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文化史概論
作  者╱
張修愼
出版社別╱
五南
出版日期╱
2023/10/16   (1版 1刷)
  
即日起五南舊官網僅提供書籍查詢,如欲購書,請至五南新官網 https://www.wunan.com.tw/
I  S  B  N ╱
978-626-366-674-0
書  號╱
1XN0
頁  數╱
288
開  數╱
20K
定  價╱
390



◎本書闡明了日本文化思想的變遷,藉以全面了解古今日本文化的深層關係,讓讀者可以更深一層理解日本文化的趣味。

  世人常以「一衣帶水」來說明中、日兩國文化的相近性。但是,從古代日本人的起源開始,對照日本古墳時期所發掘的文物,學界就有多種說法。
  本書從古代文化的曙光開始,論述日本如何從漢風文化轉入國風文化的過程;以至於封建社會武家文化興起之後,日本如何一步步發展自己的宗教、美術及漢學思想等。
  本書的敘述淺顯易懂,藉著從古至今文化演變的過程,方便讀者確實從其演變的關係,理解日本文化的生成;也藉著闡明日本文化史的內涵,確實掌握與現今日本人生活樣態的關聯。
  本書以漸進式的方式,從「古代日本國家的形成」、「日本古代王權的成立及其文化」、「律令社會的文化與佛教的傳入」、「貴族社會的文化」、「內亂期的文化」、「近世國家的成立與其文化的變革」、「元祿時代與其文化特色」、「江戶後期的文化」、「邁向文明的旅程」、「『臣民』與『國民』的替換」、「都市生活與大眾的思想」、「民族的幻想」、「戰後『民主主義』的世界」等單元,透過文化史的內幕,讓讀者確實理解日本文化的奧祕。

張修愼

◎學歷
大阪大學 言語文化學博士
◎現職
靜宜大學 日本語文學系教授
◎經歷
文藻外語大學日本語文學系助理教授
台中教育大學兼任副教授
日本關西大學商學院客座研究員
日本京都產業大學法學部客座研究員
國立交通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 客座研究員
◎研究專長
台灣史(日治時期)、台灣文學(日治時期)、台日思想文化、日本近現代史
◎著作
《近代臺灣知識份子的軌跡 1920∼1945年的思想》交通大學出版社、《大正時期以降の台灣知識份子における「祖國」、「近代化」、回帰という思想》 翰蘆出版社、〈日本における「近代の超克論」のアジアの反射―台湾の場合―〉《台灣史學雜誌》、〈戦時下台湾における「郷土意識」と柳宗悦の「民芸思想」-雑誌《民俗台湾》と《月刊民芸.民芸》との比較〉《桃山歴史.地理》47、〈東亜同文書院と台湾の知識人〉《桃山歴史.地理》50、其他學術論文數十篇。

第一章 古代日本國家的形成
 一、日本的風土與日本人的誕生
 二、從繩文時代到彌生時代的社會狀態
 三、神的性格與神社儀禮
 四、小國分立的「倭國」和邪馬台國的社會
第二章 日本古代王權的成立及其文化
 一、古墳的結構與社會狀態
 二、君主制國家的形成
 三、以民族宗教為主的祭典
 四、日本原始的造形藝術
第三章 律令社會的文化與佛教的傳入
 一、大陸文化的傳入
 二、律令機構的設置
 三、佛教的傳入與新舊思想的衝突
 四、傳統藝術的展開
第四章 貴族社會的文化
 一、貴族社會的特色
 二、物語文藝的發達
 三、國風藝術的發達
 四、貴族文化的對外傳播
第五章 內亂期的文化
 一、武士社會的形成.社會的發展及其歷史意義
 二、新佛教的成立及其歷史意義
 三、從《新古今和歌集》到戰爭物語與說話集
 四、學問的庶民化及藝能的發達
 五、宗教信仰的世俗化與新文化的發達
第六章 近世國家的成立及其文化的變革
 一、近世社會的特質
 二、桃山文化的特色
 三、各種藝能的展現
 四、西洋文化的初接觸
第七章 元祿時代與其文化特色
 一、何謂元祿文化
 二、封建制度的固定與儒學的道德化
 三、儒學的興起與教育的普及
 四、元祿時代的町人文化
第八章 江戶後期的文化
 一、朱子學的性格與影響
 二、古學的興起與國學的成立
 三、美術與工藝
 四、「蘭學」的發展與革新思想的展開
第九章 邁向文明的旅程
 一、社會變動中的日本文化
 二、「明六社」及其文明開化思想
 三、「神佛分離令」下的國家神道化
 四、學制的頒布和歐美思想的普及
第十章 「臣民」與「國民」的替換
 一、「臣民像」與「國民像」的探尋
 二、明治青年們的主張
 三、日清•日露戰爭期的思想
 四、明治時代的結束
第十一章 都市生活與大眾的思想
 一、明治時期的生活文化
 二、大眾社會的成立
 三、傳統文化的諸向
 四、大正民主思潮的本末
第十二章 民族的幻想
 一、馬克思主義的展開與挫折
 二、日本的回歸
 三、戰爭與知識分子
 四、「大東亞戰爭」的思想史意義
第十三章 戰後「民主主義」的世界
 一、戰後的「民主主義」
 二、六十年安保鬥爭
 三、試煉中的民主主義
 四、日本文化論的盛行

日本文化史略年表
後 語

神明社會論
會考作文拿高分
,看這本就對了

應用中文
台語字音字形一
點訣
臺灣文學史讀本
歌仔冊&eci
rc;心適代




第一章 古代日本國家的形成

一、日本的風土與日本人的誕生
  在人類歷史發展的過程中,蘊含著不同的自然風土,因而也孕育出不同的人文和思想,進而延生出,屬於這個風土的政治與經濟狀況。世人欲知日本的文化,當然就是先考察日本的歷史;甚至從地理條件形成的風土,去驗證日本的文化、宗教與思想生成的過程。日本為一島國,地處於東亞大陸的東北面,與朝鮮半島、滿洲及西伯利亞,相隔著日本海;因為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其文化一直與東亞大陸文化保持著自身的獨特性。從文字(漢字)開始、律令制、到思想宗教(儒教、佛教)為止,各種文化的基礎,都與大陸文化有深遠的關係。換言之,日本自古就是一方面不斷攝取外來文化,吸收發展之後,內化成為自己的文化。
  日本國土包含北海道、本州、四國與九洲的四大列島,地形狹長屬於南北走向,南、北兩端包含差異性高的亞熱帶和寒溫度氣候,風土的差異度甚高。列島的四季分明,氣候宜人非常有規律,而且雨量充足,全國有三分之一的土地,覆蓋著濃密的森林,綠色的森林經過雨的濕潤,綠色的山林經常籠罩在一片靄霧之中,一眼望去是一片朦朧的景色。志賀重昂在《日本風景論》的緒論中,指出了日本的風土具備瀟灑、美、與雄大的特質。志賀談到三種特質的美景,譬如:春天聽到小杜鵑鳥在新綠淀川的啼聲、以及奈良的鹿鳴等瀟灑的氛圍,秋天呈現楓葉華麗多彩的風華。談到美的特質,志賀也列舉了京都嵐山夜櫻的朦朧景色、夾著千曲川廣大的菜花田;雄大的風景則有那須矌野的高松鼎立、從立山山頂往下看到綿延不絕的絕景。從這些文字的記錄,明顯可以看到日本列島地形的多樣,以及四季輪替所展現景色的差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