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會員
品牌介紹
關於我們
企業徵才
客服中心
會員專區
與我連絡
申訴信箱
FAQ
電子報
書目下載
圖書總覽
服務推薦
教學網
考用網站
首頁
書目下載
會員專區
與我連絡
飛躍六十 迎向百年
法律/政治
法律
政治、公共事務
財經/商管/觀光
財經、商管、統計
觀光、餐旅、休閒
文/史/哲/期刊
辭書、總類
語言、文學
歷史、哲學、宗教
藝術、設計、文創
學術期刊
理工/醫護
理工
醫護暨生命科學
農林漁牧
教育/心理/傳播
教育
心理、諮商與輔導
社會、傳播(影視)
小五南/中等教育
小五南
電機與電子群
餐旅群
家政群
商業與管理群
英文
藝術群
農業群
食品群
【春節延後出貨公告】 「適逢春節假期,五南官網均可正常下單購買,惟1/21(二)17:00後的網站訂單,預估將延至2/3(一)下午後出貨,造成不便敬請見諒。」
分享
書泉出版社
-
袖珍本
中西醫共治:牙周病
作 者:
張閨臣
、
賴正均
出版社別:
書泉
書 系:
袖珍本
出版日期:2025/10/01(3版1刷)
ISBN:978-986-451-419-9
E I S B N:9789864514182
書 號:3C03
頁 數:164
開 數:長32K
定 價:320元
優惠價格:253元
主題書展
9/5-10/30 跨域補腦計畫:多元知識UP!UP!UP!/單書79雙書75折起 全館滿550打95折
滿額優惠折扣
9/1-10/31大開!大補!大優惠~2025五南開學祭!!全館滿550打95折
臺灣人約有80%以上都有牙周病的困擾,最常聽見的抱怨是: •刷牙容易流血、口臭。 •牙齒動搖或吃飯無力。 •急性發作時會發燒,甚至引發疼痛及牙齦浮腫。 牙周病是僅次於齲齒(蛀牙),流行率高居第二位的牙科疾病,但是牙周病不像蛀牙會有疼痛的感覺,因此很容易被人所忽略,更輕忽了牙周病是牙齒疾病中最重要的一類。 一般而言,不分男女,自二十歲以後,罹患牙周病的比率均隨年齡增加而升高;四十歲以上,拔除牙齒的原因,有75%是因為牙周病所造成。因此,大多數民眾只知道牙周病這個名稱,並不知道牙周病對牙齒、咀嚼能力影響頗大。本書由中西醫聯合診斷,共同診治牙周病,讓你的牙齒不再搖搖欲墜!
張閨臣 現職 榮祥牙醫診所負責醫師 學歷 臺北醫學大學牙醫系學士 經歷 民國82年牙醫師高考榜首 榮星牙醫診所院長 臺灣大學附設醫院牙科部住院醫師 臺灣大學附設醫院牙科部總醫師 臺灣大學附設醫院牙科部主治醫師 牙體復形專科醫師 賴正均 現職 新店榮星中醫診所中西醫師 學歷 中國醫藥大學中醫系學士 經歷 中華民國中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顧問 中華中醫婦科醫學會理事 中華中醫兒科醫學會常務理事 台北市中醫師公會理事 國泰醫院內科醫師 敏盛醫院內科醫師 桃園市衛生所醫師
目 錄
Part 1 西醫部分
緒 論 牙齒的隱形殺手—牙周病
牙周病是牙齒的隱形殺手
牙周病是牙齒疾病中最嚴重的一類
罹患牙周病者易形成細菌的溫床
一般民眾對牙周病的誤解
病因及病理 牙周病的成因
牙菌斑的組成
牙結石的組成
牙結石的形成
牙周病的致病因子
牙周病與全身健康的關係
症 狀 牙周病可能出現的症狀
牙周病的症狀
健康的牙齒與牙齦
牙周病初期:牙齦發炎
牙周炎的分類
牙周病中期及末期:牙齦萎縮,牙齒鬆動
診斷及檢查 牙周病的主要檢查項目
詳細的病史
X光診斷
主訴
牙周檢查項目
動搖度增加的原因
預防及保健 維持健康的牙齦
適當的飲食
保持口腔清潔
定期口腔檢查及潔牙
如何控制牙菌斑的量
口腔衛生訓練
牙結石清除(洗牙)
牙周病治療後的叮嚀
治 療 矯治牙齒,維持健康
治療計畫
治療牙齦炎
認識牙周治療
牙周病由初步的治療到嚴重病變
之處理流程
牙周治療的目標
消除牙周囊袋
完整的治療計畫
牙周手術的好處
預 後 牙周病預後的變數
影響牙周病預後的危險因子
造成牙周組織狀況無法好轉的可能原因
銀髮族的牙齒保健
診療室報告 建立正確的口腔衛生習慣
臨床Q&A
Part 2 中醫部分
緒 論 中醫對牙周病的認識
牙周病流行率高居第二位
牙齒有浮起感、牙齦紅腫或流血,是不是火氣大?
為什麼會罹患牙周病
牙周病致病原因
中國醫學對牙周病的認識
中醫觀點 濕熱胃火,諸經錯雜之邪
病因及病理
診斷要點
病因病機
現代醫學對牙周病的治療方式
有效中藥方劑
牙宣(牙周病)古方選錄
外治方
自我解除牙痛的簡易穴位按摩法
牙周病伴隨牙痛的針灸療法
營養治療
固齒保健食療
民間療法
預防保健的方法
禁忌的事物
診療室報告 清潔、營養、定期檢查
臨床Q&A
緒 論 牙齒的隱形殺手—牙周病 嚴重的牙周病會導致齒槽骨流失,牙齒搖動。 台灣人約有80%以上都有牙周病的困擾,最常聽到的抱怨就是:刷牙容易流血、口臭、牙齒動搖或咬合無力;牙周病急性發作時會發燒,甚至引發疼痛及牙齦浮腫等。 牙周病是僅次於齲齒(蛀牙)、流行率高居第二位的牙科疾病,但是牙周病不像蛀牙會有疼痛的感覺,雖然會有牙齦紅腫易流血的現象,但是很容易被忽略,而國人中有很多是從來未到牙科做定期檢查的。 一般而言,男性牙齦、牙周狀況皆較女性為差,不分男女自二十歲以後,牙周病變均隨年齡之增加而升高。據世界衛生組織彙報中指出,東南亞各國人口至四十歲以前,平均牙周指數已達3.0,換言之,其牙周病變除牙齦部分已遭侵犯外,牙齦溝也有明顯的炎症現象,進一步牙周組織將受到破壞。由於牙周病變而拔牙的年齡,三十歲後增加之幅度提高,至六十歲達到最高峰,所以中老年人缺牙的主因,有很大的比例是因為牙周病變。現在臨床可見很多女性也有抽菸的習慣,女性因為女性荷爾蒙的影響會加速骨質流失,因而齒牙動搖的程度較男性嚴重。 許多人視齒牙動搖為老之將至的必然現象,往往不理會它,任其自然發展。其實除了老化現象之外,「牙周病」才是主要的原因。牙周病造成的症狀有以下幾點: 1.牙齒的間隙變大。 2.牙齦萎縮。 3.感覺牙齒變長了。 4.食物容易塞在牙齒與牙肉之間。 5.齒槽骨萎縮,牙肉同時也會萎縮,造成牙根裸露出來,因為牙齒的支持組織流失,所以會造成牙齒的搖動。 在醫學常識逐漸普遍之後,人們才知道原來是因為有嚴重的牙周病才會造成牙齒晃動,並不是到了老年就一定會齒牙動搖。很多人是在到了牙醫診所,要求口腔檢查或把牙齒洗一洗時,才被牙醫師的宣布嚇到,發現自己竟然已經得了牙周病,甚至有些牙齒已經病入膏肓,不得不步上拔除的命運!原來,齒牙動搖不去管它,最後好好的牙齒也會一顆顆自己掉下來,成為「無齒之徒」! 牙周病是牙齒的隱形殺手 根據統計,四十歲以上的人,拔除牙齒的原因中,有75%是因為牙周病所造成的。但是,牙周病並非中年以後才會發生,如果平時沒有做好正確的口腔保健,及定期請牙醫師檢查的習慣,年輕人也會有破壞快速的年輕型牙周病發生,而且因為牙周病早期沒有明顯的症狀,不像蛀牙痛起來要人命,所以容易被忽略;就算從未有蛀牙,也不能保證不會得到牙周病,等到警覺想要就醫時大多已是牙周病中期或末期,牙齒甚至會鬆動搖晃,而遭到牙醫師宣判必須拔牙的命運。 牙周病是牙齒疾病中最嚴重的一類 蛀牙或牙髓炎通常只侵犯一顆牙齒,而牙周病大多會影響整排或全口牙齒。有些人在年輕時就因為罹患牙周病又缺乏適當的治療,以至於全口牙齒逐漸鬆落,而必須配戴活動式假牙,不但咀嚼力減弱,而且每餐飯後還要拿下來清潔,非常的不方便;嚴重者造成全口缺牙,必須配戴全口假牙,不但影響咀嚼及消化,甚至影響生活品質。 罹患牙周病者易形成細菌的溫床 口腔中的細菌約有三百種以上,數目則在數千億。口腔中的細菌平時不會致病,但是抵抗力較弱的人,口中的病原菌可能侵入肺部或血液內,會引起肺炎及敗血症,若進入心臟也會導致細菌性心內膜炎,所以口腔清潔不可不慎,尤其是老年人更應該注意。 一般民眾對牙周病的誤解 研究顯示,牙周病在不治療的情況下,破壞速度十分快速,常在數年間就會造成多數牙齒的脫落,但若接受治療則可有效減少牙齒的脫落及牙周破壞。經過長期的(十至二十年)追蹤顯示,病人如果能夠與牙醫師配合,大多數病人的牙齒都能夠保留下來。近年來對於牙周病的治療有更多的研究,所以有極大的進步,因此在控制疾病上也更有把握。 由於一般人傳統的錯誤觀念,根深蒂固地認為牙周病(民間稱之為齒蛇或齒蜈蚣)無藥可醫,頂多只有拔掉或任牙齒自行掉落而已。其實牙周病不但可以醫治,而且能夠予以預防和控制。因為了解不夠,有些人看到牙齦流血就不敢刷牙,牙齦炎反而越來越嚴重;有些民眾可能自己覺得有牙周病的症狀(不管是輕微或早已深受其苦),但是卻忽略了求診的必要性。常常在民眾因其他口腔問題求診時,經牙醫師檢查才發現牙周病之嚴重程度,有時要想挽救卻為時已晚。 牙周病應及早診治,遲遲不醫只有更糟 大多數的民眾只知道「牙周病」這個名稱而已,並不知道牙周病對牙齒,甚至於對咀嚼能力的影響,更不可能了解到牙周病若及早發現、及早治療,再加上口腔保健的訓練配合,是可以達到病情的控制與預防疾病再度復發的目的。不過有些人即使經由牙醫師告知牙周病病情與應知事項,在面臨治療的抉擇時,往往顯得三心二意,寧可輕信對牙周病不甚了解的周遭人們,以至於磋跎了及早治療的最佳時機。牙周病若不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會增加治療上的困難,也會影響治療的效果。因為牙齦炎可以經由洗牙及口腔衛生清潔而改善,一旦演變成牙周炎造成齒槽骨的流失時,牙周病就無法完全痊癒,而耽誤治療的結果,牙周病會越形惡化。等到決心想治療時,不但要花費更多的金錢和時間,有些原本可以挽救的牙齒,再要尋求治療常常為時已晚,有時已經不能保住了。 重視牙周病已經侵襲下一代的事實 對於飲食非常繁複,卻缺乏正確口腔保健觀念的國人來說,牙周病不僅普遍存在於成人中,更可以在青少年中發現,如果我們再不重視的話,下一代可能因為口腔保健的疏忽,造成牙周組織遭受不必要的破壞,以至於將會有不少年紀尚輕,卻已經裝有活動假牙的口腔殘障青年的出現。因此如何注意預防牙周病,應是為人父母所需擔負的責任。 要怎麼自我觀察,才能及早發現自己得了牙周病?(圖1) 所謂牙周病,顧名思義,就是牙齒周圍組織的疾病。牙齒周圍組織包括牙冠以外,附著在牙根上的結締組織有牙周韌帶、齒槽骨,以及最外層的牙齦(俗稱「牙肉」)。這些組織有支撐牙齒的功用,但因為牙菌斑和裡面的細菌分泌毒素侵害它們,使其產生發炎反應,因此逐漸破壞,從而影響它們對牙齒的支撐。當這些組織受到侵害時,就會造成牙齒地基流失。 根據其嚴重性大致可分牙齦炎及牙周炎: 1.初期:只有牙齦周圍發炎稱作牙齦炎,原本健康的牙齦呈粉紅色,發炎的牙齦會變成紅腫易流血。定期洗牙可改善。 2.中期:牙齦腫脹、流膿等現象。要做深部治療、定期回診以免惡化。 3.末期:造成齒槽骨的破壞(照X光後發現牙齒的支持骨有吸收的現象),變成牙周炎。不處理,可能導致牙齒搖晃,最後必須拔牙。 牙周病不治好,牙齒就會慢慢地鬆動,通常牙齦炎的嚴重程度會隨著年齡而增加,最好盡早到牙科或牙周病科就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