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解家族治療
作  者╱
邱珍琬
出版社別╱
五南
書  系╱
圖解系列
出版日期╱
2021/08/01   (1版 1刷)
  
即日起五南舊官網僅提供書籍查詢,如欲購書,請至五南新官網 https://www.wunan.com.tw/
I  S  B  N ╱
978-986-522-931-3
書  號╱
1B1N
頁  數╱
232
開  數╱
20K
定  價╱
320



家族治療是諮商師必須要了解的生態脈絡的一環,在華人社會尤其重要,年齡越小者受到家庭與環境影響越大,諮商師在了解當事人議題、尋思處置之方時,當然不可只針對個案或當事人來看、或視其為當事人個人之問題,有時從其周遭重要他人、家庭等脈絡入手,更可能抓住問題關鍵、做有效處置。本書介紹主要的家庭理論觀點,其次以家庭治療的實務做介紹,輔以若干案例說明,希望本書可以成為讀者認識家庭治療的入門書。

邱珍琬
現職:
屏東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教授         
學歷:
德州理工大學諮商師教育博士
經歷:
筆名仞岡,已出版《圖解助人歷程與技巧》(五南)、《圖解自我探索與成長》〈五南〉、《生命教育》〈五南〉、《圖解輔導原理與實務》〈五南〉、《讓家自由,讓自己愛-35個家庭諮商的故事》、《爸爸,我不會忘記你-心輔系教授記錄失智父親的生活點滴》〈新銳文創〉、《圖解諮商理論與技術》〈五南〉、《圖解團體輔導與諮商》〈五南〉、《圖解兒童及青少年輔導與諮商》〈五南〉、《狗狗心事誰人知-心輔系教授的觀察筆記》〈新銳文創〉、《從逆境走來 滿心正能量》(達觀)等五十餘本,其他學術著作見專業期刊。

自序

Part1 家族治療的起源與重要貢獻人物
單元1  家族治療的起源
單元2  影響家族治療起源的重要人物:Gregory Bateson的貢獻(一)
單元2  影響家族治療起源的重要人物:Gregory Bateson的貢獻(二)
單元3  溝通治療
單元4  Murray Bowen的家庭系統治療
單元5  Nathan Ackerman與其他人物
單元6  家族治療的修正與發展
單元7  家庭發展
單元8  為何使用家族治療(一)
單元8  為何使用家族治療(二)

Part2 影響家族治療的因素
單元9  影響家族治療的因素概述
單元10 影響家族治療的因素:家庭發展階段與性別
單元11 影響家族治療的因素:位階與權力關係
單元12 影響家族治療的因素:倫理位階、信仰與宗教、家規或價值觀
單元13 不同家庭形式與挑戰
單元14 不同家庭形式與挑戰:單親家庭(一)
單元14 不同家庭形式與挑戰:單親家庭(二)
單元15 不同家庭形式與挑戰:繼親家庭(一)
單元15 不同家庭形式與挑戰:繼親家庭(二)
單元16 不同家庭形式與挑戰:家庭經歷創傷或失落
單元17 不同家庭形式與挑戰:家中有心理疾患者
單元18 不同家庭形式與挑戰:同性家庭
單元19 優勢家庭與成功父母(一)
單元19 優勢家庭與成功父母(二)
單元19 優勢家庭與成功父母(三)
單元19 優勢家庭與成功父母(四)
單元20 家庭治療與個諮、團諮之區別
單元21 家庭治療看問題的角度(一)
單元21 家庭治療看問題的角度(二)

Part3 家族治療理論
單元22 家族治療理論:精神分析與Bowen學派
單元23 精神分析取向家庭治療學派(一)
單元23 精神分析取向家庭治療學派(二)
單元23 精神分析取向家庭治療學派(三)
單元24 Bowen學派的家族治療(一)
單元24 Bowen學派的家族治療(二)
單元24 Bowen學派的家族治療(三)
單元24 Bowen學派的家族治療(四)
單元24 Bowen學派的家族治療(五)
單元25 體驗家庭治療
單元26 Viginia Satir的「人本確認歷程模式」(一)
單元26 Viginia Satir的「人本確認歷程模式」(二)
單元26 Viginia Satir的「人本確認歷程模式」(三)
單元26 Viginia Satir的「人本確認歷程模式」(四)
單元26 Viginia Satir的「人本確認歷程模式」(五)
單元27 Carl Whitaker的「象徵體驗模式」
單元28 體驗家族治療過程與技巧
單元29 結構家族治療(一)
單元29 結構家族治療(二)
單元29 結構家族治療(三)
單元29 結構家族治療(四)
單元29 結構家族治療(五)
單元29 結構家族治療(六)
單元29 結構家族治療(七)
單元30 策略家族治療
單元30 策略家族治療(一)
單元30 策略家族治療(二)
單元30 策略家族治療(三)
單元30 策略家族治療(四)
單元30 策略家族治療(五)
單元30 策略家族治療(六)
單元30 策略家族治療(七)
單元31 後現代家族治療
單元32 後現代家族治療—敘事家族治療(一)
單元32 後現代家族治療—敘事家族治療(二)
單元32 後現代家族治療—敘事家族治療(三)
單元33 後現代家族治療—焦點解決家族治療(一)
單元33 後現代家族治療—焦點解決家族治療(二)
單元34 後現代家族治療—女性主義家族治療(一)
單元34 後現代家族治療—女性主義家族治療(二)
單元35 家族治療的貢獻與評價

Part4 家庭治療專業倫理
單元36 家庭治療專業倫理(一)
單元36 家庭治療專業倫理(二)
單元36 家庭治療專業倫理(三)

Part5 如何進行家族治療
單元37 如何進行家族治療
單元38 進行家族治療的階段與任務
單元39 第一次晤談(一)
單元39 第一次晤談(二)
單元39 第一次晤談(三)
單元39 第一次晤談(四)

Part6 家庭治療技術
單元40 家庭治療技術:一般技巧(一)
單元40 家庭治療技術:一般技巧(二)
單元40 家庭治療技術:一般技巧(三)
單元40 家庭治療技術:一般技巧(四)
單元40 家庭治療技術:一般技巧(五)
單元40 家庭治療技術:一般技巧與特殊技巧
單元40 家庭治療技術:特殊技巧(一)
單元40 家庭治療技術:特殊技巧(二)
單元40 家庭治療技術:特殊技巧(三)
單元40 家庭治療技術:特殊技巧(四)

Part7 案例分析及介入
單元41 伴侶治療注意事項
單元42 案例分析與介入處理(一)
單元42 案例分析與介入處理(二)
單元42 案例分析與介入處理(三)

Part8 家庭治療注意事項
單元43 家庭治療注意事項(一)
單元43 家庭治療注意事項(二)
單元43 家庭治療注意事項(三)
單元44 新手治療師注意事項(一)
單元44 新手治療師注意事項(二)
單元45 治療師的自我議題與照顧

敘事研究與敘事
心理學:本土之
探索與實踐
高齡藝術與預防
失智症 : 藝
術課程活動設計
概念框架:幕後
操控思考的黑手
教堂文本對神聖
的詮釋:閾限之

團體諮商與治療
:一個嶄新的人
際─心理動力模

音樂治療─中國
古代醫學與音樂
治療




單元1 家族治療的起源

我們是藉由人際關係來定義自己、維持個人的生存,單是從個別治療裡,無從了解人在人際網絡中的運作與受到影響的情況,而家庭治療是從社會脈絡(social context)去了解人類行為,因此受到矚目。
家族治療可以追溯到佛洛依德(S. Freud),只是他所注重的是「記憶中的家庭」(family-as-remembered)(Nichols, 2010, p.5),而非實際運作與進行的家庭。家族治療最先是受到團體動力的影響,然而家庭成員的關係與複雜度較之團體更深,而且有共同的歷史與未來,因此其持續性(continuity)、承諾度(commitment)、以及彼此分享或共有的扭曲思考(shared distortions),也都有別於一般的團體(Nichols, 2010, pp.13-14)。
家庭成員不像團體成員那樣享有平等的權利,況且光是對話仍不足以造成改變,而治療師也不能仰賴家庭成員挑戰家庭規則(Nichols, 2010, p.52),畢竟每個家庭都處理過類似的議題(也就是需要做改變或維持原狀),然而決定進入治療的家庭,可能發生處理上的問題、或是處理不當反而讓問題更嚴重,因此治療師的介入是必要的。阿德勒(Alfred Adler)是最早將現象學觀點介紹進來(家庭星座的觀點),讓我們了解家庭系統(Corey, 2017, p.406),也就是需要從個體主觀對於家庭環境與氛圍、以及彼此對待的脈絡中來看。
精神分析治療師將團體視為「家庭」之「再造」(re-creation)(Nichols, 2010, pp.13-14),可以提供矯正原生家庭經驗的機會(Yalom, 1995),而團體的過程、內容以及使用的技術,的確影響了後來的家族治療。此外,「角色理論」也提供了一些想法,包括家庭成員的角色基本上是互惠、互補的,家庭之所以很難改變,主要就是彼此角色的互相「增強」使然—彼此都在等待對方的改變(Nichols, 2010, pp.12-13)。家族治療也受到社會工作的影響,因為社會工作就是將人視為在環境中的個體(person-in-the-environment),較之系統觀更早將「生態」的觀念帶進來(Nichols, 2010)。
家庭治療理論是從1940 到1960年代開始,而真正的成長、成為正式的治療是在1970至90年代。Becvar與Becvar(2009, pp. 16-52)則將家庭治療歷史分為:種子期(1940年代—控制理論、跨領域取向的發展)、植根期(1950年代,特別著重Bateson等人的貢獻)、萌芽期(1960年代,家庭治療漸漸受到重視、研究持續,新的研究與出版)、開花期(1970年代,不同取向及理論的加入)、連結與統整期(1980年代,將舊有理論如Freud、Adler的觀點融入現有的理論中)、矛盾衝突期(1990年代,女性主義的批判、家庭醫學的分支、管理照護的改變)及持續關注與浮現的趨勢(21世紀,911恐攻及全球事件、校園槍擊等,持續需要關注與有效處理)。家庭治療聚焦在整個生活系統的改變,家人是彼此有聯繫的系統,因為這層關係所以「牽一髮而動全身」。

單元2 影響家族治療起源的重要人物:Gregory Bateson的貢獻(一)

家族治療起源於1940到1950年代臨床治療師對於精神分裂症者(思覺失調)的治療。Gregory Bateson從「神經機械/控制學」(cybernetics)(研究系統內回饋控制的方法,以維持與調節系統內平衡的機制)那裡借用了「回饋」(feedback)觀念,來說明家庭用來規範或調節家庭成員的行為、以維持其平衡(Nichols, 2010, p.88)。「回饋圈」(feedback loops)是一種循環的機制,其主要目的是將系統輸出的資訊重新輸入,以改變、修正或是管理系統的功能,維持家庭之「平衡」/「恆定」(homeostasis)(Goldenberg & Goldenberg, 1998, p.23; Nichols, 2010, p.88 )。若將這些觀念運用在家族治療上,「回饋」是指家庭成員與外界接觸所帶回到家庭裡的、或是成員本身的成長或變遷(如青春期、上學、離家或離婚等)新訊息。「正向回饋」(positive feedback)是新訊息對家庭目前發展方向的確認與增強,而家庭對於新訊息的接收與重新調適,是主要的改變動力(並不一定是不好的);「負向回饋(negative feedback)則是發現訊息讓家庭系統走偏了、需要做適當修正,家庭系統會拒絕或是壓抑新訊息、不讓它影響家庭原本的平衡。
每個家庭對於回饋的反應與處理(決定哪些訊息可以納入調適或拒絕受到影響),也顯現出此家庭的開放程度如何?開放系統(open system)是持續與外在環境互動的,會因刺激而反應、也會主動創造改變,說明家庭系統是持續不斷變化與調整的;健康的家庭系統不僅維持平衡、也尋求改變的必要性(Nichols, 2010, p.93)。倘若家庭是一個閉鎖系統(closed system),拒絕任何新資訊的流入或做適當改變,最後淪為滅絕(entropy)的命運,但若全然開放也會陷入一團混亂,然而基本上家庭系統不會走到這兩個極端;適度開放的家庭同時利用「負向回饋」(稀釋或減少)與「正向回饋」(增強或加大)來調整其功能與運作(Goldenberg & Goldenberg, 1998, pp.25-33; Nichols, 2010, p.93)。
一個健康的家庭必須對改變的可能性(家庭外環境的壓力、或是家庭成員成長發展的自然過程)做適度的開放,才可以維持其長期的穩定性,拒絕改變則會造成停滯與衰退(Goldenberg & Goldenberg, 1998, pp.25-33; Nichols, 2010, p.93),因為一般活的生物有機體是需要依賴兩個重要過程,其一是在面對外來環境的騷擾時,可以維持完整性(需要經由「負向回饋」的作用,藉以減少改變),其二是要改變系統本身去遷就新的資訊(這就是「正向回饋」的功能)。有彈性、功能良好的家庭會適度調整、是否將新資訊納入系統內,並做適當的改變,像是當孩子進入不同發展階段,家庭系統也會適時做調適或改弦更張(Nichols, 2010, p.46)。

單元2 影響家族治療起源的重要人物:Gregory Bateson的貢獻(二)

家庭若無適當的正向回饋機制(或是溝通模式),就不能去做調適、改變,而家庭要維持其平衡也需要負向回饋的機制,缺一不可。後來的學者注意到「正向回饋」未必是不好的,可惜早期的家庭治療師常常過分強調家庭「負向回饋」與拒絕改變的部分(Nichols, 2010, p.90),沒有更仔細去探討家庭正向回饋與改變的可能性,這也容易將家庭預設在某些偏頗立場、少了激勵與發展正向動力的機會;但過度重視「平衡」的功能,也誇大了家庭的傳統特質、而忽略其可能有的資源。此外,將家庭視為一系統,卻可能忽略家庭外更大的系統(如社區、文化與政治)網絡之影響力(Nichols, 2010, p.92 )。
Bateson發現系統理論最適合用來描述家庭為一個「單元」(unit)的功能(Nichols, 2010, p.91),他注意到家庭角色間的功能可以是互補(comple-mentray)或對等的(symmetrical),也就是彼此的關係是互動,而非固定的;他也將一般人把問題歸因於過去事件的線性思考,轉變為目前仍在持續進行「某件事」之「循環回饋圈」(cicular feedback loops)的觀念(也就是問題之所以存在,是因為目前仍在進行的一連串行動與反應所造成)(Nichols, 2010, p.100)。
另外,Bateson也發現所有的溝通都有兩種功能或層次,其一是「報告」(report,是指訊息所傳達的「內容」),另一種是「命令」(demand,指報告是如何被接收解讀的、對話者的彼此關係是如何),第二種訊息也可以稱之為「後設溝通」(metacommunication),是隱而不顯、常被忽略的(Nichols, 1992, p.39; Nichols, 2010, p.18),像是妻子抱怨丈夫:「你都不幫忙做家事。」字面上意義似乎是抱怨,但是隱藏的意義可能是一個「委屈」、想要丈夫疼惜的女人。Bateson的「雙綁理論」(double-bind theory)在IP(Identified Patient,「被認定病人」)的家庭溝通中是有其意義的,家長將心理疾病的孩子「神祕化」,同時傳遞兩種互相衝突的訊息(例如母親對兒子說:「你都沒有自己的主見,如果要像個男人,就趕快去找工作!」如果兒子按照母親的訊息出去找工作了,是不是「證明」了他沒有自己的「主見」?如果不去找,是不是就「不像」個男人?)讓病人更困惑,也以為每個陳述背後都隱藏著特殊意義。Bateson與其團隊相信:溝通有多層次,不良關係模式是由家庭自我調節的互動所維持的(Minuchin & Nichols, 1993; Nichols, 2010, pp.19-20)!
若從我國的傳統倫理與文化觀點來看,也因為要維持表面上的關係(虛性)和諧,隱藏了真實的感受或表達的完整性,溝通需要顧及社會(和諧)層面、卻犧牲了心理(真實感受與想法)的需求,導致愈在乎的關係、愈無法真實表達自我,不良溝通造成的關係緊張與問題,可見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