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會員
品牌介紹
關於我們
企業徵才
客服中心
會員專區
與我連絡
申訴信箱
FAQ
電子報
書目下載
圖書總覽
服務推薦
教學網
考用網站
首頁
書目下載
會員專區
與我連絡
飛躍六十 迎向百年
法律/政治
法律
政治、公共事務
財經/商管/觀光
財經、商管、統計
觀光、餐旅、休閒
文/史/哲/期刊
辭書、總類
語言、文學
歷史、哲學、宗教
藝術、設計、文創
學術期刊
理工/醫護
理工
醫護暨生命科學
農林漁牧
教育/心理/傳播
教育
心理、諮商與輔導
社會、傳播(影視)
小五南/中等教育
小五南
電機與電子群
餐旅群
家政群
商業與管理群
英文
藝術群
農業群
食品群
【年度盤點延後出貨公告】 「適逢本公司年度盤點,五南官網均可正常下單購買,惟11/26(二)中午後的網站訂單,預估將延至12/3(二)下午後出貨,造成不便敬請見諒。」
分享
書泉出版社
-
養生保健
-
康健生活系列
醫護暨生命科學
-
醫學
-
臨床醫學
排酸療法
作 者:
施銘
出版社別:
書泉
書 系:
康健生活系列
出版日期:2020/08/04(3版2刷)
ISBN:978-986-451-147-1
書 號:3EY9
頁 數:228
開 數:25K
定 價:380元
優惠價格:300元
滿額優惠折扣
11/11-1/10 五南全書系書展!全站滿599再95折
2018年3月《科學報告》期刊中發表有關「間質組織」的新發現,它的功用類似人體血管,就像是身體的高速公路,而排酸過程當中會作用到間質組織,可將道路中阻礙的物質清除,確保暢通就能維持身體良好的循環,對於提升身體免疫及保養有極大的幫助。 在2017年3月的《自然》期刊刊登了有關肺的造血功能,證實肺不僅只是維繫生命的呼吸器,也是製造血小板的重要器官。血小板能凝血、修復受傷的組織,對身體來說是不可或缺的。增加胸廓不只能增加肺活量,對於身體發炎組織的修復也有很好的效果。而施銘老師在三、四十年前開始做排酸時就一直強調胸式呼吸的重要性,可謂極具先見之明。 【見證排酸】 ◆「自然療法可分為有形的與無形的,就我所知道的,排酸療法可以算是有形中最厲害的。」--從事另類療法的吳先生。 ◆「第一次排酸後,從臺北到基隆的公路局巴士下車時,我愣住了,因為我竟然可以毫無困難地從車上走下來!以往下車總是麻煩司機等一下,然後抓著把手,慢慢的一步一步走下階梯;但今天卻不知不覺就走下車,這個改變實在太大了。」--僵直性脊椎炎患者。 ◆「當施老師在說明我的症狀時,老實說從來沒有一位醫師這麼清楚我的問題,突然覺得『啊!我有救了!』內心感到莫名的喜悅。」--深受車禍與剖腹產後遺症困擾的患者。 ◆「施老師全身保健的方式,是『從頭到腳,標本兼顧』,現在的我,不但跳出眩暈的漩渦,而且重獲健康。但願有同樣疾病的朋友,也能早日擁有健康的喜悅!」--眩暈症患者 ◆「排酸後,發現肚子不脹了,也變得比較柔軟,原本胸部一碰就痛、會胸悶及頭暈的現象竟然突然消失,真是不可思議!」--B型肝炎患者。
施銘 施銘年輕時曾赴日求學,巧遇來自中國的汴師父,並在課餘常向他學習治病技術。回國以後,仍持續鑽研,為深入了解人體的生理結構,又遠至美國奧立岡州北加哥大學生理學系進修。 面對許多疑難雜症,施老師經常拿自己的身體做實驗,靠著不斷研究和嘗試,以檢證排酸療法的臨床成效。 施銘老師獨創的排酸療法,對僵直性脊椎炎、脊椎側彎、帕金森氏症等慢性和退化性疾病,功效顯著,使無數的病患重拾健康。
第一章 現代醫學v.s.排酸療法
現代醫學的困境
排酸療法的緣起
排酸療法=預防醫學
第二章 施氏排酸療法的理論基礎
酸影響肌肉和神經
肌肉和神經影響骨骼
神經和骨骼影響內臟
頭殼皮和神經影響五官
震壓神經傳導與引導
第三章 施氏排酸療法的操作與生理反應
排酸療法的操作方式
排酸祕訣
排酸療法的生理反應
第四章 課堂剪影
第五章 臨床個案
第六章 見證排酸
第七章 排酸保健DIY
排酸療法的緣起 五十多年前,我為了修讀建築學,隻身前往日本崎玉縣的瀨戶短期大學留學。有一天我蹺課,打算去東京銀座和一位朋友碰面,但是因為晚到車站幾分鐘而沒搭上電車。由於下一班次電車還要 40 分鐘才會來,我只好在車站閒晃。 就在那時,我看到了一位穿著簡陋的華人被日本警察毆打,於是我立刻上前解圍。原來他是想要告訴那位警察,他可以幫他治療行動不便的腳,但是因語言不通,使得那位警察誤以為在嘲笑他,加上又提不出身分證明,因此造成衝突。我立刻充當翻譯,將他的意思告訴警察。警察原本不信,因為他的腳已經受傷多年,也找過許多醫生,但都無效。後來看他態度非常誠懇,而且一再保證,才答應給他一個機會試試。只見那位華人當場拿根木棒在警察的腿處理一番,沒想到腳馬上就變得靈活多了。警察非常高興,馬上要求華人改天再幫他處理。 後來和他聊天,才知他祖籍在江西省,姓汴,剛偷渡到日本。因此我當時除了為他安排住處,同時並介紹有痠痛問題的朋友請他處理。當時我白天上課,晚上只要有空,就會去汴師父的住處幫忙,他也很熱心地把他的技術告訴我。久而久之,我們便建立起如師生般的情誼。 回國以後,從事建築業,由於我的第二任太太身體不好,一天到晚不是腰痠就是背痛,一下胸悶,一會兒又腸胃不適,看了許多中西醫都無效。本來想用我在日本學的技術幫她處理,她卻認為治病一定要吃藥打針才有效,所以就不了了之。後來聽說合江街有一位密醫非常厲害,於是滿懷希望地前往治療。剛開始黑藥丸的效果非常明顯,吃了以後所有痠痛都不見了,簡直是仙丹妙藥!但是吃了一陣子之後效果卻愈來愈差,而且青蛙肚、水牛肩及月亮臉都跑出來了。原來這個中藥的確是仙丹,因為摻了美國仙丹──類固醇。 我太太長期進出醫院,飽受病痛的煎熬,光靠吃藥打針的效果還是有限。有一次她腰痛又發作,不得已,我太太只好勉強讓我試一試。結果疼痛減輕,這才令她另眼相看。幾年後,因為生意不順利,想要轉換跑道,我就想起當年在日本所學的技術,於是決定從事保健方面的工作。因經驗不足,所以我就先在工作之餘,義務幫有病痛的親友調理。由於療效不錯,因此在口耳相傳下,來找我的病人愈來愈多。 經過幾年摸索,漸漸發現在病人的皮下可以摸到顆粒狀的東西,然而用木棒去處理,並非每次都能成功。為了對人體的生理結構有更深入的了解,我就跑到美國的奧立岡州北加哥大學(North California Columbia University)生理學系進修,後來才知道那些東西應該屬於酸性物質,類似乳酸、尿酸等化合物。經多方嘗試後,確定唯有將這些酸性物質清除,才能改善症狀。於是我結合了現代生理學知識及多年的臨床經驗,確立我個人在臨床上的基礎架構,於是在 1971 年將這項獨特的技術正式命名為「排酸療法」。 1973 年因買賣土地認識周大律師。有一次去請教他有關法律的問題,我看到他的手怪怪的,他表示他的手常常痛到無法寫字,而且舉不起來,尤其在氣候變化或是天氣冷的時候更容易發作。去過國術館,也做過推拿,但是都沒效。我就說:「我來幫你試試看。」經我檢查發現,他的問題屬於筋肌膜發炎。由於沒帶木棒,所以就在他的手臂上直接用我的斷指操作。嘿!那些皮下的顆粒物竟然都浮出來了。我一邊幫他排酸,一邊建議他以後要注意保暖,特別是天氣冷或是冷氣吹久時,還有睡覺時,肩膀也要避免著涼。隔天,周律師很興奮地打電話告訴我,他的手已經不痛,可以自由活動了!這時我才恍然大悟!之前用的木棒因為較粗,而且重量不夠,所以深處的酸刺激不到,只有用較細且堅硬的物體直接在皮膚上操作,才能適當地刺激到酸性物質,加速其分解。還好我當時雞婆,才能領悟到排酸的祕訣。此外,由於木棒重量輕,力量不夠,操作時難控制,手腕也容易受傷;因此我便不斷思考改良排酸工具,從單根到多根柱狀;不同的重量,不同的材質,甚至連電動都嘗試過。經不斷修改,運用在不同形態的肌肉組織上,才確定現在所使用的不鏽鋼排酸棒的形狀。期間的種種辛苦,金錢的投資,腦力的消耗,實非筆墨可以形容。從此之後排酸的療效可以說是大幅進步,使我對這種療法充滿信心。經過不斷改進與累積經驗,到了八○年代,這項技術終於發展成熟。至於當年的周律師也因認同排酸的功效,從數十年前至今,每週仍固定和夫人前來保健。 以前有人認為排酸沒有理論基礎,其實不然。簡單來說,排酸的理論有以下幾點: 第一,酸影響肌肉、神經:身體排不掉的代謝物,我將它統稱為酸。酸可以以氣體、液體、固體、晶體的方式存在。這些酸性物質中的氫離子是屬於結合狀態,因此不會引起血液 pH 值異常。但當酸累積過多時,便會造成局部循環障礙、神經受壓迫、肌肉沾黏等,引起許多毛病,像是感到痠麻痛、肌肉無力萎縮、肌肉鈣化、肌肉緊繃、肌肉張力異常、疲倦等。而肌肉與神經異常又會造成骨骼、內臟等多種問題,千萬不能小看它。 第二,肌肉、神經影響骨骼:例如脊椎側彎。我不採用一般直接調整脊椎的方法,而是調整肌肉神經,當身體左右肌肉張力平衡,脊椎側彎自然可以改善。像是家住桃園的張小妹,在國小六年級時發現脊椎側彎,試了許多治療方法,甚至嘗試過自國外引進的聲波療法,但三個月間花了十幾萬仍無效。後來無意間看到 2007 年元月份的長春月刊後,於 2007 年 5 月來排酸,才做 1 次,原本凹陷的部位就長出肉來。隨著持續保養,狀況一直好轉,現在就讀高雄的大學,有空仍會前來保健。另外像是某大學藝術學院程院長的兒子,從小生長在美國,18 歲時發現得了僵直性脊椎炎,返回臺灣後,由父親陪同前來找我。當時他不能蹲也不能跳。持續保養三個月後,回到美國,還考取了美國陸軍,甚至在芝加哥攝氏零下 16 度的酷寒氣候下,通過嚴格軍事操演。隔年返臺,經過我檢查身體後,一切都正常。僵直性脊椎炎是最怕寒冷的,因為會使病情惡化;而他因為發現得早,即時處理,所以已經完全康復。還有一般認為棘手的退化性關節炎,最後的處理方式就是置換人工關節,但是以排酸的角度來說,其實發炎是因為關節周圍的組織發炎造成,只要將關節周圍的酸處理掉,退化性關節炎便可不藥而癒。 第三,神經、骨骼影響內臟:例如胸廓扁平,無法擴張,會使內臟受到壓迫,無法正常蠕動,使心、肺功能降低,因此容易胸悶、疲倦、頭暈,甚至突然劇烈運動會引起暈倒、猝死。還有胸廓空間不足,會引起不明發燒,時間久了有可能會演變成血癌。藉由排酸使肌肉放鬆,胸廓不受壓迫,內臟空間增加,就可改善上述症狀。 第四,頭殼皮、神經影響五官(觸感式排酸):在頭殼皮上依觸感式的排酸來調整,可以影響五官的功能及形態,這也是西醫無法解釋的。例如:進階班的小花是某出版社的文字工作者,28 歲,有嚴重的鬥雞眼。在教室上課時,我就示範給學員看,我從耳朵旁邊使用引導的方式操作後,當場就恢復正常,而且效果還能維持長達 48 小時。另外像是手麻、消化不良、感覺能力降低、脖子僵硬等,也可以從頭殼皮處理。 第五,震壓神經產生傳導與引導:西醫中的解剖學理論是以不會呼吸的人體來觀察,而排酸療法的經驗完全來自會呼吸的人體。所以傳導與引導為何會造成身體的變化,是無法以解剖學來解釋的。例如月經不順,延遲了十天,小腹絞痛的王同學,我從大腿內側、股薄肌附近用壓法,可調整子宮頸位置;從恥骨到肚臍上 3 吋引導,可加強效果,之後經血就順利排出。甚至更年期後的婦女,藉由傳導與引導,可以加強卵巢分泌激素的功能,減輕更年期後產生的症狀,改善生活品質,而不會因借助外來藥物而產生副作用。 排酸之所以能存在幾十年,因為它彌補了主流醫學的不足。主流醫學有最優秀的人才去研究,但仍有無法克服之處,我不是醫生,所以用逆向思考,逆勢操作。醫生不能治,不願治的問題,我來處理,我來想辦法解決。就是抱持著這樣的信念,才能發現酸的祕密,以及疾病的竅門,解決許多醫學難題。 排酸療法=預防醫學 預防重於治療,是大家都耳熟能詳的。一般認為預防疾病要從生活作息、飲食起居及情緒等方面著手;但是礙於現實因素,往往無法徹底執行。此外,有些人在疾病未發生前,也不認為自己不健康,或許他的身上已經出現異常徵兆,但是卻渾然不知。那麼要如何自我檢查、及早保健,以盡量避免病痛的來臨呢? 以排酸療法的觀點來看,許多身體的問題來自於無法有效地將體內的廢物代謝出去,這些廢物就是我所稱的「酸」。加上現代生活中,各種空氣、水源的汙染,食物中的化學添加物,及精神壓力、熬夜等多種因素,更加劇酸的累積。根據排酸的理論,當酸不斷累積,便會開始影響肌肉、神經、骨骼、內臟,而引起各種不同的疾病。 從外觀來看,如果照鏡子發現胸廓在深呼吸時(胸式呼吸),無法很明顯的起伏,表示肋間肌肉有沾黏現象而阻礙肋骨正常活動,會影響心肺功能,引起疲倦、乏力、嗜睡、頭暈、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狀。如果情況再嚴重惡化,會使胸部看起來不但肋骨很明顯,而且薄薄扁扁的,不但容易昏倒,突然劇烈運動甚至會休克、猝死,千萬不能小看這個問題。 若是肋骨異常塌陷或突起,則會影響該部位的內臟。像是在左側、約乳頭下方,如果肋骨塌陷,則會壓迫心臟,引起心臟功能異常,甚至發生病變;若是在右肋下緣塌陷,則會妨礙肝、膽、十二指腸的功能,造成消化不良、脹氣等症狀。 當肩膀兩側一高一低,雙眼明顯大小不同,胸廓左右大小不等,或是身體某部位左右對應側的肌肉一邊厚一邊薄,則表示身體左右側的肌肉已經失衡,可能會開始有痠痛、不舒服等感覺;病情若繼續發展影響到脊椎,則有可能變成脊椎側彎或是長骨刺、椎間盤突出;骨盆傾斜則會引起下肢關節疾病或是變成長短腳。 從觸診來說,如果皮下發現硬塊,則會壓迫神經,阻礙局部血液循環,而引起痠、麻、痛等感覺,甚至造成局部肌肉萎縮,活動功能障礙;肌肉受影響,則可能引起骨骼異常,甚至內臟也受波及。如果發現右肋下緣肝臟的位置摸起來有硬塊,表示肝臟已經不正常(即使肝功能檢查沒問題);腹部有硬塊,則代表消化系統有問題。不過誰也不敢說良性的硬塊發展下去會變成什麼;然而如果能中斷這個發展,甚至逆轉,我想會是比較好的。 「上工治未病」,能在疾病未發生前加以處理,遠比飽受病痛折磨,身心煎熬,甚至連累家人,造成家庭不幸來得重要。排酸療法除了能處理酸累積所造成的問題,還能在症狀出現前,事先防止其進一步發展,調整身體狀態而達到健康,完全符合「預防重於治療」的醫學理念。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