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性諮商─心靈成長之旅70問
作  者╱
何長珠
出版社別╱
五南
出版日期╱
2021/09/01   (1版 1刷)
  
即日起五南舊官網僅提供書籍查詢,如欲購書,請至五南新官網 https://www.wunan.com.tw/
I  S  B  N ╱
978-626-317-076-6
書  號╱
1B1Y
頁  數╱
304
開  數╱
20K
定  價╱
480 (特價 379)
教學資源╱
投影片((外加))


何長珠教授
學歷:
政大教育心理學士、政大教育所碩士、政大教育所博士、美國威斯康辛瑞佛分校諮商碩士、南加大教育心理博士。
經歷:
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諮商學系教授(1972-2003),南華大學生死所教授(2003-2018);中南部地區相關院校之外聘督導、講師;虎尾科大、嘉義大學學生輔導中心專業督導;921地震災後高危險群個案遊戲治療負責人;華人家族心靈排列系統負責人;南華大學悲傷療癒三部曲工作坊負責人;南華大學生命關懷師負責人等(族繁不及備載)。
2017年創辦台灣靈性教育協會,身兼創辦人暨協會理事長,希望擴增台灣大部分成人含老年人之悲傷輔導智能與生死教育,並藉生死議題之探討,來深化二十一世紀的靈性智能。

序言
第一章 靈性治療簡介
Q1-超個人心理學演譯
Q2-挫折與靈性健康
Q3-靈性與全人健康
Q4-情緒(結) —靈魂與靈性
第二章 靈魂 —靈性的旅程
Q5-靈魂與靈性:意識/潛意識/超(無)意識
Q6-新世紀觀點之靈魂與靈性
Q7-能量與光
Q8-東西方的靈性成長之道
Q9-量子科學與靈魂
第三章 表達性藝術靈性轉化之療效
Q10-表達性藝術治療名詞釋義
Q11-表達性藝術治療之特色
Q12-如何以表達性藝術治療來療育悲傷
Q13-認知與感受統合後之新覺察 —統整成為新自我
Q14-表達性藝術治療與悲傷輔導
第四章 生命意義與靈性
Q15-生命意義之內涵
Q16-生命意義相關因素探討
Q17-生命意義與依附關係之相關
Q18-生命意義與依附類型的測量
第五章 靈魂與靈性 —宗教與科學觀
Q19-靈魂修行與東西宗教觀(蔡維民, 2003)
Q20-靈魂在基督教看法之發展與現況
Q21-靈魂在天主教看法之發展與現況
Q22-二十一世紀之量子科學呼應宗教靈性觀點
第六章 細胞、信念與科學
Q23-大腦的生物學
Q24-壓力與後設認知
Q25-信念的生理基礎
Q26-靈性(信念 —意念)與科學( B. Lipton, 2009)
Q27-實務篇:意念 —地獄 —業 —光(師生對話, 2009)
第七章 投射性媒材之靈性解說
Q28-元辰宮道教式催眠
Q29-實例分享 —當事人的感受 —同一種催眠結果卻各有不同
Q30-從投射畫看愛情關係中之控制議題
第八章 身心靈的循環與平衡
Q31-奧修系統之動態舞蹈
Q32-咒語( Mantras)—音聲振動的奧祕
Q33-西藏心瑜珈(麥可.羅區格西著, 2004)
Q34-練功前的肌肉放鬆與心靈意念傳遞
Q35-身體動作:靜心與意念平衡
Q36-身體的能量療法:敲醒心靈的能量
Q37-仁神術(馬麗伯麥施特, 2015)
Q38-零極限 —念力增福法(喬.維泰利、修.藍博士著, 2008)
第九章 曼荼羅與個體化
Q39-曼荼羅 145 Q40-榮格的個體化與轉化
第十章 華人的潛意識 —儒釋道與因果信念
Q41-儒釋道的生死觀與民間信仰的交融互涉(陳建維, 2011)
Q42-透過信仰所反應的內心冀求
Q43-華人生死觀影響之下的臨終關懷
Q44-因果與業報
Q45-佛法的正因果論
Q46-業的存在 173 Q47-因果之測量
Q48-華人因果業量表
第十一章 臨終關懷之靈性處遇
Q49-死亡前的靈性成長
Q50-「預期性悲傷」與「死前和解 —正面溝通」
Q51-小和解與臨終實務問答
Q52-死後的靈性成長
Q53-生死實務問答
第十二章 通靈與神通
Q54-通靈之定義
Q55-通靈在臺灣之發展
Q56-臺灣的通靈人 —靈乩與乩童
Q57-如何具備通靈力
第十三章 從不相信到相信
Q58-轉化靈魂情結能成長靈性
Q59-靈魂與靈魂的相遇 —助人者遭逢他人之業
Q60-勿逃避悲傷 —修負方得正
Q61-中國式的和解:安牌位
Q62-結論:命運的來源 —潛意識之業與意識之習性
第十四章 華人家族心靈排列( CFC)之十年小和解模式效果初探
Q63-華人家族排列 CFC十年效果之文獻回顧
Q64-華人家排本質是心靈而非心理治療
Q65-華人家族排列之訪談發現
Q66-和解效果內涵圖
第十五章 靈性治療總論
Q67-追求掌握科學之知見
Q68-深入潛意識之旅程
Q69-二十一世紀的靈性理論
Q70-AI科技與集體意識之躍升

兒童發展心理學
儒家文化系統的
主體辯證
圖解情緒教育與
管理
感覺統合
敘事研究與敘事
心理學:本土之
探索與實踐
高齡藝術與預防
失智症 : 藝
術課程活動設計


投影片((外加))

若要索取未隨書附送(外加)且未於此提供下載的教學資源,請詳洽業務人員(02-27055066#824)(僅提供教師使用)


Q1、超個人心理學演譯
西方學術界自 1950年開始,逐漸意識到不自覺的受到唯科學主義的擺佈而迷信科學萬能。事實上,典範,基本上應該是具有暫時及試驗性的原則,必須覺知 —科學所採用的各種方法,都永遠含有不客觀的因素在內。因此在心理學方面,哲學家 Kuhn(1922-1996)才說:心理學尚未尋求到它自己的典範。
人本心理學的典範主張:完整的心理學應同時包括行為的外在及內在因素,強調感受與情緒對人類成長的重要性。其被視為是心理學的第三潮流,主要關懷的是人類的潛能:也就是愛、創造、自我、成長、組織、基本需要的滿足、自我實現、高等價值等概念。一九六七年九月十四日, Maslow(1908-1970)更在演講中公開宣布「超個人心理學」的肇始 —主張一個以宇宙為中心,超越現實自我以追求自我實現的學派。
隨著超個人心理學的興起,許多心理學家開始追求對第四層次 —即靈性層次存在的探討。 Rogers(1902-1987)和 Maslow數十年來都在與科學化約論的典範抗爭,而被視為是人本心理學的中流砥柱;到了晚年,兩人更都開始強調靈性或超越層次,投入了超個人的思潮運動。
Q2、挫折與靈性健康
一、靈性定義與研究
靈性( spirituality)源自拉丁字「 spiritus」,意義是「 breath, make alive」,表示活著或是生命的必要組成,可以表現於探索生命的意義與目的,超越有形的生物體限制,與自我、他人及自然的連結,表現愛、公平正義與熱誠的價值體系。
王秋絨( 2009)於〈老人靈性智能發展策略〉一文中,曾引用馬斯洛(1969a)超個人主義自我實現者的 14項特質來描述靈性者的生活與存在狀態。而契克沈米哈宜( Csikdzentmihalyi, 1990)的神馳觀,則可被視為是調整印度瑜珈、道家與禪宗觀點後的一種內心自由的自主狀態之表現。
另外,左哈( D. Zonhar)、馬歇爾( I. Marshall)等則總和心理、哲學與神學之觀點,說明: SQ是一種 40赫茲的神經振幅,能將人類本來流動的經驗收到一個更寬廣的意義架構中。
總和上述觀點,何長珠對靈性的一個統合性定義如下:
靈性智能的共同元素包括:人本關懷、愛與社會責任、宇宙議題及超能經驗、自我專注與反省生命意義的塑造,這些特質亦與生命的成熟度有關。
實徵研究雖發現靈性健康較佳者往往有較佳的整體健康狀態(安適或幸福感),而且與罹病率、死亡率、身體疾病、憂鬱症、壓力、焦慮、自殺、生活品質、物質濫用、疾病調適等變項都有負相關( Mueller, Plevak & Rummans, 2001)。不過到目前為止,與靈性有關的研究較多往往出現於醫護文獻中,顯示重症、老人或臨終病人往往對靈性的需求更為強烈(釋惠敏, 1997;陳珍德、程小蘋, 2002;余德慧、石世明, 2003;趙可式等, 2002;楊克平, 1998;賴維淑, 2002;胡文郁等, 1999;蕭思美, 2004;陳黛芬、廖珮彤; 2016)。只有少數幾個相關研究發現國中小教師面臨到的工作壓力與無力感,會影響到其幸福感受、身心與靈性健康(江欣霓, 2002;張美玲, 2007)。
二、生命挫折與靈性
近幾年來學者開始探討人們如何從自身所經歷的負面事件克服逆境中獲得正向成長( Afflect & Tennen, 1996; McMillen & Fisher, 1998; McMillen, 1999)。
許多研究顯示人所經歷的困難與困境越大,從中獲益的程度也越高(McMillen & Fisher, 1998; Tedeschi & Calhoun, 1996)。
而所謂的正向改變有下列幾個方面:
1.
自我能力的成長:( Aldwin et al., 1996; Af.ect & Tennen, 1996; Robert, 2001),表示對自己的真實自信增加(能接受自己的負面限制)、也更有追求成功的動機( Robert, 2001)。
2.
開始更重視關係的維持與表達情感之程度:對他人關懷的程度也會增加(Robert, 2001)。
3.
生活型態的改變:例如調整生活的優先順序,如男性會多花時間陪伴家人,而女性則會多留一些時間給自己等(Robert, 2001; Thompson, 1991)。
4.
透過找尋轉變意義之內涵:Frankl認為了解逆境的意義會減少受苦的程度,所以找尋逆境中的意義,會給人帶來利益(Frankl, 1962)。也有一些研究發現 —逆境除了協助當事人發揮潛能外,解決問題之後也會給人們帶來生命更高一層的意義(Frankl, 1962/2001)。
5.
人生觀的改變:經過逆境中的人,多半會在人生觀上有所轉變,例如看淡物質追求、減少計較爭奪、懂得珍惜與感恩、以善心善行過生活(陳珍德, 1995)。更有些理論發現,經過逆境者似乎更會轉向追求靈性生活(陳珍德, 1995;Robert, 2001)。
Q3、靈性與全人健康
1980年代全世界興起一種全人健康( Wellness)之觀念,意指持續而刻意的努力維持健康,並使生命品質發揮到其最高潛能。它包含了七個向度,分別是身體、情緒、心理、社會、環境、職業和靈性等面向,藉由各向度整合以促進全人生命品質。這不只是一個目標,還是一個需要有意努力才能維持的新生活方式( Hoeger, 2002; Robbins et al., 2002)。
Newman採用全人整體健康的觀點,對靈性部分特別著墨,她認為靈性就像是一顆種子,帶給人巨大的潛能,而人類生活的目標就是朝向另一個更高的意識層次發展,這個過程是透過洞察力和超越日常生活中的自我,才能進一步達到靈性的境界(林笑, 2000;李彗菁, 2004;Newman, 1995)。全人整體健康強調全人的角度,重視身心靈的整合,並將靈性置於其中心點 —統合身體、心理、情緒、智力、社會等面向。「自我實現」即是「健全成熟」的人之基本驅策力。
整全的人應該涵蓋人的身、心、靈,不能偏廢任何一部分(劉瑞瓊, 2005),靈性因此可視為是一個人活力資源的中心,也是統整各部分之力量(陳德光, 20 0 4;蔡明昌、吳瓊洳, 200 4;蕭雅竹, 200 4;B ank , 1980; Burkhardt, 1993; Stanad et al., 2000)。蔡明昌與吳瓊洳( 2004)以及 Purdy與 Dupey(2005)更提出靈性像水一樣自由流動的比喻 —認為靈性是一個人生命的核心,貫穿行為、思考、感覺等部分,一個人若處於平衡及更高功能的狀況,那麼靈性就會自由自在的流動與時刻存在:而不僅只是正念/靜坐/催眠等活動專注放鬆之後,一時半刻的感受。