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會員
品牌介紹
關於我們
企業徵才
客服中心
會員專區
與我連絡
申訴信箱
FAQ
電子報
書目下載
圖書總覽
服務推薦
教學網
考用網站
首頁
書目下載
會員專區
與我連絡
法律/政治
法律
政治、公共事務
財經/商管/觀光
財經、商管、統計
觀光、餐旅、休閒
文/史/哲
辭書、總類
語言、文學
歷史、哲學、宗教
藝術、設計、文創
理工/醫護
理工
醫護暨生命科學
農林漁牧
教育/心理/傳播
教育
心理、諮商與輔導
社會、傳播(影視)
中等教育
電機與電子群
餐旅群
家政群
商業與管理群
英文
藝術群
農業群
食品群
分享
語言、文學
-
中國文學
-
經典文學
圖說:寓言的故事─60篇情境漫畫‧逆向思考讀經典
作 者:
高詩佳
出版社別:
五南
書 系:
悅讀中文
出版日期:2021/03/01(2版2刷)
ISBN:978-957-763-398-9
書 號:1X3N
頁 數:208
開 數:20K
定 價:320元
優惠價格:253元
主題書展
2022五南官網週年慶/單書79折/二本以上、套書區75折/特價99/149元
主題書展
2022五南官網週年慶【文科必買】/單書79折、二本以上75折
滿額優惠折扣
5/5~6/30週年慶全館滿599打95折
有心增強寫作力,「閱讀」固然是自我在體制外持續進步的不二法門,但「如何閱讀」、「如何將閱讀內化為智慧與能力」,仍是值得思考之議題。高詩佳老師《逆向思考讀寓言》是針對上述議題的一部優良著作。------國立師範大學國文系徐國能教授◎強力推薦 這本書不僅適合孩童閱讀,對於想要提昇人生智慧的成人們也是一本很好的入門書。喜歡聽故事的朋友,不妨就讓我們借助寓言的魔法,一同走入中國美妙的經典故事。-----虎尾科大通識中心王文仁教授◎強力推薦
有效提高大考閱讀素養和閱讀理解! 有心增強寫作力,「閱讀」固然是自我在體制外持續進步的不二法門,但「如何閱讀」、「如何將閱讀內化為智慧與能力」,仍是值得思考之議題。高詩佳老師《逆向思考讀寓言》是針對上述議題的一部優良著作。──國立師範大學國文系徐國能教授◎強力推薦 這本書不僅適合孩童閱讀,對於想要提昇人生智慧的成人們也是一本很好的入門書。喜歡聽故事的朋友,不妨就讓我們借助寓言的魔法,一同走入中國美妙的經典故事。──虎尾科大通識中心王文仁教授推薦◎強力推薦 「寓言」一詞最早見於《莊子.寓言篇》,是一種無論東西方都很古老的文學體裁,通常每一篇故事都含有道德教育或警世智慧。 所謂的「寓言」就是透過情節簡單的故事,將原本抽象難懂的深刻意涵,藉由有趣與暗示性的方式,啟發、帶動我們的思考,讓我們見微知著、由小觀大、一葉知秋。 本書四大特點: 【經典故事】本書從古典與現代寓言中經典取材60 篇進行小說式的鋪敘、改寫,除了顧及史實與原作考量外,更希望能跳脫框架,讓寓言的閱讀成為培養獨立思考能力的利器。 【詩佳老師說】輕鬆帶領讀者深入淺出的賞析原作,及發現不同的新意、況味。比方說: 〈西施病心〉,我們通常只注意到「東施盲目模仿」,而沒看見「東施的學習精神」。 〈埳井之蛙〉,通常只知道井底之蛙目光淺短,而沒思考井底蛙究竟在快樂什麼?大海真的是牠非去不可的地方嗎? 【經典知識】收錄原作最精華的段落,附有相關成語以幫助語文學習。 【漫畫經典】用情境式漫畫,畫龍點睛地強化讀者對故事的印象及深刻寓意。 只要運用創意思考,同一個故事根據說故事者的目的、諷喻對象不同,就能產生不同寓意,這是本書期待能帶給讀者體會的地方。 將自己對這些寓言原作的理解、考察與思索,化成一則則的小故事,將生硬的古文再創作,讓埋藏其中的人生哲理和韻趣一一解密。同時也讓更多的朋友們,在透過閱讀增強中文語文能力時,也能一同分享寓言蘊含的生命智慧與喜樂。
高詩佳 學經歷 東吳中文研究所碩士。語文教育書籍暢銷作家,中文閱讀與寫作、繪本故事專業講師。《國語日報:中學生報》「讀寓言,學寫作」專欄、《未來少年》「高詩佳創意作文」專欄、《幼獅文藝》「學測作文輕鬆學」專欄執筆。曾獲邀至台北詩歌節、台大電機所、清華大學、東吳大學師培中心、東海大學、台北市立圖書館、台中國文科輔導團、《幼獅文藝》寫作班、《聯合報》作文教室、「張曼娟小學堂」等上百所學校團體演講、授課及師資培訓。 獲獎 著作《圖說:新古文觀止的故事──從閱讀出發、必讀的經典》,獲文化部「第37次中小學生優良課外讀物評選推介活動.人文及社會類」得獎。 著作 《讓學生不想下課的作文課》、《小學生寫作文從這裡開始》、《小學生寫作文52變》、《會考作文拿高分,看這本就對了!》、《掌握會考作文六級分寫作秘訣,模擬會考作文題型快速攻略》、《滿分作文──學測、指考、統測,一本搞定!》、《新古文觀止的故事(古今對照版)》、《文言文閱讀素養:從寓言故事開始(古今對照版)》、《文言文閱讀素養:新看古典小說的故事(古今對照版)》、《圖說:新古典小說的故事》、《漢字學堂:地球與萬物的故事》等二十餘本著作。 高詩佳遇見‧文字臉書 https://www.facebook.com/CreativeChineseWriting 讀者交流 amykoko2010@gmail.com
推薦序
作者序
逆向思考讀寓言
1. 橘逾淮為枳/春秋齊.晏嬰《晏子春秋.內篇.雜下》
2. 楚王好細腰/春秋宋.墨翟《墨子.兼愛中》
3. 苛政猛於虎/《禮記.檀弓下》
4. 杞人憂天/戰國.列禦寇《列子.天瑞》
5. 向氏學盜/戰國.列禦寇《列子.天瑞》
6. 狙公養猴/戰國.列禦寇《列子.黃帝》
7. 鮑氏之子/戰國.列禦寇《列子.說符》
8. 韓娥善歌/戰國.列禦寇《列子.湯問》
9. 不龜手之藥/戰國.莊周《莊子.逍遙遊》
10. 西施病心/戰國.莊周《莊子.天運》
11. 埳井之蛙/戰國.莊周《莊子.秋水》
12. 邯鄲學步/戰國.莊周《莊子.秋水》
13. 匠石運斤/戰國.莊周《莊子.徐无鬼》
14. 涸轍之鮒/戰國.莊周《莊子.外物》
15. 魯人徙越/戰國.韓非《韓非子.說林上》
16. 濫竽充數/戰國.韓非《韓非子.內儲說上》
17. 買櫝還珠/戰國.韓非《韓非子.外儲說左上》
18. 自相矛盾/戰國.韓非《韓非子.難一》
19. 守株待兔/戰國.韓非《韓非子.五蠹》
20. 畫蛇添足/《戰國策.齊策》
21. 狐假虎威/《戰國策.楚策》
22. 驚弓之鳥/《戰國策.楚策》
23. 南轅北轍/《戰國策.楚策》
24. 螳臂擋車/西漢.漢嬰《韓詩外傳》卷八
25. 塞翁失馬/西漢.劉安《淮南子.人間訓》
26. 景公善聽/西漢.劉向《說苑.君道》
27. 葉公好龍/西漢.劉向《新序.雜事》
28. 對牛彈琴/西漢.牟融《理惑論》
29. 仕數不遇/東漢.王充《論衡.逢遇》
30. 隨聲逐響/東漢.王符《潛夫論.賢難》
31. 杯弓蛇影/東漢.應劭《風俗通.怪神》
32. 一葉障目/三國魏.邯鄲淳《笑林》
33. 桑中李/東晉.葛洪《抱朴子.道意》
34. 海龜與群蟻/南北朝前秦.苻朗《苻子》
35. 后羿射不中/南北朝前秦.苻朗《苻子》
36. 公輸刻鳳/北齊.劉晝《劉子.知人》
37. 車翻豆覆/隋.侯白《啟顏錄》
38. 羆說/唐.柳宗元《柳河東集》
39. 臨江之糜/唐.柳宗元《柳河東集.三戒》
40. 雁奴/北宋.宋祁《宋景文集》
41. 恃勝失備/北宋.沈括《夢溪筆談.權智》
42. 黠鼠/北宋.蘇軾《蘇東坡集.黠鼠賦》
43. 烏戒/北宋.兆補之《雞肋集》
44. 應舉忌落/宋.范正敏《遁齋閒覽》
45. 越人遇狗/宋末元初.鄧牧《伯牙琴.二戒》
46. 金鎞刺肉/元.陶宗儀《輟耕錄》
47. 野貓/元.宋濂《宋文獻公全集.雜著》
48. 晉人好利/元.宋濂《宋文獻公全集.秋風樞》
49. 焚鼠毀廬/元.宋濂《宋文獻公全集.尉遲樞》
50. 變易是非/元.宋濂《宋文憲公全集.龍門子凝道記》
51. 蟾蜍與蚵蚾/明.劉基《郁離子.魯班》
52. 獼猴造反/元.劉基《郁離子.瞽瞶》
53. 越車/明.方孝孺《遜志齋集》
54. 越巫/明.方孝孺《遜志齋集》
55. 中山狼傳/明.馬中錫《東田集》
56. 醫駝/明.江盈科《雪濤閣集》
57. 黑齒白牙/清.石成金《笑得好》
58. 公案/現代.張至廷《在僻處自說:張至廷微小說選》
59. 選擇/現代.高詩佳
60. 豌豆公主/現代.高詩佳
創新智慧與閱讀啟發 徐國能 許多人將「文學」視為吟詠情性的不涉實務之道,或是理解為雕琢修辭、賣弄藻飾的虛無之事;抑或更將「寫作」看成是心口不一的夸夸其談,只需說說大話,搬出一套古聖先賢的大道理就足以服人。但,真的是如此嗎? 文學與寫作固然是由心而發,過程也必然調動詞彙與意象來完成精鍊有力的言說話語。然而文學與寫作在當代,更有著啟益智慧、邏輯思緒與昭彰文化修養的諸多意義,因此各級考試重視國文,不廢作文的用意,並非全然因依重視「文采」之傳統,更有觀察一個人是否擁有明晰的思辨能力,是否具備卓越的創新能力,以及是否能夠有效表達自我與溝通他人。然這些能力,關乎一個人對資訊的理解、判斷與活用,以及本身文化素養及世界觀的深邃鴻博,此等能力與修養,信非一朝一夕,或是通過填鴨惡補而能培養完成。 因此「語文」是我們對世界的觀察與描述的過程,而「文學」則是更進一步,通過我們的情感與思想,將「語文」層面的訊息轉化為「智慧」,而「寫作」則是將這種智慧完整、清晰地表達出來,並產生現實中的積極效應。這是當代對文學應有的認知。 當前的教育雖然重視「國文」這一科目,也強調閱讀和寫作的重要,但是在當前的教育體制中,「國文」課程因為必須面對時數減少、教師工作繁多等客觀限制;同時也因教育必須兼顧整體程度,因此多數課程仍以「語文」及「知識」層面的強化為主,「文學」教育略感不足,「寫作」的指導幾乎付之闕如。因此在各級考試中,「作文」所呈現的不外詞不達義、陳腔濫調及人云亦云等弊病,這不是寫作者的問題,乃是整體寫作教育的問題。 因此,有心想要增強寫作能力,「閱讀」固然是自我在體制外持續進步的不二法門,但是「如何閱讀」、「如何將閱讀內化為智慧與能力」,仍是一值得思考之議題。 高詩佳老師《逆向思考讀寓言》是針對上述議題的一部優良著作。 「寓言」本身就是一種智慧,是古往今來的智士,將玄奧抽象之概念明確化、客觀化與趣味化的過程。好的寓言不僅必須切要地指出問題的核心所在,同時也要能掌握人類心智在當下被蒙蔽的原因,也就是對人心人性的清晰洞達。因此寓言沒有厲詞劇責,卻最有說服力;不必長篇大論,卻能一語中的。 寓言的智慧沉澱在我們的文化中,許多是我們既以為常而不再深思的觀念,然而時代不同,條件有異,對一個我們熟悉的寓言,難道不能有不同的思考與創新的發想嗎?已故的大學問家錢鍾書先生寫過〈讀伊索寓言〉一短文,他舉例《伊索寓言》中蝙蝠見鳥就充作鳥,見獸就充作獸,最後終為鳥獸所同棄的故事,說明故事本意雖在勸人不要曲意逢迎,但我們更可從其中看見人類往往反其道而行:「在鳥類裡偏要充獸,表示腳踏實地;在獸類裡偏要充鳥,表示高超出世。」如此則見人類的機心是何等之深。 是知「寓言」重在解讀,解讀的根本則是智慧。高詩佳老師這本《逆向思考讀寓言》就是在這個觀念下所形成的好書。在一個原本就具有豐富意涵的小故事中,也許更存在著許多值得我們多方玩味的問題。透過對這些小故事的思考與辨證,訓練了我們閱讀、思考、發現問題、尋繹答案、破除陳規及創新自我觀念等多方能力,啟發了內在的智慧,讓我們對人心人性有更多的體認。這不啻對於寫作有所助益,對於我們待人處事,立論人生,應也能提供很多的良好建議與深刻想法。 寓言、故事與人生 王文仁 撰文,國立虎尾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專任助理教授 從前有一對兄弟,每天一早就得揹著一大籮摘採下來的新鮮蔬菜,越過郊區的高山到另一個鄉鎮叫賣。由於這座山相當的高,他們經常五六點出門,到達另一頭時已經是下午一點。日復一日做著這樣一份工作,兄弟們雖然慢慢積累了財富,但是只要一遇到酷寒、大暑,總是非常的狼狽不堪。有一天,弟弟感嘆的說:「如果這座山可以低一點,我們每天就不用那麼辛苦啦!」正忙著整理菜的哥哥看了他一眼,笑了笑道:「我恨不得這座山是現在的兩倍高。」弟弟一聽急忙大叫:「這樣還得了,每天光是爬山就累死啦。」臉上充滿笑意的哥哥不疾不徐地說著:「如你所說,如果山是現在的兩倍高,就不會有人跟我們競爭賣菜啦。這樣的話,我們的菜不就可以賣到現在的五倍,甚至是十倍的價格了嗎?」 上面的這個故事,是一則不折不扣的「寓言」。它透過兄弟間的互動以及日常生活爬山賣菜的行為,希望告訴我們的是:「人生在面對許多抉擇的時刻,經常需要逆向思考。有時往前看是一片懸崖,往後看卻可能海闊天空。」另外,它還說了一件重要的事:「不要害怕艱辛困難的事,因為越困難的事,越少人跟你競爭。與其一窩蜂跟隨別人去做技術門檻低的事,倒不如好好提高自己的創意思考和競爭力,非凡的成就經常是由此而來。」從上述的例子我們可以知道,所謂的「寓言」就是透過情節簡單的故事,將原本抽象難懂的深刻意涵,藉由有趣與暗示性的方式,啟發、帶動我們的思考,讓我們見微知著、由小觀大、一葉知秋。 好的「寓言」裡頭的人物雖然可能很簡單,卻總撇不開濃厚的故事性與深刻的蘊含。說故事與聽故事是人類共有的特性之一,這種特性真切地跨越所有文明,貫穿我們已知歷史,也符合每一個人從小以來的經驗。當我們還是小孩時,我們迷戀於父母與故事書中講述的故事。長大後,我們也學習用說故事去表達自己的體驗與看法,或是透過故事的說服力達到激發他人的作用。實際上,「寓言」之所以得藉由說故事的方式呈現,主要還在於它所想要傳達的思想、觀念,經常是不容易或不適合被直接講述的。套上故事甜美的外衣,那些原本艱澀難懂的哲思,一下子就與我們的生活與日常經驗聯繫起來。這也就是為何,好的「寓言」總是令人印象深刻,甚或是一再咀嚼而屢有新意。 善於講述故事的高詩佳老師,在重新詮釋了具經典意義的《古文觀止》後,這次將經典現代化的腳步伸向了寓言故事。在這本新的《圖說:寓言的故事》中,她透過60個兼具古典與現代意義的寓言故事,為我們鋪展出有趣、深刻、神祕的故事魔法。在〈苛政猛於虎〉中,我們看到寧可被虎咬而不願生活在苛政底下的人們的辛酸。在〈邯鄲學步〉裡頭,只懂得學表面工夫到最後甚至忘記怎樣走路的趙國人,確確實實成了眾人的笑柄。在〈畫蛇添足〉中我們不難領略,自作聰明往往會適得其反,讓煮熟的鴨子就這麼飛了。至於,〈塞翁失馬〉讓我們重新思考「得」與「失」的哲學,〈后羿射不中〉告訴我們越重要的事越該撇開得失心的沈重,〈選擇〉要大家學會不要好高騖遠。這些寓言故事在小說筆法的重新改寫下,不僅具有充足的想像力與創意的思考,也相當具有教育和現代應用的價值。 長年投入教育的朋友們一定深知,閱讀與批判能力的培養,是語文和文學教育裡頭最具重要性的一塊。過於艱澀的文言文與現行的考試制度,讓我們的孩子很容易就對中文的學習產生深切的畏懼感。這時,若能夠透過篇幅簡短的寓言,培養孩子對中文閱讀的興趣,那麼更深刻的啟發也才有進一步的可能。這次詩佳老師在書中,一樣搭配了【詩佳老師說】與【漫畫經典】的單元,希望用最具趣味與智慧的閱讀經驗,協助有識的老師、家長,一同帶領孩子走入迷人的寓言世界。實際上,這本書不僅適合孩童閱讀,對於想要提昇人生智慧的成人們,也是一本很好的入門書。喜歡聽故事的朋友,不妨就讓我們借助寓言的魔法,一同走入中國美妙的經典故事。
經典故事 橘逾淮為枳 春秋齊.晏嬰1《晏子春秋.內篇.雜下》 那個身材矮小、窄肩膀的齊國大使晏子,奉命出使楚國,出發前就知道這是不好辦的差事。 一行人走了多時,終於來到楚國。楚王在宮殿熱情地款待晏子,賜酒喝。酒到酣處,忽然官吏綁了個人來到殿上,手一推,那人便跪倒在地,只見他形容憔悴,身上佈滿了紫色的瘀痕。 楚王伸出手指,對著跪在地上的人揮了揮,說:「那捆著的是幹什麼的?」剛才歌舞昇平的熱烈,頓時降到了冰點。 官吏行禮回答:「他是齊國人,在我國犯了竊盜罪。請大王發落!」 楚王轉頭,掩不住得意的神色,問晏子:「貴國的人很擅長偷竊嗎?」 晏子聽了,立刻站起來抹平衣服上的皺摺,恭敬答道:「聽說橘樹長在淮河的南方是『橘』,但是越過淮河長在北方,就變成『枳2』,它們只有葉子的形狀長得像,果實的味道卻不同,這是因為淮河南北的環境不一樣。現在,生活在齊國的老百姓不偷竊,可是在楚國就偷,難道不是受楚國的影響,才使老百姓特別會偷竊嗎?」 詩佳老師說 淮南的橘樹移植到淮北,就成了枳樹,環境對事物的影響是多麼深遠啊。人也一樣,如果生活環境改變,思想或個性可能不知不覺受到影響,由一個不偷竊的人,變成一個慣竊,這是潛移默化的可怕。 〈橘逾淮為枳〉生動地塑造了兩個人物形象。楚王原本想藉著囚犯羞辱晏子的國家,他問晏子:「貴國的人很擅長偷竊嗎?」簡單一句話,就將楚王傲慢無禮的形象栩栩如生地勾勒了出來。 面對楚王的無禮,晏子則採取相反的態度,先恭敬的起身,用合乎禮節的行為對照楚王的無禮,再說個故事,點出「楚國的環境使百姓容易偷竊」,是用楚王的邏輯來反擊楚王,以牙還牙,成功壓倒對方的氣燄。晏子隨機應變,從容不迫地維護自己和國家的尊嚴,使人讀了不得不大加讚賞! 經典知識 相關成語:「橘淮為枳」、「淮橘為枳」、「南橘北枳」。 【出 處】 《晏子春秋.內篇.雜下》:「晏子至,楚王賜晏子酒。酒酣3,吏二縛一人詣4王。王曰:『縛者曷為者5也?』對曰:『齊人也,坐6盜。』王視晏子曰:『齊人固7善盜乎?』晏子避席對曰:『嬰聞之,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葉徒8相似,其實9味不同。 所以然者何1 0?水土異也。今民生長於齊不盜,入楚則盜,得無1 1楚之水土使民善盜耶?』」後用「橘淮為枳」比喻社會風氣不好,一個人換了地方就變壞了。 註 釋 1. 晏嬰:(?-西元前500年),字仲,史稱晏平仲。曾任齊國的上大夫,歷任靈公、莊公、景公三朝,以 生活節儉,謙恭下士著稱。據說晏嬰身材不高,其貌不揚。相傳著有《晏子春秋》,記述晏嬰的 言行和故事,文筆生動流暢。 2. 枳:ㄓˇ,果名,又叫枸橘,味道酸苦。 3. 酒酣:飲酒盡興。酣,ㄏㄢ。 4. 詣:ㄧˋ,去見面。 5. 曷為者:做什麼的?曷,ㄏㄜˊ。 6. 坐:因為。 7. 固:本來。 8. 徙:ㄒㄧˇ,徒然,白白地。 9. 實:果實。 10. 所以然者何:為什麼這樣? 11. 得無:莫非。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