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秉持著「以關懷的生命教養為主軸,貼近學生生命經驗,並依各系的特殊性,加入職場關懷文本,強調讀寫能力與生命教養並重。使學生能夠透過探索自我、關懷他人,具備深度閱讀與精進寫作的能力。」的精神而編籑,希望透過主題閱讀的方式,激進學生學習的興趣。
全書包括七個主題,環繞「厚植關懷教養的閱讀書寫能力」: 1.前三個主題:聚焦在深度認識並探索自我議題上,包括「自我探索、追尋與省思」、「人倫之情的蘊涵」與「死生之際的追懷」。 2.後四個主題:以關懷他人與社會為重點,包括「自然生態的關照」、「文化族群的體察」、「性別議題的審視」與「在地/多元觀點」以及職場所需的應用文主題。
選文包括古典與現代文本,融入分體的選篇,包羅四個面向情(抒情文)、理(論說文)、意(記敘文)、技(應用文)。每個主題下選文都設計思考題與習作,從深度閱讀的討論與反思中,拓深學生的感發與閱讀理解能力;從閱讀內容延伸應用鑑賞的能力。期使讓學子除了從閱讀中深度學習外,達到精進學生書寫能力的目標。
|
 陳淑滿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 輔英科技大學資訊科技學位學程講師
宋邦珍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博士 輔英科技大學文教事業管理學位學程副教授兼學程主任
李興寧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博士 輔英科技大學文教事業管理學位學程助理教授
林豔枝 中國文化大學中文系博士 輔英科技大學護理系副教授
季明華 成功大學歷史語言研究所中文組碩士 輔英科技大學幼保系講師
張百蓉 中國文化大學中文系博士 輔英科技大學護理系副教授
張慧珍 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 輔英科技大學醫技系講師
鄭富春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博士 輔英科技大學應用外語系副教授
|
序
主題一 自我探索、追尋與省思 導讀/林艷枝老師 杜子春 詞選 愛的辯證 驚情
主題二 人倫之情的蘊涵 導讀/宋邦珍老師 古詩選 張愛玲散文選 消失在鏡中的兒子 漁父
主題三 死生之際的追懷 導讀/季明華老師 第五十四頁 父後七日 為了下一次的重逢
主題四 自然生態的關照 導讀/張慧珍老師 田園之秋之十一月二日 江山共老 丁挽 快速≠美感【節錄】
主題五 文化族群的體察 導讀/鄭富春老師 臨床講義 假黎婆 歷史的暗角
主題六 性別議題的審視 導讀/陳淑滿老師 孔雀東南飛 玉卿嫂 地毯的那一端 人間•失格-高樹少年之死
主題七 在地/多元觀點 導讀/張百蓉老師 虎丘中秋夜 在瘋狂中保持清醒 行走在海洋與天際的相擁處-鼓山
附錄 導讀/李興寧老師 公文 書信 自傳 履歷表 企劃書
|

投影片((外加))
若要索取未隨書附送(外加)且未於此提供下載的教學資源,請詳洽業務人員(02-27055066#824)(僅提供教師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