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會員
品牌介紹
關於我們
企業徵才
客服中心
會員專區
與我連絡
申訴信箱
FAQ
電子報
書目下載
圖書總覽
服務推薦
教學網
考用網站
首頁
書目下載
會員專區
與我連絡
飛躍六十 迎向百年
法律/政治
法律
政治、公共事務
財經/商管/觀光
財經、商管、統計
觀光、餐旅、休閒
文/史/哲/期刊
辭書、總類
語言、文學
歷史、哲學、宗教
藝術、設計、文創
學術期刊
理工/醫護
理工
醫護暨生命科學
農林漁牧
教育/心理/傳播
教育
心理、諮商與輔導
社會、傳播(影視)
小五南/中等教育
小五南
電機與電子群
餐旅群
家政群
商業與管理群
英文
藝術群
農業群
食品群
【春節延後出貨公告】 「適逢春節假期,五南官網均可正常下單購買,惟1/21(二)17:00後的網站訂單,預估將延至2/3(一)下午後出貨,造成不便敬請見諒。」
分享
語言、文學
-
悅讀中文
悅讀幽夢影十分鐘
作 者:
曾家麒
繪 者:
吳佳臻
出版社別:
五南
書 系:
悅讀中文
出版日期:2013/06/01(1版1刷)
ISBN:978-957-11-7116-6
書 號:1AM1
頁 數:216
開 數:20K
定 價:280元
優惠價格:221元
主題書展
3/20~4/30 小五南知識宇宙—讓閱讀成為你的星際飛行指南/單書79雙書、套書75折
幽夢影像一杯美味的淡茶 滋潤了青少年學子的心靈 《幽夢影》是清代張潮膾炙人口的作品,與《論語》同屬語錄體。看似平淡簡單的話語,三百多年來卻令人再三回味。本書作者曾家麒重新詮釋《幽夢影》思想在現代生活中的實踐,藉由一篇篇生活化、趣味化的導讀,建立青少年學子正確的做事態度、擁有一顆慈悲的心、強化面對挫折的能力、壯大成長的力量……讓年少的徬徨、困惑、迷失,找到豁然開朗的出口!
曾家麒 學歷: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教學碩士 任職:中壢高商國文科教師 經歷: 1.《網路古典詩詞雅集》版主(九十五至一○二) 2.穆然書會常務監事(九十九至一○二) 3.桃園縣書法教育學會文書(一○一至一○二) 4.太極拳國家級教練 得獎紀錄: 1.教育部文藝創作獎古典詩詞首獎(九十三) 2.全國優秀青年詩人獎(九十三) 3.第一屆國文老師文藝創作獎散文類最佳創作獎(九十四) 4.童話作品〈一個泡沫的故事〉同時入選九歌出版《九十四年度童話選》、小魯出版《2005年臺灣兒童文學精華集》 5.桃園縣九十四年「一書一桃園」閱讀心得徵選大專社會組佳作(九十四) 6.教育部創造力教育案例故事徵文評審獎及網路票選佳作(九十五) 7.第三屆蘭陽文學奬民間故事組第一名(九十八) 8.桃園縣語文競賽中學教師寫字組第一名(九十三) 9.第四屆桃園縣全國春聯書法比賽佳作(九十五) 10.應邀參加韓國書畫協會第七回韓國書畫展(一○○) 11.第四屆書聖盃書法比賽大專社會組第三名(一O二) 12.全國語文競賽朗讀中學教師組朗讀第四名(八十六) 13.桃園縣中壢市語文競賽朗讀組評審(九十六) 14.桃園縣復興鄉語文競賽朗讀組評審(一○○) 15.桃園縣大溪鎮語文競賽寫字組評審(九十八、一○一) 16.板橋市創意語文大競賽活動單項說唱才藝擂台賽--唐詩新唱組評審(九十八) 17.第四屆舊愛新歡全國高中職暨大專盃詩詞歌唱比賽大專組評審(九十八) 18.參加並指導兒子曾子烋參加桃園縣教育創意競賽「創藝101」口說藝術競賽獲得社會組佳作及最佳創意獎(一○一) 19.參加並指導女兒曾渟雲、兒子曾子烋參加桃園縣兒童文學獎,分別獲得少年小說組佳作、國小中年級組佳作、國小低年級組第二名(一○一)
吳佳臻 文化大學美術系畢業,善長繪圖、紙黏土、布貼畫、客製化公仔造型等等文創品設計
主題和導讀目次
▓談讀書
一.用書本填滿生命的空白處
導讀:找時間看書,看時間讀書
二.最沒有風險的投資
導讀:讓花錢成為一件雅事
三.當文字勾動情緒
導讀:再刺激的雲霄飛車也會停下來
四.把話說清楚,把字寫明白
導讀:因為錯一個字而重新錄歌
▓談才華
一.美好的事物總是令人不捨
導讀:短暫的美麗與美麗的短暫
二.什麼都會不重要,會些什麼才重要
導讀:一條路可以有很多走法
三.好聽的不一定好看
導讀:小心,才子可能就在你身邊
四.人才不一定能等
導讀:誰說等久了一定是你的?
▓談交友
一.不同的場合適合不同的朋友
導讀:從「二五○定律」來看交友這回事
二.超越物種的友誼
導讀:米老鼠的好朋友
三.雲朵因為日光而幻化為彩霞
導讀:朋友就是知識,朋友就是力量
四.聊天要找對朋友
導讀:交朋友要講求「門當戶對」
▓談處世
一.瀟灑走一回
導讀:用輕鬆的心情面對困境
二.打抱不平的正義哥
導讀:逃避的酒與奮戰的劍
三.看你印堂發黑,不過卻是吉星高照
導讀:一封恭喜朋友家裡失火的書信
四.閒閒不能沒事做
導讀:無賴也可能變明星
五.什麼都可能,什麼都不奇怪
導讀:換個角度看事情
▓談修養
一.聖人做好事也是做自己
導讀:把做好事奱成生活的一部分
二.吃甜的可以加些鹽煮鹹的可以加些糖
導讀:用適當的佐料,調劑自己的人生
三.想要就別假裝不要
導讀:學會理財,而且越早越好
▓談天理
一.人間到底還是有秋天
導讀:讓他生,為什麼還要讓他死
二.有一好沒兩好
導讀:實現所有願望的「王牌天神」
三.把東西放好,別讓它掉下去
導讀:道德不值錢,但是很重要
四.拜拜就是求個心安
導讀:把心拿過來
▓談藝術
一.留存美麗的回憶
導讀:別讓好東西失傳
二.傻子?瘋子?藝術家!
導讀:花了三年寫兩句詩
三.沒有藝術的話,做人就不夠有趣了
導讀:雖然我不認識,可是我懂
四.把生活變成藝術
導讀:拿錢當錢用才不俗
五.創作需要累積才能獲得
導讀:把別人的經驗變成自己的靈感
▓談審美
一.不要虐待自己的耳朵
導讀:耳聾的音樂家
二.哪裡美?哪裡都很美
導讀:大自然是最好的藝術老師
三.朦朧一點會更美
導讀:保留一些距離給「美」
四.走向大自然,或是把大自然搬到身邊
導讀:從關心週遭的植物開始,逐漸走向自然
五.愛就要愛到骨子裡
導讀:別讓自己變成盆栽
談審美(五)愛就要愛到骨子裡 【原文】 (一)以愛花之心愛美人,則領略自饒別趣;以愛美人之心愛花,則護惜倍有深情。 (二)美人之勝於花者,解語1也;花之勝於美人者,生香也。二者不可得兼,舍2生香而解語者也。 (三)多情者必好色,而好色者未必盡屬多情;紅顏者必薄命,而薄命者未必盡屬紅顏;能詩者必好酒,而好酒者未必盡屬能詩。 (四)所謂美人者,以花為貌,以鳥為聲,以月為神3,以柳為態,以玉為骨,以冰雪為膚,以秋水為姿,以詩詞為心,吾無間4然矣。 (五)買得一本5好花,猶且愛護而憐惜之,矧6其為解語花7乎! (六)看曉粧宜於傅8粉之後。 (七)情之一字,所以維持世界;才之一字,所以粉飾乾坤9。 【注釋】 1.解語:善解人意。 2.舍:捨棄,通「捨」。 3.神:精神。 4.間:指可供批評的缺點,音ㄐㄧㄢˋ。 5.一本:單位詞,指一株。 6.矧:何況,音ㄕㄣˇ。 7.解語花:指善解人意的美女。 8.傅:通「敷」,音ㄈㄨ。 9.乾坤:天地。 【導讀】 別讓自己變成盆栽 唐朝大詩人李白曾奉唐玄宗的聖旨,為楊貴妃寫了三首〈清平調〉。詩中將楊貴妃比擬為牡丹花。詩中有一句:「名花傾國兩相歡,常得君王帶笑看。」旨在表達唐玄宗對楊貴妃的喜愛。「傾國」一詞出自漢朝李延年所作的歌曲:「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形容他的妹妹美到讓一城一國的人都為之傾倒,後來人們就用「傾國」這個詞形容女子的美貌。 「傾國」還有另一個意思:亡國。李白在作〈清平調〉時,或許並沒有諷刺楊貴妃的意思,但後人大多以為楊貴妃差點使得唐朝滅亡,而把唐玄宗視作「不愛江山只愛美人」的多情君主。且不論唐玄宗是否多情,但是他絕非「不愛江山只愛美人」,否則他就不會答應賜死楊貴妃。 唐玄宗愛不愛楊貴妃?答案是肯定的,不然「後宮佳麗三千人」,怎麼會「三千寵愛在一身」?他愛她,就像愛一株名貴的牡丹花。他把她從兒子壽王的宮裡摘了回來,供在自己的寢宮裡。 種花的人都知道,非必要的移植,對花是一種傷害。真正愛花的人會讓花長在最適合它生長的地方,而不是硬把它摘回家。人不是花,不會一摘回家就枯萎,但是,被逼著改變環境絕不是愉快的經驗。 從前是某人的妻子,後來變成他的母親,這就是楊貴妃的處境。唐朝的風氣雖然開放,畢竟仍有倫理道德存在,人們如何評論楊貴妃,史冊並未清楚載明,但是肯定不會有什麼好聽話。處境難堪的楊貴妃比誰都怕被抛棄,她幾次被趕出宮外,都只能低聲下氣,以求得到唐玄宗的重新接納。失去了唐玄宗的保護,她絕對無處容身。 在安史之亂中,陪著唐玄宗一起逃難的楊貴妃到底還是被賜死了,雖然唐玄宗的聖旨是受脅迫而頒布的。不過,那也不過是提早決定她的悲劇下場而已。當她因年老而被抛棄時,境遇不見得會更好,而且,到那時,唐玄宗恐怕連想都不會想起她。 身處唐代的楊貴妃,無法選擇自己的命運。時間若是換成現代,若說她因為唐玄宗有錢有勢而甘心被所包養,可能性也不是沒有。現今社會上,偶而會出現那種表明自己就是愛錢,沒車沒房沒資格追她的女性,坦白說,將經濟狀況視為擇偶條件並沒有什麼錯,但是,若將經濟狀況視為唯一的擇偶條件,恐怕就與賣身沒多大差別了,既是賣身,又豈能得到多少尊重呢? 古人常把美女比喻成鮮花。鮮花只要被妥善照顧就好了,但是美女到底不是鮮花,如何堅守身而為人的價值,不把自己活成一盆鮮花,這恐怕是必須審慎思考的問題。 【延伸思考】 一.社會上發生過多起因分手而傷害對方的案件。你認為原因可能有哪些?應該如何避免? 二.有人說,心智成熟才有談情說愛的資格。你認為怎麼樣才是心智成熟的表現? 【引導作文】 開車要考駕駛執照,藉此證明已有開車上路的能力及資格;開店也要申請營業執照,方便政府進行監督與管理。愛情沒有執照,但不是每個人都知道該如何愛人,請以「做個懂愛的人」為題,說明面對愛情應該抱持何種正確的態度。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