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與遍:天臺精要導讀
Emptiness and Omnipresence: An Essential Introduction to Tiantai Buddhism
作  者╱
任博克 (Brook A. Ziporyn)
譯  者╱
郭晨
出版社別╱
五南
書  系╱
五南當代學術叢刊
出版日期╱
2023/10/03   (1版 1刷)
  
即日起五南舊官網僅提供書籍查詢,如欲購書,請至五南新官網 https://www.wunan.com.tw/
I  S  B  N ╱
978-626-343-953-5
書  號╱
1XNH
頁  數╱
344
開  數╱
20K
定  價╱
480



天臺宗是中國佛教傳統獨特的一支,深入探討了人類的福祉,發展出對人類之苦的理解與從苦中解脫的方法。
本書介紹了天臺宗的相關哲學思想,解釋了天臺宗的本體論、形而上學、認識論和倫理學。這些解釋根植於天臺宗傳統對苦、緣起、無我、欲、空、本覺和佛性等一般佛教觀念的重新運用,並在對《妙法蓮華經》(完整的梵文名稱是:Saddharma PundarīkaSūtra)的創新敘述中徹底重建了看待這些教義的方式。

本書試著通過通俗又特別清晰,辯證嚴謹又直觀易懂,哲學精確又含蓄有張力的語言,重新構建了天臺宗傳統的獨特見解,以期為當代哲學反思與對話的核心問題帶來深刻共鳴。
※審定者簡介
賴錫三
賴錫三

任博克(Brook A. Ziporyn)
美國芝加哥大學神學院教授,目前英文出版了的著作如下:
Evil And/Or/As the Good: Omnicentric Holism, Intersubjectivity and Value Paradox in Tiantai Buddhist Thought;The Penumbra Unbound: The Neo-Taoist Philosophy of Guo Xiang;Being and Ambiguity: Philosophical Experiments With Tiantai Buddhism;Ironies of Oneness and Difference: Coherence in Early Chinese Thought;Prolegomena to the Study of Li ;and Beyond Oneness and Difference: Li and Coherence in Chinese Buddhist Thought and its Antecedents;Emptiness and Omnipresence: An Essential Introduction to Tiantai Buddhism .
並且出版了老子道德經以及莊子全文的英譯。 2024年 即將出版 Otherwise Than God: Adventures in Atheist Beatitude from Daoism to Spinoza and Beyond.   

近年來其著作陸續被翻成中文,如《善與惡:天台佛教思想中的遍中整體論、交互主體性與價值弔詭》,目前即將出版《一與異之反諷》以及《解放了的罔两——郭象的新道家哲学 》。
※譯者簡介
郭晨
郭晨(1988-)
北京外國語大學博士,燕山大學外國語學院英語系講師,研究專長:海外中國學研究,翻譯。

自序
前言
致謝
導論

第一章 此處即苦之終結:早期佛教對苦的放任
一、苦的弔詭性
二、無法根除之惡:證道是要轉化性地具惡,而非取代惡
三、中道:積極控制與消極服從之間

第二章 筏與箭:天臺宗出現前的二諦
一、苦之終結有起點了嗎?
二、箭與筏
三、是司令官?還是下班的計程車司機?
四、二諦

第三章 不然不異:大乘佛教對「空」的理解
一、空
二、從整體/部分入手的方法
三、從因/果入手的方法
四、從事物/特徵入手的方法
五、從語言入手的方法
六、空性對綜合整體論和分析還原論的雙重超克
七、從此/彼入手的方法

第四章 佛境與本覺
一、凡存在皆非涅槃
二、本覺:一切存在皆涅槃
三、「如虛空」:無在無不在
四、乳藥

第五章 如何不知道自己正在做什麼:《妙法蓮華經》導論
一、輪迴的不可逆性
二、菩薩
三、海豚學校

第六章 新中道:天臺語境中《妙法蓮華經》的亮點
一、菩薩與非菩薩間的新中道
二、欲和無欲間的新中道
三、菩提與煩惱之間的新中道:未來成佛的保證(授記)
四、時間和無時間的新中道:前世造就此世
五、在與不在之間的新中道:佛的「永生」
六、接受現實和努力奮鬥之間的新中道:龍女和常不輕菩薩
七、善惡之間的新中道:提婆達多

第七章 所有觀點的相互滲透:從《妙法蓮華經》到天臺宗
一、大乘藐視小乘的傳教手法?
二、佛教藐視外道的傳教手法?(將非教徒視為未來的佛教徒)
三、將非佛教徒視為雛形期的幼年佛
四、非佛教的修行是成佛之因
五、非佛教的修行是來世成佛之因:皆因他們是非佛教徒
六、一個音樂的比喻
七、跨信仰的應用
八、不完全是泛神論,也不完全是相對論
九、什麼是必聽之「法」?
十、不是一切法皆是/皆非一乘,而是一切法可被解釋為一乘
十一、進一步的關鍵翻轉

第八章 天臺宗:作為你的多元宇宙:從空性到三諦
一、你是一根浮指
二、你是什麼?他人如何看你?
三、不改變,也不保持一樣(不逝不住,非常非無常)
四、所有時刻的永恆:每個經驗即是究竟實相

第九章 體驗天臺宗:天臺修行體驗
一、三千方面的浮指
二、唯佛與佛:作為每個經驗時刻的諸法實相
三、天臺禪法精要
四、被視為「風格」的三諦:通過徹底擺脫虛妄而徹底實現虛妄
五、覺意和定格瞬間法
六、主權和無神論的奇蹟

第十章 天臺倫理和最壞的情況

結語:如此遠又如此近
書目及推薦閱讀材料
謝辭

會考作文拿高分
,看這本就對了

應用中文
台語字音字形一
點訣
臺灣文學史讀本
歌仔冊&eci
rc;心適代
絕對讓你看得懂
、寫得好的會考
作文




第一章
此處即苦之終結:早期佛教對苦的放任

一、苦的弔詭性
佛教思想始於苦,也終於苦。更確切地說,佛教源於四聖諦。初次閱讀,四聖諦中對苦的處理過於簡單,令人失望,幾近於將複雜問題簡單化了。第一聖諦(苦諦)認為所有經驗都必然涉及苦。第二聖諦(集諦)對此進行解釋:苦源於欲,或源於對欲的渴愛和執著。第三聖諦(滅諦)斷言我們能夠終結此因(欲),也就能夠終結此果(苦)。第四聖諦(道諦)提出了終結欲和苦的實踐道路。
上述四聖諦的教義模式,通常被非常直接地理解為:如果事物不像我們希望的那樣發展,我們就會受苦。當我們的「所欲」求不得「所有」的時候,便誕生了苦。隨後,我們常常想要將「所有」變得與「所欲」一致:我們試著得到我們想要得到的東西。而佛陀做出了一個令人驚異的舉動,從相反的方向解決了欲望與現實不一致的問題:與其改變現實,不如改變欲望。
但這種理解問題的方式可能會讓很多人感到非常不滿。首先,我們是否真能改變自己的欲望?意志並不能直接控制欲望。顯然地,我們不能簡單地通過決定去欲求何物,或者通過決定而不欲求何物。然而,佛教的傳統解釋卻認為欲望是能夠被改變的,而第四聖諦就列出了「如何改變」的方法:也就是遵循八正道的戒、定、慧1。最終來說,這乃是一個從私欲私利中覺悟出來的問題。而在這程中它涉及了清晰地見察到所有經驗包含著苦,以及對特定經驗的欲望總奠基在錯誤的信念上。換言之,這些欲望經驗,實際上終將讓我們從苦中解救出來。我們對事物的欲求並不是事物的如相,而是建立錯誤的認知上。而當我們能夠察照到其中的不合理性,就不必停留在不如實的自我欲求狀態中。我們一度將欲望以及欲求事物視之為受苦的形式—我們一度實在地感知到苦,且在這種苦感中受苦—但卻也能從中自發地不再欲求,這就像手握火紅的熱鐵丸會感知到痛苦,並由此直接引發出一種反應:感覺到痛,就會放手。當對事物看得更明白時,當之前忽略之處被注意到時,我們就能改變自己的欲望了。
然而要注意的是,這仍然意味著要去保留、促成我們最基本的欲望:擺脫苦的欲望。我們所有的努力都旨在通過多少有些複雜或間接的方式,將樂最大化,將苦最小化。只是我們時常不經意地用了笨拙、無益於自身的方式罷了。但除非這種希望擺脫苦的欲望一直存在,否則任何的經驗,哪怕終結苦的經驗,都對我們無益。倘若我們真的「滅絕」了所有的欲望,也就意味著不會擁有任何現存欲望,能夠讓我們領會、感激、享受苦的終結之果實了。這種情況下,苦的終結和苦本身都毫無益處。所有價值都基於欲望。因此,我們獲得了某個經驗,不論它是苦還是苦的終結,如果我們所欲的並不是它,它就對我們沒有價值。
這種想法引發了一個在理解四聖諦時值得尋思的問題:為了滅苦而去滅欲,是否就像是討厭臉而砍掉了鼻子?或者更激烈來說,它是否有點像只為了治療頭痛卻把頭給砍了下來?正如尼采所說,我們不會欣賞只通過拔牙來治療牙痛的牙醫。這似乎是以一種殘忍的、有些狂熱的、幾近暴力的方式,去對待有待細膩處理的問題。我們真的願意不對任何事物存有欲望嗎?真的願意不享受事物嗎?真的願意被動地接受任何事情,並且不對它產生任何觀點、任何意願、任何動作、任何欲望嗎?
這當然是對佛教立場笨拙的扭曲,但它有時也潛藏在佛教思想與實踐中,那些相對精細複雜的表達背景之中。其實就連最一般的佛教修行經驗,也能發現這種扭曲有些問題在其中。因為在修行中,欲望的終結所引發的喜悅經驗,很難使用一般欲望所經驗到的快樂和詞語來加以描述與分析。然而令人驚訝的是,你會發現:按照事物本身現成呈現的樣子去接受事物,是一個非常讓人滿足的經驗,就像你得到了一個不知不覺一直渴望的某個事物一樣。這能讓你重新評價:欲望、愉悅、滿足、甚至經驗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