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會員
品牌介紹
關於我們
企業徵才
客服中心
會員專區
與我連絡
申訴信箱
FAQ
電子報
書目下載
圖書總覽
服務推薦
教學網
考用網站
首頁
書目下載
會員專區
與我連絡
飛躍六十 迎向百年
法律/政治
法律
政治、公共事務
財經/商管/觀光
財經、商管、統計
觀光、餐旅、休閒
文/史/哲/期刊
辭書、總類
語言、文學
歷史、哲學、宗教
藝術、設計、文創
學術期刊
理工/醫護
理工
醫護暨生命科學
農林漁牧
教育/心理/傳播
教育
心理、諮商與輔導
社會、傳播(影視)
小五南/中等教育
小五南
電機與電子群
餐旅群
家政群
商業與管理群
英文
藝術群
農業群
食品群
【春節延後出貨公告】 「適逢春節假期,五南官網均可正常下單購買,惟1/21(二)17:00後的網站訂單,預估將延至2/3(一)下午後出貨,造成不便敬請見諒。」
分享
博雅書屋
-
法律屋
法官的15堂法律解說課─透過吸睛影劇來學習邏輯思辨與法學常識
作 者:
林孟皇
出版社別:
五南
書 系:
博雅文庫
出版日期:2024/07/03(1版2刷)
ISBN:978-626-366-925-3
E I S B N:9786263930551
書 號:RL29
頁 數:384
開 數:25K
定 價:480元
優惠價格:379元
金鼎獎得獎作家,繼《羈押魚肉》後又一最新力作! 看影劇可以學到人權法治,能夠破除性別刻板印象,還能推動司法改革,這有可能嗎? 透過法官的視角,剖析具有法治意涵的戲劇,破解其中問題的癥結,親近法律其實沒有那麼難! 法官追尋的是正義嗎?除了正義之外,更多的應該是幸福吧~~ 本書不是一本純正的法律書,比較像是一本邏輯思辨+法學知識+生活常識的法普書。 ★詐騙盛行,先看懂《創造安娜》、《詐欺女王》,或許可以預先提防,不受騙上當! ★看過《女法醫 朝顏》、《醜聞真相》,自我修煉、培養性別平權意識,是有可能的! ★少子化問題逐年擴大,政府政策失靈,不妨以《如獲至寶》為靈感,開放代理孕母,提升國家生產力? ★從《女王偵訊室》,了解檢警單位必須平視嫌疑人,才有可能獲得案件的真相,而不造成冤案! ★國民法官上路,陪審團的角色及任務為何,透過《法外情》、《正義迴廊》與《下流正義》告訴你! 發生在生活周遭的許多事情,就如同戲劇般,甚至比戲劇更精采,處在這人生劇中的我們,究竟幸福之路在何處?現在,就讓我們看法官細述這些戲劇的精采之處,一同學習生活中的法律,在透過劇情娛樂己身的同時,也陶冶公民素養、增添法學知識,和法官一起探尋正義與幸福的人生之道!
林孟皇 台灣高雄人,曾擔任國小教師8年,從事審判工作超過20年,寫過許多傳頌一時、影響社會深遠的判決。現任職台灣高等法院法官、懲戒法院職務法庭法官、司法院裁判書類審查委員會委員。 在工作之餘,持續關心公共事務、在報紙期刊發表文章、兼任網路媒體《報導者》的【法律人追劇】專欄作家,著有《羈押魚肉》(曾榮獲「非文學類」金鼎獎)、《金融犯罪與刑事審判》、《找回法官失落的審判靈魂》、《轉型正義與司法改革》與《劇透人性-法官跳脫藍色高牆的正義追尋》等書。
第一部 人權法治的政治經濟脈絡
第一章 除愛情之外,《茶金》要告訴我們的是——生意就是政治,但國家不該與民爭利
第二章 從《法外情》到《正義迴廊》——從良知、同理、公義深掘人民參與審判的意義
第三章 從《創造安娜》到《詐欺女王》——騙術盛行,每個人更要加強金融、法治素養
第四章 《哈勇家》——跨越國家法制高牆、扭轉族群刻板印象,重現原住民的生命力與文化美學
第五章 《阿根廷,1985》——和平國家的基礎不是遺忘,而是記憶;不是暴力,而是正義
第二部 解構性別刻板印象的迷思
第六章 《女法醫 朝顏》——以日常編織生命意義之網,用溫柔包容逝去的真相
第七章 《孟買女帝》——置之不理、視而不見,還是正視性產業存在的必要性?
第八章 《醜聞真相》——掙開父權文化枷鎖 走上自我追尋、自我修煉之路
第九章 生育觀光悲喜劇──《如獲至寶》的代孕風波和啟示
第三部 司法改革的跨文化取徑
第十章 從《大長今》最高尚宮的選任——省思台灣法官任用的民主正當性
第十一章 從《金權性內幕》到《秘密森林》——當法律捍衛者淪權力奴隸,韓國檢察官何去何從?
第十二章 從《刑案偵訊室:英國》到《女王偵訊室》的心理攻防——偵訊技巧外,還需同理關懷
第十三章 《失控的審判》——崛然獨立、不憂不懼不惑地實現律師對當事人的承諾,而不是魔鬼代言人
第十四章 迎戰檢辯不對等劣勢──從《下流正義》看國民法官審判及律師調查權
第十五章 《關於唐醫生的一切》——以仁為本,從優秀到卓越,醫界與法界的交融對話
第八章 《醜聞真相》:掙開父權文化枷鎖 走上自我追尋、自我修煉之路 《醜聞真相》是Netflix於二○二二年推出的英國迷你影集,講述英國國會議員懷特豪斯原本擁有幸福美滿的家庭,與從大學時期便相戀的蘇菲結婚十二年且育有兩名子女,卻與國會助理奧莉薇亞發生婚外情,甚至遭女方控告強暴。 當案件進入了法庭訴訟,奧莉薇亞、懷特豪斯分別坐上了證人席,在主控官凱特律師的一連串詰問下,兩人各自提出了一套完全不同的故事版本。當媒體接續爆料,指出詹姆斯在大學時期可能涉及另一樁性侵事件時,場景被拉回過去。雖然被害者並未出面指控,但在蘇菲的記憶中,詹姆斯畢業前夕的一場舞會發生了一連串意外事件,連她的同學荷莉也從此失去蹤影。 在眾目睽睽之下,每一次的法庭旁聽對蘇菲都是一種磨難。飽受煎熬的她在關注法庭內一舉一動的同時,竟開始懷疑起凱特律師是否就是失去蹤影的荷莉。蘇菲心中一連串的疑團無法解開,詹姆斯卻選擇性地揭露。而從兩人在子女教育等觀念上的落差,在在讓蘇菲面臨人生最大的兩難困境!該不該繼續相信詹姆斯?兩人的婚姻是否可以繼續走下去? 從《醜聞真相》或類似影劇可以得知,父權體制是世界各地都面臨的共通性問題。而從二○二三年間《人選之人─造浪者》影集播出後所開啟的台灣MeToo時刻,告訴我們:多數像我這樣的成年人都是在父權文化下教養長大的,或多或少都有這樣的性別刻板迷思,我們該藉由追劇、閱讀等活動,自我修煉、培養性別平權意識。 Netflix英國影集《醜聞真相》(Anatomy of a Scandal)改編自同名暢銷小說,劇情主線講述一位公眾形象良好、政治事業熠熠發光的英國國會議員兼內政大臣詹姆斯.懷特豪斯(James Whitehouse)被爆出性醜聞。詹姆斯原本擁有幸福美滿的家庭,卻與國會助理奧莉薇亞.萊頓(Olivia Lytton)發生婚外情,甚至遭女方控告強暴。而與詹姆斯從大學時期便相戀、結婚十二年且育有兩名子女的蘇菲(Sophie Whitehouse),她究竟該持續扮演完全信任丈夫的「完美嬌妻」,還是重新檢視自己的人生並活出自我? 當案件進入了法庭訴訟,奧莉薇亞坐上了證人席。擔任主控官的伍德.凱特(Kate Woodcroft)律師在公開法庭向奧莉薇亞進行一連串的詰問:妳們的戀情是怎麼發展的?兩人分手後為何又在國會電梯發生這樁性關係?當另一頭的會議室內正等著詹姆斯重返開會時,誰邀約進入電梯?一開始的熱情擁吻又怎麼會演變成性侵?詹姆斯有沒有徵得妳的同意?兩人究竟是餘情未了,還是性侵? 真相究竟為何?雖然同為女性,但為了說服陪審團將詹姆斯定罪,凱特只能毫不留情面地對奧莉薇亞進行質問,反正輪到詹姆斯的辯護律師進行交互詰問時,這些問題還是會被一一提出來。當奧莉薇亞公開說她當時愛上了詹姆斯,而且兩人曾經多次進行過冒險、激情的性關係時,辯護律師的詰問讓陪審團找到了合理懷疑的空間。 還好,第一時間獲知此事的奧莉薇亞辦公室同事出庭作了證,轉述奧莉薇亞在事發後所描述事情發生的過程,並證述奧莉薇亞當下的情緒反應,讓她的指控得到有力的佐證。問題是:這位同事不在現場、不在電梯內,她聽奧莉薇亞轉述的說詞是道道地地的傳聞證據,她的證詞發揮得了作用? 當辯護律師傳喚詹姆斯坐上證人席時,他提出了一套完全不同的故事版本,即便凱特律師在反詰問程序時一再緊迫地盤問,詹姆斯仍堅持是由奧莉薇亞主動提出性邀約,當時雙方是合意性行為。 因為陪審團要判斷的是:詹姆斯當時有沒有合理理由相信奧莉薇亞同意發生性行為?於是法庭的攻防聚焦在當時奧莉薇亞有沒有說出:「在這裡不要」?詹姆斯有無回應表示:「不要挑逗完我又不給我」?之所以如此,在於英國妨害性自主罪的立法例採取的是積極同意(affirmative consent)模式,「只有同意才可以」(Onle yes means yes),這與台灣現行的「只有拒絕才不可以」的違反意願模式是不同的。無論如何,性侵這類「密室犯罪」的各說各話,是審判實務上所面臨的普遍困境!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