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構式遊戲治療之策略遊戲
作  者╱
鄭如安
出版社別╱
五南
出版日期╱
2023/03/06   (1版 1刷)
  
即日起五南舊官網僅提供書籍查詢,如欲購書,請至五南新官網 https://www.wunan.com.tw/
I  S  B  N ╱
978-626-343-777-7
書  號╱
1B2U
頁  數╱
228
開  數╱
20K
定  價╱
420 (特價 332)


鄭如安

專長
• 結構式遊戲治療
• 遊戲式教養(遊戲養育)倡導者
經歷
• 高雄諮商心理公會第一二屆理事長
• 臺灣遊戲治療學會秘書長、理事
• 高雄市學生輔導與諮商中心主任
• 美和科技大學社工系助理教授
• 社團法人高雄市生命線協會主任
• 高雄師範大學輔導諮商研究所兼任助理教授
• 新加坡、馬來西亞吉隆坡、新山、檳城、雙溪大連、亞庇、關丹、中國北京、上海、廣州、杭州、吉林、廈門、深圳等地辦理結構式遊戲治療、遊戲式教養(遊戲養育)及親密關係探索工作坊。

1998年取得諮商碩士
1999年投入遊戲治療專業領域
2008出版《學校遊戲治療實務》
迄今已正式出版10本專書
最特別的是 Play Therapy in Asia,筆者與林妙容老師也一起參與撰寫其中的一章

序言
第一章 執行策略遊戲應有的認識   
壹、結構式遊戲治療之有關兒童的評估
貳、治療師運用策略遊戲時應有的態度
參、結構式遊戲治療之策略遊戲的正向轉變機制
第二章 遊戲室中進行的策略遊戲   
壹、結構式遊戲治療之架構策略遊戲
貳、結構式遊戲治療歷程回顧之策略遊戲
參、結構式遊戲治療調整緊鬆之策略遊戲活動
肆、滿足自主需求之策略遊戲活動
伍、滿足親密需求及促進情緒流動之策略遊戲活動
第三章 結構式遊戲治療之家庭親子遊戲   
壹、家庭親子遊戲的理念依據
貳、家庭親子遊戲的簡要技巧
參、家庭親子遊戲活動介紹
附 錄 家庭親子遊戲活動索引表   

感覺統合
敘事研究與敘事
心理學:本土之
探索與實踐
高齡藝術與預防
失智症 : 藝
術課程活動設計
概念框架:幕後
操控思考的黑手
教堂文本對神聖
的詮釋:閾限之

團體諮商與治療
:一個嶄新的人
際─心理動力模





壹、結構式遊戲治療之有關兒童的評估
關於遊戲治療之有關兒童的評估,一般而言並沒有著墨太多,以兒童中心學派遊戲(自由遊戲)來說,我們會去透過兒童遊戲主題的變化,以及兒童的遊戲內容,來藉此評估兒童的狀態。而結構式遊戲治療除了運用上述的方式之外,在進行遊戲治療之前或當下另有其他的評估方法,此評估方法為四象限評估,對於結構式遊戲治療而言相當重要。
運用結構式遊戲治療進行處遇的治療師,在治療進行時會運用四象限評估以對兒童有初步的了解與分類,之後再擬定合適的策略遊戲。四象限評估由一橫軸、一縱軸與中心圓圈所構成,橫軸表示外顯行為向度,分為鬆與緊兩種狀態,鬆與緊源自於治療師對兒童外顯情緒、認知與行為的評估,外顯行為被歸類為鬆的兒童表示其在感覺與想法上有較多衝動性的表達,較少體會他人的感受,較易出現散漫、不守規矩、忘東忘西、調皮捉弄他人等情形,而外顯行為被歸類為較緊的兒童,顯示其在想法與感受上較容易表現出拘謹的特質,較容易感到緊張、退縮、害怕、擔心,難以表達自己的感受與想法(陳信昭、陳碧玲譯,2000;鄭如安,2008)。
縱軸表示外顯行為背後的需求向度,分為自主與親密兩種需求,自主需求明顯的兒童表示其在過去家庭中可能過度擁有或缺乏自主與選擇權,導致兒童出現不遵守規範或過度退縮的表現;而親密需求明顯的兒童則是在過去缺乏被肯定、陪伴與照顧的經驗,因此會期待有人給予注意與肯定,導致兒童會出現刻意引起注意、關愛的行為或過度依賴的傾向(陳信昭、陳碧玲譯,2000),然而,有時兒童會同時有這兩種需求,因此治療師必須根據兒童在自由遊戲或診斷遊戲中的表現加以評估是落在四象限的哪一象限裡,再根據象限的特徵而決定之後介入的策略與行動。
此外,圖一中間圓圈代表的則是鬆與緊、權力與親密需求的正常範圍,每位兒童都具有上述的特質與需求,因此治療的目標就是協助兒童調整上述特質與需求以接近正常範圍中,正常範圍顯示兒童能以有彈性的方式展現自己的特質與表達自己的需求。
治療師會根據兒童的議題及評估兒童是屬於哪一類型而將策略遊戲加以變化,例如治療師評估兒童屬於較鬆類型,為了使兒童從策略遊戲當中學習遵守規範與改善散漫的習慣,治療師會嚴格落實遊戲規則,使兒童透過與治療師的互動與遊戲規則的落實執行而學習與經驗到遵守規則的成功經驗及新的互動技巧,使兒童透過與治療師的關係互動與遊戲練習體察他人的感受並學習新的互動技巧,若如果兒童被評估屬於較緊的類型,為了使兒童能盡情表達自己並舒緩容易緊張與焦慮的狀態,治療師運用的策略遊戲規則就會偏向較為寬鬆,允許兒童犯錯、表現出不完美也沒關係等態度,讓兒童能從遊戲中經驗到不同於生活中的新經驗,協助兒童舒解其容易緊張與焦慮的狀態。
由此可知,治療師要進行策略遊戲的前提,就是已經概念化兒童,對兒童問題行為背後的原因、脈絡有了正確的認識,並據此來設計有意圖的策略遊戲。結構式遊戲治療原本是根據此象限提出四種類型的兒童,分別取名為:王妃公主型、孫悟空型、孤雛淚型、含羞草型。但這幾年的督導與實務經驗,又更細緻的將每個類型再分成兩個類型,因此就從四種類型變成八種類型。茲介紹如下。
一、王妃公主型
皇室貴族的王妃、公主是大家稱羨的對象,但也因為如此,每位王妃、公主都要以最完美的形象呈現在眾人面前,她的舉手投足、一顰一笑、穿著打扮都必須雍容華貴、氣質高雅。每位王妃、公主的衣著、講話時的表情、上下汽車的姿勢等等,都是有規定及指導過的,不是想笑就笑、想吃就吃、想坐就大辣辣的坐下,她們沒有權力隨心所欲,因為她們是王妃、是公主。試想在這樣的環境中長期生活,最後會成為一個怎樣的人?日本妃子、英國黛安娜王妃都被報導曾罹患憂鬱症,我想這和她們缺乏自主、自由決定有密切關係。因此王妃公主型的兒童多半是過度拘謹、追求完美、容易焦慮、不敢做決定,退縮、沒有自信等行為。他們不是在追求權力,他們是已經被訓練的不曉得自己可以有權力,面對這類型的兒童,治療師就是要鼓勵他們做決定,透過遊戲活動或某些媒材讓他們釋放及做決定,例如指畫、撕紙畫、黏土等活動,就是要他們釋放。
這類型的兒童又可以細分為:
1. 追求完美型:所謂追求完美型就是每件事情都要做到盡善盡美,不能有瑕疵、不能有錯誤,例如字要寫得很整齊,本子要保持得很乾淨、玩具要排得很整齊、玩完一定要收回去、他們的穿著都是很得體、很端莊,他們經常在很多小細節上著墨很多,這類的兒童因為對自己的要求高,而導致比別人有更大的壓力,情緒可能經常處在緊張、焦慮、擔心或害怕的狀態。
2. 等待指令型:這類的兒童特別的服從、聽話、每做一件事前都一定要經過許可,不敢擅自作主,在遊戲單元中,其實已經告知這邊的玩具他都可以玩,他還是會很有禮貌的詢問,經過同意他才敢去玩,甚至他覺得一定要經過家長的口頭同意才可以去玩。這類的兒童呈現出非常的拘謹、緊張、不知所措的狀態。他們之所以不敢做,常是因為他們覺得自己沒有資格、沒有權力做決定,他就是要聽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