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摯邀請正在嘗試創造性舞蹈教學、創意藝術教學,或其他翻轉教育的老師、家長及有興趣的您,為孩子或全齡受眾者,重新開啟對身體的接納、對舞蹈的認知、對藝術的想像,成為心中想要成為的那個自己。
「我」的發現之旅 舞蹈並不只是被狹隘的歸類在艱深的、高難度的技巧展現;舞蹈可以是實驗的、即興的、快樂的。真實呈現舞者「內心」的創造性舞蹈,建立孩子們舞蹈啟蒙的興趣,以及對自己身體的充分認識與掌控力。
本書兼具理論與實務層面,從個人學習與教學經驗開始談起,深入創造性舞蹈的教學現場,試圖和世界上談教育的學者們,站在同一個觀點並做出聯繫,嘗試理出對舞蹈教育的看法,一窺創造性舞蹈帶來的教育意義與價值。
|
※書籍推薦人 創意推薦 張中煖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舞蹈學院退休教授 王雲幼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舞蹈學院教授 劉淑英 國立清華大學幼教系副教授 曾瑞媛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舞蹈學系教授 Ann Kipling Brown Professor Emerita,University of Regina Jeff Meiners Adjunct Lecturer,University of South Australia 王紅麗 繪本舞蹈創始人
|
※推薦文 分享喜悅 從多年教學及指導學生的歷程中,我發現許多取得碩士學位的研究生,畢業往往即是研究生涯的終點,亞玫則明顯與眾不同。
她始終維持著終身學習的熱情,更難得的是,在累積多年經驗之後,這次特別將自己對創造性舞蹈的體驗,包括學習和教學中的心得,彙整成書,分享大眾。
這本書是亞玫「做中學」的發現之旅,也可以看到她持續努力學習及研修的進程。身為師者的我,更因為她的樂於分享所做所思,充分感受到學生不斷自我成長、精進的喜悅與成就感,非常欣慰。這是亞玫在完成碩士論文後,我再次有機會閱覽她書寫成本的智慧結晶,且可以用一般讀者的心情,在沒有壓力的狀態下跟隨她的旅程,內心洋溢著暖意,有著一種小確幸。
衷心希望亞玫未來可以帶給我們更多分享的成果與驚喜!
亞玫,好樣的!
張中煖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舞蹈學院退休教授
給亞玫的祝福
亞玫是一位用功、努力、真誠的人。在學如此,在職場更是。她專注於動作創意教學,在意的不只是舞蹈人,更是眾人關心的身體。這眾人包括兒童、青少年,還有大學、社會群組。書中可以看到她對生命的專注,是一點、一滴累積來的學習和對動作教育的執著。
她的生命是真實的,她對家庭是關切的,她對工作充滿熱情,所有的機會亞玫必定迎取,仔細對待絕不倦怠。在她書中,經由〈學習篇〉、〈教學篇〉到〈感悟篇〉,一步步的,讀者可以感同身受到她的真誠與對成長的美好感激。這真是一本勵志、有創意的好書。
王雲幼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舞蹈學院退休教授 菁霖文化藝術基金會執行長
創意舞動的萌發
記得我第一次發現幼兒有意圖地在「編舞」,是一次午餐和幼教系同事一起觀看她的小姪女的舞動,我的眼睛瞬間用動作分析般的方式,說出:「瞧!她膝蓋在蹲,就是為了要跳起來。然後,重心不穩所以用屁股轉移身體的造型,產生出在地上滾動的契機。接著,她轉著轉出興趣來了,站起來,用快速的方式,讓裙子飛起來。哇∼真美!」同事是幼兒發展與課程教學的博士,當她聽到我的描述,不禁讚嘆,作為幼兒創造性舞蹈的老師,要有如此清晰的眼光以及生動的描繪感知與能力。
的確!在亞玫的這一本書中,就好像是動作的醫生,用X 光片看到幼兒跳舞的結構;同時引領著對於幼兒舞動經驗有興趣的人,指向創意舞動的萌發,此書是指路的明燈,值得一讀!
劉淑英 國立清華大學幼教系副教授 英國Roehampton 大學舞蹈教育學哲學博士
創造性舞蹈教育的扎根與耕耘
接到亞玫的邀請為她所撰寫的新書寫序,隨即我腦中浮現出她到我課室旁聽拉邦舞譜的畫面,一下課馬上就趕快與兩個孩子會合;好學、認真、負責,是我對她的第一印象。之後,在主題撰寫與創意教學的課程中,亞玫為銀髮族設計的課程,她極有耐心地針對符號與動作間的關聯,作深入淺出的解釋,又用老歌帶領學生領略肢體舞動的樂趣,在濃厚的懷舊氛圍下,讓參與者體驗到舞蹈的快樂,是我對亞玫的另一個印象。
作為旁觀者,很幸運能看到她的多種面向,勤學不倦、因材施教以及認真的教學態度等等。最讓我感動的是,她為了孩子的學習,便整合自己過去在雲門教室的教學經驗,以親子共舞的主題,觀察自己女兒與先生共舞的情況,完成她的論文。不得不說,亞玫在面對舞蹈教育這件事情上面,常常給我很多驚喜。
這兩年,她教授臺北醫學大學的舞蹈課程,透過理論與實務的結合,帶領一群未來的醫生體驗身體的奧妙。在面對不同的教學對象,經常能看到她的教學反思,她所提出的問題,除了讓我有機會與她對話,也很欣喜地分享她的創見。
在創意教學極為重要的今日,亞玫的《創造性舞蹈的啟蒙與體驗》便是給有心於創造性舞蹈教育的工作者實用的參考指引,有這樣一位優秀的舞蹈人願意投注心力於創造性舞蹈教育的扎根與耕耘,在此獻上我最衷心的祝福!
曾瑞媛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舞蹈學院教授
Ya Mei’s Journey of Discovery
Response to Ya Mei Chen’s book, titled Enlightenment and experience of creative dance.
Ya Mei Chen presents a well-defined account of her scholarly work and knowledge of movement analysis,dance education and creative dance, illustrating her diligence and commitment as a student, researcher, dancer and teacher. Part One takes us on her ‘learning journey’ where she extended her knowledge and experience in dance and dance curriculum through studies in Laban Movement Analysis, creative dance and research in dance and education. Part Two outlines her various teaching activities, thus sharing her knowledge about creative dance education. In Part Three Ya Mei focuses on the significance of creative dance for the learner and the teacher. In the Appendix Ya Mei poses and responds to critical questions asked by parents, administrators and teachers about the role of creative dance, also providing reference information for the reader.In each section of the book Ya Mei shares her expertise and provides comprehensive information about teaching creative dance, communicating a potential pathway for others to understand the importance of creative dance education.
Ann Kipling Brown, PhD Professor Emerita Arts Education Program Faculty of Education University of Regina, Canada
New Book by Ya Mei Chen
This new book by Ya Mei Chen is a welcome addition to the field of dance education, providing insight into her enlightenment through the experience of creative dance as a significant learning experience. The many absorbing chapters capture Chen’s work as a knowledgeable practitioner and dance educator in a journey spanning twenty years.
Tracing a journey of discovery, the author reflects critically upon the significant influences of teachers in her pathway through dance education. From dance improvisation to the world of Laban’s Movement Analysis and further from working with Cloud Gate Dance School, Chen reflects on the road she has taken by teaching in different fields. This road includes her thoughtful positioning within different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from Taiwan to Beijing.
Through her engaging autobiographical writing style, Chen considers the intrinsic creative potential and benefits of dance and these effects upon learning about oneself, others and the surrounding world. Chapters include topics ranging from the importance of play and fun for deep engagement to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Key critical questions lead to provocations for the reader: What should be teachers’basic skills for creative dance? How is it possible to manage learners’creative explorations? Should parents experience creative dance lessons? How may creative dance educators work with the administrators of institutions? These and other questions are important considerations in our work for dance education and this is a valuable and highly recommended book for students and well-established dance professionals.
Dr Jeff Meiners Adjunct Lecturer University of South Australia
緣於熱愛,忠於教育
有幸能在新書出版前讀到亞玫老師的書稿,感觸頗多。讀書的過程,讓我跟隨亞玫老師經歷了她的成長旅程,也讓我更深刻地理解到創造性舞蹈的意義和價值。
與亞玫老師的相識,是一個機緣巧合。對於一直在默默探索創新舞蹈教育的我,那個時候並不知道「創造性舞蹈」,只知道雲門舞蹈教室的課程是我一直嚮往和期待的。得知亞玫老師在雲門舞蹈教室有著多年的豐富經驗,就希望能夠邀請亞玫老師給予我們教材研發和師資培育的指導和幫助。
當時也許是我對夢想的執著打動了亞玫老師,2019年她擔任了教研總顧問,幫助繪本舞蹈課程找到了真正的定位:創造性舞蹈。2021 年又親自參與研發繪本舞蹈2.0 版的課程體系,指導我們完成了興趣啟蒙階段LEVEL 1 親子課程的研發。
和亞玫老師接觸的這四年間,最讓我欽佩的是其認真負責的態度。研發過程中,每次的試課,亞玫老師都線上全程觀看,細緻地解答教研小夥伴的問題;教師培育過程中,每次的培訓,亞玫老師都會花很多心思備課,調試線上軟體,只為確保最好的培訓效果⋯⋯在這本厚厚的書稿中,我同樣感受到了認真負責的態度,字字句句都如同亞玫老師在我們耳邊細細闡述,循循教導。
〈學習篇〉:勾勒了一名舞蹈生成為舞蹈教育者的成長軌跡,跨學科多維度的知識積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成長過程,也讓諸多即將成為和已經成為舞蹈教師的你我,有了一條清晰的路徑;而我個人印象最深的是第80 頁提及「拉邦認為最能表達創造性舞蹈的五項精髓」,讓我對於創造性舞蹈又有了更深的體悟。
〈教學篇〉:舞蹈教學是腦動、身動、心動的集合。對於想要了解雲門舞蹈教室的老師們,這個篇章讓我們可以了解課程架構和理念。而各專業高校開展的創造性舞蹈學術探討,也讓我們看到了未來的舞蹈教學發展方向。尤其是對於「意向引導」和「遊戲學習」兩大法寶的詳細闡述,很多理念、方法都能夠直接應用到教學實踐中。
〈感悟篇〉:如果把這本書比喻成一首樂曲,那這個篇章就是整個樂曲高潮,亞玫老師將自己多年的感悟沉澱總結,情感最飽滿、感染力最強。「學生為主體,教師是關鍵」,讓我們清晰了在創造性舞蹈的課堂上教育者與受教育者的角色和定位;「重視探索過程」,讓我們知道了創造性舞蹈最重要的是過程,自由探索的過程背後是專業嚴謹的設計和精心的準備;而「創造性舞蹈呼應當代教育現狀」,讓我們篤定,這是未來舞蹈教育的必然發展方向⋯⋯
最後的〈Q&A〉,是最貼近實際舞蹈教學和機構經營場景的問題解答。七個問題都是很多剛剛探索創造性舞蹈的教師經常會遇到的困惑,有了清晰明確的答案,就可以讓他們更加堅定地繼續探索⋯⋯
整個閱讀的過程,我的腦海中經常浮現的是,我在北京看亞玫老師給小朋友們上的兩節創造性舞蹈課:流暢、生動,每個小朋友都似乎是被點燃的小火種,充滿了熱情和力量。
其實書稿看到一半,我就有一種衝動,要去學習成長;對於創造性舞蹈的普及和推廣,我也有了更大的信心和力量。因為我讀懂了亞玫老師每堂課遊刃有餘的背後,是長時間的實踐經驗和扎實的理論基礎。
讀完這本書稿,我突然明白了。教育的本質是喚醒、是激發:當教育者成為一個充滿熱情、力量、相信愛和美好的自己時,他的每一堂課也將給學生們傳遞熱情、力量、愛和美好⋯⋯.
越是啟蒙,越要專業。因此越是從事少兒舞蹈教學的老師,越需要不斷提升自己。真心地推薦大家仔細閱讀這本書籍,相信你會找到從事舞蹈教學的初心和熱情,也會明確作為一名舞蹈教育工作者的責任和價值!
願更多的孩子們能夠在創造性舞蹈的課堂中感受、探索、表達!
王紅麗 繪本舞蹈創始人 2021 年12 月26 日
|
 陳亞玫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舞蹈研究所教育組碩士 國際證照拉邦動作分析師(Certificated Movement Analyst) 國際動作教育暨教學研究發展協會理事長
於臺灣和北京兩地多所大學院校開辦拉邦動作分析、創造性舞蹈與身體開發工作坊。
戮力推動拉邦舞蹈教育核心精神,致力研發各年齡層創造性舞蹈課程。
|
※繪者簡介
游山鋭
悠yo一家親部落格小編
|
推薦序 緣起 01 學習篇 二十年學習之旅 02 教學篇 走在不同場域的教學路上 創造性舞蹈課程兩大教學運用要素 03 感悟篇 再發現,重新認識創造性舞蹈 04 Q&A 美好而有價值的成長經歷 參考資訊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