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侵害團體治療
作  者╱
李靜宜、魏瑋柔
出版社別╱
五南
出版日期╱
2025/12/01   (1版 1刷)
  
目前無庫存
email:
I  S  B  N ╱
978-626-423-889-2
書  號╱
1B4F
頁  數╱
372
開  數╱
20K
定  價╱
650
教學資源╱
投影片((外加))



  近年來監所受刑人心理諮商及治療日益受到重視,其中,性侵害加害人心理治療更是重中之重。經過多年發展,處遇模式逐漸呈現多元化,助人工作者陸續進入矯正機關提供專業心理服務,走出一條有別於傳統心理學領域的道路。
  本書記錄兩位作者與性侵害加害人進行長達6年的團體治療歷程,透過融合精神分析、客體關係、認知取向以及藝術治療之折衷心理治療模式,協助加害人探索原生家庭關係及親密需求、各類成癮議題以及生涯規劃,重新詮釋生命經驗,療癒與修復早年創傷;此外,亦針對不同性犯罪類型的心理因素及高風險因子、非自願個案的處理、心理疾患與性犯罪之間的關聯性等主題進行探討。理解,才能帶來改變。透過走進加害人的內心世界,將會看見更多改變的可能性。

李靜宜
現職
法務部矯正署臺北監獄臨床心理師

學歷
國立臺灣大學心理系畢

經歷
監所「沙遊治療」及「藝術治療」工作坊講師
法務部矯正署新店戒治所臨床心理師
前行政院衛生署臺北醫院臨床心理師

FB粉專:藝療心視界We ART the World

魏瑋柔
現職
璞願心理諮商所 所長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信義門診部 駐診心理師
法務部矯正署 台北監獄 性侵害治療師
法務部矯正署 宜蘭監獄 性侵害治療師
犯罪被害人保護協會 新北分會 特約心理師
中崙諮商中心心理諮商所 諮商心理師
杏語心靈診所 特聘治療師

學歷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碩士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暨特殊教育輔系一般智能資賦優異組學士

經歷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 思想起心理治療中心 精神分析取向 心理治療師、專業督導
犯罪被害人保護協會 臺北分會 特約心理師
大心診所 心理師
國民健康署 祕密花園(青少年性議題)網路諮詢 駐線專家
國立政治大學附屬高級中學 兼任心理師
吾心文教基金會(拒學症親子服務) 合作諮商心理師
淨化社會文教基金會(非行少年) 合作諮商心理師
基隆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 駐診諮商心理師
德明財經科技大學 進修部學務組 諮商心理師
新北市格致高級中學 輔導教師

第一章 監獄裡的治療團體
第一節 性侵害加害人處遇模式(sexual offender treatment model)
第二節 團體特性及現象
第三節 治療取向/理論基礎

第二章 性侵害團體治療歷程現象
第一節 新舊成員間的變動與適應
第二節 情緒隔離及潛意識投射
第三節 評估系統所帶來的焦慮
第四節 以承擔責任作為改變的起點

第三章 藝術治療衡鑑於性侵害加害人之應用
第一節 屋樹人測驗
第二節 家庭動力繪畫(K-F-D)

第四章 藝術治療於性侵害加害人之應用
第一節 治療取向的選擇
第二節 促進團體凝聚力的活動
第三節 增進自我探索的活動
第四節 親密關係探索活動
第五節 人際關係探索活動

第五章 各類型性犯罪之核心議題(一)
第一節 與未成年性交犯罪類型
第二節 暴力攻擊性犯罪類型
第三節 家內性侵的心理動力與客體關係觀點

第六章 各類型性犯罪之核心議題(二)
第一節 趁機佔便宜的心態
第二節 對兩性關係的錯誤認知及迷思
第三節 常見酒精及藥物被作為犯罪的手段及工具
第四節 僥倖心理
第五節 透過偷拍不雅照來威脅及控制被害人
第六節 缺乏情感交流的性滿足

第七章 非自願案主之處理
第一節 常見心理防衛機轉之處理
第二節 憤怒及攻擊之處理
第三節 提升治療動機
第四節 沉默所隱含的意義及處理技巧

第八章 女性治療師如何與男性加害人工作
第一節 男性加害人的親密關係樣貌
第二節 運用陰性力量治療

第九章 性侵害加害人的成長背景及經驗
第一節 加害人的原生家庭樣貌
第二節 創傷經驗
第三節 老年犯罪

第十章 性侵害加害人的心理特質與人格特質
第一節 心理特性
第二節 人格障礙和性侵害犯罪

第十一章 性侵害加害人的認知功能及情緒調節能力
第一節 認知功能
第二節 情緒調節能力

第十二章 性侵害加害人的行為特質及人際關係
第一節 行為特質
第二節 人際關係

第十三章 其他心理疾患與性侵害犯罪
第一節 源自於兒童、青少年時期的行為問題
第二節 性倒錯
第三節 神經發展障礙症
第四節 物質濫用
第五節 情緒疾患
第六節 HIV

第十四章 治療
第一節 治療重點
第二節 團體治療之療效因子

第十五章 評估個案之改變
第一節 評估的向度
第二節 精神分析取向對改變的觀點

情緒行為障礙藝
術治療
維根斯坦與《邏
輯哲學論》
老子新解新譯:
共生哲學與調中
之道
圖解團體輔導與
諮商
生死學概論
圖解變態心理學


投影片((外加))

若要索取未隨書附送(外加)且未於此提供下載的教學資源,請詳洽業務人員(02-27055066#824)(僅提供教師使用)


第十一章 性侵害加害人的認知功能及情緒調節能力

在心理治療歷程中性侵害加害人大多否認有犯案意圖,辯稱自己並非事先計畫犯罪,他們通常表示自己是因為一時衝動而臨時起意犯案。但在他們真正開始出現性侵害行為之前,已經開始有性慾望和和幻想出現,時間再往前推,就會發現在實際犯案之前,他們的某些高風險因子已經存在一段時間,除了客觀的情境因素外,認知功能與情緒狀態也是相當重要的因素。

第一節 認知功能
性侵害加害人犯案前,往往無法設想到行為的後果,以及未能顧及他人的感受,包括被害人以及犯罪後對雙方家人之影響,也因為教育程度低落,不懂得法律常識,加上衝動控制能力也較低,而無法約束自我行為。甚至有部分加害人因為思考能力的障礙,可能對與被害人的互動關係有錯誤的解讀,因為曲解訊息而心生憤恨,導致報復的犯罪行為。與性侵害加害人工作時,去了解他們在犯案前、犯案當下以及犯行發生後的認知想法是重要的,治療師會協助澄清性侵害加害人扭曲的價值觀,以及引導他們學習換位思考,以提升同理心。

一、智能不足
部分性侵害加害人有智能障礙狀況,他們因智能低落致使缺乏思辨與自我衝動控制能力,在慾望引發之後多想獲得立即性的滿足,難以延宕等待。還有因為智商較低、反應較慢,學習能力也不佳,容易受到家中長輩、老闆或同事的強烈指責,所以他們常常會累積挫折感,心情抑鬱低落,更想求取享樂快感來改善痛苦。在缺乏思考能力及判斷力之下,對於較年幼的對象無須複雜的言語溝通,不用深刻的談心交往,只要金錢、手機等物質利誘及哄騙,就可以使年輕不懂事的被害人上鉤。透過尋求性的滿足,往往是他們對缺乏能力、人生失敗的情況轉移注意力,藉由強制性侵較年幼無知的被害人,例如:兒童或是未成年少女,可感受到自我增能感,在欺負弱小見到被害人懼怕的反應時,他們方感受到自己是強壯強大的。他們也會傾向受到心智能力與自己接近,除了未成年或是一樣有心智障礙的女性,覺得談話較能獲得接納與相互作伴的弱勢被害人吸引。成員Cr 本身疑似有邊緣程度智能不足狀況,表達含糊不清,表面附和其他成員回饋的意見,內在其實較為阻抗,對於案情仍然否認。多位成員見其能力較弱,常會熱心協助他,但他一直無法交代清楚案情,也讓治療歷程經常陷入停滯。治療師採取先將案情討論擱置,而是先帶領他探索就學階段受到同儕霸凌的經驗,引導其覺察在人際關係中知覺的偏誤,缺乏正確的人際互動模式,因而在人際交往中受挫。治療師邀請成員們分享自己的觀察,協助Cr 表達在監內受到同儕不公平對待的負面感受,以及嘗試從被害人角度出發去感受被害人受到的傷害。Gr 分享了自己所理解到的,關於被害人在受到侵害後,可能產生的身心創傷症狀,以及對被害人兩性關係互動帶來的負面影響,造成被害人受到社會上異樣的驗光,以及無法擁有正常的成長過程。然而,Cr 表現出抗拒的態度,傾向於自我封閉,對於成員們給予的意見表示難以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