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會員
品牌介紹
關於我們
企業徵才
客服中心
會員專區
與我連絡
申訴信箱
FAQ
電子報
書目下載
圖書總覽
服務推薦
教學網
考用網站
首頁
書目下載
會員專區
與我連絡
飛躍六十 迎向百年
法律/政治
法律
政治、公共事務
財經/商管/觀光
財經、商管、統計
觀光、餐旅、休閒
文/史/哲/期刊
辭書、總類
語言、文學
歷史、哲學、宗教
藝術、設計、文創
學術期刊
理工/醫護
理工
醫護暨生命科學
農林漁牧
教育/心理/傳播
教育
心理、諮商與輔導
社會、傳播(影視)
小五南/中等教育
小五南
電機與電子群
餐旅群
家政群
商業與管理群
英文
藝術群
農業群
食品群
【春節延後出貨公告】 「適逢春節假期,五南官網均可正常下單購買,惟1/21(二)17:00後的網站訂單,預估將延至2/3(一)下午後出貨,造成不便敬請見諒。」
分享
博雅書屋
-
人物誌
語言、文學
-
通識
遇見豐子愷─愛.漫畫.文學的一生
作 者:
陳野
繪 者:
封面繪圖
、
林明鋒;內頁繪圖
、
吳佳臻
出版社別:
五南
書 系:
博雅文庫
出版日期:2014/06/01(1版1刷)
ISBN:978-957-11-7638-3
書 號:RB09
頁 數:372
開 數:25K
定 價:380元
優惠價格:342元
配合國文教科書延伸精選的人物誌,用漫畫描摹人生的大師! 豐子愷(1898年11月9日~1975年9月15日),中國近代首屈一指的浙江散文家、畫家、文學家、美術與音樂教育家,集文學藝術天份於一身。他的作品對臺灣學子而言並不陌生,其散文《漸》被台灣龍騰版高級中學國文教科書第2冊收錄、台灣教科書開放民編前的國立編譯館版高級中學國文教科書也曾收錄。散文《山中避雨》曾收錄於國立編譯館版國民中學國文教科書。此外,其流利的毛筆畫備受讚譽,具很高的藝術價值。 作者從豐子愷的家人和童年著墨,一直到他在動盪不安的佃代,如何以樂觀、慈悲憫人的胸懷以漫畫代筆,畫出對民族的熱愛。我們從字裡行間感受到豐子愷對親情、師恩、友情、法味、藝術等不同層面的藝術內涵和成就。此外,作者另以離亂歲月、新生活、苦海歸舟三篇講述了大師的際遇,從文中我們可知大師面對幾十年的時代風雲變幻、幾十年的悲歡離合,他的思惟、想法、感受、領悟,以及從漫學和文章中流露出來的生命追問、人生體悟、宗教情懷和入世情感,一直都是那麼的執著真誠、不卑不抗。 這本人物誌的內容有教科書有看不到的精彩敘述,以及介紹一幅幅動人心弦的漫畫是如何產生的,對需要大量閱讀的學習時代,一本以青少年學子熟悉的人物誌,除了開拓閱讀視野,更能為青年學子提供一位足以效法的--不平凡時代的不平凡人物,如何從平凡的志趣中展現對社會對民族的熱愛!
陳野,女,一九六二年生於浙江杭州,畢業於杭州大學古籍研究所,獲文學碩士學位,為浙江省社會科學院研究員、歷史研究所副所長,浙江工程學院教授。長期致力於中國繪畫藝術的文化研究,著作包括《中國少數民族美術史》、《中國南方民族文化之美》等等。
封面繪圖/林明鋒 漫畫家,擅長歷史人物繪圖、紙雕、個人化公仔造型等等文創設計品 代表漫畫作品: 蜀雲藏龍記、雲州大儒俠、洪蝠齊天、笑三國 內頁繪圖/吳佳臻 電眼美女設計師,童心十足,創意滿滿,多才多藝,善長封面設計、繪本插圖、撕紙畫、布貼畫、紙黏土、網頁、動畫、個人公仔造型等等。
方斌/大陸人士
第一章 親情似海
大家庭
父親
母親
新學堂
鄉情
第二章 師恩如山
擇校
浙江省立第一師範學校
李師叔同
夏師丏尊
學生時代
西湖
第三章 友情是水
去上海:創業的熱情
遊學日本
春暉的詩意
立达的事业
漫画:渐入佳境
第四章 法味
哪裡去?
心境
佛門
第五章 藝術的棲止
陋巷
緣緣堂
閒適家居
兒女初長成
藝術地生活
第六章 離亂歲月
離鄉:走出緣緣堂
流亡:一九三八年的憤怒
仁者之術:護生即護心
「因禍得福」
從桂林到遵義
佛有靈
賦閑:沙坪的晚酌
漫漫東歸路
湖畔小屋
南行
第七章 歡愉的新生活
何去何從
安居樂業
「徹底改造自己,將心交與人民」
廣洽法師
第八章 苦海歸舟
在劫難逃
苦酒
遙遠的石家庄
最後的家居
作別故鄉
歸去
第一章 親情似海 現在我回憶這兒時的事,常常使我神往!祖母、蔣五伯、七娘娘和諸姐都像童話裏、戲劇裏的人物了。且在我看來,他們當時這劇的主人公便是我。何等甜美的回憶! 豐子愷 大家庭 走了五省,經過大小百數十個碼頭,才知道我的故鄉石門灣,真是一個好地方。它位在浙江 北部的大平原中,杭州和嘉興的中間,而離開滬杭鐵路三十裏。……運河大轉彎的地方,分出一條支流來。距運河約二三百步,支流的岸旁,有一所染坊店,名曰豐同裕。店裏面有一所老屋,名曰德堂。德堂裏面便是緣緣堂。緣緣堂後面是市梢。市梢後面遍地桑麻,中間點綴著小橋,流水,大樹,長亭,便是我的遊釣之地了。紅羊之後就有這染坊店和老屋。這是我父祖三代以來歌哭生聚的地方。 上面這段深情的文字,是本書主人公豐子愷為他的故鄉而寫。1898年11月9日,豐子愷就出生在石門這個江南水鄉的懷抱中。 石門鎮地處浙江省杭(州)嘉(興)湖(州)平原的中心。京杭大運河在經過石門時,轉了一個大彎,因此石門鎮在當地的鄉民中間,更多的是被叫做「石門灣」,或者直接簡稱為「灣裏」。豐氏家族在石門小鎮,應該算得上是著姓大戶了。據不完全統計,石門豐姓自清乾隆元年豐銘歲試開始至光緒二十八年豐科 試為止的170年中,共出舉人1名,順天鄉試譽錄1名,秀才10名,太學生14名。由此看來,豐子愷可以說是出生於詩書禮儀之家。 到豐子愷的父親豐時,豐姓有多處祖宅散佈在石門鎮上。豐名下的染坊店和他所居的德堂,在一所三開間三進的百年老屋內。第一進北端是染坊店。第二進即為德堂,樓下為正廳,是一個大通間,只以椅子隔為三間;樓上為住房。第三進是廚房。老屋當時由三家合住:中間為豐一家,左側(即南邊)為其堂弟豐雲濱一家,右側為其堂侄豐嘉麟一家。 豐子愷出生時,正是家裏人丁最興旺的時期。家中有祖母、父母和五個姐姐,染坊店裏有管賬、司務、朝奉和學徒五六個店員,再加上豐雲濱、豐嘉麟兩家的十多位親戚,百年老屋整日裏都是人聲鼎沸,喧嘩嘈雜。而豐子愷這個盼了多年的男孩的降臨,更給這個大家庭增添了無窮的歡樂和熱鬧。 在豐子愷對大家庭的甜美回憶裏,祖母豐八娘娘是一個重要角色。 豐八娘娘生性爭強好勝,丈夫的早逝更促使她事事爭先,樣樣不肯落於人後。她原生有兩子兩女,長子與幼女夭亡,剩下一女一兒。女名針,字黹紅,子即豐鐄。豐八娘娘自己識文斷字,喜歡看一些《綴白球》之類的劇本小說。對子女的教育十分嚴格,應教則教,該打就打,一絲不苟,由此把一雙兒女調教得十分出色。女兒不僅描花、刺繡、剪紙、摘珠花等女紅生活樣樣精通,而且書法、繪畫也很在行,種種手藝,遠近聞名。兒子則最後終於中了舉人,成為石門灣當時惟一的一位舉人老爺。 然而,豐八娘娘又是一個豪爽而善於享樂的人。雖然家中的光景並非十分富裕,一家老少十幾口,再加上店裏的夥計、家裏的雇工,都只靠著染坊菲薄的收入和幾十畝薄田過日子,但她對於任何的良辰佳節,都不肯輕易放過。她在家中置辦了四時行樂所需的一應用具,比如新年裏用的鑼鼓、迎花燈用的彩傘,甚至胡琴、琵琶、三弦、簫笛,樣樣齊全。一到節日,便吹打舞弄起來,圖的就是個快適和熱鬧。她十分喜歡看戲,只要鎮上演戲,她是必到的,而且還早早地就叫人搬了高高的椅子去占個好位子。次數多了,弄得大家都認識這是豐八娘娘的椅子。她甚至覺得看戲還不過癮,就請了人在家裏教子女唱戲。以至於鄰近的秀才沈四相公十分不滿,常常要說她:「豐八老太婆發昏了,教兒子女兒學唱徽調。」豐八娘娘自然是我行我素,不去理他。 不僅良辰佳節不能輕易放過,就是日常的瑣碎生活,豐八娘娘也總喜歡想法子弄出點熱鬧的響動來。比如每年的養蠶,即使在桑葉較貴的年頭養蠶會蝕本,她也照樣大規模地進行,為的就是她喜歡這暮春的點綴,而非專為圖利。祖母的情趣成就了豐子愷童年的樂趣。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