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會員
品牌介紹
關於我們
企業徵才
客服中心
會員專區
與我連絡
申訴信箱
FAQ
電子報
書目下載
圖書總覽
服務推薦
教學網
考用網站
首頁
書目下載
會員專區
與我連絡
飛躍六十 迎向百年
法律/政治
法律
政治、公共事務
財經/商管/觀光
財經、商管、統計
觀光、餐旅、休閒
文/史/哲/期刊
辭書、總類
語言、文學
歷史、哲學、宗教
藝術、設計、文創
學術期刊
理工/醫護
理工
醫護暨生命科學
農林漁牧
教育/心理/傳播
教育
心理、諮商與輔導
社會、傳播(影視)
小五南/中等教育
小五南
電機與電子群
餐旅群
家政群
商業與管理群
英文
藝術群
農業群
食品群
【春節延後出貨公告】 「適逢春節假期,五南官網均可正常下單購買,惟1/21(二)17:00後的網站訂單,預估將延至2/3(一)下午後出貨,造成不便敬請見諒。」
分享
醫護暨生命科學
-
護理
-
專業護理
疫起攜手:亞東紀念醫院COVID-19照護經驗
作 者:
亞東紀念醫院
出版社別:
五南
出版日期:2022/01/21(1版1刷)
ISBN:978-626-317-479-5
書 號:4J05
頁 數:272
開 數:20K
定 價:480元
優惠價格:432元
2020突發的新冠肺炎疫情造成全球巨變,臺灣在2021年5月亦經歷疫情蔓延的嚴峻考驗。新北市位於疫情重災區,板橋的亞東紀念醫院責無旁貸。全體同仁凝聚力量、配合防疫中心的政策、抗疫成功。獲得「防疫神隊」的稱號。本書翔實記錄亞東照護模式、期望留下資料對將來的防疫有所助益。
亞東紀念醫院
院長序/ 處變不驚,穩步前行
總策劃序/當疫情蔓延時─擴張亞東照護帳幕
「疫」情蔓延─運籌帷幄
COVID-19 院感事件之應變
COVID-19 疫情期間感管師的角色與職責
COVID-19 疫情下護理資訊系統的滾動式調整
「疫」無反顧─正面迎戰
急診入院流程的改變
疫情衝擊下急診轉型的因應策略
因應COVID-19 疫情門診護理應變措施
疫情框架下急診外科病人收治及檢疫之實務分享
COVID-19 專責ICU 超前部署與臨危制變經驗談
專責內科加護病房COVID-19 照護經驗分享
華麗飯店轉身蛻變─談板橋集中檢疫所設置經驗
華麗蛻變─談三重集中檢疫所設置經驗
COVID-19 病人單株抗體療效與照顧
面對COVID-19 大流行呼吸治療師的應變及角色功能
COVID-19 病人解隔後相關注意事項
確診COVID-19 病人的情緒關懷與照護壓力之調適
新冠肺炎患者與解隔離者之復健介入經驗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對癌症病人化學治療之衝擊與因應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癌症病人接受放射線治療之因應措施
洗腎病人為何與眾不同
疫情下的實驗室
疫情當前─醫院照顧服務員之管理
疫情三級警戒下的社工服務與資源運用
「疫」起走過─攜手前行
門前整合計畫
COVID-19 疫情下緊急醫療情境的改變
COVID-19 來襲下手術室的因應
COVID-19 流行期跨團隊生產因應模式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呼吸照護中心的職責與角色轉換
因應疫情,醫院藥師能扮演的角色與積極作為
COVID-19 疫情下長照在宅─居家護理機構之應變
影像醫學科因應COVID-19 之防疫管理
吸吐之間─疫情下的肺功能檢查
神經生理檢查室新冠病毒疫情三級警戒期防護
COVID-19 全球大流行之內視鏡中心因應之道
COVID-19 疫情下及復歸時心導管室因應之道
院長序 2021 年,對許多臺灣人而言是不堪回首的一年。 當新冠肺炎疫情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蔓延開來,臺灣民眾生活型態驟 然改變,學校停課,許多公司分流上班,社會上人心惶惶,醫療量能吃緊, 許多經濟活動降載至最低,甚至影響生計;所幸在全體國人的配合與一線人 員不畏辛勞的奮力抗疫之下,終讓我們跨過一道艱難卻關鍵的坎。 而亞東紀念醫院因位處於疫情風暴的中心,歷經了院內感染的威脅,承 載著超額照護的需求與期待,在這場內外交迫的疫癘之戰中,動員全體同仁 靈活應變,以堅定的意志,齊心協力救死扶傷,一路與時間賽跑,與病毒奮 戰,終於成為全臺收治重症病人最多的醫院,也承接了許多公共衛生防疫任 務,不但在疫情期間充分發揮關鍵角色,也重拾民眾、社區對醫院的信心。 然而,病毒並未遠離,病毒仍以不斷變種之態威脅著我們,而它所留下 來對生活、經濟、醫療服務型態的影響也還在持續。因此,值此新冠肺炎疫 情稍緩之際,回首記錄那段亞東紀念醫院全體同仁夙夜匪懈、汗流浹背的抗 疫點滴,希望諸多的抗疫思維與作為,都能夠藉由此書經驗傳遞,分享予醫 界與學界的朋友,也照見那段與病毒交鋒的期間,亞東紀念醫院各領域的同 仁如何發揮專業角色的價值,義無反顧的承擔風險照護病人,並且維護醫院 良好運作;更難能可貴的是,大家願意打破專業領域的籓籬,共同跨域合作 斜槓出強大的應變能量,共同完成許多院內外的重要任務。 或許有人說,疫情改變了世界的走向,也有人說,它加速了歷史的進 展,但無論如何,它都讓我們逐漸適應「滾動式調整」的日常,也讓我們從 中獲得許多啟發。 臺灣即將迎接農曆春節,而那正是武漢封城滿兩週年的日子。雖然疫情 的陰霾仍揮之不去,但透過兩年來翻天覆地的變化,讓我們從中學習如何探 查先機,如何定義與因應不斷改變的環境,隨時保持警覺,發揮組織決策與 運作的敏捷力;也讓我們學著在危機中找到轉機,提升快速轉變服務量能的 靈活性,保有在高壓下維持運營的耐力,以創造永續的價值。 更重要的是,疫癘之戰揭示了世界的多變與複雜,而病毒不分地域、人 種、性別的全面性傳播與侵襲,更啟發了我們,唯有拋開成見,不分彼此的 一起攜手,尋求共同協作與互補的合作模式,才能讓我們克服未知的挑戰, 處變不驚,穩步前行。 亞東紀念醫院院長 邱冠明
COVID-19 院感事件之應變 摘要 COVID-19 可說是二十一世紀最嚴重的傳染病,造成的死亡人數遠比其 他病毒性傳染病高出許多。面對這場全球性的浩劫,臺灣的防疫表現初期獲 得國際肯定,然而2021 年5 至7 月雙北突然爆發群聚感染,亞東紀念醫院 也因為住院中的病人確診而發生院內感染。所幸平日的嚴謹訓練在此時發揮 最大的應變能力,匡列、隔離、切斷傳播鏈,即時阻絕病毒擴散;公開透明 的訊息溝通,減輕病家及醫護同仁的不安與恐懼;運用電話、LINE 等通訊 工具關懷隔離醫護,並且提供防疫險補助、防疫隔離假等措施穩定同仁不安 的心情。面對院感事件,我們雖然感到挫折,卻沒有因此卻步,整備後重新 出發,選擇站在對抗病毒的最前線,將病房轉型為新冠肺炎專責病房,共同 扛起抗疫重責。 前言 自2019 年12 月開始,一種人類不了解的新型病毒從中國快速擴散到全 世界,這種新型病毒所導致的疾病最終被定名為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 (Coronavirus Disease-2019, COVID-19)(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2021a)。 COVID-19 可說是二十一世紀最嚴重的傳染病,至今已經造成全球2.38 億人確診,488 萬人死亡(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2021b)。臺灣在這次 COVID-19 大流行的疫情當中,初期表現亮眼,是世界公認的模範生,然而 2021 年5 月諾富特飯店、獅子會、萬華茶藝館等群聚事件陸續發生,雙北 淪為疫情重災區,2021 年5 至7 月雙北確診人數高達11,576 人(衛生福利 部疾病管制署,2021c),而亞東紀念醫院身處新北一級戰區,首當其衝受 到病毒攻擊,5 月14 日一位住院中病人確診COVID-19,進而爆發院內群聚 感染事件,造成11 位病人、12 位陪病者及3 位護理師確診。此次院感事件 儼然已是亞東紀念醫院不可抹滅的黑歷史,然而面對問題、解決問題,以及 經驗傳承是醫療進步的不二法門,本文分別敘述院感事件匡列、相關應變及 病房重新復歸等作為,期待此次抗疫經驗能成為未來對抗不明傳染疾病的最 佳利器。 一、院內群聚感染事件及相關應變作為 (一)院內群聚感染事件 1. 指標個案之描述:指標個案有慢性阻塞性肺病、氣喘、高血壓、糖尿 病及冠心症病史,5 月9 日因咳嗽、呼吸喘、頭痛至急診求治,當時胸部X 光呈現無肺炎情形,入住胸腔科病房,由於個案生性開朗,喜歡結交朋友, 住在胸腔科病房期間與鄰床病人相處融洽,往來頻繁,也經常到交誼廳看電 視、與其他病人及陪病者互動。住院期間出現發燒症狀,進一步旅遊史、職 業、接觸史、群聚史(travel history, occupation, contact history, cluster, TOCC) 詢問,家屬告知護理師個案有萬華茶藝館接觸史,經COVID-19 核酸檢測, 於5 月14 日確診罹患COVID-19,因發燒、呼吸喘、血氧不足等症狀,轉 入加護病房隔離治療。 2. 接觸者匡列:5 月14 日胸腔科病房進行全部病人、陪病者及醫護人 員核酸檢測,之後陸續爆發其他病人、陪病者及醫護同仁確診,依據「醫療 機構因應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感染管制指引」、本院終端實名制的資料、病 人檢查、治療的足跡及醫護人員班表,進行密切接觸者匡列。自確定病例發 病前3 日至被隔離前、未著N95 口罩及護目面罩、24 小時內與確診個案有 2 公尺內近距離接觸累計達 15 分鐘(含)以上者,匡列為一級接觸者。院 感事件病房內未被匡列為一級接觸者之醫護工作人員、其他病人及其陪病 者,匡列為二級接觸者。 (二)群聚感染之相關應變作為 為避免疫情擴散,本院立即啟動一系列應變措施: 1. 切斷傳播鏈:周等人(2020)透過文獻回顧發現COVID-19 主要經由 飛沫、氣溶膠及環境傳播,而限制人與人近距離接觸能有效降低COVID-19 傳播。林等人(2020)研究指出受汙染的環境設備可能成為微生物傳播的媒 介,建議增加清潔頻率。因此當發現住院病人確診時,針對病人、陪病者、 醫護人員及病室環境管理進行以下措施: 1 依照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公告之「醫療機構因應嚴重特殊傳染性 肺炎感染管制指引」進行密切接觸者匡列。匡列時間自確定病例發病前 3 日 起,至被隔離前為止;匡列對象包含:1 與確定病例同病室病人及其陪、 探病者;2 未採取適當防護之直接提供照護、接觸的醫療照護工作人員; 3 曾經在無適當防護下,24 小時內與確定病例有 2 公尺內近距離接觸累計 達15 分鐘(含)以上者,共匡列456 位病人及陪病者,醫護人員部分則匡 列了169 人,其中56 人為密切接觸者,協助進行居家隔離。 2 院感事件病房暫停辦理出入院,打斷傳播鏈,避免疑似個案汙染社 區。 3 安排院感事件病房檢測陽性之確診者至COVID-19 專責病房隔離治 療。核酸檢測結果為陰性者比照疑似個案進行照護,第一階段先於原單位隔 離,並密切觀察COVID-19 相關症狀;同時整備檢疫病房,於第二階段將院 感病房的病人清空,轉至檢疫病房一人一室持續隔離治療。 4 由於交誼廳和配膳室是許多確診者共同的足跡,當時的環境極可能 已經遭受汙染,因此立即關閉交誼廳、配膳室等公共區域,並以0.6%漂白 水進行環境清消。 2. 減輕隔離病家的不安與恐懼:恐懼與不安是挫折人類心志的頭號殺 手,更可能造成永久的心理創傷。亞東紀念醫院透過以下措施,減輕院感事 件病房病人及家屬的不安情緒: 1 提供正確且清楚的訊息,並協助解決病房隔離的不方便:面對突如 其來的院內群聚感染,相關人員難免惶惶不安,而適當披露清晰、準確的訊 息則有助於穩定人心。因此,醫療團隊逐一向病人及家屬說明當時狀況,取 得病家配合相關隔離防疫措施,並協助解決住院期間生活所需,如尿布、衛 生紙、洗髮精、沐浴乳等日用品。病人及陪病者的三餐由醫院營養科提供; 定時定點收取病人家裡送來的物資,並由護理師協助轉交。 2 護理人員無法全時陪在隔離病人身邊,因此必須找到一個隨時可溝 通的方式,初期我們運用護理呼叫系統(nursing call system)與隔離病人溝 通,安撫病人情緒,之後取得病人同意,在每個病室內架設智慧攝影機,護 理師則運用平板電腦作為溝通工具,溝通效能獲得大大的提升,除了病人可 以即時反映問題外,護理師也可透過影像觀察病人狀況,提升病人安全,因 此病家及護理人員都十分滿意。 3 我們以電話聯絡確診者家屬,一方面告知病人目前狀況,另一方面 也聯絡近3 天有來探視病人的家屬,提供相關的防疫衛教,讓留在家裡的其 他病人家屬也能安心。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