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監所受刑人心理諮商及治療日益受到重視,其中,性侵害加害人心理治療更是重中之重。經過多年發展,處遇模式逐漸呈現多元化,助人工作者陸續進入矯正機關提供專業心理服務,走出一條有別於傳統心理學領域的道路。 本書記錄兩位作者與性侵害加害人進行長達6年的團體治療歷程,透過融合精神分析、客體關係、認知取向以及藝術治療之折衷心理治療模式,協助加害人探索原生家庭關係及親密需求、各類成癮議題以及生涯規劃,重新詮釋生命經驗,療癒與修復早年創傷;此外,亦針對不同性犯罪類型的心理因素及高風險因子、非自願個案的處理、心理疾患與性犯罪之間的關聯性等主題進行探討。理解,才能帶來改變。透過走進加害人的內心世界,將會看見更多改變的可能性。
|
 李靜宜 現職 法務部矯正署臺北監獄臨床心理師
學歷 國立臺灣大學心理系畢
經歷 監所「沙遊治療」及「藝術治療」工作坊講師 法務部矯正署新店戒治所臨床心理師 前行政院衛生署臺北醫院臨床心理師
FB粉專:藝療心視界We ART the World
魏瑋柔 現職 璞願心理諮商所 所長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信義門診部 駐診心理師 法務部矯正署 台北監獄 性侵害治療師 法務部矯正署 宜蘭監獄 性侵害治療師 犯罪被害人保護協會 新北分會 特約心理師 中崙諮商中心心理諮商所 諮商心理師 杏語心靈診所 特聘治療師
學歷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碩士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暨特殊教育輔系一般智能資賦優異組學士
經歷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 思想起心理治療中心 精神分析取向 心理治療師、專業督導 犯罪被害人保護協會 臺北分會 特約心理師 大心診所 心理師 國民健康署 祕密花園(青少年性議題)網路諮詢 駐線專家 國立政治大學附屬高級中學 兼任心理師 吾心文教基金會(拒學症親子服務) 合作諮商心理師 淨化社會文教基金會(非行少年) 合作諮商心理師 基隆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 駐診諮商心理師 德明財經科技大學 進修部學務組 諮商心理師 新北市格致高級中學 輔導教師
|
第一章 監獄裡的治療團體 第一節 性侵害加害人處遇模式(sexual offender treatment model) 第二節 團體特性及現象 第三節 治療取向/理論基礎
第二章 性侵害團體治療歷程現象 第一節 新舊成員間的變動與適應 第二節 情緒隔離及潛意識投射 第三節 評估系統所帶來的焦慮 第四節 以承擔責任作為改變的起點
第三章 藝術治療衡鑑於性侵害加害人之應用 第一節 屋樹人測驗 第二節 家庭動力繪畫(K-F-D)
第四章 藝術治療於性侵害加害人之應用 第一節 治療取向的選擇 第二節 促進團體凝聚力的活動 第三節 增進自我探索的活動 第四節 親密關係探索活動 第五節 人際關係探索活動
第五章 各類型性犯罪之核心議題(一) 第一節 與未成年性交犯罪類型 第二節 暴力攻擊性犯罪類型 第三節 家內性侵的心理動力與客體關係觀點
第六章 各類型性犯罪之核心議題(二) 第一節 趁機佔便宜的心態 第二節 對兩性關係的錯誤認知及迷思 第三節 常見酒精及藥物被作為犯罪的手段及工具 第四節 僥倖心理 第五節 透過偷拍不雅照來威脅及控制被害人 第六節 缺乏情感交流的性滿足
第七章 非自願案主之處理 第一節 常見心理防衛機轉之處理 第二節 憤怒及攻擊之處理 第三節 提升治療動機 第四節 沉默所隱含的意義及處理技巧
第八章 女性治療師如何與男性加害人工作 第一節 男性加害人的親密關係樣貌 第二節 運用陰性力量治療
第九章 性侵害加害人的成長背景及經驗 第一節 加害人的原生家庭樣貌 第二節 創傷經驗 第三節 老年犯罪
第十章 性侵害加害人的心理特質與人格特質 第一節 心理特性 第二節 人格障礙和性侵害犯罪
第十一章 性侵害加害人的認知功能及情緒調節能力 第一節 認知功能 第二節 情緒調節能力
第十二章 性侵害加害人的行為特質及人際關係 第一節 行為特質 第二節 人際關係
第十三章 其他心理疾患與性侵害犯罪 第一節 源自於兒童、青少年時期的行為問題 第二節 性倒錯 第三節 神經發展障礙症 第四節 物質濫用 第五節 情緒疾患 第六節 HIV
第十四章 治療 第一節 治療重點 第二節 團體治療之療效因子
第十五章 評估個案之改變 第一節 評估的向度 第二節 精神分析取向對改變的觀點
|

投影片((外加))
若要索取未隨書附送(外加)且未於此提供下載的教學資源,請詳洽業務人員(02-27055066#824)(僅提供教師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