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會員
品牌介紹
關於我們
企業徵才
客服中心
會員專區
與我連絡
申訴信箱
FAQ
電子報
書目下載
圖書總覽
服務推薦
教學網
考用網站
首頁
書目下載
會員專區
與我連絡
飛躍六十 迎向百年
法律/政治
法律
政治、公共事務
財經/商管/觀光
財經、商管、統計
觀光、餐旅、休閒
文/史/哲/期刊
辭書、總類
語言、文學
歷史、哲學、宗教
藝術、設計、文創
學術期刊
理工/醫護
理工
醫護暨生命科學
農林漁牧
教育/心理/傳播
教育
心理、諮商與輔導
社會、傳播(影視)
小五南/中等教育
小五南
電機與電子群
餐旅群
家政群
商業與管理群
英文
藝術群
農業群
食品群
分享
經典名著文庫
-
各國語言,文字,文學
語言、文學
-
語言文字學
-
語言、語意、語法學
普通語言學教程 Cours de linguistique générale
2019年博客來年度分類百大
作 者:
費爾迪南‧德‧索緒爾Ferdinand de Saussure
譯 者:
高名凱
總校閱:
岑麒祥
、
葉蜚聲
出版社別:
五南
書 系:
經典名著文庫
出版日期:2022/01/21(1版2刷)
ISBN:978-957-763-126-8
書 號:1D1K
頁 數:464
開 數:25K
定 價:680元
優惠價格:612元
經典名著文庫系列057 語言史上一部重要的經典 索緒爾被後世稱為──現代語言學之父、結構主義的鼻祖,也首創符號學。 本書不僅是索緒爾的代表性著作、語言學的入門之作,也是語言學史乃至學術史上一部重要的經典著作,並開啟了語言整體結構研究的新階段,至今已被譯成多種語言版本。 你現在讀的正是影響二十世紀不少學科(語言學,心理學,文化人類學,符號學)發展的著作。篇幅不大,頁數不多,但是字裡行間的心血結晶卻處處可見。能有機會一窺大師內在的思考與辯證方式,必然受惠良多。 本書創用了幾個兩元對立性的名詞,成為我們瞭解《普通語言學教程》的重要關鍵,也是主要內容。包括 1.語言的約定俗成 2.語言與言語的區別:語言,是社會全體成員中的寶庫,潛存在人們腦中的語法體系;言語,是個人意志和智慧的行為。 3.符號與指涉間的關係:這也是符號學的源頭。每個符號要與所代表的實體(即指涉)有密切關聯,否則符號本身就沒有意義。 4.句段與聯想關係的差異:句段關係是指符號的線性排列,或者說「句段關係是在現場的」,而「聯想關係是不在現場的」。 5.共時與歷時語言的比較研究:內容為本書第二編、第三編。在索緒爾之前的語言學,大都忽略共時語言之蒐集、分析、比較,在研究之後,則可因此與歷時語言比較與擬構。 6.音位原理:影響了布拉格學派在語音與音韻方面的建構。 回首歷史軌跡,驀然發現索緒爾的影響至今依然。透過他的學生,把種種問題及思索留給了後人,終於開啟了二十世紀語言學理論的發展。
原著:費爾迪南‧德‧索緒爾 Ferdinand de Saussure 譯者:高名凱 校注:岑麒祥 葉蜚聲 導讀:鍾榮富 作者簡介 費爾迪南‧德‧索緒爾(西元1857年~1913年) 索緒爾是最著名、影響最深遠的語言學家之一。他在1857年瑞士日內瓦出生,中學畢業後,1875~1876年在日內瓦大學讀了一年,其後轉學到德國萊比錫大學學習語言學。1878年他寫出《論印歐系語言元音的原始系統》,使老一輩的語言學家大為驚訝。1880年他回萊比錫大學取得博士學位,1881年到法國巴黎,在高等研究學院教授梵語,並兼任巴黎語言學學會祕書,培養了梅耶(A.Meillet)、格拉蒙(M.Grammont)等語言學家,建成法蘭西學派。1891年離法回日內瓦大學。1906~1911年開始講授普通語言學。1913年索緒爾去世後,他的學生根據同學們的筆記和索緒爾一些手稿、材料編輯整理成《普通語言學教程》一書,於1916年在法國巴黎出第一版,1922年第二版,1949第三版,各國語言學家先後把它譯成德、西、俄、英、日等國文字,使它的影響遍及全世界。
高名凱(西元1911年~1965年) 福建平潭縣人。是知名的理論語言學家、漢語語法學家和文學翻譯家。早年其從燕京大學畢業後,進入法國巴黎大學專攻語言學,取得博士學位。曾任燕京大學國文系教授、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語言研究所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國語文》編委等。他與王力、呂叔湘等知名語言學家齊名,並在介紹西方語言學理論上付出極大心力,對中國大陸20世紀語言學的研究具引領開拓與發展等做出了重要貢獻。
前言
第一版序
第二版序
第三版序
導讀
緒論
第一章 語言黨史一瞥
第二章 語言學的材料和任務;它和毗鄰科學的關系
第三章 語言學的對象
第四章 語言的語言學和言語的語言學
第五章 語言的內部要素和外部要素
第六章 文字表現語言第七章 音位學
附錄: 音位學原理
第一章 音位學的種類
第二章 語鏈中的音位
編者附注
第一編 一般原則
第一章 語言符號的性質
第二章 符號的不變性和可變性
第三章 靜態語言學和演化語言學
第二編 共時語言學
第一章 概述
第二章 語言的具體實體
第三章 同一性、現實性、價值
第四章 語言的價值
第五章 句段關系和聯想關系
第六章 語言的機構
第七章 語法及其區分
第八章 抽象實體在語法中的作用
第三編 歷時語言學
第一章 概述
第二章 語言變化
第三章 語言演化在語法上的后果
第四章 類化
第五章 類比和演化
第六章 流俗詞源
第七章 粘合
第八章 歷時的單位,同一性和現實性
第三篇和第四篇附錄
第四編 地理語言學
第一章 關於語言的差異
第二章 地理差異的復雜性
第三章 地理差異的原因
第四章 語言波浪的傳播
第五編 回顧語言學的問題 結論
第一章 歷時語言學的兩種展望
第二章 最古的語言和原始型
第三章 重建
第四章 人類學和史前史中的語言證據
第五章 語系和語言的類型
索引
校後記
前言 本書著者費爾迪南‧德‧索緒爾是本世紀最著名、影響最深遠的語言學家之一。他在1857年出生於瑞士日內瓦的一個法國人家裡。中學畢業後,於1875年至1876年在日內瓦大學讀了一年,其後轉學到德國,在來比錫大學學習語言學。那時正是新語法學派諸語言學家和他們的老師古爾替烏斯(G. Curtious)對語言學問題辯論得最激烈的時候。他起初完全站在新語法學派一邊,在奧斯脫霍夫(H. Osthoff)和雷思琴(A. Leskien)的指導下從事歷史比較語言學研究工作,於1878年寫出他那篇傑出的《論印歐系語言元音的原始系統》,使老一輩的語言學家大為驚奇。接著轉學柏林大學,1880年回來比錫大學考博士學位,1881年到法國巴黎,在高等研究學院教授梵語,同時兼任巴黎語言學學會秘書,在整整十年間培養了梅耶(A. Meillet)、格拉蒙(M. Grammont)等語言學家,建成法蘭西學派。1891年離法回國,在日內瓦大學講授梵語和印歐系語言歷史比較研究。1906~1907年開始講授普通語言學,1908~1909和1910~1911年繼續講授,但是並沒有把它編寫成書。1913年德‧索緒爾去世後,他的學生巴利和薛施藹等根據同學們的筆記和德‧索緒爾的一些手稿及其他材料編輯整理成《普通語言學教程》一書,於1916年在法國巴黎第一版,1922年出第二版,1949年再出第三版,各國語言學家先後把它譯成德、西、俄、英、日等國文字,使他的影響遍及全世界。 德‧索緒爾的這本《教程》之所以有這樣巨大的和深遠的影響,首先是因為它的內容非常廣泛。將近一百年間,舉凡歐美各國語言學界所接觸到的各種有關原理和方法的問題,都逃不出他的視線。他的眼光非常敏銳,學識十分豐富,對許多古代的和近代的語言文字占有第一手的材料。他不僅對這些問題作了總結,而且提出了自己的獨到的見解,因此大大引起了各方面的注意。其次,德‧索緒爾在世的幾十年間,是歐洲學術思想發生激劇變化的年代。大家知道,自十九世紀初以後,歐洲語言學研究的成就以印歐系語言的歷史比較為最顯著。這種研究到新語法學派已差不多到了登峰造極的境界,而新語法學派諸語言學家所採用的大都是當時風行一時的實證主義觀點,只知從心裡方面去研究個人言語中的各種事實,材料不免使人有支離破碎之感,造成了世人所稱的「原子主義」。到了二十世紀初,德國和歐洲各國掀起了一種所謂「格式塔思想」(德語Gestalteinheit,原是「完形性」的意思),起初應用於心裡學,其後由心理學擴展到其他領域。語言學界在這種思想的誘導下特別注重對語言結構、系統和功能的研究。德‧索緒爾也深受影響,在許多方面提出了好些與新語法學派針鋒相對的見解,如語言是一個系統,語言學應該分成共時語言學和歷時語言學,共時語言學研究作為系統的語言,所以特別重要,歷時語言學只研究個別語言要素的演變,不能構成系統,所以同共時語言學比較起來並不怎麼重要,等等。所有這一切,提供了「語言學研究中較新趨向的理論基礎」 ,對其後許多新學派的建立和發展都發生過很大的影響。 德‧索緒爾的這本書雖然影響很大,但是我們要知道,這並不是他親手寫定的原著,而是經由他的兩個學生根據當時參加聽課的同學們所做的筆記並參考他本人遺留下來的一些手稿編輯整理而成的,在整理過程中曾刪去了其中不少有關印歐系語言的材料,依照近些年來發現的德‧索緒爾的原稿來看 ,他們在好些地方且曾做過調整和修改。書中有些部分,例如緒論的附錄《音位學原理》,並且是從他於1897年所做關於《音節原理》的講演中撮錄而成的。正如原編者在序言中所說,「德‧索緒爾是一個不斷革新的人」,他在多年的講課中少不了有些前後不很一致之處,而且辭鋒所及,常參雜有若干很巧妙的俏皮話,現在讀起來,有不少章節確實是比較難懂的。儘管這樣,整個說來,這本書在世界語言學發展過程中仍不失是一本繼往開來的重要著作。 這本書從前沒有漢譯本,但是德‧索緒爾的名字在我國並不陌生。許多語言學家在他們的著作或論文中都曾援引過他的某些論點,並加上批判或肯定的意見,但是一般讀者因為沒有看到全書,總覺得不能滿足,至於要研究他的語言學說更是無從著手。這本書的翻譯和出版,就是要滿足同志們的這種要求,但是我們必須提醒讀者,德‧索緒爾在書中提出的各種見解和主張,不能看做語言學中的定論,──看來他本人也從來沒有這種想法──,他的有些辦法,例如廢棄近代語法的內容,而代之以句段關係和聯想關係等等,就連他的嫡系的門徒,如法國的許多語言學家也是沒有接受的。我們必須採取科學的態度,以實事求是的精神加以分析批判,從實際出發取其精華做為借鑒,才能對我們起一些啟發和指示的作用,推動我國語言學向前發展。 岑麒祥 1979年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