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會員
品牌介紹
關於我們
企業徵才
客服中心
會員專區
與我連絡
申訴信箱
FAQ
電子報
書目下載
圖書總覽
服務推薦
教學網
考用網站
首頁
書目下載
會員專區
與我連絡
飛躍六十 迎向百年
法律/政治
法律
政治、公共事務
財經/商管/觀光
財經、商管、統計
觀光、餐旅、休閒
文/史/哲/期刊
辭書、總類
語言、文學
歷史、哲學、宗教
藝術、設計、文創
學術期刊
理工/醫護
理工
醫護暨生命科學
農林漁牧
教育/心理/傳播
教育
心理、諮商與輔導
社會、傳播(影視)
小五南/中等教育
小五南
電機與電子群
餐旅群
家政群
商業與管理群
英文
藝術群
農業群
食品群
【春節延後出貨公告】 親愛的五南會員:您好,適逢春節假期,五南官網均可正常下單購買, 惟2/5(一)中午12:00之後的網站訂單,物流停止送貨,將延至2/15(四)開工後正常出貨, 造成不便敬請見諒,五南祝您新年快樂!
分享
藝術、設計、文創
-
美學與藝術總論
圖像思維:找尋中西名畫在藝術史、自然史、時尚史與科技史中的角色與意義
作 者:
邱琳婷
出版社別:
五南
書 系:
藝術系列
出版日期:2022/06/30(1版1刷)
ISBN:978-626-317-894-6
E I S B N:9786263178922
書 號:1Y2P
頁 數:256
開 數:20K
定 價:420元
優惠價格:336元
主題書展
9/2-10/31 2024五南開學祭!論文/法律政治/教育/社會心理/電機理工/數學物理/化學程式/醫護/農林漁牧/教科書8折起,特價書99元起,全站滿550打95折
滿額優惠折扣
9/2-10/31 五南開學祭!全站滿550再95折
「真山水之川谷,遠望以取其勢,近看以取其質。」 —北宋 郭熙 畫,是一首無聲的詩,一幅畫裡,究竟蘊含多少故事? 本書從不同的研究視角,帶領讀者們一同來理解圖像被製作、被觀看的脈絡。 「屋中有畫,等於懸掛了一個思想。」—雷諾茲 本書將以藝術史中的「名作」─自然史的「科學圖繪」或稱「博物畫」(natural history)、時尚插畫(fashion)及當代的「數位影像」(digital)等為討論對象,探討創作者如何將抽象的思維進行具象的呈現。這些圖像不僅蘊藏著許多個人價值、社會氛圍與時代脈絡的線索,更是討論不同領域及學科對事物如何被觀看的介入。因此,透過發掘的過程,我們除了可以掌握圖像在「藝術史」、「自然史」、「時尚史」及「科技史」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更可以了解並學習如何藉由圖像來進行敘事或傳達理念。
邱琳婷 台灣大學藝術史博士 2017-2018 Fulbright scholar 巴黎大獎藝術理論類得獎人 2019義大利佛羅倫斯雙年展新媒體藝術類首獎作品之策展人 美國華李大學(Washington and Lee University)訪問學者 輔仁大學文創學程、台灣藝術大學書畫系、東吳大學歴史系兼任助理教授 出版專書:《臺灣美術史》、《圖象台灣:多元文化視野下的台灣》、《臺灣美術評論全集:謝里法卷》、 The Transi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Art into Contemporary Art: The Artistic Realization of Overseas Chinese Artists in the United States —A STUDY OF PROFESSOR I-HSIUNG JU 等。
導論:通往圖像世界的智慧之鑰
人
第一章 東方美人
一、文學中的「美人」
二、唐代以前的人物畫
三、宋代以後的人物畫
四、小結
第二章 西方人物
一、希臘的人像
二、文藝復興的人物畫
三、人物畫中的寓意
四、人物畫中的時尚與自我
五、小結
景
第三章 筆墨山水
一、山水畫的典範
二、繪畫與文學
三、繪畫與筆墨
四、筆墨中的聖山
五、旅遊山水
六、小結
第四章 地貌風景
一、「如畫的」風景
二、風景如畫:以大地為畫布
三、小結
物
第五章 繪畫與自然史的疊影
一、早期的靜物畫
二、荷蘭的靜物畫
三、中國的博物圖
四、當代之「物」
五、小結
第六章 藝術與科技的交融
一、描繪動態
二、藝術魅影:達文西的效應
三、科技「再現」的自然
四、小結
參考資料
第一章 東方美人 一、文學中的「美人」 「美人」,在傳統中國的文學與藝術作品之中,始終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如《詩經》中有「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其中的「伊人」,指的便是看得到卻有距離的美人;《詩經》中也有「關關睢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其中的「淑女」,也是指美人;而且,此句更進一步描寫出美人「窈窕」的姿態。然而,「美人」不一定是專指女性,在屈原的名著《離騷》中,我們看到「美人」也可以用來引喻君臣,如「美人遲暮」中的「美人」指的是楚懷王,而「求宓妃之所在」中的「宓妃」,則是以傳說中可遇不可求的美人,引喻實屬難得一見的賢臣。再者,《離騷》中「美人」常伴隨著「香草」出現,而「香草」也可以是君子理想人格的化身。如懷才不遇卻自律甚嚴的屈原,便在修身清潔之後,以江離、辟芷等香草為衣裳,再以秋蘭作為配飾。故一般又以「美人」指君王,伴隨其旁的君子,則以「香草」喻之。 「美人」,在中國「賦」、「比」、「興」的文學傳統裡,其意涵是豐富的。那麼,一個女子的美,究竟會透過何種方式被捕捉、被感受到?是她的五官?還是她的軀體?是她的衣著?還是她的裝扮?是她迎風而來的芳香?還是她隨著時空推移的身影?欣賞一個女子的「美」,是透過具象的觀察?還是透過抽象的思維? 我們不妨看一下歷史上有名的詩人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的他,是如何臣服於女子之美?陶淵明在《閒情賦》中,深刻且細膩、委婉又多慮地描寫出一個令人想一親芳澤的「美人」。其詩如下: 願在衣而為領,承華首之餘芳;悲羅襟之宵離,怨秋夜之未央。 願在裳而為帶,束窈窕之纖身;嗟溫涼之異氣,或脫故而服新。 願在發而為澤,刷玄鬢於頹肩;悲佳人之屢沐,從白水而枯煎。 願在眉而為黛,隨瞻視以閒揚;悲脂粉之尚鮮,或取毀於華妝。 願在莞而為席,安弱體於三秋;悲文茵之代御,方經年而見求。 願在絲而為履,附素足以周旋;悲行止之有節,空委棄於床前。 願在晝而為影,常依形而西東;悲高樹之多蔭,慨有時而不同。 願在夜而為燭,照玉容於兩楹;悲扶桑之舒光,奄滅景而藏明。 願在竹而為扇,含淒飆於柔握;悲白露之晨零,顧襟袖以緬邈。 願在木而為桐,作膝上之鳴琴;悲樂極而哀來,終推我而輟音。 在這首充滿情思及遐想的賦文裡,我們可以看見古代文人對於女子形象的想像,主要來自於以下的憑藉之物:香味、髮油、眉粉、服飾、鞋履、坐物、持物、樂器等;而這些「物」,又可約略地分為服裝、飾物、妝品、香氛、扇子等。此外,賦文中的晝影與夜燭,則加強了文人對其心儀女子日夜不曾停止的思念。其實,陶淵明對於「美人」的想望,並不是孤例。中國繪畫作品中,也有許多畫家以具體的形象,描繪出這些令人目不轉睛的「美人」。以下,將以若干件描繪美女的畫作為例說明。 二、唐代以前的人物畫 魏晉時期的顧愷之,其所繪的人物畫已成為中國人物畫的經典。然而,他的真跡,卻已失佚,我們僅能從畫史中對他的記載,以及透過後世畫家的仿摹之作,一探這位傳奇的中國人物畫家。唐代著名人物畫家周昉,也有相似的情況。因此以下,我將以不同時期的畫家所臨仿之摹本,並從畫風、畫意、服裝、髮飾等面向,分析這些畫作中所透顯出的時代風尚。 *(傳)顧愷之,《女史箴圖》,唐摹本 (一)畫風 目前收藏於英國倫敦大英博物館(傳)顧愷之的《女史箴圖》,是現今可見中國最早的人物畫。這件作品於1903年時,被一位曾駐守北京的英國軍官,以25英鎊的價格賣給大英博物館。大英博物館再將此手卷分割成六個部分,並以屏風的形式裱褙。有關這件作品的繪製時間,一般認為應是唐代的畫家,對魏晉顧愷之畫風的忠實臨摹。因此,在無法得見顧愷之真跡的情形之下,這件作品便成為我們理解畫史中,對顧愷之畫風的描述及「春蠶吐絲描」的表現之重要作品。 唐代張彥遠在《歷代名畫記》中,如此描述顧愷之的畫風與用筆: 顧愷之之跡,緊勁聯綿,循環超忽,調格逸易,風趨電疾,意存筆先,畫盡意在,所以全神氣也。 元代的湯垕則在其《畫鑑》中,如此描述顧愷之的畫風: 顧愷之畫如春蠶吐絲,初見甚平易,且形似時或有失,細視之,六法兼備,有不可以語言文字形容者。曾見《初平叱》、《石圖》、《夏禹治水》、《洛神賦》、《小身天王》,其筆意如春雲浮空,流水行地,皆出自然。傅染人物容貌以濃色,微加點綴,不求藻飾。 雖然湯垕只提到見過顧愷之的《洛神賦圖》而未提及《女史箴圖》,但若仔細觀察《女史箴圖》中的用筆,不難發現畫中人物的描繪,皆以細膩緊密、精細一致的線條,勾勒出具有體積感的衣服;尤其是飄揚翻動的衣帶,其流轉不間斷的線條,清楚地回應了畫史中對顧愷之「緊勁聯綿、循環超忽」的筆法與「春雲浮空、流水行地」的筆意之記載。 此外,顧愷之的人物畫,向來以「傳神」著稱。《晉書.顧愷之傳》中即有如此的記載: 愷之善丹青,圖案特妙,嘗悅一鄰女,挑之弗從,乃圖其形於壁,以棘針釘其心,女遂患心痛。愷之因致其情,女從之,遂密去針而愈。 此段大意是說,顧愷之對鄰女頗有好感,但女子對顧的追求卻不為所動。於是顧愷之便將女子的肖像畫在牆壁上,並以棘針釘在畫像中女子的心上,沒想到女子卻因此而心頭作痛,直到顧愷之將棘針拔除後,女子的心痛之感才消去。這個小故事,突顯出顧愷之人物畫的功力,已達到「出神入化」的境界。那麼,顧愷之此種「出神入畫」的人物畫,是如何以具體的形象被呈現出來呢?宋代的蘇軾在《傳神記》中,即清楚地道出顧愷之人物畫的精髓乃是「傳神寫影,都在阿堵中」;10此中的「阿堵」,指的是人物的眼睛。也就是說,顧愷之人物畫的傳神,來自對畫中人物眼神的掌握。 此外,另一位宋代著名的畫家米芾,在見過顧愷之的《女史箴圖》後,則以「筆彩生動,髭髮秀潤」,點出顧愷之人物畫的特質。米芾如是說: 女史箴橫卷在劉有方家。已上筆彩生動,髭髮秀潤。太宗實錄載購得顧筆一卷。今士人家收得唐摹顧筆列女圖至刻板作扇,皆是三寸餘人物,與劉氏女史箴一同。 米芾所見的《女史箴圖》,即為大英博物館所藏的同一件。此件上有宋徽宗「睿思東閣」的收藏鈐印。到了清代,高宗乾隆帝也在其上蓋了三十餘個收藏印記,可見這件作品受到珍愛的程度。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