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會員
品牌介紹
關於我們
企業徵才
客服中心
會員專區
與我連絡
申訴信箱
FAQ
電子報
書目下載
圖書總覽
服務推薦
教學網
考用網站
首頁
書目下載
會員專區
與我連絡
飛躍六十 迎向百年
法律/政治
法律
政治、公共事務
財經/商管/觀光
財經、商管、統計
觀光、餐旅、休閒
文/史/哲/期刊
辭書、總類
語言、文學
歷史、哲學、宗教
藝術、設計、文創
學術期刊
理工/醫護
理工
醫護暨生命科學
農林漁牧
教育/心理/傳播
教育
心理、諮商與輔導
社會、傳播(影視)
小五南/中等教育
小五南
電機與電子群
餐旅群
家政群
商業與管理群
英文
藝術群
農業群
食品群
【春節延後出貨公告】 「適逢春節假期,五南官網均可正常下單購買,惟1/21(二)17:00後的網站訂單,預估將延至2/3(一)下午後出貨,造成不便敬請見諒。」
分享
法律
-
學術專著
改良式的證據法則與刑事訴訟
作 者:
張明偉
出版社別:
五南
出版日期:2010/10/12(1版2刷)
ISBN:978-957-11-5179-3
書 號:1T12
頁 數:584
剩餘庫存:15本
剩餘庫存量非即時庫存量,若仍有購買需求請洽詢客服或業務分機824、889。
定 價:650元
優惠價格:585元
自從我國刑事訴訟制度朝向改良式當事人進行主義修正後,我國的刑事證據法也相對應地出現了某種程度的改良。其中最重要地,應該是採行了英美式的傳聞法則與證據排除法則。為能正確理解傳聞法則與證據排除法則之意義與功能,本書除探討其在英美法域的沿革歷程外,更進一步自比較法的觀點分析探討傳聞法則與證據排除法則在我國法制中應有的意義。此外,由於刑事訴訟程序乃實現國家刑罰權的過程,關於刑罰權規定本身如何影響刑事訴訟程序的進行,也就是程序法與實體法如何交錯的領域,亦為刑事訴訟程序在調整變動時,首先應探究的議題。 鑑於改良式的當事人進行主義有賴律師協助被告始得順利推動,且法庭活動之記錄為被告資訊取得權之重要基礎,當被告未指定辯護人時,法院究應如何履行其照護義務,法院應如何製作法庭記錄,亦與改良式的當事人進行主義成效之良窳,有著密切的關連。本書除探討源自證據法則如何取捨證據之議題外,針對與改良式當事人進行主義相關的刑事訴訟制度,亦將一併予以探討。
現職:真理大學財經法律系助理教授 學歷:台灣大學法律系法學組法學士 台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法學碩士 教育部公費留學生 美國Franklin Pierce Law Center,NH智慧財產權法學碩士 美國Golden Gate University,School of Law,CA法律科學博士 專長:刑法 刑事訴訟法 證據法 美國刑事司法制度 公證法
第一章 導 讀
第二章 從刑事訴訟法改良式當事人進行主義之修正談裁判上一罪規定修正
壹、前 言
貳、職權主義與裁判上一罪之審理
參、朝向改良式當事人進行主義之刑事訴訟法修正與裁判上一罪所造成的影響
肆、比較法的觀察
伍、實體法與程序法間之平衡:為實體法規定而「改良」?
陸、結 論
第三章 英美傳聞法則與對質條款的歷史考察
壹、前 言
貳、傳聞法則的規範意義
參、中世紀之發展
肆、對質條款與傳聞法則在近代之發展
伍、現代傳聞法則
陸、結 論
第四章 英美傳聞法則在大陸法域之移植:台灣與美國傳聞法則之比較研究
壹、導 論
貳、傳聞法則在台灣
參、對質條款與傳聞法則與美黃的發展
肆、台灣與美國傳聞法則之比較研究
伍、結 論
第五章 台灣的證據排除法則:以美國為鑑
壹、證據排除法則在台灣之採行與發展
貳、美國的證據排除法則
參、台灣與美國證據排除法則之比較分析
肆、結 論
第六章 論兩岸民間交流糾紛之刑事訴訟障礙
壹、前 言
貳、中華民國刑法適用於兩岸刑事案件所衍生之疑義
參、一事不再理原則(禁止雙重危險法則)之適用疑義
肆、傳聞障礙
伍、結 論
第七章 非強制辯護案件被告審判中辯護權之保障
壹、前 言
貳、兩造對抗程序與受律師協助防禦的起源
參、受律師協助權利在美國的發展
肆、辯護權之內涵
伍、自我辯護「權」的定位
陸、法院在自我辯護案件中應扮演的角色
柒、結 論
第八章 談刑事程序筆錄制作之實然與應然
壹、前 言
貳、關於筆錄制作的規定與實務
參、筆錄記載正確性在刑事訴訟程序上之意義
肆、落實由非訊問者制作筆錄之必要性
伍、筆錄記載之法制化-代結論
第九章 新聞記者拒絕證言之權能與界限
壹、問題之提出
貳、新聞自由與新聞來源保密
參、發現真實與新聞自由之衝突
肆、新聞來源保密必要性之探討
伍、新聞來源保密之範圍-代結論
第十章 不起訴處分與再議之檢討
壹、前 言
貳、現行刑事再議制度之法律構造
參、再議制度之爭議
肆、不起訴處分之確定力與一事不再理原則
伍、再議制度必要性之探討
陸、結 論
第十一章 軍人身分與刑事審判權劃分之探討
壹、前 言
貳、軍司法審判程序間之差異
參、喪失現役軍人身分後刑事審判權歸屬之實然
肆、前述實務見解所引發之疑慮
伍、司法院院字第1078號解釋與軍司法審判之劃分
陸、以憲法第9條做為刑事審判劃分之應然-代結論
第十二章 非常上訴制度中「審判違背法令」意義之初探
壹、前 言
貳、案例事實摘要
參、最高法院79年台非字第246號判決要旨
肆、非常上訴制度之源起、意義、目的及功能
伍、「案件之審判係違背法令」之意義及範圍
陸、最高法院79年台非字第246號判決之商榷
柒、檢討與建議-代結論
附錄:驚見司法「秘密」改革?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