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會員
品牌介紹
關於我們
企業徵才
客服中心
會員專區
與我連絡
申訴信箱
FAQ
電子報
書目下載
圖書總覽
服務推薦
教學網
考用網站
首頁
書目下載
會員專區
與我連絡
飛躍六十 迎向百年
法律/政治
法律
政治、公共事務
財經/商管/觀光
財經、商管、統計
觀光、餐旅、休閒
文/史/哲/期刊
辭書、總類
語言、文學
歷史、哲學、宗教
藝術、設計、文創
學術期刊
理工/醫護
理工
醫護暨生命科學
農林漁牧
教育/心理/傳播
教育
心理、諮商與輔導
社會、傳播(影視)
小五南/中等教育
小五南
電機與電子群
餐旅群
家政群
商業與管理群
英文
藝術群
農業群
食品群
【春節延後出貨公告】 「適逢春節假期,五南官網均可正常下單購買,惟1/21(二)17:00後的網站訂單,預估將延至2/3(一)下午後出貨,造成不便敬請見諒。」
分享
語言、文學
-
悅讀中文
語言、文學
-
中國文學
-
詩、詞、曲選
超譯詩經─千年的歌謠
作 者:
鄭玉姍
繪 者:
林明鋒
出版社別:
五南
書 系:
悅讀中文
出版日期:2019/03/20(1版2刷)
ISBN:978-957-11-7996-4
書 號:1AQ9
頁 數:224
開 數:20K
定 價:280元
優惠價格:221元
主題書展
3/20~4/30 小五南知識宇宙—讓閱讀成為你的星際飛行指南/單書79雙書、套書75折,3/31前滿550再95折
滿額優惠折扣
2/17~3/31五南開學祭~開啟學習新篇章!全站滿550再95折
《詩經》是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從這些充滿情感的文句中,深情的反映了千年前各階層人民的喜怒哀樂、悲歡離合。古代的青少年也會因情竇初開而患得患失;中下階層也會因受欺凌而吶喊……這是一本千年來最動人心魄的歌謠,寫出千年前古人的心聲,也為千年後的你傾吐心事……
鄭玉姍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博士 現職: 中央警察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助理教授 研究專長: 詩經、國文教學、出土文獻學、戲曲創作與研究、文學創作(曾獲教育部文藝創作獎等獎項)
林明鋒 專職漫畫家,擅長歷史人物繪圖、紙雕、個人化公仔造型等等文創設計品 代表漫畫作品: 蜀雲藏龍記、雲州大儒俠、洪蝠齊天、笑三國 得獎紀錄: 1992年東立出版社漫畫新人獎 1995年(84年度)國立編譯館優良漫畫獎── 甲類佳怍(蜀雲藏龍記的第三部) 2001年(90年度)國立編譯館優良漫畫獎 ── 甲類佳怍(雲州大儒俠史豔文),作品收藏在雲林偶戲博物館
第一章:《詩經》中的人情喜樂
1-01 君子好逑〈周南.關雎〉
1-02 媒妁之言〈豳風.伐柯〉
1-03 歡喜嫁女〈周南.桃夭〉、公主出嫁〈召南.何彼禯矣〉
1-04 隆重迎親〈召南.鵲巢〉
1-05 早生貴子〈周南.螽斯〉、〈周南.麟之趾〉、〈唐風.椒聊〉
1-06 歸寧娘家〈周南.葛覃〉
1-07 喜得賢內助〈齊風.雞鳴〉、〈鄭風.女曰雞鳴〉
1-08 為君補衣〈鄭風.緇衣〉
1-09 農閒之樂〈魏風.十畝之間〉
1-10 我有嘉賓〈小雅.鹿鳴〉
1-11 禮尚往來〈衛風.木瓜〉
1-12 喜得人才〈周南.兔罝〉/ 〈鄭風.羔裘〉
1-13 射術精湛〈齊風.還〉、〈召南.騶虞〉
1-14 安貧樂道〈陳風.衡門〉
1-15 上巳之日 〈鄭風.溱洧〉
1-16 喬遷之喜〈小雅.伐木〉
1-17 風雨雞鳴〈鄭風.風雨〉
第二章:《詩經》中的情思感懷
2-01 情人之間:待嫁之心〈召南.摽有梅〉
2-02 情人之間:相戀之難分難捨〈鄭風.青衿〉/〈王風.采葛〉
2-03 情人之間:熱戀少女的煩惱〈鄭風.將仲子〉
2-04 情人之間:打情罵俏〈邶風.靜女〉
2-05 情人之間:烈火濃情〈王風.大車〉
2-06 情人之間:女友別嫁〈召南.江有汜〉
2-07 夫妻之情:遙憶征夫〈衛風.伯兮〉/〈王風.君子于役〉
2-08 夫妻之情:貞婦自誓〈鄘風.柏舟〉
2-09 夫妻之情:思憶亡妻〈唐風.葛生〉
2-10 親人之間:詠懷母恩〈邶風.凱風〉
2-11 親人之間:夢迴故鄉〈衛風.河廣〉
2-12 親人之間:兄弟相依 〈鄭風.揚之水〉
2-13 袍澤情誼〈秦風.無衣〉
2-14 永懷賢官〈召南.甘棠〉
2-15 訪尋賢者:〈秦風.蒹葭〉
2-16 令人自豪的第一夫人圖像:〈衛風.碩人〉
第三章:《詩經》中的人民怨怒
3-01 民之賊也〈魏風.碩鼠〉
3-02 織者無衣〈魏風.葛屨〉
3-03 冤獄之怒〈召南.行露〉
3-04 軍中特權〈王風.揚之水〉/〈鄭風.清人〉
3-05 超時過勞〈齊風.東方未明〉/〈召南.小星〉
3-06 尸位素餐〈魏風.伐檀〉/〈曹風.蜉蝣〉
3-07 諷刺吝者〈唐風.山有樞〉
3-08 忠臣遭逐〈邶風.北門〉
第四章:《詩經》中的民情悲苦
4-01 婚姻中的不幸:不孕之苦〈周南.芣苢〉
4-02 婚姻中的不幸:棄婦之悲〈王風.中谷有蓷〉/〈邶風.終風〉
4-03 大時代的戰亂:烽火情人〈邶風.擊鼓〉
4-04 大時代的戰亂:役者思家〈魏風.陟岵〉 /〈唐南.鴇羽〉
4-05 大時代的戰亂:國破家亡〈王風.黍離〉
4-06 大時代的戰亂:流離之悲〈王風.葛蕌〉
4-07 身世飄零:孤兒自嘆〈唐風.杕杜〉
第五章:《詩經》中的歷史事件
5-01 宮庭醜聞之奪媳亂倫 〈邶風.新臺〉
5-02 宮庭醜聞之謀殺親兒 〈邶風.二子乘舟〉
5-03 宮庭醜聞之母子亂倫 〈鄘風.牆有茨〉
5-04 宮庭醜聞之兄妹亂倫〈齊風.南山〉
5-05 宮庭醜聞之謀殺妹夫〈齊風.敝笱〉、〈齊風.載驅〉、〈齊風.猗嗟〉
5-06 宮庭醜聞之子殺姦夫〈陳風.株林〉
5-07 晉國驪姬之禍 〈唐風.采苓〉
5-08 活人殉葬之人間悲劇〈秦風.黃鳥〉
第一章:《詩經》中的人情喜樂 1-1 君子好逑〈周南.關雎〉 一、品味原文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 參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參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鐘鼓樂之。 【白話譯文】 棲息在水上沙洲的雎鳩鳴叫求偶;在河邊遇到的那位美麗姑娘,多希望她能成為我的配偶。她在河邊採荇菜的倩影,連睡夢中都在我的腦海縈繞。追求不到她啊,我因此而輾轉難眠。姑娘啊!我願意一輩子都陪妳去採荇菜,美麗的姑娘啊,請妳答應做我的妻子吧!我一定會敲鑼打鼓,把妳風風光光地娶回家。 【詩經學堂】 1.關關:水鳥叫聲。 2.雎鳩:水鳥名。 3.窈窕:才貌雙全。 4.好逑:佳偶。 5.荇菜:水生植物,可食。 6.寤:醒著。寐:睡著。 7.悠哉悠哉:思念綿長。 8.輾轉反側:翻來覆去,難以入眠。 9.琴瑟友之:夫婦感情如琴瑟合奏般和諧恩愛。 10.芼:挑選。 11.鐘鼓樂之:以鐘鼓之樂隆重迎親。 二、開宗明義談《詩經》 古代執政者深知「知識就是力量」,因此為了鞏固貴族階級的政治地位而實行「王官之學」,也就是限定貴族才有資格受教育,一般百姓都是目不識丁的文盲,藉此箝制平民的思想,也讓百姓沒有反抗暴政的能力。 直到貴族出身卻家道中落的孔子到民間開私塾,平民才有受教育的機會,加上春秋時代各國國君為求爭霸而用人唯才、求才若渴,只要有才華被國君舉用,布衣便可以為卿相,從此之後才打破貴族集團在教育與政治上的壟斷局面。 會跟隨孔子學習的弟子們,都是出身平民卻胸懷大志,想於亂世中做一番經世濟民、濟弱扶傾的事業。因此孔子的教育方針就是假設他的學生日後都能被舉用任官,於是由以往的貴族教育中去蕪存菁,教導學生身為官吏所須具備的六樣基本能力,日後進入執政階級的「上流社會」後,才不會因文化素養不夠而貽笑大方。 這六樣基本能力合稱「六藝」,包括各種場合應對進退的禮節(禮),至少能夠演奏一種樂器以陶冶身心(樂),學習當時貴族間最熱門的、既可強身還能立戰功的體育運動「射箭」(射),學會駕駛只有貴族才能乘坐的馬車(御),學習書法與閱讀各種文學作品(書),學習數學卜算以增強邏輯思辨能力(數)。這套以文化內涵結合德、智、體、群、美的「六藝教育」,可謂是文武兼備的「菁英養成教育」,後來也隨著儒學一起東傳到日本,成為貴族及武士教育的基礎內涵。江戶時期,德川幕府實行「文治」政策,於各藩國設「藩校」, 藩校以六藝教育為基礎,貫徹「文武兼備」的教育理念。包括禮法、音樂、弓術、馬術、習字、算術。 日本最大的藩校「弘道館」內還保留了孔子廟與「游於藝」的匾額。 孔子編纂之六經中,《樂經》與《詩經》均是六藝中的「樂」這門課的講義。《樂經》是學琴用的樂譜,但已在秦始皇焚書時亡佚;《詩經》是記錄歌謠的歌詞譜,是孔子在當時流傳各地的上千首歌謠中精心挑選出三百零五首,做為上課的教材。 三百零五首歌謠又分成「風」、「雅」、「頌」三大類。「風」是各地民謠,非常直接地反映了百姓的心聲,孔子以此提醒學生,有朝一日若當上官員,切勿高高在上,而是要深入民間了解民情苦樂,才能確實為百姓興利除弊。「雅」又分兩類,周天子舉辦朝會時所演唱的樂歌為「大雅」,周天子宴饗群臣時所演唱的樂歌為「小雅」。「頌」是王室重大祭典(如祭天、祭祖)時所演唱的祭歌,曲調莊嚴肅穆,內容通常是讚頌先祖先賢的偉大傳說與英勇事蹟。 孔子相信他的學生日後都有機會擔任政府要職,並陪同周天子或各國諸侯一同參與國家重要祭典與朝會饗宴,因此也將「雅」、「頌」編入教材之中。 因當時國際外交間有引詩之風,學生須將《詩經》背到滾瓜爛熟,是以秦末雖遭焚書之禍,但漢朝初年,經由孔門後學默誦傳抄,還原《詩經》並流傳至今。 三、〈關雎〉為《詩經》首章 〈關雎〉是一首戀歌,描述男子在春日閒步河濱,先由沙洲上水鳥的交鳴求偶之聲,感受到大地春回之際,萬物蓬勃、欣欣向榮的生機。接著他在春水之濱邂逅一位採荇菜的姑娘,對她一見鍾情並展開追求,在追求的過程中他患得患失、多次思念佳人而輾轉難眠,最後女方終於被他的誠心感動,有情人終成眷屬。 孔子將本篇列於《詩經》之首,正表達了他肯定「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態度;若一國之內的適婚男女均能找到值得相知相守的另一半,共同建立幸福家庭,這離孔子心目中「男有分,女有歸」的大同世界就更接近了。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