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會員
品牌介紹
關於我們
企業徵才
客服中心
會員專區
與我連絡
申訴信箱
FAQ
電子報
書目下載
圖書總覽
服務推薦
教學網
考用網站
首頁
書目下載
會員專區
與我連絡
飛躍六十 迎向百年
法律/政治
法律
政治、公共事務
財經/商管/觀光
財經、商管、統計
觀光、餐旅、休閒
文/史/哲/期刊
辭書、總類
語言、文學
歷史、哲學、宗教
藝術、設計、文創
學術期刊
理工/醫護
理工
醫護暨生命科學
農林漁牧
教育/心理/傳播
教育
心理、諮商與輔導
社會、傳播(影視)
小五南/中等教育
小五南
電機與電子群
餐旅群
家政群
商業與管理群
英文
藝術群
農業群
食品群
【春節延後出貨公告】 「適逢春節假期,五南官網均可正常下單購買,惟1/21(二)17:00後的網站訂單,預估將延至2/3(一)下午後出貨,造成不便敬請見諒。」
分享
台灣書房
-
台灣誌記
水野遵─ 一個台灣未來的擘畫者
作 者:
林呈蓉
出版社別:
台灣書房
書 系:
台灣誌記
出版日期:2011/12/14(1版1刷)
ISBN:978-986-6318-57-3
書 號:8U38
頁 數:280
開 數:20K
定 價:360元
優惠價格:284元
台灣社會之於水野遵的存在,猶如台灣之於施琅的重要性;水野的官宦生涯與台灣社會之於日本帝國的價值,兩者緊密相連。不容諱言地,戰後一般提及日治時期台灣總督府對台施政的擘畫,自然多與第三任民政長官後藤新平聯想在一起。但從第一任民政長官水野遵的草創期到後藤新平的開創期,台灣總督府對台政策方針基本上可謂是一脈相傳。近代日本的對外關係與國策設計,就在跌跌撞撞、試行錯誤的過程中,造就出水野遵與台灣社會的歷史淵源。但水野遵也因而看到了台灣之於日本帝國與東亞世界的未來。他經常提醒那些對明治日本投注資金於台灣有何利益可言,而感到質疑者,殖民地台灣之於日本的存在,無論是有形、無形,在不知不覺當中將為日本帶來莫大利益,而其中含括了日本之於東亞情勢的國家安全、對南清的經貿關係以及透過佛教等共通文化增進日清友好關係的可能性等。
林呈蓉 日本御茶之水女子大學比較文化學研究人文科學博士(1993);學術專長為日本對外關係史、日治時期台灣史。現為淡江大學歷史系專任教授。代表著作有《近現代史のなかの日本と中国(合著)》(1992)、《前近代日本對外方針之研究》(1998)、《Island in the Stream ~ A Quick Case Study of Taiwan’s Complex History(合著)》(2000)、《台北縣史料彙編~淡水篇》(2001)、《台灣史(合著)》(2003)、《樺山資紀蘇澳行》(2004)、《近代國家的摸索與覺醒~日本與台灣文明開化的進程》(2005)、《近代台灣的醫療衛生~從「安平追想曲」到「國家衛生原理」(莎士比亞版)》(2006)、《牡丹社事件的真相》(2006)、《皇民化社會的時代(莎士比亞版)》(2007)、《日本史》(2008)《皇民化社會的時代(台灣書房版)》(2010)等。
第一章、水野遵的生平概述
前言:水野遵何許人也?
第一節 將相本無種、英雄出少年
第二節 台灣總督府初代民政長官/水野遵
第二章、水野遵與台灣的不解之緣:征台之役
前言:水野遵與《台灣征蕃記》
第一節 牡丹社事件與征台之役
第二節 水野遵的台灣初體驗:「征台之役」的虛像與實像
第三節 水野遵《台灣征蕃記》與樺山資紀〈日記〉之比較
第四節 《台灣征蕃記》的史料價值
小結:來自《台灣征蕃記》的歷史訊息
第三章、水野遵的台灣經營策:後藤新平的台灣思考之源流
前言:水野遵的台灣思考
第一節 水野遵的台灣經營策拾穗:與後藤新平思考的比較
第二節 水野遵口述《台灣阿片處分》
小結:水野遵台灣思考的傳承:後藤新平的台灣經營
第四章、水野遵與「台灣協會」
前言 南進論:水野遵台灣經營策的思考原點
第一節 「台灣協會」的創立宗旨
第二節 「台灣協會」成立的經緯
第三節 「台灣協會學校」的創立
第四節 「台灣協會」的轉型:日俄戰爭與「東洋協會」
小結:文化團體之於日本近代史上的角色扮演
結語:因出仕台灣而名垂千史
【徵引文獻】
【附錄一】水野遵的履歷書
【附錄二】1901年版「台灣協會學校規則」
【附錄三】林呈蓉譯注 水野遵的《台灣征蕃記》
第一節 將相本無種、英雄出少年 不容置疑地,日本領台初期,一切百廢待興,歷任的總督多半不願花太多時間滯留於帝國的邊陲地/台灣,因此民政長官幾乎就扮演起「實質」總督的角色。在日本治台最初的兩年任期中(1896.1-1897.7),水野遵對新領地台灣的高瞻遠見,不僅說明了明治日本何以要汲汲於清廷眼中所謂「鳥不語、花不香、男無情、女無義」的叢爾小島,更為以後的台灣的經營面向預留伏筆。 而何以會任命水野遵出任台灣總督府的初代民政長官呢?不容置疑地,憑藉水野遵曾留學於大清上海,習得英語、漢語的經驗。 年輕時期的教育訓練 年輕時期的水野遵曾在家鄉接受漢學啟蒙教育的洗禮,待明治日本成立之後,1869年(明治2),配合明治天皇的東行,水野被名古屋藩任命為「驛遞司附屬」,因而有機會前往東京學習。翌年(明治3)4月,被升任為駐東京「愛育社」的「寄宿寮舍長」。愛育社是提供尾張國子弟在東京遊學時的宿舍。水野遵因出任此一職務,而得以獲取藩士身分。接著,受到藩主的賞識與提拔,而被晉升為名古屋藩史生,得以參與藩政,因而被明治政府相中,派往清廷管下的上海留學,獲取習得英語和漢語的良機 。 因「台灣事件」而與台灣結緣 一如前述,1871年(明治4)12月,漂難琉球人所引發的「台灣事件」 發生時,水野遵正在香港遊學。由於他對清廷治下的社會狀況與漢語的解讀能力受到矚目,在當時日本總理兼外務大臣副島種臣的任命下,水野遵被派遣前往台灣瞭解究竟。1873年(明治6)4月,水野遵24歲,第一次踏上台灣的土地,也從此與台灣社會結下不解之緣 。 政壇出世 即使1874年(明治7)「征台之役」 時,水野遵只是一名隨軍來台的翻譯官,但其後他歷經長崎英語學校校長、文部省一等屬、參事院議官補、法制局參事官、高等官四等、法制局書記官、東京市會議員、臨時帝國議會事務局三等官兼書記官、東京市參事會員、小石川區會議員、眾議院書記官等,其仕途有如魚躍龍門般地平步青雲 ,在結束台灣總督府民政長官職務之後,更獲致勅選貴族院議員之職,以為酬庸 。 而日本領台初期,明治日本當局會屬意水野遵出任民政長官,除了在1870年代初期的「台灣事件」中,水野與樺山資紀皆有實地踏査台灣的經驗,因而安排水野成為首任台灣總督樺山的左右手,憑藉兩人之間有二十餘年的交誼,應該是再適當不過的了;然而最大的理由在於,從法制局時代開始,水野遵個人在中央政界的表現頗受當時明治政府內伊藤博文總理等元老大臣的肯定 。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