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會員
品牌介紹
關於我們
企業徵才
客服中心
會員專區
與我連絡
申訴信箱
FAQ
電子報
書目下載
圖書總覽
服務推薦
教學網
考用網站
首頁
書目下載
會員專區
與我連絡
飛躍六十 迎向百年
法律/政治
法律
政治、公共事務
財經/商管/觀光
財經、商管、統計
觀光、餐旅、休閒
文/史/哲/期刊
辭書、總類
語言、文學
歷史、哲學、宗教
藝術、設計、文創
學術期刊
理工/醫護
理工
醫護暨生命科學
農林漁牧
教育/心理/傳播
教育
心理、諮商與輔導
社會、傳播(影視)
小五南/中等教育
小五南
電機與電子群
餐旅群
家政群
商業與管理群
英文
藝術群
農業群
食品群
【春節延後出貨公告】 「適逢春節假期,五南官網均可正常下單購買,惟1/21(二)17:00後的網站訂單,預估將延至2/3(一)下午後出貨,造成不便敬請見諒。」
分享
學術期刊
-
哲學與文化
康德誕辰三百周年紀念─康德的法政哲學專題─哲學與文化月刊第603期
作 者:
周明泉 專題
出版社別:
五南
出版日期:2024/08/22(1版1刷)
ISBN:ISSN 1015-8383
書 號:450D
頁 數:204
開 數:20K
定 價:220元
優惠價格:198元
民主法治國家的公民與法律之間的關係是密不可分的。法律是法治國家制度的基礎,公民是國家的成員與作動者,依著法律所建立的制度來行為是一個基本的要求,建立一個適合國家運作的法律制度,更是公民的責任。換句話說,一個法治國家的公民不僅要對法律有一定程度熟悉的認識、以符合法律的方式來行為,更要去思考什麼樣的法律才是適合這個國家,並且進一步將之形成具體的法律。雖然法律是國家運行的基本規範,但對於法律的認知卻有不同。法律可被視為是對自由的限制,也能是在可能的社會衝突中一個能夠獲得最大自由的方案。法律或被認為是社會秩序或社會最大利益的防衛機制,但這種機制的強力與不可妥協,卻也是一種會令人民對其權益感到的受壓迫的力量。法律既是使得人民行為能夠良好地達到其目的的指引,但也劃出了行為不可逾越的界限。這樣的理解下,人們對於法律的態度就總是處於一種張力之中。為了面對這樣的張力,認識法律並持續思考法律的本質是重要的道路。本期專題以康德思想為核心,提供與法律相關的幾個思考面向。包括了對於康德人性論的思考、自由主義的主張、走出自然狀態的義務、應報理論與實踐哲學的關係以及將康德法政哲學視為是第四批判的可能。其中的討論與視野,提供了我們對於法律的哲學思考的良好素材。
康德誕辰三百周年紀念─康德的法政哲學專題
導言:康德誕辰三百周年紀念——康德的法政哲學專題 周明泉
法權普遍原則vs.道德普遍原則——康德法政哲學是否具有第四批判的功能性角色? 周明泉
康德論走出自然狀態的義務——一種非意志論的解讀 吳彥
康德的人性論與政治 吳豐維
康德刑法理論中的應報主義之規範性 彭文本
論康德自由主義中的倫理精神 魏楚陽
專題書評
書評:Otfried Höffe,《為了一個公民的歐洲!——更新歐洲論述》 陳欣白
一般論著
清儒惠棟漢學思想的演進理路——以其「三禮」學為考察中心 樊寧
天主教學術權威與中國民間文化的對撞——探析明末菲律賓道明會對華傳教政策的失敗 肖音
王國維論「性」之變化與其對中西文化的再認識 杜永寬
變易與交易:朱熹「心統性情」的易學維度 張維
青年哲學
王船山明德觀與《大學》工夫論的建構 陳春芳
一般書評
書評:彭國翔,《中國哲學方法論——如何治「中國哲學」》 申元瑛
學界訊息
附錄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