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書籍推薦人 前政治大學中文系教授 竺家寧 逢甲中文系教授 宋建華 前高雄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 方麗娜 臺北教育大學語創系副教授 宋如瑜
|
※推薦文 推薦序一 周碧香教授及其團隊新近完成了這部大作,把「漢字教學」用一種生動活潑的方式,重新做了詮釋與表達,嘉惠學子、弘揚文化,實在是功德無量。 我們都知道,漢字在全世界的書寫體系當中是一套獨一無二的視覺符號系統。構造的理念跟拼音文字大不相同。漢民族創造了這一套文字系統是有其深意存在的。拼音文字只是記錄語言的發音,附麗於語言,語言隨時在變遷,時隔久遠,用拼音文字書寫的文獻,就沒有辦法有效閱讀了。漢字不依附於善變的語言,有它獨立的生命性。能夠經歷漫長的時光歲月,跨越了廣大的空間地理,仍然能夠有效溝通。這樣,就有利於累積智慧、傳承經驗。漢文化的歷久不絕,漢字起了關鍵的作用。 西方歷史有如一個拋物線,無論是古埃及、亞歷山大、波斯、兩河流域的文明,都經歷了興亡盛衰,最後灰飛煙滅。只有中國的歷史文化能夠綿延久遠,有如大海的波濤,海浪一波又一波,歷久不絕,綿延長青。漢室雖經歷五胡亂華,沒有滅絕,唐室再度復興,又站起來了;再經歷契丹、突厥、五代十國的紛擾,也沒有滅絕,明代盛世又再度站起來了,重建了長城,鄭和的遠航,標誌了這個盛世。這種波浪形的文化,跟西方拋物線的文化,迥然不同的模式,也不得不歸功於漢字的獨特性。 廣東人遇到山東人,兩個都是東,可是此「東」非彼「東」,講話不能通,可是用漢字寫下來,卻能夠暢行無阻。到了日本,不通日語,漢字仍然可以作為溝通的橋梁。使用拼音文字的西方,葡萄牙人碰到了西班牙人,兩個人講話不能通的時候,寫下來,仍然是各自的語言,儘管如何咬「牙」,仍然不能通。這就是漢字不一樣的地方。 今天的小朋友,對於〈床前明月光〉都能夠朗朗上口,可是那是一千年前漢字書寫的作品。同樣一千年前的英文〈貝武夫〉,卻成了詰屈聱牙的古文獻,不但西方小朋友看不懂,即使西方的專家學者,也要埋首鑽研,才能夠解讀。這個差別,就顯示了漢字的獨特性。所以,漢字是超越了時間、空間的一套符號系統,是漢民族的智慧結晶。 漢字的教學,歷來認為是一個繁重的工作。一筆一畫地學習,成千上萬的漢字,如何學好它?這項工作一直是語文教學者努力的方向。周碧香教授及其團隊從多年的教學經驗當中,掌握了漢字的本源,抓住了漢字構 造的基本法則,設計了有趣的圖像,把漢字的學習變成了一篇娓娓動人的故事。這部大作的出版,傳承文化,造福教學,的確功莫大焉!願藉此推薦之,是為序。 竺家寧 2023年7月12日記於英國威爾斯大學
推薦二 成為漢字的代言人 傳統的漢字教學,多以許慎《說文解字》的六書為本,強化閱讀古籍能力,鮮少遍及芸芸眾生的識字需求,而如清代王筠以《文字蒙求》垂教於童蒙,可謂絕無僅有。然伴隨著學習華語熱風潮的興起,以讀書識字為導向的漢字教學,逐漸形成主流,並肩負起華語學習與文化認知的雙重重責。於此新舊交替之際,傳統漢字教學方法與教材,已不敷當前華語教學之需,而坊間新作的良莠不齊,似是而非的文字新解,著實令人裹足 不前。 周碧香教授學養深厚,尤精於文字、訓詁之學,加以潛心研究漢字教學方法多年,並以新觀點提出字源教學法與圖解識字教學法,既有理論的依據,亦符合當前教學的趨勢,深獲學界好評。然周教授並不以此自滿,與多位漢字教學者結合,從「教學現場」觀點出發,整合漢字本體知識、教學方法與教學實務為一體,歷經三年,推出《漢字好好教 好好教漢字—華語師培與漢字教學》一書。今觀本書篇章內容,既保有傳統漢字學的嚴謹,亦符合教學方法與實務的創新,而教學單元所示字例說解,原原本本忠於當前學術研究成果;字卡、部件卡的設計,也帶給漢字教學的便利,處處表現編寫團隊的用心,因略綴數語以紀其實。 宋建華 2023年7月23日
推薦序三 漢字教學真輕鬆 漢字是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因為漢字所記錄的是語素,而語素是音義的統一體,加上漢字的形體,所以漢字是形音義的統一體,這一點與音素文字不同。學習漢字時既要辨認字形,又要建立字形與字音、字 義之間的聯繫;且漢字體系龐大,字數繁多,結構複雜。因此,漢字教學不僅要考慮與漢語教學的關係,而且必須將書寫和認知分列為兩項教學目標進行總體設計。 漢字教學首先要涉及到教什麼,其次要涉及到怎麼教,這在漢字教材中都須有明確的呈現。就教學本質內容而言,漢字教學應該以漢字的本體為宗,即從字形入手。理想的漢字教材應是將單個漢字歸納入系統鏈內。 什麼時候教哪個漢字,不是取決於常用與不常用,也不是取決於語法、課文內容出現的先後,而是取決於該字在系統鏈中的位置與作用。因此漢字教材的編寫自然也應該在這一理論體系下,梳理、排列所講授的漢字群,突出漢字的系統性。坊間有關漢字教學的教材,有純理論的構想討論,也有具體方法的實證研究,但結合理論與實務、深入淺出地討論漢字教學的專著並不多見。 捧讀《漢字好好教 好好教漢字》此書,對書中漢字的分析與舉例都可見其用心之處。該書的第一編〈漢字本體知識〉,主要在建構華語教師漢字方面所需要知道的基本知識;第二編〈漢字教學知識〉則是漢字教學 的方法及可遵循的策略;第三編〈漢字教學實務〉將教學法以實例落實進課堂中;第四編〈主題漢字知識與教學建議〉以90個部件為首,將常用漢字加以解析,區分初級或中高級,整合漢字字源與演變;最後附上90張部件卡及本書例字卡,方便教師課堂上使用。此外,書中的〈漢字教學三十問〉,是編寫團隊在任教的漢字師資培訓班所收集來的問題集,從中精挑細選了提問度最高的三十個問題,分為「漢字教學策略」、「先備知識掌握」與「推薦資源」三方面,分別解答,並註明了相關章節,便於深入了解。 《漢字好好教 好好教漢字》從編寫內容與體例設計都可窺見作者群的巧思,深信華語老師必能透過本書的引導,在教授漢字時輕鬆找到適合學生學習的方式,以改進教學方法,突破教授漢字的瓶頸,創建有特色的漢字教學法,提高漢字教學的效率。 本漢字教材突破傳統、固定的形式,編製符合漢字特點,適應外國人的學習需要,體現最新研究成果,故樂於推薦如上。 高雄師範大學退休教授 方麗娜
推薦序四 漢字教學的專業嚮導 漢字是中華文化的載體,對外國學生來說,漢字非常有趣,學起來卻艱苦備嘗而常常大嘆「漢字好難學」,教師這一端自然也總感覺「漢字好難教」,教與學的雙方都容易受挫。 在教學現場,我們有時見到一些教師因專業不足而傳遞了錯誤的漢字知識;也有些教師學識淵博,卻苦於無法設計出高效的漢字課程。教好漢字,是華語教師的責任,更是無可迴避的挑戰。有幸周碧香教授與陳玉 明、戚恕平、馬偉怡三位教師推出了《漢字好好教 好好教漢字》,它結合了理論和實務,是一本漢字教學的實用指南。 《漢字好好教 好好教漢字》彷彿一位專業嚮導,領著我們翻山越嶺、長途跋涉,親歷了一個又一個的漢字教學秘境—〈漢字教學三十問〉解答了漢字教學過程中常見的疑點;〈漢字本體知識〉介紹了相關的基礎,例如:漢字的特質、源起與演變、構形辨析、意義和漢字文化等;〈漢字教學知識〉則透過漢字本體與教學實踐的連結,示範了如何將漢字知識轉化為具體的教學策略;〈漢字教學實務〉呈現了教師日常工作的各個重要環節,從教學準備、教學操作到活動設計都包羅其中;〈主題漢字知識與教學建議〉分享了十四個教學案例,教師可從中得到啟發,進以優化教學。 讀完這本書,不僅知識的視野開闊了,內心也充滿了感恩與感動。感恩,源於這本書能讓教師在漢字教學上得心應手;感動,則來自作者群真誠無私的奉獻。《漢字好好教 好好教漢字》對教師「把漢字教好」大有 助益,而這正是學生「把漢字學好」的前提。 宋如瑜 2023/7/20於關渡
|
※主編簡介
周碧香
周碧香 現職: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語文教育學系副教授兼系主任 學歷:中正大學中國文學博士 經歷: 臺中師範學院育語文教育學系助理教授 中正大學中文系兼任助理教授 遠東技術學院通識中心助理教授 南榮工商專校國文科講師 華語文師資培訓「漢字構形」、「漢字教學」、「口語表達」課程授課講師 漢字文化工作坊主講人 漢字教學工作坊主講人 One-Asian Community and Chinese Culture 計畫主持人
|
 周碧香 現職: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語文教育學系副教授兼系主任 學歷:中正大學中國文學博士 經歷: 臺中師範學院育語文教育學系助理教授 中正大學中文系兼任助理教授 遠東技術學院通識中心助理教授 南榮工商專校國文科講師 華語文師資培訓「漢字構形」、「漢字教學」、「口語表達」課程授課講師 漢字文化工作坊主講人 漢字教學工作坊主講人 One-Asian Community and Chinese Culture 計畫主持人
馬偉怡 現職:華語教師 學歷:東吳大學中文系學士暨中文所碩士 經歷: 國立政治大學華語文教學中心華語教師 國立臺灣大學華語教學碩士學位學程兼任講師 僑委會委任海外華裔青年語文班課程主任 國內華語教學師訓班講師
戚恕平 現職: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華語文中心教師 學經歷: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學漢語言文字學專業碩士 經歷: 逾十年華語文教學經驗 參與華語文數位學習教材開發
陳玉明 現職:國立清華大學兼任講師、僑委會海外青年華語文研習班課程主任 學經歷: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語文教育學系博士生 經歷: 僑委會暑期海外巡迴教師 資深華語教師、文化教師 國內外華語教學師訓班講師 臉書粉專: 小明的漢字研究基地、小明的華語文化課與手作課
|
推薦序一/竺家寧 推薦序二 成為漢字的代言人/宋建華 推薦序三 漢字教學真輕鬆/方麗娜 推薦序四 漢字教學的專業嚮導/宋如瑜 作者序一 一起成為漢字的「代言人」 作者序二 先懂漢字再懂教 作者序三 莫忘初心 作者序四 十年磨一劍 本書使用說明 漢字教學三十問
第一編 漢字本體知識 思考與先備知識 壹、漢語與漢字 一、漢語的特點 二、漢字的特質 貳、漢字源起與演變 一、漢字起源 二、漢字演變 參、構形辨析 一、獨體為文 二、合體為字 三、用字之法 肆、意義 一、字義與詞義 二、詞義類別 伍、漢字文化闡釋 一、原始觀念 二、圖騰遺風 三、祖先崇拜 四、婚姻稱謂 五、社會經濟 六、日常生活 七、精神文化 八、從漢字看量詞
第二編 漢字教學知識 思考與先備知識 壹、漢字教學知能 貳、對外漢字教學及原則 一、以專業選擇、編輯教材 二、從根本理解漢字的認知特點 三、確定漢字的層次、系統性 四、善用漢字特點 五、選擇有目的的遊戲 六、掌控不同層第的學習 七、區別等級的學習重點 八、正視學生差異 參、漢字教學法 一、分散VS.集中 二、形音義VS.拆組 三、造字原理 四、融合式 五、方法綜合化 肆、現代漢字 一、漢字規範 二、現代漢字簡化 三、現代漢字結構 伍、字際關係與教學問題 一、形體 二、讀音 三、用字 四、漢字數量 五、形聲字相關知識 陸、漢字書寫 一、書寫原則 二、筆畫教學 三、筆順教學 四、整字結構分析 五、書寫偏誤 附錄一 中日韓港標準漢字字體舉隅 附錄二 《漢語水平詞彙與漢字等級大綱》多音字
第三編 漢字教學實務 壹、漢字教學—教師、教材與學生 一、教師的準備 二、教學內容與方法 三、促進學生自主學習 貳、漢字教學活動設計 一、零起點與初級班 二、中、高級班 三、線上漢字課 四、漢字專班教學設計
第四編 主題漢字知識與教學建議 第一單元 以人為本—人女母父子大 第二單元 眉清目秀—口目見耳自 第三單元 頭頭是道—欠言頁髟 第四單元 手舞足蹈—手又寸爪攴廾 止足走舛立 第五單元 生老病死—身心肉疒冎骨歹 第六單元 日月經天—日月風雨气 第七單元 江河行地—山石土阜田水冫 第八單元 飛禽走獸—虫犬隹牛羊 第九單元 花團錦簇—艸木禾竹 第十單元 酒食饜天—食皿麥米酉火示 第十一單元 衣冠楚楚—衣糸白革巾玉 第十二單元 宜室宜家—宀穴广厂門戶囗邑 第十三單元 行遍天下—車辵行彳舟 第十四單元 先利其器—貝金刀斤戈弓矢工罒
參考文獻 附錄 漢字索引表(依漢語拼音、標記單元、國教院字表等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