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會員
品牌介紹
關於我們
企業徵才
客服中心
會員專區
與我連絡
申訴信箱
FAQ
電子報
書目下載
圖書總覽
服務推薦
教學網
考用網站
首頁
書目下載
會員專區
與我連絡
飛躍六十 迎向百年
法律/政治
法律
政治、公共事務
財經/商管/觀光
財經、商管、統計
觀光、餐旅、休閒
文/史/哲/期刊
辭書、總類
語言、文學
歷史、哲學、宗教
藝術、設計、文創
學術期刊
理工/醫護
理工
醫護暨生命科學
農林漁牧
教育/心理/傳播
教育
心理、諮商與輔導
社會、傳播(影視)
小五南/中等教育
小五南
電機與電子群
餐旅群
家政群
商業與管理群
英文
藝術群
農業群
食品群
分享
經典名著文庫
-
宗教,哲學
歷史、哲學、宗教
-
西洋哲學
-
近現代西洋哲學
靈魂論及其他 (限中國大陸以外地區銷售)
作 者:
亞里士多德 Aristotle
譯 者:
吳壽彭
出版社別:
五南
書 系:
經典名著文庫
出版日期:2019/06/21(1版1刷)
ISBN:978-957-763-377-4
書 號:1D1X
頁 數:648
開 數:25K
定 價:750元
優惠價格:675元
經典名著文庫系列083 《靈魂論及其他》不僅是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的重要著作,也是西方心理學史上的開創性著作。 《靈魂論及其他》的學術價值,可以說是在亞里士多德《形而上學》之後最重要的具體延伸與發展。《形而上學》廣泛地研究萬有的構造與屬性;《靈魂論及其他》則具體地研究有生命物體的共同屬性。這兩部學術寶典之間的學術性關聯,可以說就是建立在由《形而上學》所發展出來的「形質論」(hylemorphism)與「實現─潛能」(act-potency)等兩個理論之上。 本書包括《靈魂論》、《自然諸短篇》共八篇短論以及《炁與呼吸》一篇。其中《靈魂論》共分三卷,各卷分別包括五、十二、十三章。即 第一卷 回顧先哲對於「靈魂」的各種理論,嘗試找出有關靈魂的各種屬性。 第二卷 發展「靈魂」的理論架構,從對靈魂的定義,靈魂的機能,感覺五官與感覺對象的討論。 第三卷 探究感覺魂、理性魂,純粹理智中的主動理智與被動理智,純粹理智與實踐理智的關係。 最後 完結於靈魂各機能之間的相互關係。
亞里士多徳(西元前384年~前322年) 出生於希臘,父親是馬其頓王國的御醫。17歲到雅典柏拉圖學院讀書,約20年時間,直到柏拉圖去世為止。 柏拉圖去世後,亞里士多德離開雅典到特洛德建立分院,之後應馬其頓國王菲利浦二世的邀請成為王子亞歷山大的老師,直到亞歷山大登基。亞里士多德返回雅典創建自己的學院,思想逐漸擺脫柏拉圖的理論,轉向注重經驗觀察的經驗論。亞里士多德經常與弟子漫步在學院迴廊並討論哲學問題,後來被稱為「漫步學派」。 亞歷山大大帝駕崩時,雅典掀起反抗馬其頓風潮,亞里士多德因為曾是亞歷山大的老師而受迫害,被控「瀆神」罪名。亞里士多德逃離雅典到歐坡雅的查齊斯,並於隔年因病去世。 亞里士多德早年著作多已佚失,現今流傳學院期間的兩種著作:一是以一般大眾為對象而寫作的對話體著作,已佚失;一是學院內教材,這是目前可接觸到亞里士多德著作的原本。亞里士多德死後,其著作手稿曾為了避免被當朝政府強行索要而藏匿了兩百多年。當今亞里士多德著作是漫步學派第11代傳人──安卓尼庫斯(Andronicus of Rhodes)編纂而成。
吳壽彭(1906-1987) 在無錫出生,號潤佘。1926年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機械工程系,1929年東渡日本考察「明治維新成功的緣由」,尋求強國富民之道;先後在江、浙、湘等省軍政機關任職;曾任海塘緊急工程處處長、工程局副局長;在北京、青島等地任鐵路、水利、航業、化工、有色金屬等企業中任專業工程師。精通古希臘文,曾翻譯亞里士多德等人的著作,並獲推崇為「亞里士多德著作翻譯第一人」。
靈魂論
亞里士多德《靈魂論》漢文譯者緒言
《靈魂論》章節分析
《靈魂論》正文
卷(Α)一[共五章(402a1—411b31)]
卷(Β)二[共十二章(412a1—424b19)]
卷(Γ)三[共十三章(424b20—435b26)]
自然諸短篇
《自然諸短篇》前言
(一) 《自然諸短篇》的編次
(二) 《自然諸短篇》撰寫的先後
《自然諸短篇》篇章分析
《自然諸短篇》正文
感覺與感覺客體[共七章(436a1—449b3)]
記憶與回憶[共二章(449b4—453b11)]
睡與醒[共三章(453b12—458a31)]
說夢[共三章(458a32—462b11)]
夢占[共二章(462b12—464b19)]
長壽與短命[共六章(464b20—467b9)]
青年與老年•生與死[共六章(467b10—470b6)]
呼吸[共二十一章(470b7—480b31)]
炁與呼吸
關於《炁與呼吸》漢文譯者緒言
《炁與呼吸》章節分析
《炁與呼吸》正文
一卷[共九章(481a1—486b6)]
《靈魂論》、《自然諸短篇》與《炁與呼吸》書目
(一) 1. 現存希臘文古抄本——《靈魂論》(De Anima)
2. 《靈魂論》近代校印本
3. 《自然諸短篇》的現存古抄本(Parva Naturalia)
4. 《自然諸短篇》近代校印本
5. 《炁》(de Spiritu)現存希臘文古抄本
6. 《靈魂論》與《自然諸短篇》中古希臘詮疏
7. 《靈魂論》與《自然諸短篇》的拉丁譯本與拉丁詮疏
8. 《靈魂論》、《自然諸短篇》、《炁與呼吸》近代各國譯本
(二) 參考書目
《靈魂論》、《自然諸短篇》與《炁與呼吸》索引
索引一 人名,神名,地名,書名
索引二 《靈魂論》題旨索引
索引三 《自然諸短篇》與《炁與呼吸》題旨索引
編後記
亞里士多德生平年表
編後記 本書譯文依據貝刻爾(I.Bekker, 1785-1871)校訂的《亞里士多德全集》(Aristotelis Opera)第三卷,牛津,1837年印本譯出,同時參照了路白叢書希英對照本和其他版本校訂,亞里士多德的著作版本,經過數百年各國校訂者、編譯者的考求,已相當完善。本書譯者措意於前人的功夫,為每篇寫了長序,增補了各篇的章節分析,編訂了索引,並補充了大量注釋,這些注釋有的是國內外最近研究的成果,有的則是譯者多年潛心研究的心得,故本書實為一部不可多得的譯作。 亞氏全集第三卷包括十四篇題,諸多譯本均無一個統括全書的書名,按其內容,前兩篇可說是論述各種自然現象的,後十二篇則是探討人的生理、心理和種種生物現象的,故我們將本卷編為兩本:《天象論•宇宙論》和《靈魂論及其他》。 《天象》、《靈魂》兩書憑近代科學理論為之衡量,有些議論不免於左支右絀,但是正像恩格斯所指出的:「在希臘哲學的多種多樣的形式中,可以找到現代多種科學觀點的胚胎和新芽。」古希臘先賢所留下的這些篇章包括其原始的術語和各種觀點,常常誘發出許多新興的科學門類,也為人們提供了廣泛的研究課題。 本書譯者吳壽彭先生1906年生於無錫,號潤畬,1926年畢業於現上海交通大學機械工程系,1929年東渡日本考察「明治維新成功的緣由」尋求強國富民之道,先後在江、浙、湘等省軍政機關任職,曾任海塘緊急工程處處長,工程局副局長,又先後在北京、青島等地任鐵路、水利、航業、化工、有色金屬等企業中任專業工程師。主要譯作有《蘇聯第一個五年計劃》1929、《原子彈與世變》1945、《利瑪竇傳》1945、《第三次世界大戰的惡夢》1946、《芳濟培根傳》、《謨罕默得傳》1946-1947。1957年後在商務印書館的支持下,吳先生立志于古希臘先哲的翻譯和出版,直至年逾八旬仍孜孜不倦致力於亞氏著作的翻譯,在其匆匆的晚年連續翻譯了《形而上學》1959,《政治學》1966,《動物志》1979,《動物四篇》1984,以後又完成了《天象論•宇宙論》、《靈魂論及其他》等六巨卷,其嚴謹的治學精神和奮力拚搏的毅力實令人敬佩不已。 吳先生諳熟古希臘文、英文等好幾種語言文字,又精於中國古代和近代的各種文獻,其學識真可謂博大精深,所以他的譯作文筆流暢,措詞精當,讀起來堪為回味。令人十分痛惜的是1987年吳壽彭先生在整理本書手稿的過程中溘然長逝,當時我們本相約要在校閱後再次向他請教的,這一來, 不僅我們失去了一位可敬的師長和朋友,學術界也遭受了無法彌補的損失。現在我們整理出版他的遺譯,就是對吳壽彭先生的追悼和紀念。 在編校《宇宙》、《靈魂》兩書原稿過程中有以下幾點需要說明: 1.吳先生的譯文言簡意賅使用了不少古僻字,有些詞句似反常於現代漢語,為方便讀者,我們個別詞句稍做些改動。 2.吳先生習慣於用逗號代替頓號,用分號代替句號,常把一個句子分隔成許多小的意群,我們基本上保留了他的做法。 3.對於附注的外文,原書各版本及各手稿上在拼寫和重音上並不一致,我們只選定其一,如非拼寫錯誤,則不予修正。 4.譯名與通譯名不一致的,少數予以統一,主要求本書內統一。此事原譯嚴重混亂,頗費周折查對,但仍難免有錯漏者。 5.經查核索引及附圖原稿有不少錯漏之處,我們做了大量的修正和補充,在圖上用*號標出,以資區別。 6.《天象》、《靈魂》兩稿,至三校後我們才發現吳先生在臨終前在第一稿上最後推敲、補撰、修改處多達數百處未來得及過錄到已發排的清稿上。 這部分文字字跡模糊,個別有疏漏、錯位,留下了不少疑難問題。鑑於這是吳先生鞠躬盡瘁的敬業精神所在,我們不得不花費長達一年多的時間查對希、英原文,經過全面校訂多次改版等特殊手段,盡可能吸收吳先生臨終前的這些研究成果。 由於我們水準有限,仍不免有疏漏錯改之處,敬希讀者不吝指正。 王立平謹識 1989.12.28日北京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