質岩的構造
    5.7 變質岩的分類
    5.8 變質岩的肉眼鑑定及命名
    5.9 變質岩的工程地質性質
    CHAPTER 6 鬆散堆積物與工程
    6.1 前言
    6.2 風化殼
    6.3 岩頂帶的類型
    6.4 工程土壤
    6.5 殘留土
    6.6 落石堆
    6.7 崩積土
    6.8 沖積土
    6.9 問題土壤
    CHAPTER 7 褶皺與工程
    7.1 前言
    7.2 岩層的位態
    7.3 線狀構造的位態
    7.4 褶皺的基本要素
    7.5 褶皺的類型
    7.6 褶皺的力學定性分析
    7.7 褶皺構造的識別
    7.8 褶皺的工程地質特性
    CHAPTER 8 斷層與工程
    8.1 前言
    8.2 應變橢圓球與斷裂構造
    8.3 斷層的幾何要素與位移
    8.4 斷層的分類
    8.5 斷層帶的特徵
    8.6 斷層的視錯斷
    8.7 斷層的識別
    8.8 斷層對工程的影響
    CHAPTER 9 節理及其他不連續面與工程
    9.1 前言
    9.2 不連續面的特性
    9.3 節理
    9.4 劈理
    PART 2 應用篇
    CHAPTER 10 岩石與岩體的工程地質性質
    10.1 前言
    10.2 岩石的物理性質
    10.3 岩石的水理性質
    10.4 岩石的力學性質
    10.5 影響岩石工程地質性質的因素
    10.6 岩體的特性
    10.7 岩體的工程地質分類
    CHAPTER 11 地形分析
    11.1 前言
    11.2 地形圖的閱讀
    11.3 中、小型地貌
    11.4 地形圖的坡度分析
    11.5 地形圖的地質分析
    11.6 遙測應用於地貌分析
    CHAPTER 12 地質圖分析
    12.1 前言
    12.2 地質圖的解讀
    12.3 地質剖面圖的製作
    CHAPTER 13 地下水與工程
    13.1 前言
    13.2 地下水的賦存
    13.3 地下水的流動
    13.4 水文地質調查應注意的項目
    13.5 地下水對工程的影響
    13.6 工程防水
    CHAPTER 14 地質災害
    14.1 前言
    14.2 落石
    14.3 崩塌
    14.4 滑動
    14.5 土石流
    14.6 地盤下陷
    14.7 活動斷層
    14.8 地震
    14.9 流水侵蝕
    14.10 地質災害的分析
    CHAPTER 15 工址調查
    15.1 前言
    15.2 衛星影像判釋
    15.3 環境地質調查
    15.4 工程地質調查
    15.5 地球物理探勘
    15.6 挖探
    15.7 鑽探
    15.8 現場指數測試
    15.9 現場試驗
    15.10 現場監測
    15.11 長期監測
    CHAPTER 16 宏觀地質與工程
    16.1 地球的形狀
    16.2 地球的內部結構
    16.3 地球內部的溫度與壓力
    16.4 地質作用
    16.5 地殼運動
    16.6 臺灣地區的板塊運動
    16.7 臺灣的地震分布
    16.8 臺灣的活動斷層分布
    16.9 臺灣的火山岩分布
    16.10 臺灣的混同岩分布
    16.11 臺灣的成雙變質帶分布
    16.12 臺灣的地質概述
    PART 3 實務篇
    CHAPTER 17 建築基地的主要工程地質課題
    17.1 前言
    17.2 共同的工程地質課題
    17.3 一般建築的工程地質課題
    17.4 廠房的工程地質課題
    17.5 高層建築的工程地質課題
    17.6 高層建築的探查要點
    CHAPTER 18 道路及橋梁的主要工程地質課題
    18.1 前言
    18.2 公路的選線
    18.3 道路的主要工程地質課題
    18.4 道路的工程地質調查
    18.5 橋梁的選址與調查
    CHAPTER 19 隧道的主要工程地質課題
    19.1 前言
    19.2 圍岩的應力
    19.3 圍岩的外水壓力
    19.4 圍岩的變形及破壞
    19.5 隧道的工程地質課題
    19.6 隧道的選址及選線
    19.7 施工方法的選擇
    19.8 隧道調查
    CHAPTER 20 大壩及水庫的主要工程地質課題
    20.1 前言
    20.2 大壩類型與其對工程地質條件的要求
    20.3 壩基的滲漏問題
    20.4 壩基的滑移問題
    20.5 壩肩的抗滑問題
    20.6 壩址的選擇
    20.7 壩址的調查
    20.8 水庫的主要工程地質課題
    CHAPTER 21 衛生掩埋場的主要工程地質課題
    21.1 前言
    21.2 掩埋場的構造
    21.3 掩埋場的選址
    21.4 滲漏水的監測
    21.5 核廢料的處置
    CHAPTER 22 代表性的事故及對策
    22.1 台北捷運西門站的湧水
    22.2 高雄捷運O2車站的鏡面滲漏
    22.3 新永春隧道的劇湧
    22.4 雪山隧道的劇湧
    22.5 石岡壩的錯斷
    22.6 林肯大郡的順向坡滑動
    22.7 梨山地滑
    22.8 豐丘土石流
    22.9 義大利的Vaiont壩
    22.10 舊金山的聖安德魯斯水庫
    22.11 洛杉磯的葡萄牙灣地滑
    22.12 舊金山的百老匯隧道
    參考資料
圖片待上傳
圖片待上傳
圖片待上傳
圖片待上傳
圖片待上傳
圖片待上傳
圖片待上傳
圖片待上傳
圖片待上傳
圖片待上傳
圖片待上傳
圖片待上傳
圖片待上傳
圖片待上傳
圖片待上傳
圖片待上傳
圖片待上傳
圖片待上傳
圖片待上傳
圖片待上傳
圖片待上傳
圖片待上傳
圖片待上傳
圖片待上傳
圖片待上傳
圖片待上傳
圖片待上傳
圖片待上傳
圖片待上傳
圖片待上傳
圖片待上傳
圖片待上傳
圖片待上傳
圖片待上傳
圖片待上傳
圖片待上傳
圖片待上傳
圖片待上傳
圖片待上傳
圖片待上傳
圖片待上傳
圖片待上傳
圖片待上傳
圖片待上傳
圖片待上傳
圖片待上傳
圖片待上傳
圖片待上傳
圖片待上傳
圖片待上傳
圖片待上傳
圖片待上傳
圖片待上傳
圖片待上傳
圖片待上傳
圖片待上傳
圖片待上傳
圖片待上傳
圖片待上傳
圖片待上傳
圖片待上傳
圖片待上傳
圖片待上傳
圖片待上傳
圖片待上傳
圖片待上傳
圖片待上傳
圖片待上傳
圖片待上傳
圖片待上傳
圖片待上傳
圖片待上傳
圖片待上傳
圖片待上傳
圖片待上傳
圖片待上傳
圖片待上傳
圖片待上傳
圖片待上傳
圖片待上傳
圖片待上傳
圖片待上傳
圖片待上傳
圖片待上傳
圖片待上傳
圖片待上傳
圖片待上傳
圖片待上傳
圖片待上傳
圖片待上傳
圖片待上傳
圖片待上傳
圖片待上傳
圖片待上傳
圖片待上傳
圖片待上傳
圖片待上傳
圖片待上傳
圖片待上傳
圖片待上傳
圖片待上傳
圖片待上傳
圖片待上傳
    
申訴專線:02-2705-5066分機808 客服專線:02-27055066 傳真:02-27066100
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04249263 地址:106台北市和平東路二段339號4樓
劃撥帳號:01068953[請註明收件人、地址、手機及e-mail信箱供寄書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