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會員
品牌介紹
關於我們
企業徵才
客服中心
會員專區
與我連絡
申訴信箱
FAQ
電子報
書目下載
圖書總覽
服務推薦
教學網
考用網站
首頁
書目下載
會員專區
與我連絡
飛躍六十 迎向百年
法律/政治
法律
政治、公共事務
財經/商管/觀光
財經、商管、統計
觀光、餐旅、休閒
文/史/哲/期刊
辭書、總類
語言、文學
歷史、哲學、宗教
藝術、設計、文創
學術期刊
理工/醫護
理工
醫護暨生命科學
農林漁牧
教育/心理/傳播
教育
心理、諮商與輔導
社會、傳播(影視)
小五南/中等教育
小五南
電機與電子群
餐旅群
家政群
商業與管理群
英文
藝術群
農業群
食品群
【春節延後出貨公告】 「適逢春節假期,五南官網均可正常下單購買,惟1/21(二)17:00後的網站訂單,預估將延至2/3(一)下午後出貨,造成不便敬請見諒。」
分享
藝術、設計、文創
-
視覺藝術
-
繪畫及版畫
新素描講義:從入門到進階的學習指南
作 者:
蘇錦皆
出版社別:
五南
書 系:
藝術系列
出版日期:2025/08/01(1版1刷)
ISBN:978-626-423-573-0
E I S B N:9786264235723
書 號:1Y0P
頁 數:176
開 數:16K
定 價:480元
優惠價格:408元
滿額優惠折扣
8/1-8/31 五南BTS全館滿599再9折
名家推薦 張仲則 南京藝術學院教授 本書內容詳實且全面,對素描有完整的說明,無論初學者或深入研究者,都能從中獲得實用的參考與學習,是一本極具價值的素描教材。 王哲雄 前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所長 《新素描講義》是一本循序漸進、紮實嚴謹的素描教材,從觀念到技法、從基礎到進階,條理清晰,是初學者與進修者不可或缺的入門經典。 冉茂芹 著名油畫家 素描是西洋繪畫的核心訓練,也是藝術創作的基礎工程。《新素描講義》系統性地整理觀念與方法,兼具理論與實作,是美術學習者不可或缺的教材。 張柏舟 前臺灣師範大學設計研究所所長 若想深入理解何謂素描、素描的功能與學習目的,以及如何真正幫助自己的繪畫表現,蘇錦皆老師的《新素描講義》絕對是學畫者必備的重要參考書。 黃光男 前臺灣藝術大學校長 本書條理分明、架構嚴謹,兼具理論深度與實作引導,是當代素描教育難得的優質教材,值得推薦給所有初學者與教學現場使用。 蘇憲法 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名譽教授 《新素描講義》內容紮實嚴謹,循序漸進地從觀念到技法、從基礎到進階,詳盡講解,條理分明且深入淺出,是初學者與進修者難得的素描學習指南。 葉繁榮 著名油畫家 若說素描決定了畫家未來的成就,一點也不為過。《新素描講義》從觀念建立到實作訓練,層層鋪陳,說明清晰,是美術基礎教育難得的全方位素描教材。 黃進龍 前臺灣師範大學藝術學院院長 《新素描講義》詳實解說素描觀念與基本技法,搭配清晰圖文步驟,幫助學習者打下紮實的造形基礎,是有志進入繪畫領域者的最佳入門書。
素描是繪畫的起手式,是色彩的敲門磚,你可以選擇不用,但絕對不能不學。 名家推薦 張仲則 南京藝術學院教授 本書內容詳實且全面,對素描有完整的說明,無論初學者或深入研究者,都能從中獲得實用的參考與學習,是一本極具價值的素描教材。 王哲雄 前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所長 《新素描講義》是一本循序漸進、紮實嚴謹的素描教材,從觀念到技法、從基礎到進階,條理清晰,是初學者與進修者不可或缺的入門經典。 冉茂芹 著名油畫家 素描是西洋繪畫的核心訓練,也是藝術創作的基礎工程。《新素描講義》系統性地整理觀念與方法,兼具理論與實作,是美術學習者不可或缺的教材。 張柏舟 前臺灣師範大學設計研究所所長 若想深入理解何謂素描、素描的功能與學習目的,以及如何真正幫助自己的繪畫表現,蘇錦皆老師的《新素描講義》絕對是學畫者必備的重要參考書。 黃光男 前臺灣藝術大學校長 本書條理分明、架構嚴謹,兼具理論深度與實作引導,是當代素描教育難得的優質教材,值得推薦給所有初學者與教學現場使用。 蘇憲法 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名譽教授 《新素描講義》內容紮實嚴謹,循序漸進地從觀念到技法、從基礎到進階,詳盡講解,條理分明且深入淺出,是初學者與進修者難得的素描學習指南。 葉繁榮 著名油畫家 若說素描決定了畫家未來的成就,一點也不為過。《新素描講義》從觀念建立到實作訓練,層層鋪陳,說明清晰,是美術基礎教育難得的全方位素描教材。 黃進龍 前臺灣師範大學藝術學院院長 《新素描講義》詳實解說素描觀念與基本技法,搭配清晰圖文步驟,幫助學習者打下紮實的造形基礎,是有志進入繪畫領域者的最佳入門書。
蘇錦皆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藝術教育博士。專職油畫創作。曾任高中美術教師、大學兼任助理教授。全省美展油畫優選、全省公教美展油畫第三名。個展、聯展多次。著作:《新素描講義》(五南圖書)、《油畫講義》(五南圖書)、《人體素描講義》(全華圖書)、《素描講義》(雄獅圖書)。線上課程:「油畫快易通」(OMIA學東西)。
自序
第一章 認識素描
第一節 關於素描
第二節 視覺與繪畫
第三節 視覺經驗
第四節 素描類型
第二章 工具材料
第一節 鉛筆
第二節 炭筆
第三節 素描紙
第四節 其他
第三章 透視與輪廓
第一節 空間感
第二節 透視
第三節 構圖與輪廓
第四節 輪廓概括
第五節 輪廓校對
第四章 明暗
第一節 明度階調
第二節 黑白灰
第三節 光源
第四節 明暗五大調
第五節 光線感
第五章 結構
第一節 認識結構
第二節 結構表現
第三節 結構觀察
第四節 結構畫法
第五節 結構線條素描
第六章 素描實作
第一節 整體與概括
第二節 長期作業與速寫
第三節 速寫形式
第四節 作畫步驟
第七章 作品示範
第一節 綜合練習
第二節 人體速寫
第三節 動態速寫
第四節 手腳練習
第四章 明暗 色彩的三要素為明度、色相、彩度,其中明度為三要素之首。若沒有明暗的定義,所有色彩將毫無意義。素描的明暗變化,雖不具色相與彩度,但仍屬於色彩的範疇,又稱「無彩色的色彩」,因此,在素描中畫明暗,其實就等同於在上顏色。 第一節 明度階調 畫面中最亮的是白紙的白,最暗的則是媒材所能表現出的黑。畫素描時,必須運用媒材有限的明暗範圍,去表現描繪對象強烈的光影對比,其實這並不容易,何況鉛筆、木炭、油畫等不同媒材,各自所能表現的黑度也有所不同。因此,素描的明暗表現是一種相對關係,並不是絕對關係。 舉例來說,若畫面中同時出現白色的石膏像與明度極低的金屬球,那麼鉛筆最黑的調子多會分配在黑球上,而石膏像的陰影則只能使用較淺的灰調來呈現。 以鉛筆為例,如果將鉛筆所能表現的明暗值均分為10等分,這就是所謂的明度10階調。然而,自然界的明暗光影變化豈止10種,將明暗概括為10階調,已經是相當粗略。而即使只是用鉛筆在畫紙上畫出10種不同明暗的調子,還要作到變化平均,也已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其實眼睛對於明度的判斷誤差相當大,假使將10階調的其中一個調子單獨提出,恐怕很少人能準確說出它屬於哪一個階調,頂多可以大略說出白、淺灰、深灰、黑等不甚確定的名稱罷了。即便是6個階調也一樣。 自然界的明暗極其複雜,變化豈止10種,然而,我們連10個階調都無法區分,更別說更多的調子。尤其在複雜的背景下,因視覺錯視的干擾,判斷明暗幾乎是不可能的事。試想,當眼睛連10個階調都無法準確判斷,又如何在畫面上精準表現複雜的明暗層次呢? 不只眼睛難以辨識明暗,就連準確畫出10個不同調子也困難重重。那麼,到底該如何處理畫面的明暗呢?最簡易的方式,就是運用黑白灰來進行概括。 第二節 黑白灰 眼睛對於明暗的判斷,誤差非常大,若要在不同的色調背景中,企圖判斷正確的明暗值,幾乎是不可能的事。而黑白灰概括的方法,便成為最有效的解決方案,不僅效率高,也不容易出錯。 一張好的畫,一定有好的明暗基礎,因此,要掌握畫面,必先掌握明暗,而掌握明暗最好的方法就是黑白灰概括。如同以直線概括輪廓一樣,黑白灰的明暗概括,是一種化繁為簡,再以簡馭繁的過程。將整體複雜的明暗加以概括,以黑概括暗,以白概括亮,其餘不亮不暗的部分則概括為灰。黑白灰概括,雖然不是處理複雜明暗的唯一方式,卻是最有效的途徑。 即使在不同背景下,黑白灰三個調子仍能容易辨別,不易混淆。在這個基礎上,我們可以進一步將黑白灰再概括細分為:黑、灰黑、深灰、灰、灰白、白6個階調。畫面經黑白灰概括後,再概括為6階調,仍能保有高度的準確性。不須再概括為12個階調,因為超過6個階調,人眼已經無法準確判斷,再多階調也是無益。 實際作畫時,瞇眼觀察是確定黑白灰最簡單有效的方式。由於瞇眼時光線不足,色感會減弱,反而更有利於進行明暗概括。概括時,亮的部分保留白紙,暗的部分畫黑,其餘全部為灰,這是最簡單的方法。等黑白灰概括之後,再概括為6個階調,接下來便可進行局部刻畫。如果一開始就試圖區分過多明暗細節,往往會導致畫面失控,愈畫愈黑,這也是初學者最常犯的錯誤。 必須注意的是,黑白灰只是一種處理繁複明暗的分類方法。黑白灰的分布可因人而異,或深或淺,或多或少,都可根據畫面的需求靈活調整,只要相對關係正確,並無絕對標準。除了分類的作用外,利用黑白灰的對比,亦能營造畫面的光線感。概括時,灰調在畫面所扮演的角色極 重要,它可使白更亮、黑更暗,因此畫面灰階的處理需格外謹慎,不能太亮,也不能太暗。 為了更清楚說明黑白灰概括的巧妙關係,以下將以圖解的方式,進一步加以比較與說明。 第三節 光源 一、光源方向 光源的投射方向,對畫面光線感的表現影響頗大,常見的光源方向,有正面光、斜側光、逆光、頂光等。 如正面光或平光的環境下,明暗五大調不易察覺,無法提供充分的明暗資訊,以作為畫面結構形體變化的提示。由於主體暗面比例少,大部分都是受光面,因此結構形體的表現,只能仰賴中間調及高光描繪。而五大調中的明暗交界線、反光、投影等暗面調子,在畫面上難以起作用。由於正面光或平光的畫面,大都沒有明顯的明暗五大調變化,因此常作為訓練結構體積的光源環境。 至於斜側光的環境,由於明暗五大調清楚,結構形體的表現也較易掌握,加上光影變化大,畫面效果佳,常被應用在一般的素描與繪畫練習中。不過,許多初學者為了學習上的方便,往往習慣性地選擇斜側光作畫,結果反而侷限了觀察與表現能力。舉例來說,許多人在面對正面光或平光的人體或石膏像時,由於明暗關係較難掌握,便手足無措,更遑論結構體積的表現了。 至於逆光環境,主體幾乎全部處於背光面,明暗變化不明顯,整體色調成為畫面的表現重點。而主體外緣被光線勾勒出明亮的輪廓線,使形態顯得更鮮明有力,與背景亦能形成明確的分離。 若以學習的立場而言,應多方嘗試各種不同的光照條件,以便能徹底理解結構與明暗之間微妙的互動關係。 二、天光與日光 自然光源可大致分為天光與日光兩種。在繪畫的表現上,兩者有截然不同的特性與效果。 (一)天光 天光,就是散射的太陽光,當陽光穿過大氣時,經由煙塵水氣的散射作用,所形成的柔和均勻光線,可說是戶外的自然環境光。這類光線無明確方向,通常在陰天最為明顯,光線柔和,影子模糊,整體色調偏冷或灰藍色。在天光下的光源環境,也就是平光的環境,畫面呈現上亮下暗的頂光效果。雖然沒有強烈的明暗對比,但仍可清楚辨識景物輪廓,是繪畫中常見的柔光條件。 (二)日光 日光則是直接來自太陽的直射光線,具有明確的方向性。當日光較強時,畫面會產生強烈的明暗對比,受光面色調偏暖,暗面與投影則因仍受天光的影響,因此呈現偏冷或灰藍的色調。在日光的環境下,明暗交界與投影的界線清晰,能營造出強烈的光影冷暖效果,是風景寫生常見的光源條件。 三、室內光源 在室內寫生的環境中,雖無自然光的變化,但我們可透過不同光源,模擬天光與日光的效果。 以白色石膏球為例,我們把投射光(包含窗光)比喻成日光,室內的環境光比喻成天光,在還沒有投射光的時候,它的光源就是環境光。不過當我們把投射光打開,白色的石膏球,馬上出現亮暗兩面,亮面就是日光的顏色,暗面則是環境光源天光的顏色。而投影中最靠近石膏球底部的地方,因天光與日光都照射不到,形成幾乎無色彩傾向的深黑色,又稱遮蔽陰影(Occlusion Shadow),是畫面中最深的暗部。 在實際的室內寫生環境中,大部分的環境光源多以偏冷色的日光燈為主,而投射光源則多為窗光或偏暖的人工光源,如鎢絲燈泡等。這種室內的光源模式,便以偏冷的日光燈取代天光,以偏暖的投射光取代日光,我們可以由觀察寫生對象,清楚看到這種冷暖光源,所產生類似天光與日光的冷暖對比關係。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