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哲學
作  者╱
黎建球編著
出版社別╱
五南
書  系╱
哲學系列
出版日期╱
2017/09/14   (2版 3刷)
  

若無法看見預覽文件請按此下載

即日起五南舊官網僅提供書籍查詢,如欲購書,請至五南新官網 https://www.wunan.com.tw/
I  S  B  N ╱
978-957-11-7257-6
書  號╱
1BX3
頁  數╱
496
開  數╱
25K
定  價╱
480


  人從哪裡來?往哪裡去?其實,每一個人都可以在自己的人生旅途上掌舵,但需要先做些準備。本書旨在探討人生各個面向的議題,學習哲學家的睿智,並運用哲學的思維方式對人生的問題加以省思與探究,使人能夠完善而成熟地面對人生各種處境。
  本書內容分為「人生哲學基本問題」、「常見的人生問題」及「多元的人生觀」三大部分。每主題先以問題讓大家來思考人生議題,再以哲學的方式談論人生問題,並提出實際案例,使讀者更能具體掌握哲學思維如何應用在人生問題上,每主題最後更附上寓言小故事,希望讀者能獲得更進一步的啟發思考。

黎建球
現職:輔仁大學校長、哲學系專任教授
學歷:輔仁大學哲學學士、碩士、博士
經歷:輔仁大學哲學系專任副教授
   輔仁大學哲學系專任講師
代表著作:《人生哲學問題叢錄》
     《倫理道德》
     《中西二百位哲學家》

第一部分 人生哲學基本問題
第一章 人生  ○○九
第二章 人性  ○二三
第三章 人格  ○三三
第四章 理想  ○四三
第五章 創造  ○五三
第六章 自由  ○六三
第七章 和諧  ○七五
第八章 修養  ○八七
第九章 審美  ○九七
第十章 意境  一○七
第十一章 德行  一一九
第十二章 道德  一二九
第十三章 良心  一四一
第十四章 命運  一五三
第十五章 信仰  一六三
第十六章 宗教  一七三

第二部分 常見的人生問題
第十七章 同居試婚  一八七
第十八章 離婚  一九七
第十九章 墮胎  二○九
第二十章 自殺  二一九
第二十一章 安樂死  二二九
第二十二章 責任  二三九
第二十三章 孝順  二四九
第二十四章 痛苦  二五九
第二十五章 性情  二六七
第二十六章 欲望  二七九
第二十七章 溝通  二九一
第二十八章 過得快樂  三○三
第二十九章 自處困難  三一三
第三十 章 面對孤獨  三二五
第三十一章 真與假  三三七
第三十二章 善與惡  三五一
第三十三章 義與利  三六三
第三十四章 美與醜  三七三
第三十五章 聖與聖人  三八三

第三部分 多元的人生觀
第三十六章 功利主義  三九七
第三十七章 實用主義  四○九
第三十八章 實證主義  四二一
第三十九章 快樂主義  四三三
第四十章  進化主義  四四五
第四十一章 法律主義  四五九
第四十二章 自由主義  四七一
第四十三章 良知說  四八三

試閱


敘事研究與敘事
心理學:本土之
探索與實踐
高齡藝術與預防
失智症 : 藝
術課程活動設計
概念框架:幕後
操控思考的黑手
教堂文本對神聖
的詮釋:閾限之

團體諮商與治療
:一個嶄新的人
際─心理動力模

音樂治療─中國
古代醫學與音樂
治療




1 人生
思考人生問題
問題一、何謂人生?
問題二、人生是否僅止於在世的一段日子,死後就不再有生,也不再有意義?
問題三、某哲學家說:「人突然地被投擲在時代的洪流中,既不知時間的源頭,也不知時間的終結。」那麼,人生豈不是成了荒謬的結果了嗎?
問題四、人為什麼要為他人而活?若能為自己而活,豈不是最好的人生?最好的自我表現嗎?
問題五、柏拉圖說:「人的靈魂降到肉體來受罪。」如此一來,人生豈不是成了一個痛苦的人生嗎?
問題六、人生為什麼要受苦、要奮鬥呢?如果人生沒有苦、沒有奮鬥,豈不是太完美?
問題七、人生為什麼一定要有目的呢?如果沒有目的多好,人是否就不會成為目的的奴隸了?
問題八、人生要自己創造,但人一生受他人的影響實在太大了,根本很少能有自己的主見,這是否意謂著沒有人生?
問題九、許多人在歌頌、讚美人生,另有許多人在咒罵人生,人生究竟是好還是壞?值不值得為人生奮鬥努力呢?我對人生究竟要持何種態度?作何種的選擇呢?
案例
德蕾莎修女2出生於阿爾巴尼亞,十二歲時立下志願要到世界各地從事傳教。十八歲時,正式成為天主教修會修女。三十六歲時,她在火車上突然感覺到天主的召喚,感覺到天主要她離開安穩的教書生活,為可憐的人服務。後來她在貧民區為失學的兒童辦了一所露天學校,雖然基金不充裕,但她的善行感動了許多人一起奉獻。四十二歲時,修女開始為瀕死窮人服務,領回那些在水溝邊、垃圾堆、馬路旁奄奄一息者,給予適當的照顧,讓這些人得到溫暖和安慰,可以平靜安祥地閉目安息,後來也加入救助麻瘋病患的工作。六十七歲時,開始救治有藥癮的人、娼妓和受虐婦女。七十五歲時協助照顧愛滋病患直到八十七歲蒙主召逝,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在二○○三年十月破例把德蕾莎修女列入了真福名單3。德雷莎修女一生都是在為這些一貧如洗、被遺棄的人服務。
德蕾莎修女曾說:「很多人都想要追求卓越,但很少人知道卓越就是愛。」她又說:「在別人的需求中看到自己的責任。」
資料來源:https://www.google.com/url?sa=t&rct=j&q=&esrc=s&source=web&cd=4&cad=rja&ved=0CE
wQFjAD&url=http%3A%2F%2Flife.edu.tw%2Fa%2Fdata%2Fa%2FA000000227%2FA
000000227.doc&ei=9ZbeUPTzCYnbkgXN2YDwAQ&usg=AFQjCNFpeoGW9I4nCH_J
7UYbWjNC3jrmJQ&sig2=AMvqmzcGW-vvMFzGmY0klw
□討論人生問題
何謂人生?人生不只是包括了人的生活和人的生命,也包括了人性。「性」字在我國書經中,也可以當做生的意思,最早「性」字的出現,是指明草木之生,後來,也可以指動物及人之生,甚至還可以指出人的方向及人的目的。因此,人生可以包括人的生命、人的生活及人的方向三重意義,現依序敘述如下:
一、人的生命
生命就自然因素來說,乃是維持生物生存的基本要素。人或生物,若無生命,則不能生存於世間,也不可能有活動;沒有活動,生命的意義就喪失了。因此,生命乃是維持人生存的基本要素,但生命不能只局限於個人或種族的生存而已,必須正視生命的內在意義,人才不會感到生命的空虛,也才不會感到人生的荒謬。
生命從其內在意義來看,是由精神和物質二者結合而成,如果一個人只有物質而沒有精神,就如同禽獸一樣,不可能有完全合乎人的生活;同樣地,一個人如果只有精神而沒有物質,那也不是人,而是神,因為人必須是精神與物質二者的綜合,人才會有屬於人的問題,不然,神的問題、禽獸的問題,又能對我們人有何幫助呢?如同齊克果(Kierkegaard,一八一三至一八五五年)在他的《憂懼的概念》中所說,就是因為人是由精神與物質二者所綜合的,人才會有憂懼,人也才會考慮到自己的處境、自己的未來以及自己的理想,也因為有這些,人的憂懼、奮鬥之心,才能油然而生。
既然,人的生命是由精神與物質二者所構成,所以人在物質生命中,必須仰賴於萬物的資源,以維持生命的發展。同樣地,在人的精神生命中,如果沒有精神食糧來維持精神生命的生存,精神會死亡,人也會枯萎。常有許多物質條件很豐富的人,卻活得不快樂,之所以覺得活不下去,就是因為精神生命沒有得到給養。而精神生命的給養是什麼呢?從其大者而言,就是一個人的理想,從其小者而言,就是知識與操守。一個沒有理想的人,其精神生命就等於死亡,一個沒有知識與操守的人,其精神生命也將日漸枯萎。因此,要使生命獲得更完美的發展,就必須在物質與精神二方面都獲得良好的基礎。
二、人的生活
生活的目的不只是要使自己活得更好,也要增進人類全體的生活。所謂增進人類全體的生活,就是要增加、改善及更進步。我們所了解的生活是一種活動狀態,這種活動也是生命的一種表現。
生活既然不是靜止的,就要求不斷的進步。而且不只是要求外在生活的滿意,因為除了外在部分,生活還有內在的部分,也可以說是分為精神的與物質的生活。從內在與外在來說,內在的生活就是一個人在面對自己時,處理自己的一種態度,這種態度是經過思考之後所得的結果;外在的生活就是根據這些內在的反省思考之後,所產生的具體行為。內在的生活可以說全是精神生活,外在生活則可以有精神生活與物質生活二者。
內在生活既然全是精神生活,則其思考與反省的對象是否就全是抽象性的呢?未必盡然。內在生活的對象,可以是抽象的,也可以是具體的。例如:當我們思念一個人時,不但可以有具體的對象,也可能是一些抽象的概念。這不只是因為內在生活具有抽象化的能力,也因為在我們思考與反省的機會中,我們有能力使具體的對象變得普遍化。這種普遍化的過程或結果,我們就可稱之為抽象。當想念一個人時,我們常可以將那些具體的容貌、聲音、動作等形象,呈現於我們腦海中,因為這些具體的形象,使得我們有能力思考及反省,但我們也可能因為年代久遠,思念中的具體形象逐漸消失,或無法記憶,或失卻印象而沒有具體形象,只能記住其中的特質,然後逐漸將這些特質變成個人追求此種型態的標準,就成了抽象的思考。因此,在內在生活中,不論是具體的或抽象的思考與反省皆是一種精神上的生活型態。
至於外在的生活,所以有物質與精神二種表現,乃是因為行為表現方式的結果。行為的表現可以有語言、動作等。當我們內在的精神生活經由反省及思考之後,要將這些反省與思考的內容表現出來時,就成了外在的型態。當向別人詢問某些事時,是藉著語言及動作來加以表現,語言及動作可以表現一種物質的需求,呈現一種精神的渴望。這些需求及渴望如果施之於生活中,就成了物質與精神的生活。物質與精神的生活,有時可以互相融合,不分彼此,但有時也可以分門別類,互不相涉;有時要區分兩者是相當困難。現代行為科學雖然發達,但也不能完全解決人類思念的問題。因此,如孟子所說的:「存心養氣」(《孟子•盡心上》),常可以在生活中,幫助我們達到一個表裡如一的人的生活。
人生活的目的,就在於使我們在現實生活中達到一個滿意的生活程度,不但是使自己,也在使他人滿意。滿意生活的內容則在精神與物質、內在與外在、現實與抽象中,都有令人滿意的結果,因此,生活的目的,不但是在增進個人的生活近於滿意的程度,也在增進人類全體的生活,使之共同近於人類全體皆滿意的生活,這才是人的生活的目的,以及所希望的結果。事實上,人的生活,只要人努力於改進自己的生活,則群體的生活自然也就易於獲致完美的結果。
三、人的方向
方向,是指向一個目標,也是指向一種目的。人的方向,就是在指明一個目標、一個目的。
在自然界中,生物的方向就是成長,使自己更完滿。而人的方向是什麼?人的目的是什麼?人生下來會毫無目的嗎?我們都知道《天地一沙鷗》一書中的主角岳納珊,牠認清一隻海鷗的方向不只是營營於啄食海中的小魚,而是如何使特性發揮到極致,因此,牠去學習飛行,設法使牠的飛翔技巧達到最完美的境地,但,達到飛翔最完美境地是不是就是海鷗岳納珊的方向呢?當然不是,牠的方向、目的是在學習了完美的飛翔技巧之後,以此技巧帶給鷗群一個高超的意境,同時,在這一個高超的意境之下,產生雄闊的壯志。換言之,就是希望以牠所學習到的飛翔技巧,能提升鷗群的品質,所以,海鷗岳納珊的方向,不是去學習飛翔技巧,而是在提升鷗群的理想境界,至於飛翔技巧只是幫助牠達到提升鷗群理想境界的一些方法、一些工具而已。
同樣地,人的方向應當不只是止於現實的生活。莊子說:「人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就是明白告訴我們,人生在世,都是在學習,但學習不能只是一個人的方向,如果只有學習,而沒有方向,則生命的意義就少了一半。就如同在學校求學一樣,學校的教育只是人生的一個過程,其目的、方向,乃是希望我們在離開學校之後,能在社會中成為一個頂天立地的社會中堅,不是從此就不學習。凡在生活中不學習的人,就如同那些鷗群,營營於追啄海中的小魚一樣,終究不能盡好一個人的責任。同樣地,在學習中卻學不到生活方向的人,就如同瞎了眼的野馬一樣,不知個人身處何地,要往那裡走。因此,有方向的人,就像看清了路線的人,可以安穩、踏實地往前進。方向就是告訴人,不能以這數十年的有涯生命作為人生意義的全部準繩,而應以無涯的、無限的、不朽的、永恆的生命,作為人生意義的歸趨,不然,人的方向就會有所缺失。
人的方向,既如前述,要有一個不朽的生命作為人生的歸趨,但在環顧人生的環境之後,我們似乎看不到何處有不朽的生命。雖然前人說過有三不朽,可是這不朽,有時似乎也不能作為不朽生命的充分解釋,因為這三不朽,似乎是在替聖人塑像,至於我們凡人如何達到不朽的生命?在我們觀察宇宙現象之後,我們得知,不朽的生命可以在精神生命中發覺,這種精神生命事實上就是一種宗教精神的生命。宗教精神,不只是尋求個人死後的「淨土」、「天堂」,也在為人類的方向找到一個更高超的、更合符人生意義的結果。宗教常被人誤解為迷信權威,崇拜偶像的愚人寶物,但事實上,真正的宗教不只是關心個人生死禍福,更是以天下為己任,希望全體人類都能獲得永恆而豐富的生命精神。所以佛說:「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為使人類獲得更豐富而永恆的生命,犧牲個人的生命,也在所不惜;所以耶穌基督為人類釘死在十字架上,這種救世濟世的精神與態度就是生命永恆的表現。
人的生命既是如此的短暫,人的方向自然不能依賴於現世的短暫生命,只有從精神生命中獲取精神生活,方向才能有意義。這種意義不是消極的,而是積極的;不是被動的,而是主動的。也只有在積極而主動的生活於精神生命中,人生才有方向、才有意義。
□面對人生問題
人生,不是只看其無可奈何的一面,人生真正的意義,乃是在我們明瞭人生的無奈之後,積極而主動地去尋求那些可為的、可以努力的目標。所以,凡是只看重人生不可為的、無奈的一面的態度者,都皆不可取。人生之所以可貴,就在明知其不可為而仍然為之,如此方能開創人生的遠景,發揚人性的光輝。
寓言
不可重覆的
我們平時認為的許多草稿,其實就已經是人生的答案卷─無法更改。有一位學生學習書法,用廢舊報紙練字多年,可是自己一直沒有大的進步,老師告訴他:「如果你用最好的紙來寫,可能會寫得更好。」
從此以後,這位學生就按照老師說的去做了。果然,寫字大有長進。問其原因,老師說,因為你用舊報紙寫字的時候,總是在打草稿,即使寫得不好也無所謂,以後還有機會,所以就不能完全專心;而用最好的紙,你就會感覺紙張及機會的珍貴,有一種很正式的感覺,從而也就比平常練習時更加專心致志,用心去寫,所以字也就能夠寫好。
資料來源:http://www.mpm.com.tw/wise/truth/1369.html
注 釋
註1 列夫•尼古拉耶維奇•托爾斯泰(Лев Николаевич Толстой),生於一八二八年九月九日,卒於一九一○年十一月二十日,為俄國小說家、評論家、劇作家和哲學家,同時也是非暴力的基督教無政府主義者和教育改革家。其創作背景正值俄羅斯戰亂時期,政治局勢不穩定且言論受到箝制,直接批評政府可能導致禍害上身,因此許多知識分子開始藉由小說及文學創作發聲,將思想投注於作品當中,藉以影射並同時批判社會現況。其代表作品有《戰爭與和平》(Война и мир,一八六五至一八六九)、《安娜•卡列尼娜》(Анна Каренина,一八七五至一八七七)和《復活》(Воскресение,一八九九),這幾部作品被視作經典的長篇小說,而托爾斯泰被認為是世界最偉大的作家之一。
資料來源:https://www.google.com/url?sa=t&rct=j&q=&esrc=s&source=web&cd=20&cad=rja&ved=0CGsQFjAJOAo&url=http%3A%2F%2Fwww.pac.nctu.edu.tw%2Ffiles%2Fevent%2Freading-lecture.doc&ei=LJveUOy8Go7PkgXm6IGgAQ&usg=AFQjCNHORaEallHLzqmsuUbShPCVQFu0gA&sig2=NPqOswMak7YG6d2hVhRVZQ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8%97%E5%A4%AB%C2%B7%E6%89%98%E7%88%
BE%E6%96%AF%E6%B3%B0
註2 真福加爾各答的德蕾莎(Teresa of Calcutta)原名為艾格尼絲•剛察•博亞丘(Agnes Gonxha Bojaxhiu),生於一九一○年八月二十六日,卒於一九九七年九月五日,為著名天主教慈善工作家,主要替印度加爾各答的窮人服務,於一九七九年被授予諾貝爾和平獎,二○○三年羅馬天主教教廷將她列入天主教宣福名單,德蕾莎修女也有「加爾各答的天使」的美譽。
資料來源:http://zh.wikipedia.org/wiki/%E5%BE%B7%E8%95%BE%E8%8E%8E%E4%BF%AE%E5%A5%B3
註3 宣福禮(beatification),又稱為宣福、列福、列福式,是天主教教會追封已過世者的一種儀式,用意在於尊崇其德行、信仰足以升上天堂。它是封聖的第三個階位。經過宣福的人,就可以享有真福者、或真福品(Blessed)的稱號,其位階僅次於聖人。天主教徒相信,以真福者的名號禱告,真福者將會為你向天主代禱,會有更好的成效。
資料來源:http://zh.wikipedia.org/wiki/%E7%9C%9F%E7%A6%8F
2 人性
思考人生問題
問題一、何謂人性?
問題二、人性是善的?
問題三、人性中有沒有後天影響的成分呢?
問題四、人性可以決定人的一生?
問題五、人性有那些特質?
問題六、人性的特質決定了人的優缺點?
問題七、人性是否就是命運?
問題八、人性和倫理的關係如何?
問題九、人性的目的何在?
問題十、如何能使自己的一生和人性得到最好的配合?
案例
金門掉iPad順利尋回 失主難忘臺灣人熱情
中國知名作家韓寒日前來臺,不慎在計程車上遺失手機,結果遇上好心運將將手機送回飯店!無獨有偶,日本觀光客小林八日前往金門觀光旅遊,未料在投宿的旅社遺失iPad,透過警員和民宿老闆的協力合作,短短兩天迅速找回。小林說,臺灣人的熱情實在讓他印象深刻,決定帶著感恩的心和美好回憶,延續下一站的臺灣之旅。
資料來源:http://www.ettoday.net/news/20120513/46109.htm?from=fb_et_news
□討論人生問題
人性對於人生哲學,是一個相當重要的課題。許多人以為,人性的善惡決定了人生,因為不論如何努力,人性已經左右了你的未來去向,因此就產生了許多消極的思想。但,事實上,人性真的確實扮演這麼重要的角色並決定人的未來嗎?
姑且先放下歷史上各種對人性不同的主張,直接探討其成因及內涵吧!
人性,從字面上來說,就是人生而具有的特質或稟賦。而特質和稟賦可分成二類,一是從人與其他非人類的特質差異來說,一是從個人與他人所有的特質差異來說。
第一類的差異,人的特質是人有理性、能反省、會判斷,能衡量自己的處境,能改變自己的處境。因此,從人性的觀點來看,人優於其他動物,人可以創造命運、建立未來,本著這一份特質,達到人的目的。但是人有這些優於其他動物的特質,人仍是動物,必要受制於動物的有限性。因此,人性乃同時具有動物性及理性,也就是物質與精神。人的精神渴望超越人的有限性,建立理想;但物質性卻使得理想不能不建立在實際的事務上,不能不受人身的限制,成為有限。由於理想與實際不能協調,因此,矛盾性和憂懼感油然而生。這些消極性的看法,雖在意志消沉時,給人一些莫可奈何的阻力,但只要肯堅持理想與朝著原則前進,仍可以渡過難關。因此,從第一類差異來說,人性是一種躍升,是一種攀爬,將這種向上利他的衝動,發揮行為,顯示其尊嚴。
人性有向上利他的衝動,藉著這衝力達到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的目的。由這層面來看,人性是本善,其善是先天的稟賦,之所以有惡,不是因為故意行惡,而是因為沒有發揮這衝力,只屈就於動物性層面,盡其本能而已。因此,善惡從這一個觀點來看,盡動物性本能是惡,能發揮人的性的有其衝力就是善,這種善惡的論據,不只是從倫理的層次來探討,而是更進一步由認識的層次來探討。
從第二類差異來說,每一個人的特質不一,所造就的個人不同,儘管每一個人有不同,基礎點卻是相同的,即是人的動物性及理性而已。每一個人在實現動物性及理性的不同程度,顯現出每個人不同的特質。因此,從第二類的差異來說,只有程度上的差異,而無根本的不同;這些程度上的差異是來自於種族、教育、環境的不同,基本上,向上利他的衝動是共有的。由於衝動,對於人格的高尚要求,也是必然的。之所以每個人的特質不一,乃是使用的方法不同,由其基本來說,在此第二類差異中,人性仍是善的,仍是一位具有「惻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恭敬之心」的人,他和別人的差異並不在這個基點上的不同,而是在其使用的方法及程度上的不同。
話雖如此,但為什麼會有惡的表現呢?動物性的本能都是惡的嗎?要回答這個問題,必須從二方面來說,一是人並非其他動物,雖然人有動物的部分,但人的理性已使人脫離了動物的層次,走向更能發揮人性、減低獸性的層次。若事事以動物性來指稱人,對人是不公平,就如同一個人由困厄的環境中奮鬥出一條光明的路途,雖仍不能忘懷過去的艱辛,但更應正視的是他目前該努力掌握現在所擁有的。若凡事以他的過去來阻扼對未來的努力,是對他現在的一種不尊重。因此,一個人記取他隨時會向下沉淪的可能,隨時奮發努力向上,盡量減低動物的本能,發揮人性,達到神性,才是人所當正視的。在這層意義上,動物性的本能已被認定為並不適合人的發展和需要。人是經由獸性,經過人性,達到神性的目的,以這三個層次來比較,神性當然是最好的,獸性當然是不好的,說獸性是不好的,乃是從比較的意義上來說的。
從第二個意義來說,動物的本能只是使我們去適應生活的環境與條件而已,對於如何去創造生活,建立生命層次的意義,則力有未逮。假如人只是一個動物,則人對這種生活方式,不會考慮作任何的改變,該冬眠的冬眠、該南移的南移,但人畢竟和動物不同,不能滿足於這些適應生活的能力,人不只是要去適應,還要去創造人的生活並改善生活。因此,從要求的程度上來說,人性是要求完美,動物性只是要求適應,在被動適應與主動創造間來比較,適應自然是不如創造。所以,動物性的本能,就動物來說,是好的,但就人的需要來說,動物性的本能不能滿足人的要求,人對自己的要求,已超越了動物性本能,而趨向於完美。
既然人趨向完美,也就是「消滅獸性,發生神性」,該如何去發生神性?吾人以為,鬥爭是獸性的表現,互助是人性的動力根源,仁愛則是達到神性的方法,因此,要發生神性,就要使用仁愛的方法來建立我們的人格及世界。但又該如何用仁愛的方法?
吾人認為,親親、仁民、愛物為表達人性中仁愛的適切方法,也是最能適切說明人格建立的方法。
親親,就是對待自己的父母兄弟等親人的方法。中國倫理中所謂的孝悌、友恭、慈惠等都是仁愛方法的表現,一個人對自己的親人能適當地表達愛,就能使自己生活的環境達到和諧、快樂,也會使自己有幸福的感覺。所以,從人性的基本方向說,親親是表達仁愛方法的第一個層面也是首要的層面。。
親親雖然是表達人性的第一個層面,但由於人人有向上利他的衝動,因此,不能只及於親親而已,如只及於親親,則人性的基本渴望必然不會獲得滿足,必須由親親出發,而達於外,《中庸》:「誠於中而形於外。」《禮記˙禮運》:「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是指明在親親之後,必須還有仁民,人類社會的目的才算達成。
從人性的更高層面來看,人類社會的目的雖然達成,但人類的理想、人性的意義並未因此而得到最完美的發展,必須由親親而仁民,由仁民而愛物,才算是人性的最完美發展,人類的理想方才達成,而所謂的愛物,不僅是用物,也是惜物、應物,才能達成〈禮運篇〉所謂的「貨惡其棄於地也,不怕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的理想境界。
□面對人生問題
從人生哲學的觀點來討論人生哲學,與探討人性論不一樣,不只是述說其分類,評論其好壞,而是要探討人性的本源及對人的影響,以及在面對這種影響時,我們所應採取的態度。我們正視人性中的積極面,去發揚它,我們也面對人性中的消極面,去改正它,這一切都為了一個理想─相信人是可以從鬥爭中的獸性進化到互助的人性,更可由互助的人性發展為仁愛的神性,而進入理想大同世界。
寓言
楚王的寬容
有一次,楚莊王因打了大勝仗,十分高興,便在宮中擺設盛大晚宴,招待群臣。楚王興致高昂,便請自己最寵愛的妃子許姬,輪流替群臣斟酒助興。
忽然一陣大風吹進宮中,蠟燭被風吹滅,宮中立刻漆黑一片。黑暗中,有人扯住許姬的衣袖想要親近她。許姬便順手拔下那人的帽纓並趕快掙脫離開,然後許姬來在莊王身邊,告訴莊王說:「有人想趁黑調戲我,我已拔下了他的帽纓,請大王快吩咐點燈,看誰沒有帽纓就把他抓起來。」
然而莊王卻說:「各位,今天寡人請大家喝酒,大家一定要盡興,請大家把帽纓拔掉。」於是群臣拔掉自己的帽纓,莊王再命人重新點亮蠟燭,宮中一片歡笑,眾人盡歡而散。
三年後,晉國侵犯楚國,楚莊王親自帶兵迎戰。交戰中,莊王發現自己軍中有一員將官,總是奮不顧身,奮勇殺敵。眾將士也在他的影響和帶動下鬥志高昂。楚軍因此大勝回朝。
戰後,楚莊王把那位將官找來,問他:「寡人平日好像並未對你有什麼特殊好處,為什麼你如此冒死奮戰呢?」
將官跪在莊王階前,低頭頭回答說:「三年前,臣在酒後失禮,本該處死,可是大王不僅沒有追究、問罪,反而還設法保全我的面子,臣深深感動。對大王的恩德牢記在心。從那時起,我就時刻準備用自己的生命來報答大王的恩德。這次上戰場,正是我立功報恩的機會,就算是戰死也在所不辭。大王,臣就是三年前被王妃拔掉帽纓的罪人啊!」
一番話使楚莊王和在場將士大受感動。楚莊王走下臺階將將官扶起,將官早已泣不成聲。
如果我們平時都能正確分析問題,從大處著眼,用寬容的心對待周遭的人事物,處處替他人著想,就不會因為眼前小事而破壞祥和的人際關係。有時,壞事甚至能變成好事呢。
資料來源:www.minghui-school.org/school/article/2009/9/5/79362.html
注 釋
註1 小查爾斯·史賓賽·查理·卓別林爵士(Sir Charles Spencer "Charlie" Chaplin Jr.)生於一八八九年四月十六日,卒於一九七七年十二月二十五日,是英國喜劇演員、反戰人士及導演,與巴斯特·基頓、哈羅德·勞埃德並稱為「世界三大喜劇演員」。卓別林身處於十八世紀的工業時代,其作品多數描寫大時代下小人物的悲哀。其代表作品有《流浪漢》(The Tramp,一九一五)、《夏爾洛從軍記》(Shoulder Arms,一九一八)、《狗的生活》(A Dog's Life,一九一八)、《城市之光》(City Lights,一九三一)、《摩登時代》(Modern Times,一九三六)、《大獨裁者》(The Great Dictator,一九四○)。
資料來源:http://zh.wikipedia.org/wiki/%E6%9F%A5%E7%90%86%C2%B7%E5%8D%93%E5%88%
AB%E6%9E%97
3 人格
思考人生問題
問題一、何謂人格?
問題二、人格的內涵有哪些?
問題三、人格與人的關係為何?
問題四、人格有沒有高下、貴賤之分?
問題五、有沒有完美的人格?
問題六、人格完美是人生目標嗎?
問題七、人格可以培養?人格的典型為何?
問題八、人格如何培養?其最重要的條件為何?
問題九、位格的意義是什麼?
問題十、人格和位格有何區分?
問題十一、人格與位格何者為重?
問題十二、位格對人格培養的貢獻為何?
案例
「小孩、老人好殺」 凶嫌反社會釀悲劇
狠心殺害十歲男童的兇嫌曾文欽,從小生長在單親家庭,國小畢業、沒前科,個性冷漠不多話,但也因為學歷低只能打零工維生,而且不是天天有工可做,生活背景造成他反社會人格強烈,失業的他以為殺一個人不會被判死刑,甚至還預謀買刀到公園或百貨公司找易受控制的小孩或老人下手,為了想吃免錢牢飯,毀了別人家庭,也斷送了自己的前程。
資料來源:TVBS網站。2012/12/2。
http://tw.news.yahoo.com/%E5%B0%8F%E5%AD%A9-%E8%80%81%E4%BA%BA%E5%A5%BD%E6%AE%BA-%E5%85%87%E5%AB%8C%E5%8F%8D%E7%A4%BE%E6%9C%83%E9%87%80%E6%82%B2%E5%8A%87-041130681.html
□討論人生問題
對人來說,人格似乎是最重要的東西,一個人如果沒有了人格,等於在說一個人不是人。但,什麼是人格?誰能確切地把握住人格的理想?
人格(personality),在現今的學術研究範疇中,都將之歸於心理學的內涵中,以為一個人所具有的心靈稟賦及持久傾向的整體性及其組織,就稱之為人格。事實上,從人生哲學的觀點來看,人格可以從心理學、倫理學、法律學三個層面來看。
從法律學來看,一個人的人格,是指其在法律上所具有的法人地位,也就是法律所賦予的權利義務的人,藉著權利義務的實施,一個人的地位得以確立、得以受到保障。因此,在法律上,一個人的人格是生而具有的,凡是人所具有的一切權利義務,人格也都具有,都是在人身上呈現的。這種法律上的人格,唯一會受到傷害的便是法律的欠缺,如果立法者不能考慮到人格的需要及特質,隨意增刪法律,則人格將受到極大的迫害。因此,也有人指稱法律上的人格為人權(human right)。但人權和人格仍有不同的指謂,人格除了指出人的基本權利之外,還指出人所應盡的義務。人不是宇宙間唯一的動物,也不是人中的唯一者,人需要被尊重,也需要去尊重他人,如此,在法律上的人格乃是指一種地位,一種權利義務的主體,是因法律而受到保障。
但在心理學上所講的人格就不同了,以經驗心理學的意義來說,一個人的心靈稟賦及持久傾向的整體及組織,不但是說一個人生而具有的能力,也指出人格與個性(personality)相等。人格與品性(character)是同義字,由於各人心靈的稟賦不同,每一個人在其對稟賦的持久性,也有不同,因此,造成了不同的個性,或可說是人格。從另一面來看,由於不同的持久性,有的人較能忍耐、有的人較少堅持,因此在品性上,有的人持久性較高、個性較溫和或較能忍耐,有的人持久性卻較低、個性較高亢,較易變動等,便造就了不同的人格。經由社會評價及社會動力的因素,對於持久性、整體性、組織性較高的人格,賦予較高的評價及社會認同;對於持久性、整體性、組織性較低的人格,則賦予較低的評價,如此,人格的高低就形成了。這種形成後的人格高低型態,就逐漸成為人類行為取向的標準,而有所謂的好壞。而事實上,人格在社會中的評價,只是指這個人格在某個社會範疇中,是否合乎某個社會的要求而已,某個人格在社會中不能適應,並不保證在所有的社會中都不能適應。同樣,一個社會的社會價值取向不一定合乎人格的基本要求,這是由於社會價值取向易受到自然環境及社會風俗的影響。因此,心理學對於人格的評價很少使用好壞,而常使用適應(adjustment)是否良好的字眼,一個人如果肯定自己在某一個社會動力中的地位,就應努力使自己的個性(personality)或品性(character)在這一個社會中適應良好,也就是使自己人格中的某些特質,合乎這一個社會的評價。
從倫理學來看人格,則和心理學及法律學都不同。倫理學上所說的人格不但是指一個行為上的主體,也是指一個判斷的主體,這一個主體,要求自己的一切稟賦能力達到完美,也就是在倫理上得到至善,在倫理人格上達到絕對的價值。這種要求,從倫理的價值觀來說,它不但指出好壞,也說明該不該。一個行為的發生,是經由價值主體的判斷及實施,價值主體的判斷是否正確,很難由社會行為的結果獲得印證,必須有一個超越社會行為或個人個性的標準來作決定。這在哲學史上有不同的說法,有的人以為社會本身就可以決定,但社會的決定常是依賴社會風俗及習慣,不可諱言,社會風俗及習慣常因時代的變遷及社會環境改變,而有不合理的現象;有的社會風俗及習慣,由於社會大多數人的教育背景及知識程度的原因,會做出不合人性的要求及行為,。如此,以社會為規範的方式,就不能作為人格判斷的標準。另外,有些哲學家以實用主義(Pragmaticism)、功利主義(Utilitarianism)、實證主義(Positivism)、唯物主義(Materialism)等作為價值判斷的標準,但這些標準,不是失之太偏,就是不合乎人格的基本要求。因此,人格在不同的學說、主義中,顯得非常脆弱,不知如何去面對,如何建立一個理想的人格。
從倫理學的基礎來說,一個人格的建立,必須考慮到其尊嚴,如果一個人格的尊嚴可以受到侵犯的話,那麼人也就無所謂人性尊嚴了。何謂人性尊嚴?人性尊嚴乃是一個不可替換的價值觀,人生中有許多的價值觀可以改變,也可以決定許多東西的價值,但是,如果由此而說,所有的價值都可以改變,則人的價值及意義也將喪失殆盡。另一方面,從人的意義來說,人之所以為人,乃是因為人有其神聖的一面,這一個神聖面,是人所以為人的原因,如果失去了這一面,人就不再稱其為人、也不再是人了,這也就是人性尊嚴中不可替換的價值觀,人有了這一個不能替換的價值,人格才能建立,也才能面對他的社會及自己,才能將自己與他人、社會建立一個完整的體系。所以,倫理學的人格,乃是堅決肯定人的精神性、自由性及永恆性。若人格是可滅的,則人的一切努力都是註定無用的。同樣地,人格的自由性使其尊嚴受到了最大的保障;人格的精神性使其人格可以獲得最完美的發展,可以趨向於人生的極限,走向最高的境界。
從以上的分析,可知人格有三種不同的意義:法律上的人格需要受到尊重,心理上的人格需要培養,倫理上的人格則需要終極的目標。不論從哪一個觀點來看,人格無所謂高下、貴賤,而只有成熟不成熟,只有理想不理想。一個理想的人格,就是要培養一個成熟的人格,也就是如何看重人格的整體性及精神性。由這一個觀點來看,所謂位格(person),就是以其精神性的主體、獨立自主的位格,達成依其固有天性發展自己,而成為成熟的人格。因此,位格的建立,是人格成熟的前奏,位格是人格成熟的必備條件,要有成熟的人格,就要有獨立自主的位格。
那麼,如何建立成熟的人格?
首先要面對人格的精神性,強調人格的精神性超於物質性,物質性為人格不是並非不重要,而是在面對人格的成熟度來看,精神性比物質性重要,只有重視人格的精神性,才不會被物欲所蒙蔽,人格所作的決定,才有可能超越物質,而使其成為獨立自主的人。
其次,人格的自由性是要肯定的。人格的自由不是依循漫無目標的個人主義出發,而是依循人性尊嚴的原則及個人的能力得以發揮的程度作決定。一個人格的成熟,和其是否能運用自由的原則,有極大的關聯。一個自由的人格在下決定的時候會珍視且善用自由,而不會毫無限制地侵犯他人,或違反自由的原則。一個自由的使用,不在抉擇的行為,而在抉擇的目的,有良好的目的,也才有成熟的抉擇。
最後,人格的永恆性也要強調。只有強調人格的永恆性,才能證明人格的抉擇是有其永世不易的能力,也才能證明人存在的目的。如果人死了,一切都完了,這無疑是否認人的超越性及可以達成的完美性,則歷史上所有完美的典型人格都是荒誕的,所有的「立德、立功、立言」都是不需要的。
因此,一個人如果要建立完美的人格典型,就必須從這三方面去堅持,再配上個人的人格特質,如此,就可以使自己的理想達成。
□面對人生問題
完美人格的追求是人生的目標與理想,要達成理想的人格目標,必須先了解人格的內涵及其形成過程,再根據人格的特性,一一建立,才有可能達成人格的理想,吾人之所以肯定人格的精神性、自由性及永恆性為人格的基件,是肯定人可以與天地參,可以參天地之化育,達成天人合一的目標,只有一個成熟的人格,才是人生理想的目標,是建立人生哲學的完美條件。
寓言
一位事業有成、追求速度感的富人,遭逢喪妻、癱瘓的巨變後,只剩脖子以上功能正常,可以自由運作。他雇用了一人來管理日常家務,時日一久,兩人之間的情誼漸漸不再只是雇主與員工,而是平等的對待。因為不同情,兩個人才可能平等、真誠對待,才能說真話也才能幽默。有時候,再高的學識與專業,也比不上熱情與真誠的人格。發自內心的愛,而不是虛偽的憐憫,如此才能進入對方的世界與心靈深處,相互關懷及成長。
資料來源:電影《逆轉人生》
注 釋
註1 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öthe)出生於一七四九年八月二十八日的神聖羅馬帝國的美因河畔2法蘭克福,卒於一八三二年三月二十二日。作為戲劇家、詩人、自然科學家、文藝理論家和政治人物,是魏瑪的古典主義最著名的代表人物,其代表作品有《浮士德》(一八○八)、《義大利遊記》(一八一六)、詩歌《西東詩集》(一八一九),以及最著名的《少年維特的煩惱》(一七七四),他是最偉大的德國作家,處於德國狂飆時期與法國大革命之前的文學革命時期。其名作《少年維特的煩惱》以感性和真情震撼虛偽的理性主義和封建社會,說出十八世紀歐洲青年多愁善感的心聲,強調人性反璞歸真的感情世界。
資料來源:http://zh.wikipedia.org/wiki/%E6%AD%8C%E5%BE%B7
註2 美因河(Main)是德國境內的一條河流,流經巴伐利亞州、巴登-符騰堡州和黑森州,全長包括源流為五七四公里,最終在美因茨注入萊茵河。美因河由兩條河匯流而成,一條長五十公里,發源於弗蘭克侏羅山;另一條長四十一公里,發源於菲希特爾山。美因河的主要支流有雷格尼茨河、弗蘭克薩爾河、陶伯河和尼達河。經過的主要城市包括布格昆施塔特、施韋因富特、福爾卡赫、基青根、馬克特布賴特、奧克森富特、維爾茨堡、韋爾特海姆、米爾騰貝格、阿沙芬堡、塞利根施塔特、哈瑙、奧芬巴赫、法蘭克福和美因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