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會員
品牌介紹
關於我們
企業徵才
客服中心
會員專區
與我連絡
申訴信箱
FAQ
電子報
書目下載
圖書總覽
服務推薦
教學網
考用網站
首頁
書目下載
會員專區
與我連絡
飛躍六十 迎向百年
法律/政治
法律
政治、公共事務
財經/商管/觀光
財經、商管、統計
觀光、餐旅、休閒
文/史/哲/期刊
辭書、總類
語言、文學
歷史、哲學、宗教
藝術、設計、文創
學術期刊
理工/醫護
理工
醫護暨生命科學
農林漁牧
教育/心理/傳播
教育
心理、諮商與輔導
社會、傳播(影視)
小五南/中等教育
小五南
電機與電子群
餐旅群
家政群
商業與管理群
英文
藝術群
農業群
食品群
【春節延後出貨公告】 「適逢春節假期,五南官網均可正常下單購買,惟1/21(二)17:00後的網站訂單,預估將延至2/3(一)下午後出貨,造成不便敬請見諒。」
分享
台灣書房
-
閱讀台灣
歷史、哲學、宗教
-
台灣研究
-
台灣書房
悅讀台灣俗諺
作 者:
陳華民
出版社別:
台灣書房
書 系:
閱讀台灣
出版日期:2011/12/28(1版1刷)
ISBN:978-986-6318-56-6
書 號:8V17
頁 數:240
開 數:20K
定 價:250元
優惠價格:225元
「做牛著拖,做人著磨」鼓勵人們努力不懈 「鼓響,吃到鼓歇」諷刺貪得無厭的人 「做代誌,那親像桃花過渡;吃着飯,干那武松咧打虎」標準「上班一條蟲,下班一條龍」! 小時候,聽阿嬷常掛在嘴中的:「囝仔人有耳無嘴」,進入社會工作,前輩說:「江湖一點訣,講破不值錢」,追女孩時,也如此自我勉勵過:「戲棚仔腳,站久人的」……嗨!多啦!許多的俚諺俗語是如此親密的伴著我們長大。 一百多句精彩且熟悉的「古早人講……」,在作者活潑俏皮的筆下,寫活了這些源自於民間及各族姓間互動,那股生生不息、活蹦亂跳的生命力。背後的古早味地方小故事概括了先民的風俗習慣及人文思維、幽默有趣的插圖讓人看了會心一笑,這一則則的俗諺不禁讓人認同與珍惜這片豐饒土地之可親、斯民之可愛。
陳華民 號少痕,又號墀盦,台灣彰化芳苑鄉崙腳村人,祖籍福建泉州府同安縣,乃同安「鑾井陳」渡台第七代「墀」字輩。 曾任:導演、電影策劃、廣告及唱片公司企劃設計製作、雜誌主編等職,現專事寫作。 已出版作品有:《悅讀台灣俗諺》、《台灣野史小札》等。
悅讀台諺‧更愛鄉土
─自序
艋舺篇
咸豐三,講到擔
第一好張德寶,第二好黃阿祿嫂,第三好馬笑哥
庵草祿叔公
氣死吳阿抄,笑死王阿老
泉北郊雀雀,較輸大腳卻仔一粒蟯
一錢二緣三水四少年
一次激子弟,二次照古例
新查某,舊××
去蘇州賣鴨蛋
財甲新艋,勢壓淡防
鼓響,吃到鼓歇
十二十三讓你壞,十九二十你就知
壞錢仔都瘦炎仔的
春景仔老爸─ 尚(想)
貓的奸臣,鬍的不仁
籠盛貓顧粿
黃昏無叔孫,天光才辨字倫
鱸鰻掠去花蓮港,直乎彪婆找無
會過得鐵枝路,也過得黑隘仔門
大埕龜,艋舺鳥
公校讀一冬,不識屎壆仔枋
日本仔保正─好勢
日本婆仔掛耳鉤─無彼囉代誌
狗吠火車
柑仔換芎蕉
陳林半天下,剩的睏灶腳
頂港篇
未看藝旦,免講大稻埕
上觀天文,下察地理
媽祖宮起不著面
大道公鬥法媽祖婆
三月二十,人看人
一保肉,二保打,三保笑哈哈
周池仔好榜路,燿堅仔好肚
宮口五棚戲
學洪禮謨火車輪
一鳥二關刀,三蛇四蓮花
周百萬,用銀不用錢
食魚無反
目睭霧霧,菝那看做蓮霧
咒詛食嘴涎
爬上倒吊嶺,不想厝內的某子
黑貓穿裙無穿褲,黑狗穿褲激拖土
童乩偷豬,看著巡查走去避
自動車運轉手,藝妲間相爭拉
愛騷,曉去豬哥寮
五分埔要吃痟,病院兼豬哥寮
上卌,就攝
驚死暝暝一,不驚暝暝七
死貓吊樹頭,死狗放水流
雞母啼,磔頭挾紙錢
做牛著拖,做人著磨
廳頭姑,房內姨
囝仔人腳倉三斗火,也會煮飯,也會炊粿
美國出淡馬膠,台灣出土腳
府城篇
草地人驚掠,府城人驚食
草地胡蠅,不曾吃著縣口香餅
食著下林仔水,會變形
有看見針鼻,無看著大西門
有樓仔內厝,無樓仔內富;有樓仔內富,無樓仔內厝
心肝較硬石仔蝦
蔡抵蔡,神主牌仔摃摃破
重慶寺撈醋矸仔
捥籃仔假燒金
日本人叫陳老師─真惱死
人交的都是關公劉備,你串交的,全是林投竹刺
戶口枋仔釘置電火柱仔
賺錢不夠大腳腰仔買礬撒腳骨
東原謙記,秀英罔市
美的留在庄,醜的乎新寮仔扛
好柴無流過安平鎮,水查某無留置四鯤鯓
南風轉北,王城去一角
無田無園,盡靠六下門
蔡姑娘嫁─加勞的
賣某做大舅,生子叫阿舅
千草寮土地─守(酒)鬼
臺南阿兄仔─吃飽聞聞等死
烏橋仔大學(壆)
想要好賺,曉去學蟾蜍仔弄獅頭
庄頭篇
林大乾,鑄銃打家己
新營有廟不做醮,查畝營有錢不起廟
順剎,攻彰化
會過得西螺街,也過得虎尾溪
山河仔吃粽─硬吞
跟雞跟狗,甘願跟陳三走
三人共五目,日後無長短腳話
飯匙抵貓
匏仔光光滑滑,無削皮人也罵;苦瓜貓貓 ,削皮人也罵
無某無猴
貓猴變無蚊,騎牛去北港
客人仔麵─免
倒擔檳榔落廣東
好好鱟到屎那流
龜笑無尾
嫁入城,無食也好名;嫁入山,有食嘛黑干
九萬十八千,八秀三貢生
流秋秋,食兩蕊目睭
番仔上天─裝的
第一賣冰,第二醫生,第三腳梢間
任你粧,也是赤崁糖
噴鼓吹送契兄
新騙叔仔無法度
輸人不輸陣,輸陣生銹面
金門城的肉豆─厚莢擱雜摻
觀音亭佛祖,惦惦興
參考書目及圖片來源
貓的奸臣,鬍的不仁 【俗諺輕鬆講】 貓的,指「麻臉者」;鬍的,指「大鬍子大漢」。不,讀音「˙ㄅㄨ」。這是一句用來譏罵麻臉者與大鬍子時常用的俚諺。 事實上,它患了孔夫子說的「以貌取人」之失,劉銘傳便是個「麻臉」,而大鬍子名將更多的是,現代人常說男人「多鬍多情」,何以俚諺評價不同? 其實,這句俗語話背後,有個很有趣的故事,它源於兩個艋舺布袋戲演師的「拚場」。 【故事說從頭】 台灣掌中戲,俗稱「布袋戲」,源自閩南,又分南管與北管兩類。 清代時,艋舺地區之南管布袋戲,有「金泉同」、「奇文閣」、「龍鳳閣」、「亦解頤」、「哈哈笑」等班,其中以「金泉同」及「奇文閣」兩團,最負盛名。 「金泉同」演師,是個大鬍子,姓童,綽號「鬍鬚泉」,他是艋舺「蓮花池街」人。1而「奇文閣」業主,是個麻臉大漢,綽號「貓婆」。 貓婆唸過私塾,懂詩詞,識文章,故吐辭文雅,故事精彩,而鬍鬚泉雖然目不識丁,但記憶力特強,加上手巧功夫了得,幾個「仔」,在他掌中演來,活靈活現,同樣獲得滿堂彩。 兩個人由於旗鼓相當,每遇賽會,常互打對台,拚個你死我活,為了打擊對手,博得觀眾的認同,鬍鬚泉便在其劇中,編排「奸臣」是個貓臉;而貓婆也不甘示弱,便安排大鬍子為劇中大壞蛋,兩個人便如此這般指桑罵槐,「人身攻擊」起來,只聽得一邊喊聲:「貓的奸臣啦,天地不容!」另一邊立即冒出一個鬍鬚仔,旁白立刻罵道:「鬍的不仁,好膽麥走!」2看得艋舺人大呼過癮,遂產生了這句「貓的奸臣,鬍的不仁」之俗諺。 而由於不識字的鬍鬚泉,強記戲文與貓婆硬拚,也產生了另一句俚諺:「鬍鬚泉與貓婆拚命」3,用來形容一個人為爭勝,不惜「豁出去」之決心。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