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哲學
作  者╱
劉貴傑
出版社別╱
五南
出版日期╱
2006/07/10   (1版 1刷)
  
目前無庫存
email:
I  S  B  N ╱
957-11-4329-4
書  號╱
1B22
頁  數╱
464
開  數╱
定  價╱
500



  本書試圖運用哲學的概念與方法來理解佛教學說,並有限度地以西方哲學的術語來解釋和建構佛教學術系統。全書分為佛教哲學的成立與發展、佛教哲學的基本內涵、佛教的緣起論、宇宙論、形上學、邏輯學、倫理學……等十二章,系統地勾勒出佛教哲學的知識體系。
  本書各章以歷史發展為經,以內在涵義為緯,以概念範疇貫穿經緯,在歷史的演變、義理的關涉,展現佛教哲學的整體性、豐富性與適應性,期盼能夠引領讀者步入佛教哲學的殿堂、汲取佛教哲學的精華,進而滋潤生命、淨化心靈。書末附有名詞解釋、延伸閱讀及索引,以利讀者掌握該章名詞的意義,並可對相關問題做更深入的研究。

劉貴傑
現職: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人文社會學系教授
   輔仁大學哲學系兼任教授
學歷: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班畢業國家博士
經歷: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系副教授
   國立新竹師範學院教授兼初等教育學系主任
著作:《支道林思想研究》(商務)
   《竺道生思想研究》(商務)
   《僧肇思想研究》(文史哲)
   《東晉道安思想研究》(文津)
   《廬山慧遠思想析論》(圓明)
   《中國哲學史》(圓光)
   《魏晉哲學》(五南)
   《佛學與人生》(五南)
   《佛學概論》(空中大學)
   《華嚴宗入門》(三民)
   《天台學概論》(文津)
譯著:《西洋哲學觀念的發展》(新文豐)
   《哲學人生類學》(巨流)
   《教育哲學導論》(師大書苑)
   《教育的邏輯》(五南)
論文:〈僧叡思想研究〉
   〈鳩摩羅什思想研究〉
   〈魏晉佛學思想之開展〉
   〈中國傳統佛學有關人的義蘊〉等二十餘篇

第一章 佛教哲學的成立與發展
  第一節 佛教形成的歷史背景
  第二節 佛教思想是一種哲學
  第三節 佛教哲學的發展概要
第二章 佛教哲學的基本內涵
  第一節 四 諦
  第二節 十二因緣
  第三節 三法印
  第四節 八正道
  第五節 中道觀
第三章 佛教緣起論
  第一節 十二緣起
  第二節 八不緣起
  第二節 八不緣起起
  第三節 賴耶緣起
  第四節 真如緣起
  第五節 法界緣
  第六節 六大緣起
第四章 佛教宇宙論
  第一節 宇宙的構成要素
  第二節 宇宙的基本類別
  第三節 宇宙變易說
  第四節 時空圓融說
第五章 佛教現象論
  第一節 部派佛教的現象論
  第二節 中觀學派的現象論
  第三節 僧肇的不真故空論
  第四節 天台宗的現象論
  第五節 法相宗的現象論
  第六節 華嚴宗的現象論
第六章 佛教本體論
  第一節 《大乘起信論》的本體論
  第二節 天台宗的本體論
  第三節 法相宗的本體論
  第四節 華嚴宗的本體論
  第五節 禪宗的本體論
第七章 佛教形上學
  第一節 業力觀
  第二節 輪迴觀
  第三節 涅槃觀
第八章 佛教認識論
  第一節 原始佛教的認識論
  第二節 部派佛教的認識論
  第三節 中觀學派的認識論
  第四節 瑜伽行派的認識論
  第五節 僧肇的般若無知論
  第六節 天台宗的認識論
  第七節 法相宗的認識論
  第八節 華嚴宗的認識論
  第九節 禪宗的認識論
第九章 佛教邏輯學
  第一節 陳那因明學的構成要素
  第二節 陳那的三支論式
  第三節 因三相理論
  第四節 陳那的九句因
  第五節 法稱的因明學
  第六節 因明在中國的傳衍
第十章 佛教倫理學
  第一節 佛教倫理的基本概念
  第二節 佛教倫理的主要範疇
  第三節 佛教倫理的重大原則
  第四節 佛教的基本道德規範
  第五節 佛教的主要倫理行為
第十一章 佛教人生觀
  第一節 人生的本質
  第二節 人生的類型
  第三節 人生痛苦的根源
  第四節 人生的理想境界
  第五節 人生的解脫途徑
第十二章 佛教實踐論
  第一節 《大乘起信論》的修行途徑
  第二節 天台宗的修行途徑
  第三節 法相宗的修行途徑
  第四節 華嚴宗的修行途徑
  第五節 禪宗的修行途徑

敘事研究與敘事
心理學:本土之
探索與實踐
高齡藝術與預防
失智症 : 藝
術課程活動設計
概念框架:幕後
操控思考的黑手
教堂文本對神聖
的詮釋:閾限之

團體諮商與治療
:一個嶄新的人
際─心理動力模

音樂治療─中國
古代醫學與音樂
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